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戒YIN欲


   日期:2016/3/14 20:1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老法师(当代净宗高僧)

  ★世间情执一定要放下,贪爱五欲六尘、名闻利养,决定障碍往生。经上说,有机会听到净土法门和《无量寿经》,这都是过去生中曾经修过无量劫的善根福德,有这样深厚的善根,为什麽还不能成就?就是因为“情执”没放下。

  ——三宝弟子辑《老法师法语》续编页71

  ★一切罪恶中之最重者无过於杀生,在修道方面,最大的障碍无过於YIN欲。佛在戒经中无论在家戒或出家戒,第一条均为不杀生。杀生之害,召来冤冤相报,一世比一世严重。知此事实,即便是微细昆虫,如蚊子蚂蚁也不能杀害,它们一样是条生命,贪生怕死。

  为欲超越世间,了生脱死,应以YIN戒为第一,YIN欲不断,想生到色界无色界也办不到。禅定功深者,烦恼未断,可用定功伏住,不起现行,往生到色界无色界天。如想修行证果,就非断YIN不可,绝无YIN怒痴未断而能证斯陀含果或阿罗汉果者。由此可见超越三界之难。净土法门讲带业往生,不须断烦恼,只要伏住,就能生到色界天,有此能力即可往生净土。如真想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必须把YIN怒痴伏住,伏不住,念佛再多再好也枉然。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亲闻记》页449-450

  ★因缘果报,合情合理。因无法断,如何能控制果报?幸好有“缘”。如何将“缘”切断?我们在一生中无论任何逆境、逆缘现前,自己皆能警觉,不发脾气,不动瞋恚,地狱的果报就不会现前。在生活中无论顺逆境,对人、对事、对物,决定不起悭贪的念头,饿鬼道的缘断除,就不堕饿鬼道。对一切事理,能明辨是非、邪正、善恶,这种人就不愚痴,畜生道的缘就断了。只要能断贪瞋痴,就是将三恶道的缘断除了,此人决定不堕三恶道。佛法说,“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此说明六道凡夫投胎时,都是因为“爱欲”。爱欲要是断除,不但三恶道的缘断,六道的缘都断了。这是我们不能不清楚,不能不放下的。

  学佛,无论修学任何法门,念佛也不例外,念得再好,《无量寿经》念得再多,若不能断贪瞋痴,就如古人所说“喊破喉咙也枉然”。慈云灌顶法师在《大势至念佛圆通章疏钞》末後,列举念佛人一百种不同的果报,第一种就是堕地狱。我初学佛时,见到这篇文字,起了疑惑,“念佛即使再不好,也不至於堕阿鼻地狱嘛!为什麽念佛人会堕阿鼻地狱呢?”我请教李老师,老师很慈悲的告诉我,“这是个大问题,我不跟你一个人说,讲经时我再向大众说”。

  我们念佛不要以为将来一定可以往生,往生不是那麽简单。如果烦恼习气伏不住,念这一句佛号不得力。所谓“不得力”就是伏不住烦恼习气,境界现前,贪瞋痴慢还会现行,还会发作,这就没有用处,不能往生。该堕地狱,还是堕地狱。所以,灌顶法师这一百种念佛的果报,从念佛堕阿鼻地狱,至念佛成佛。我们用什麽样的心,用什麽样的行持,才能得什麽样的果报,其中因缘也很复杂。

  ——《无住生心集》页68

  ★如果真心想超出三界了生死,这一条YIN戒应列为第一,若不想出三界,以不杀生最重要,因慈心不杀可得健康长寿的果报。想修行证果,超凡入圣,第一个大障碍就是YIN欲。交光大师说:“YIN杀盗妄,罪之最重,非但不动身口,亦不生一念思想之心,方为不犯。”这是大乘戒与小乘戒不同之处,小乘戒论事不论心,大乘戒动念头就算犯,所以大乘戒重在摄根。交光大师又说:“诸经戒杀居首,谓设化以慈悲为先,此经YIN戒居首,为真修以离欲为本。”要想真正在这一生得到成就,必须以断YIN为根本。这一条如果作不到,所希求的目标就难达到。我们自无始以来,均在生死轮回,就是被这一条害苦了。佛家常说:“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必须要觉悟。关於戒YIN一事,世间人不愿意听,也不爱听。倘若他还没有出离之心,对於这种事还有贪念,纵使他一天念十万声佛也不能往生,为什麽念佛人多,往生人少,问题就在这里。

