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慈诚罗珠堪布:密宗面对死亡的几个关键诀窍


   日期:2016/2/25 20:4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对每个人而言,生死都非常重要,因为这是注定的宿命。生老病死与现实生活当中的痛苦,是任何人都无法拒绝、无法逃避的,只能鼓起勇气去面对。

  面对死亡的时候,世间所有的钱财、名利、知识、地位、经验等等都用不上。无论是高官厚爵,还是巨贾富翁,如果没有经过死亡培训,到时都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很多人在自己被查出是癌症晚期,医生下了“死亡审判书”以后,都极度悲观,异常绝望,很快就面呈青灰、憔悴不堪了,这些人往往不是病死的,而是自己把自己吓死的。

  究竟怎样去面对死亡,大多数人会感到茫然无措。若能把死亡的整个过程,转换为非常幸福、非常有意义的解脱之旅,那就不用惴惴不安、如临大敌了。

  此处,我们将给读者讲一下《西藏度亡经》里面关于“如何面对死亡”的相关内容。但因为《西藏度亡经》属于大圆满典籍,要彻底了解,必须有大圆满的灌顶,还要修完五加行。给没有灌过顶的人介绍这些密法,便违背了密法的次第,一方面会有罪过,而且即使介绍了,也没有用,所以此处暂时不介绍其中的密宗特殊修法。

  《西藏度亡经》中讲的面对死亡的方法分两种,一种是自己怎样面对死亡;另一种,是如何帮助他人面对死亡,比如助念、超度等等,就像西方的临终关怀,这对晚期的艾滋病人和患有癌症等其他绝症的病人,是很有帮助的。这些窍诀,都是从世俗所有学科当中无法学到的,只有藏医里面介绍了一点点内容。

  一、正确面对死亡

  准确地认识死亡,可以让我们在提及死亡时,不再恐怖、惊惶、躲避。因为我们已经了知,死亡只不过是生命的一种周期性过程,并不意味着一切都结束了。面对死亡,不用消极悲观。若能抓住机会,甚至可以在死亡中提升我们的生命级别。

  在一个人从死亡到投生的阶段中,至少有好几次解脱、成佛或往生极乐世界的机会,若能掌握死亡窍诀,就能获得解脱。哪怕没有成佛或往生,利用死亡窍诀,也能自由投生到人间,获得暇满人身,然后进一步去修行,从而获得解脱。掌握了窍诀,就不会仅仅依靠过去的业力,身不由己地投生。但如果不懂得死亡窍诀,就会一次又一次地错过所有机会,完全随着业力的牵引,自己根本无法控制局面,所以,学习死亡窍诀非常重要。

  (一)死亡前兆

  首先,如何知道自己要死了呢?在无上密宗大圆满的很多典籍里面,都讲过一些死亡前兆,其中《上师心滴》里面讲得很清楚。

  死亡前兆也分为很多种,心理上的、生理上的、梦境中的,远的、近的、最近的等等。远的预兆发生后,人会在两三年后死亡;有些预兆出现后,人可能在一年、半年或者几个月后去世;而有些预兆出现后,可能在几天之内就会死亡。不过,对于这些预兆,我们平时不会在意,因为我们都不知道这是死亡的征兆。

  最近的死亡预兆,是在预兆出现一两个小时或十几个小时后就会去世。例如,眼睛虽然能看见东西,却没有平时看得清楚,变得模糊不清;耳根虽然能听见声音,却感觉音量很小,仿佛是从远方发出的声音一样等等。出现这些情况时要知道,自己离死亡已经非常近了。

  但在发现远兆的时候,还不能用破瓦法等方法直接往生,否则会有杀生的罪过。此时要做的,是修一些密法里面的长寿佛仪轨等等来暂时回遮死亡。如果反复回遮都不行,就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了。

  《西藏度亡经》里讲,修行比较好的人,会知道自己的死期。如果没有修行,当然不会知道。但作为学佛的人,我们应该告诉大夫:如果我的病已经无法治愈,请您直接告诉我。我不会害怕,因为我是修行人,我需要提前做一些准备。如果这样说了,医生仍然没有告知实情,就可以观察周围人的态度。

