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让孩子做家事的四个好处


   日期:2016/3/1 8:4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习劳的人才知感恩,常常能够劳动,能够付出的人,他才能感谢别人的付出……

  我有一个学生,他一年级到六年级统统学业成绩都是第一名,这样的学生好不好?你们羡不羡慕?

  问:这样的孩子在你家好不好?

  答:好。

  不要「好」那么快。一到六年级学业成绩都是第一名,但是在家从不做家事。在家都不做家事,会不会突然到学校去变成一个很勤快的人?不可能。后来因为分配的工作都没有认真做,所以同学的埋怨就愈来愈多,怨声载道,已经威胁到我这个老师的威信了,我假如不去处理,其它的同学说,你看老师偏心,所以这个时候不得不出马,我就打了一通电话给她母亲。当然,我们与人相处要抓住一个原则,见到别人就要先夸,夸他也好,夸他的孩子也好。你不能见人第一句话就是,你的孩子真差;你见到人说,你今天为什么没把这事做好?你第一句话下去,他的心情就很不好了,所以讲话要不要学?

  夫子教学(有)四大重点,一是「德行」,(二是)讲话,「言语」。「一言兴邦,一言丧邦」,话讲得好可以让一个国家兴盛,话讲错了可以让一个国家遭殃,所以话要很谨慎。一个国家可以因为言语而败丧,一个家那更是不用说。(三是)「政事」,这个「政」,是管理众人之事叫「政」,我们广泛的来解释就是孩子做事的能力,处理事情的智能。现在的家长都不让孩子干活儿,他能不能办事?「玉不琢,不成器」,现在孩子处理事的能力一直下降不是没原因,因为我们没教。第四个,「文学」。这是孔门四科。文学在我们古代叫「三不朽」当中的「立言」,留下名垂千古的文章能够利益后人。其实立言的前提在哪?任何基础不离德行,没有德行,留下来的文字是不会让人家受益的,所以德行为要。所以人生三不朽,第一个「立德」。再来「立功」,真正对家、对国、对社会有真实的帮助,你有这样的德行,又有这样的作为,你自己不写,人家帮你写。所以「义田记」是描写范仲淹的,请问是不是范仲淹自己写的?不是。很多歌颂历代圣贤人的文章,都不是他亲自写的,都是别人佩服他写的,所以能立德、能立功的人必然有言可传。

  现在我们要来思考这四个重要的学习,我们在生活当中教了没有?

  做家事的能力是培养他做事的一种人生智能。所以我打电话过去,我就先跟她的母亲说,这个孩子最近有什么好的表现,又代表学校出去比赛,也很认真练习。她母亲听了之后就说没有、没有,老师您不嫌弃。当夸完之后,我们再话锋一转,我就跟这个家长沟通,我说孩子有很多的态度会影响她一辈子(我没有说他孩子怎么样,我们只是话锋一转,做一个引导),就像养成做家事的态度,会让孩子形成很多很重要的一种为人处事的互动的态度,哪一些?我就分析给她听。

  我说孩子懂得做家务,第一个,会感恩。当她去拖地,你叫她把客厅都拖好,她一拖才知道拖地辛苦,她突然想一想,妈妈早上出去上班,下午回来,晚上回来还要煮饭,还要收衣服,我拖这样就那么累了,那妈妈更累。你让她真正做了,她才能够有所感受,你都不让她做,每天在那里看电视,她哪知道你辛苦在哪。所以圣贤教诲,习劳的人才知感恩,常常能够劳动,能够付出的人,他才能感谢别人的付出,习劳知感恩。