  十方一切诸佛世界都有六道,因众生有爱欲之心。爱愈重堕落愈深。“纯情无想”堕地狱,“九分情一分想”堕饿鬼,“八分情二分想”堕畜生,“六分情四分想”在阿修罗道,“情想各半”在人道,“四分情六分想”在天道,“一分情九分想”在菩萨道。《楞严经》第八卷中间关於情想之分,说的很详细,各位可以参考。六道众生皆因YIN欲而正性命,断了YIN欲即不会在六道投生。经中说四果罗汉断了YIN心,永远脱离三界,他如果再来世间乃是为了度生,乘愿再来,我们是被业力牵著而来。

  佛说“汝修三昧,本出尘劳,YIN心不除,尘不可出。”尘劳有污染劳累之义,指此娑婆世界众生劳碌奔波而言。修念佛三昧的目的是想超越三界,而YIN心若是不除掉,就得不到清净心。YIN心是一切污染之根源,此是真正的关键。有人读到此段经文怕了,原来恩爱的夫妻,难舍难离。我就告诉她,你的爱是假的,能爱几年。死了各自分飞,爱谁去呢?若夫妇二人同修念佛法门,都能了解事实真相,将来同生净土,岂不更好?若夫妇二人,一个信佛,一个不信。信佛更应放下一切,专心念佛求生,将来到了西方,得到三明六通,天眼洞视,天耳彻听,就知道你的配偶落在何道,然後倒驾慈航,再回娑婆,搭救他以及其他亲人眷属,这才真正爱他们……

  佛对阿难说:“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YIN”。修三昧必先断YIN,念佛一心不乱就是三昧,若还有YIN欲的念头就是障碍。不要说出世间,修世间禅定也必须断YIN,有YIN心即不能到初禅,修的再好也只能生到六欲天的他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王称为魔王,但是他的YIN心非常淡泊而并没有断,所以到不了初禅。修禅不容易,财、色、名、食、睡五欲,只要有一条即没有办法出三界。四禅八定都是伏烦恼而不是断烦恼。我们与参禅的人用同样的工夫,我们可以带业往生,对於YIN心烦恼也伏断而非灭断。所以一切诸佛如来都赞叹念佛法门是有道理的。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教导众生修行的方法全是一个讲法,绝没有一尊佛说,不断YIN欲还能成就三摩地,还可以成就无上道,没有这个道理。

  十方世界六道众生之所以不能了生死出三界,其根本原因即是YIN根不断。其余如杀、盗、大妄语都不能出三界,但是比较之下,习气最重、害人最深的莫过於──YIN欲,要特别注意。此段经文佛先用比喻说,如煮饭用米做,蒸砂不可能做成饭。如想超越三界证大菩提,有YIN心绝修不成。修得再好,上品修成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不但不能超越三界,也不能超越欲界,最高生到欲界第六天作魔王。

  真想念佛求生净土的同修要时时警惕自己,五欲六尘依然贪恋,习气不断,想於一生中证佛菩萨的果位,乃是不可能之事。佛说纵然得妙悟,皆是YIN根……

  ——《楞严经清净明诲章亲闻记》页9-15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戒YIN欲       杀生)(五明学佛网:戒YIN欲       杀生)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三、己所不欲莫杀生 

 杨佛兴居士:杀生拜神者须知 

 仁清法师:看到有人杀生受不了怎么办? 

 海空法师:如何不杀生? 

 道坚法师:无节制的放生行为全导致更严重的杀生吗 

 韩廷杰教授:说杀生 

 大安法师:家中有很多爬虫,有点泛滥,可弟子受五戒不杀生, 

 宽运法师:十善业道之不杀生 

 慧光法师:以戒庄严之五戒问答篇(四) 什么情况算犯杀生戒 

 慧光法师:以戒庄严之五戒问答篇(三) 受持不杀生戒后,可 

 慧光法师:以戒庄严之五戒问答篇(二) 堕胎违犯不杀生戒吗 

 慧光法师:以戒庄严之五戒问答篇(一) 不杀生戒主要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