  (二)大乘显宗面对死亡的要点

  1、要放下对现世财产的贪恋。

  把自己的所有财产全部分配布施,或者捐给慈善学校,或者捐给福利机构,或者用于供佛、供僧、放生等等,尽量用来做善事。如果想留一部分给儿女也可以,虽然这不是最好的布施,但也是一种布施。不要贪恋不舍、紧抓不放。对任何事情、任何人,都不能有丝毫留恋,否则就会成为往生的阻碍。

  2、不怕死亡,发起善愿。

  要告诉自己,虽然与父母、妻子、丈夫、子女等亲人永久分离,是非常大的打击,但生离死别、悲欢离合原本就是生命的自然规律,全世界70亿人都要面对死亡,而不是我一个人要面对,这样就不会带来更多的痛苦。

  虽然平时要励力忏悔自己过去的罪业,但在死亡前夕,却不能把自己的罪业看得太重,总以为自己恶业累累、罄竹难书,以至于担惊受怕、悔恨交加。如果过度紧张,就不能好好观修,这样就会出问题。这时候应该这样想:虽然我曾犯下了杀盗YIN妄的罪过,但我也做了很多善事,罪过应该清净得差不多了,不是那么严重了。要尽量把自己的罪业看得淡一点,这样心可以静下来,以便从容不迫地面对死亡。

  同时,还要按照《修心七要》所讲的方法发愿:但愿我生生世世能遇到大乘佛法,能发起菩提心,能遇到给我讲解大乘佛法的善知识。

  临终时的任何念头,都对死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临终时的愿力非常有用,所以应当尽量发善愿。对任何人、任何事,对整个社会,都不要有仇恨。不要抱怨,把所有贪嗔痴的包袱全部放下,轻松上路,开始新的生命旅途。如果这时候没有发愿,那下一世能否遇到大乘佛法就很难说了。

  3、打破我执和爱我执

  同时思维,我从无始以来至今,经历了无数生死,但每一次的生死,都以失败而告终。投生到这个世界上,活了几十岁,在漫长的一生中,辛辛苦苦地奋斗、拼搏,现在死到临头才发现,今生所做的一切,都对解脱往生无济于事。为什么我会一次又一次地失败?其根源,就是我执。因为有我执和爱我执,所以只知道爱自己,不懂得爱他人,爱其他生命。一切都为自己着想,从不顾及其他生命的喜怒安危,所以才会一再失败。这一次,我终于懂得了死亡的窍诀。依靠这些窍诀,我一定要打破我执和爱我执。

  4、引发力。

  生活当中,有很多运用引发力的例证。比如,如果第二天早上必须五点钟起床。则在即将睡觉的时候,就反复下决心,我明天早上五点一定要醒过来,这样就肯定能准时起床。

  阿罗汉入定之前也是这样,如果准备入定七天,就在入定前发愿:第七天的时候我一定要出定。这样在第七天到了的时候,自然而然就能出定,这叫做引发力。

  在面对死亡时,也可以使用引发力。当知道自己马上就要离开人世,进入死亡状态时,就要提醒自己:过一会儿,我会进入深度昏迷当中,然后,我会从中醒过来。当我醒来看到周边的一切时,我一定要知道自己已经死了,这时我一定不要害怕,要设法找一个比较好的地方去投生。同时要痛下决心:我下一世投生的时候,一定不能忘记菩提心、慈悲心,一定要把慈悲心、菩提心带到下一世。

  我们的内心就有这样的功能,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发挥这个功能。这就是死亡时要使用的引发力。

  5、在死亡的过程中,还要观想佛菩萨。

  (三)密宗面对死亡的要点

  密宗面对死亡最好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破瓦法;另一种,是密法的特殊诀窍。

  如果自己的上师在不远的地方,就最好是请上师过来,给自己讲一讲死亡的经历及注意事项。在藏区,这是众所周知的常识。只要听到有人即将往生,上师立即会出发前往,最好赶在死亡之前,将一切窍诀和盘托出,以备亡人临场发挥、活学活用。如果在死了以后赶到,效果就不是很好。如果没有上师,则比较亲密的学过修法的金刚道友也可以;实在没有熟悉的金刚道友,就找一个密乘戒比较清净的密宗修行人给自己提醒也非常有用。