  曾国藩先生很有治家的智能,他虽然权位已经到达四个省的总督,在清朝几百年的历史,从来没有一个汉人拥有这么大的权位,但是曾国藩先生要求他所有的子孙,基本的生活,衣服也好,一些家活也好,都不能给底下的人干,都要亲自自己做,这样他的子孙才不会好逸恶劳,所以(他是)深谋远虑。所以曾国藩先生说看这个家族会兴还是会败,看三个地方,第一个,子孙睡到几点,假如他都睡到太阳都已经不知道照得多亮的时候他才起来,那代表这个家族会慢慢懈怠下来;第二个,看子孙有没有干家活,勤劳、劳动的习惯影响一辈子;第三个,看后代子孙有没有在读圣贤的经典,「人不学,不知义,不知道」。曾国藩先生有这样正确的观念,所以他现在的子孙还很兴旺。在聂云台先生写的《保富法》里面,还屡屡提到曾国藩先生的后代在那个时候都还很好,他也举到了林则徐先生,这些清朝非常有学问的读书人,确实是把他的道德学问承传给了他的后代。所以一定要让孩子多干活,才会感谢。

  有一个孩子因为老师教导他,生日是母亲的受难日,所以生日不应该是想到麦当劳,不应该是想到一大堆礼物,而是应该想到什么?想到母亲的辛劳,想到母亲生育的辛苦,养育的这些功劳,要记在心上,要时时想着知恩报恩。所以他们班的孩子生日的时候不是去要求买一大堆东西,而是自己主动会干家活。有一个女孩她就决定要煮一道菜给她妈妈吃,她那天要煮一道炒黄瓜,结果这小女孩身高不高,站上去的时候很不方便,她就自己搬了一个椅子跨上去,跨上去身高够高了,拿起铲子把油倒下去,结果油溅起来,没有去炒过的人都不懂,结果一溅起来,她马上去找了一个大手套套住,继续全副武装。结果黄瓜一放下去,溅得更高了,她马上灵机一动,去把她爸爸的安全帽找过来,然后戴在头上,费尽千辛万苦把她的黄瓜完成,然后端出来给她妈妈吃。我相信这个孩子炒完这个黄瓜之后,以后她吃菜会不会乱挑?会不会?不会了,她知道辛苦了。

  我们常常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飧,粒粒皆辛苦」,念归念,你假如真正去种一季的稻子,我跟你讲,你吃米的时候都不一样,真的,真正让你去干四个月的活,真正把它收割了,你吃每一粒的时候都会嚼得很碎。因为我自己干过这个事,倒不是我去种稻子,我种红萝卜,结果我种了一、两个月,他一餐就把(它)全部吃完了。所以感受到农民的辛劳,我们那个感恩心、惜物的态度就上来了。

  我们说出门在外的游子常常都会思念起父母,所以我刚到海口去的时候也常常会想到母亲真伟大,为什么?因为我到海口去,所有的活都要自己干,衣服自己洗,地自己拖,所有的家务自己干了之后,才知道妈妈真不容易,持一个家可是真学问。饭也要自己煮,所以自己在切菜的时候才知道切菜的辛苦,所以我们说习劳才知道感恩。而当一个孩子能够生起感恩的心,他才能念别人的恩,他才能处处想到别人付出,进而去回馈别人,去关怀别人。所以第一点,做家事很重要,(知道)感恩。

  第二点,他会养成勤劳的习惯。我教书的过程看到很多孩子,你交代他事他就办得很俐落的,都是在家里常干活。在家里不干活的孩子看起来就这样怕生怕生的,你交代他事情,他就考虑东考虑西,然后做起事来你就觉得慢吞吞,教他那个拖把把它拧干净,你就看起来就笨手笨脚,不勤劳。其实我也笨手笨脚,因为我小时候干活干太少,我是长孙,又是长曾孙,所以我假如走过去要洗碗,家里一定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为我奶奶一定会走过来,我奶奶一走过来,我妈妈又走过来,我妈妈走过来,我两个姐姐又走过来,所以我没有机会去洗碗,不过这也是找借口。在家里活就干得少,所以看起来动作就不俐落。

