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传喜法师:体悟天地大道,超越低级的生死


   日期:2016/2/27 14:0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记者:尊敬的传喜法师您好,在您的传记当中曾经提到,您以前在读《道德经》的时候有一些感应,这个可以理解为是您连接到古人的智慧吗?请法师能不能谈一谈古代经典对您的启示和影响,谢谢!

  传喜法师:好,最初读经典是因为我在八十年代就已经做个体户了,可以算是中国最早一批做私人老板的。有了一些积累之后发现,虽然解决了一些个人财富上的问题,但紧接着就会觉得生命没有着落,这个不是财富不是物质的东西可能解决的。这就极大地困惑了我,常常烦恼会冲击着我。这个时候我就想古人,我们的古人是怎么快乐地活着呢?因此才去看古人的一些书。

  记得第一个看到的是《三字经》,我想了解古人的教育。我们所受的教育跟古人不一样,包括我的一些老师,他们受过私塾教育,出来就跟其它老师不一样,包括他的个人修养,人生态度,都跟其他受现代教育的老师不一样。我就想知道古人的私塾读的是什么呢?所以我那时候从《三字经》这种简单的文字去了解,当一了解的时候我就发现,真的不同。中国传统文化是讲人天相应,人天合一的,所以我们中国的文字又叫文以载道。

  从这开始慢慢地就读到了《道德经》。《道德经》我刚刚读的时候是二十岁左右,一开始读这个不知道说什么,什么“道可道,非常道。明可名,非常名”?读不懂什么意思。但讲到第二章的时候,说“世人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长和短是对比出来的,美和不美不是决定的,而且大家都知道美的时候,这个东西就不美了。第二章我有一点明白了!

  因为当时那个时候开始流行喇叭裤,街上都穿喇叭裤的时候,喇叭裤就不美了;然后就流行小脚裤,当大家都穿小脚裤的时候,小脚裤又不美了,连发型也是这样。那个时候我还是蛮赶时髦的,但是当别人都流行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不漂亮了,该换了。从这第二章我就领悟到了:美不是固定的,包括善也不是固定的,东西是对比的,对比就说明没有固定不变的。

  那对比从哪里来?人心,这是人心决定的。所以文章接下来就说,“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这时候就需要远离外在的这种心的动摇状态,变动的状态而回归。

  人都喜欢追现象嘛,可现象不是真实的。我们过去住在农村的时候,都想着要到城里去,弄个城市户口。真的好不容易跑到城市去的时候,发现城里人开始往农村搬了,能有两亩地种着,能够背朝着天对着大地开垦,成现在最奢侈的一种人生了。

  朝闻道,夕死可矣

  那你要跟着外在的话,那你的心灵永远是一个追逐的、疲惫的状态。《道德经》的第二章,就是让我们的心歇下来,不要随着外境走,“虚其心,弱其志”,回归到生命的本然状态,让心灵不要漂泊,把心灵从物欲、从现象中解脱出来。所以这个《道德经》承载着我们祖先对子孙的悲悯,要拯救、帮助我们身心健康地成长。

  所以我想起孔老夫子说的“朝闻道,夕死可矣”,那我们想想看,对生命来说是“道”重要,还是金钱重要?我们说早上发财,晚上就死,你愿不愿意?那肯定不愿意呀!那怎么说早上如果明白了大道理晚上死了我都可以?为什么?因为生死现象是低级生命的状态,道是高级生命形而上的智慧,如果你体悟到了天地大道,那你就已经超越了低级的生死,当低级生死来临的时候你就不再害怕,就这个意思啊!

  中华民族文化中,道统是一个非常尊贵的知识,是一个生命从低处向高处走的知识。人往高处走,这个知识对生命来说比金钱比物质更重要。但是反过来看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国人,看世界上的人,现在恰恰是逆其道而行之的。太多的人迷失于物质,太多的人迷失于现象,这是我们社会的一个危机,也是道德滑坡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所以学习《道德经》,学习儒家经典,学习佛教智慧,这是拯救现代人心灵,让我们能够以健康的心态面对自己、面对工作、面对当今社会的非常重要的能量源泉啊!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