  具体内容包括:

  1、受戒和灌顶

  如果病者之前还没有受过戒,就给他授戒。没有受过皈依戒的,就授予皈依戒;没有受过居士戒的,就授予居士戒。如果之前的戒体出现过问题,此时也可以再补授一下。在藏区,如果有人即将死亡,如果来得及,一定会设法赐予病者灌顶。临终时若能得到灌顶,肯定不会犯密乘戒,走的时候戒体会非常清净,有利于死后的去向。所以在临终的时候,受戒和灌顶非常重要。

  2、忏悔

  此时,可以让上师或道友带领亡者忏悔罪过,即使说不出话,或无法站起来磕头谢罪,哪怕心里有忏悔之意,也一样有作用。

  3、放下

  还要提醒亡者:你不要留恋、抱怨或嗔恨这个世界,一切都结束了,所有的东西都带不走,所有的亲朋关系都将结束。你要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到如何面对死亡、面对投生、面对来世的大问题上。放下恩怨,轻松上路吧!

  有一个专门的中阴仪轨,其内容就是这些。如果有这个仪轨,则只需给病人念诵这个仪轨就可以了。

  4、姿势

  死亡时的姿势相当重要。临死的时候,应保持释迦牟尼佛圆寂时候的卧姿。头朝北方,脚朝南方,身体右侧在下,左侧朝上,右手放在头下,可以用无名指摁住右边的鼻孔,用左鼻孔呼吸。佛经里讲,只要保持右侧卧,大多数呼吸自然是从左鼻孔出入。当然,堵住右鼻孔也很重要。无论是否信佛,即使没有任何其他超度仪轨,仅仅依靠死亡时候的姿势,都能保证在一两世当中绝对不堕恶趣。

  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很少供奉卧佛像。但小乘佛教却认为,佛的涅槃,是达到最高境界的标志。所以在泰国等南传佛教的佛堂里,经常能看到表现佛陀圆寂时候的卧佛像。其实这种理解并没有错,佛不会有什么真正的死亡。

  如果没有人提醒自己,只能靠自己的能力往生,就要先从内心忏悔,并放下对世界的贪恋与怨恨。趁着能说话的时候,要给家属交代好,在自己走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弄成右侧卧姿。对每个人来说,死亡都比诞生更为重要。作为家人,也应该尊重亡人的意愿。

  5、破瓦法

  往生法(破瓦法)包括法身、报身、化身三种不同的方式,其中的法身与报身往生法与《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所讲的一样,故此处暂不介绍。而化身的往生法,则是显密共同的:

  右侧躺卧以后,在自己的前面安放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莲花生大士或自己的根本上师的像。经常念佛修净土的人,就放阿弥陀佛的像。如果之前修过本尊修法,则放本尊像,并请家人代为供奉供品。如果没有像,则心里观想也可以。

  然后发愿:为了度化一切众生,愿我能依靠这一次的死亡,而成就化身,成为三世诸佛的继承人,利益众生的事业永不间断。

  之后把自己的意识观想为一个白里透红的明点(即光圆圈),在肚脐之下。下气用力往上提,明点也顺着中脉随之往上走,在到达左鼻孔的时候,发出一声“吼”,便立即把意识从左鼻孔推出,融入到前面的本尊或上师心间,明点不回收。也可以观想上师或佛菩萨越来越高,飞到西方极乐世界,把自己的意识也带到西方极乐世界……仅仅观想一次不一定能够往生,但若能反复观想、训练,就一定能够往生。

  仅仅观想意识从左鼻孔出去,是针对有一定善根却修行稍微差一点的人的方法,不是解脱和往生的修法。依靠此方法只能暂时投生人间,然后继续修行,并最终获得解脱。

  对亡者来说,意识从哪里出去非常重要。破瓦法的原理就是这样,神识一定要通过中脉梵穴出去,这样才能解脱,往生清净刹土。

  往生的标志,就是人死了以后,出现头顶梵穴处的头发掉了一大块,或者是起肿包、流黄水等验相。如果有这些情况,就完全可以证明亡者已经成功往生。后面的中阴修法引导已经不再需要,到此为止即可。如果没有这些验相,那上师或道友就要进一步采取中阴修法引导。