  我到澳洲去学习半年,有一次我轮到要洗碗,刚好卢叔叔走过去,他本来要走过去,突然回过头来看着我讲了一句话,他说看你洗碗就知道你太好命了。真正有智能、有人生历练的人,光是看我们这些年轻人讲话,看你的一个动作,就知道你几两重了。所以您希望你的孩子以后有出息,现在就要把他的本事扎好了,一个学历是骗不了这些有智能、有经验的人,所以你要为你的孩子的长远做打算,就要从小磨炼好他做人、做事的能力。

  在澳洲的半年,我体会很多事情,有一点体会就是,一个人一生该干多少活是注定的,你假如趁年轻不干活,老了你就不好命了,老了再来干活就很痛苦了,所以趁年轻多造福,多服务人群,你老了就享福。因为去学习的有七、八十个人,所以七、八十个人的碗都要我们洗,我曾经洗那个这么大的桶子,是拿来煮汤的,要这样刷刷刷,所以我几十年没干的活那半年要补回来。然后做馒头,一次要做八百个到一千个,揉得我的腰都快站不住了,但是也从这里干活的过程体会到很多做事的方法,也感受到别人付出的辛劳。所以一个人一天要多少人的付出才能成就你一天的生活,所以你真正去干活,你那个感恩心自然而然就油然而生,自然而然就不糟蹋别人对你的服务了。进而要养成勤劳的习惯,而勤劳的孩子特别有福气,特别容易得到贵人相助。

  我在教书的时候,刚好那一年教自然科,下完课之后有很多器材还摆在桌上,三、四个孩子你连叫都没叫他,他已经主动帮你排好,还很有秩序,两个扫地,两个排,你看到这样的孩子怎么样?心生欢喜,你对他会不会多加关怀?会。我们老师是不偏心的,但是遇到这么乖,又这么体贴,又这么受教的孩子,我们会打从心里想要去好好提拔他,所以勤劳的孩子特别容易遇到贵人相助。

  做家事第三个优点,促进他的人际关系。诸位朋友,你喜欢跟什么样的人合作?喜欢跟勤快的还是懒惰的?所以我们在大学时代,当同学在找伙伴组成一组写报告的时候,哪些人人家最喜欢找他?特别勤快的;那个懒惰的,人家都赶快跑,不想跟他同一组。我们看到很多大学生去念了几个月的大学,后来被学校退学,为什么?生活能力太差,把寝室搞得乱七八糟。假如我们的孩子到了宿舍,到了团体里面,一进去就主动打扫,看到别人在忙也会走过去说,有没有我帮得上忙的地方,给同学、给师长第一个印象是什么?很勤快,很舒服的感觉,所以他人际关系自然就会很好。但是假如他不干家活,生活规范又很差,不只帮不上人的忙,还会怎么样?还会给人家添很多麻烦。摆在那个地方的东西给人家用完又没有物归原位,到时候人家一找,找半天,结果一看,在你的房间,人家是敢怒不敢言,到人家那个怨气积到某种程度就爆出来了。所以这些大学生会退学,就是跟同学、跟老师相处都不懂规矩,到时候又被学校给他劝退了。

  其中有一个深圳的例子,一个大学生,同学都不愿意跟他住在一起,连老师都很怕他来找,因为他一到老师家里,有时候中午就给老师按门铃,老师还在睡觉都被他吵得要死,然后一进去,在那里打计算机还一边吃零食,零食掉满地,那手上的油还打到键盘上去,所以他的老师看到他都很害怕。所以到最后,学校把他退学。结果深圳的报纸画了一幅画,就是画这个学生带着一个博士帽,然后他母亲在喂他吃饭,什么能力都不会。为什么画他母亲喂他吃饭?因为他母亲跟他是死对头,他母亲不喂他吃,他就不吃,一个大学生有这样的行为,怎么造成的?所以他母亲在喂他可能会很怨恨,很哀怨,但是问题为什么会搞成这样?从小对孩子百依百顺才会造成这个结果,所以觉悟的人要找原因,迷惑的人在那边害怕结果。所以一个孩子人际关系要好,一定要很主动去帮助别人,这个关键在他平常勤不勤快,有没有做家事的习惯。

