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夏坝仁波切:业果的四大规律


   日期:2016/3/11 12:2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接下来我们说第三个,“业果”。这就是“善有善果、恶有恶报”所说内容的真正主题内容,就是“业果”。那么“业果”分成为几何呢?“总业果”和“别业果”两个部分。其中“总业果”来说,又把它分成为两个:一个是“思维总业果”;二个是“别别思维业果”,两个部分。

  首先思维“总业果”的问题上,大致上有四个部分。业果总体上有四个内容:第一个是“业决定”;第二个是“业增长”;第三个是“不作不受”;第四个是“已作不失坏”。这就是业果的总体的内容。什么意思呢?作恶绝无可能招来丝毫的快乐,只能会带来痛苦。你认为“我通过作恶而获得快乐”的一切想法,和“看到人家作恶,所以得到了什么什么样的快乐”这些都是颠倒的和误解的,是不正确的认知。作恶只能得到苦果,绝无可能得安乐果。行善绝无可能导致任何一个痛苦的果,只有安乐的果。你看到“人善被人欺”之类的,看到了很多事情,那是因为你对因果不了解,你根本就没有看清楚,所以给了你一种错误的理解,所以说这完全是错的。因此,善只能引发快乐,恶只能引发痛苦,这样的决定、绝对不变的这样的道理,这叫做“业决定”。关于“业决定”的问题上,佛祖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在《法句经》里面说:“如鸟在虚空,其影随俱行,作妙行恶行,随彼众生转。如诸少路粮,入路苦恼行,如是无善业,有情往恶趣,如多有路粮,入路安乐行,如是作善业,有情往善趣。”

  这就是佛在《法句经》里面所说的。他说,首先,就像虚空中飞的一只飞鸟,在阳光普照之下,虚空中飞一只飞鸟的时候,虚空中的飞鸟飞到哪儿,跟随它直接折射到地面上就会有鸟的影子。鸟的影子,不管鸟到哪里,就会跟紧它,它就不会落下的。比如说,鸟到了山的那边,影子在山的这边,没有这个道理。鸟到哪里,这个影子就跟着到哪里。同样,不管你作善也好、行恶也好,就和天上飞的鸟和地上的影子分不开、或者就跟着到哪里一样,善的果和恶的果与这个人是分不开的,它从来就是跟随的。也就是说,无论是你行善还是作恶,你的这个行善的果报或者作恶的果报,始终能够跟着你,是不会落下、也不会离开你。打个比方说,有两只鸟飞的话,另一只鸟可以往东飞,另一只鸟可以往西飞。但是唯有一个东西,鸟和它的影子之间,那就不会存在这个东西。同样,善和恶的业力一旦造了之后,其结果和这个人之间,从来就不会分离,你造的善和恶的业力就会跟着你。这就是第一个偈颂的意思。

  正因为如此,你没有行善积德,你这辈子没有做善事、前世也没有作善事的人,好比是口粮比较少的行路人,一路上比较辛苦,很饥渴一样,你没有更多地行善积德而缺乏善因的人,不管出生在哪里,你的处境都不会很好。哪怕你聪慧过人,办法很多,最终的结果往往不是你想达到的结果,是相反的。就像身上带着充足的粮食的人,不管到哪里去,他就会开开心心地吃饱饭,然后行路,很快乐一样,你行善积德、积累善法多的人,不管出生在哪里,他的处境都会比较好,都会比较开心、快乐。所以劝行善积德。相反,恶业也是这样。这就是“业决定”。就是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豆而生瓜是没有的,种瓜而得豆的结果也是没有的。你种下了什么样的种子,苦的就是苦的,甜的就是甜的,你这个果是苦的还是甜的,取决于你的这个因。你种下了辣椒的种子,结果生出来的是比如大米等其他的粮食,那是没有的事,是不可能的。同样,因为你行善而得苦果,或者作恶而得安乐果,都是没有的。这叫“业决定”。

  第二、“业增长”。什么叫“业增长”呢?就是做极小的事,最后引发的结果往往是非常大的。因为以这个为起点,他不断地造,因此时间拖得越久,他的果报就越严重越大。打个比方说,最初人与人之间产生那么一点点的口头的争执,最后这个矛盾越来越激化、越来越激化,就变成了你死我活,要么他把我给杀了,要么我把他给杀了之类的。凡是任何一个恶的因或者善的因,不要看着它小、你就小视它,它可以变得无限地大的果报。打个比方说,一个火柴点出来的火有多大?手指头那么大。你要是不小心的话,整个几万平方公里的森林,都会被就手指头那么大的火给燃烧了。善和恶的果,它会增长地很大。所以,佛经当中《法句经》中它就这么说过:“莫思作轻恶,不随自后来,如落诸水滴,能充满大器。如是集少恶,愚夫当极满。[ 宗喀巴大师造《菩提道次第广论》,法尊法师译。]”是说你千万不要小看“我做了一点点坏事而已”,就小视它,它所带来的后果,会是非常严重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