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珍惜每一本佛经


   日期:2016/3/2 18:0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法华经》言:若能如法修行者,名为法供养。“法”,即佛菩萨所宣说之真实谛理。依法修行,能长养法身慧命,令混浊染污的烦恼心升华为清净平和的智慧心,远离生老病死之束缚,臻于解脱自在之境地。

  佛陀涅槃七百年后,印度大乘论师龙树菩萨出世弘法,因其行解证悟殊胜,受龙王礼请,在进龙宫说法时,菩萨见到很多佛经。其中有部《楞严经》,菩萨在阅读之后,觉得可以利益世间众生。于是回来后,诵写出来,被当时的国王奉为国宝珍藏且禁止外传。

  《楞严经》尚未传到中国之时,就已久负盛名了。公元580年有印度的僧人来到中国,拜访智者大师,谈到止观中三种观照的观点和印度的《楞严经》中的意趣相符;智者大师一生弘扬天台止观,成就殊胜,自然对素未谋面的《楞严径》倍感渴仰。因他研读《妙法莲华经》时,对经中的六根功德来源心有不明,于是便希望能将《楞严经》奉请来我们东土。印度僧人走后,智者大师求法心切,在他所住的天台山华顶上设置了一个拜经台,面向西方印度竭诚地礼拜了十八年,遗憾的是一代佛门龙象智者大师在公元597年往生时,也没有见到这部经。

  后来,印度天竺国有一位叫般刺密谛的法师,听说东土智者大师为了求阅《楞严经》,不畏寒暑整整礼拜祈请了十八年。这令般刺密谛法师深深地感动和钦敬,他觉得这部经和东土的众生,必定有殊胜的法缘,因此决定要把《楞严经》带到中国。不料过边境时被驻守的官吏搜查出并且没收,法师只好返回,但弘法的心,无丝毫动摇。法师想到把《楞严经》背下来,这样就不会被查收。再次启程好不容易到边境后,因旅途艰辛的奔波跋涉,疲劳至极的法师忘失了经文,只好返回,经历了两次挫折,般刺密谛法师的弘法之志更坚定了。最后他采用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方法,先将经文写在一种极细的白布上,把自己臂膊的肌肉割开,塞进写好经文的白布,然后将创口缝合,等刀口平复后,再行出国。

  这次般刺密谛法师成功渡海来到中国广州。时值武则天罢政后,唐朝中宗皇帝继位的神龙元年初(公元705年)。正好当时的宰相房融在广州值事,房融是佛教居士且受过菩萨戒,知道法师的来历后很重视,将般刺密谛法师请到制止寺。法师剖开了臂膊的肌肉取出经文之时,白布已经血肉模糊,经文难以辨识,更不要说翻译了,就在大家处于忧虑之时,奇迹发生了,旁边有一位哑女忽然会说话了,她说用人奶清洗白布上的血肉,字迹就会显现。大家试了之后,果然现出了经文,真是皆大欢喜。

  经过周密慎重的筹备,于神龙元年五月二十三日正式翻译。般刺密谛法师任译主,北印度弥伽释迦法师翻音,房融宰相笔录润饰文采。因房融宰相学养渊博深厚,故使《楞严经》的文字十分典雅优美。

  每次回顾这段历史,我的内心都无比震撼:“如果没有般剌密谛尊者,我们学不到《楞严经》。”他那么大风险都愿意冒,那么大痛苦都愿意忍受,我们的小小困难,能和他比吗?”

  这些祖师大德以“舍身忘死求正法”之发心求得的偈子,凝聚了先辈的广大悲心,包含了三世十方诸佛的加持。哪怕是片言只语,我们也应该认真地受持读颂,并为众生传授。

  古德云:“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贤若不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因此,吾人于闻法之际,生起珍重希有之感恩心,以敬慎心闻法,不仅能与尊贵无比的佛法相应,当下之清净心即是佛性之作用,进而念念相继,无有间断,身口意三业皆得清净。如此,看经闻法之同时,也是在修“法供养”。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