  最后,对于孩子的意志力影响很大,多做事才有担当,才有负责任的一些经验,你让他做事了,他才会考虑东考虑西,怎么把这件事做好。像我交代我学生去做一个工作,可能还要好几个同学跟他配合,他自然而然会去找方法。卢叔叔小时候,他的母亲有时候会叫他去帮隔壁家阿姨家的水缸的水填满,是不是他家的水缸?不是,是隔壁家阿姨的。你会不会叫你的孩子去帮隔壁家的阿姨干活?以前的人是敦亲睦邻,远亲不如近邻。记得在几十年前的农村,这一家的人收成,其它的邻居统统一起来帮他干活,那个时候的社会风气,人与人的关系就非常互助,非常和谐。那现在呢?听说现在农村纵使是自己家里的人干活,兄弟、堂兄、表兄干活还要算工资,一个小时一个小时跟你算清楚,所以人跟人现在已经没有情义了,只有利益、利害。假如我们现在大人都演出这样的模样出来,下一代都是唯利是图,下一代都唯利是图,那谁第一个遭殃?为人父母的人第一个遭殃。人算不如天算,还是要遵循圣贤教诲,长养孩子仁慈之心,处处欢喜助人。

  所以卢叔叔那时候他母亲叫他去干,看看四点多了,这一来一回还要两趟,因为水桶挑一趟要一个小时,一个多小时,因为要到河滨提,那来回一小时还要两趟,就要两个多小时,所以他这么一干活回来都要八点多了,饭都凉了。您肯让你的孩子这么干吗?舍得吗?卢叔叔他们那个时代对父母都是很恭敬,「父母命,行勿懒」,讲了之后就要做,不能懒惰,所以他就去扛,把水倒好,倒满了,自己才吃饭,能屈才能伸。孩子在这个做事的过程,他的意志力、他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上来。当他扛着这么沉重的东西,他要想着我要跨过去,一步一步跨出去才能把这件事办好。所以卢叔叔说他这几十年在商场上承担这么多的责任跟压力,为什么他扛得过来?他说每次他承受很多压力的时候,脑海里都会浮现一个景象,他在干嘛?他在挑水,你看那种意志力的磨炼对他的心灵有很深的体会,所以当他觉得撑不过去的时候都会想到要跨出去,再突破就行了,所以不退缩就成就了他一生的事业。所以让孩子多干活才能够形成他的忍受挫折力,形成他的意志力。

  当我们这样跟家长讲完了,那个家长就说,蔡老师,你的教育观念很不一样。可能她的孩子遇到这么多老师,也从来没有老师去关心说孩子要做家事,所以她听完之后,隔天就叫她孩子做家事。她的女儿跑过来说,老师,都是你害的,我妈妈今天就要叫我做家事,我都不做,我妈妈就处罚我。我说你活该,对的事就要做,要听话。所以母亲能接受,再跟老师配合,孩子的行为转变就会比较快。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孩子       家务)(五明学佛网:孩子       家务)  

 观世音菩萨满愿孩子如愿被录取 

 仁清法师:如何解决小孩子夜哭 

 郑石岩教授:父母之爱 第四篇 孩子的心理卫生 

 郑石岩教授:父母之爱 第二篇 激发孩子的潜能 

 寂静法师:如何培养孩子 

 寂静法师:怎样处理与孩子的关系 

 蔡礼旭老师:导正孩子骄傲、不负责任等坏习惯 

 蔡礼旭老师:教育孩子要顺乎自然 

 蔡礼旭老师:学会反省自己唤醒孩子的良知 

 蔡礼旭老师:教会孩子勤俭 

 蔡礼旭老师:正确引导孩子面对考试成绩 

 蔡礼旭老师:提升孩子的道德学问要从哪里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