  6、中阴修法引导

  对着病人的耳朵,先叫三遍病人的名字,然后说,某某,你要全神贯注地听我说,你现在要死了,但你不要害怕,死亡只是生命的一个周期现象,你要根据我的讲述,去面对死亡的每个环节……

  若是为别人助念,则要反复大声地在病人耳边复述这些过程与修法。声音尽量大一点,因为此时病人的眼耳鼻舌身即将停止工作,如果声音太小,或者离得太远,对方会听不见。过去的上师们是用一个管子对着病人的耳朵嘱咐,我们也可以仿效。这样做的目的,也许一方面是为了病人能听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大圆满法需要保密,不能让旁边的人听到吧!

  以前传大圆满,要求非常严格,都是一个人讲一个人听,绝对不能超过七八个人。传的时候,也是通过管子口耳相传,所以叫做耳传。

  就像国王或有权势的人托人带信,受托之人一定会千方百计把信带到指定的地方,带给指定的人,不敢稍有差池闪失一样。临终之人在此生死关头,一定会非常认真地听从并修持。

  7、应急往生法

  在遇到地震、海啸、车祸等突发情况的时候,可以观修快速往生法:观想佛菩萨及上师坐于头顶,全神贯注于梵顶穴,这样一定会往生。这是最简单的往生法。

  学过藏密的人或很多藏区的普通老百姓都有这个常识,每次感到恐怖的时候,哪怕在无意识的状态下,也一定会呼唤莲花生大士、上师或释迦牟尼佛,这是非常简单又利益颇多的习惯,我们也要这样训练自己。比如,平时有事没事的时候,都在呼唤阿弥陀佛,祈祷阿弥陀佛,关键的时候,就会忆念阿弥陀佛。

  修行人通过禅修等训练,就能更好地延续下一世的新生命。

  我们不必害怕死亡,同样也不能忽略死亡。应抛开两种极端的心态,用平静、平和的心态去面对死亡,力争在死亡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生命级别。

  二、助念注意事项

  佛教徒应该有团体感,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临终的助念,就是最后的、最好的帮助。

  现在有些佛教组织也在推广助念,并建立了相应的团队,这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有用、非常需要,我们应该积极响应。

  (一)助念者的条件

  助念超度的人自身,要具备三个条件:

  1、超度的动机,是慈悲心,而不是为了炫耀自己有什么超级的能力,可以和阿弥陀佛内部沟通,可以超度这些人到西方极乐世界,所以非常了不起等等。不能有这样的想法,这种傲慢与炫耀是不对的。在超度的过程中,还要反复地强调慈悲心,哪怕是造作的都可以。没有慈悲心,根本没有办法超度亡灵,这非常重要。

  2、要坚定不移地相信,自己所念诵的仪轨,所做的超度,都有能力超度对方。如果自己都没有信心,又怎么能超度呢?

  3、助念超度的时候,助念的人要以非常虔诚的信心,祈祷阿弥陀佛、药师佛、释迦牟尼佛等佛菩萨前来,迎接亡者前往西方极乐世界。观想对方的神识离开身体,进入阿弥陀佛心间。必须集中注意力,从头到尾,认真观想。

  佛经里面讲得非常清楚:中阴身有神通,知道给他助念、超度的人心里在想什么。如果超度的人心里全是散乱、昏沉、贪嗔痴,中阴身的生命就会对这些人生起嗔恨心。这种嗔恨心,会使中阴身堕入地狱,所以,在给其他人助念的时候,慈悲心非常重要,而且要全身心投入,不能太随便,也不能胡思乱想。

  要知道,平时自己打坐的时候胡思乱想,只会影响自己的修行,但助念时的胡思乱想,就会影响别人了,我们应该尽量杜绝。

  即使助念团成员不具备其他修行功德都没有关系,只要有这三个条件就可以了。但如果犯了密乘根本戒,也不愿意忏悔,并超过三年以上的人,其破戒晦气会对其他人有一些影响,最好不要参与到助念团当中。

  (二)尸体与亡人物品的处理

  如果家属愿意,就到亡者家里去助念;如果家属不愿意,就可以把尸体放到寺庙,然后到寺庙里面去助念;如果这些地方都不行,就最好在郊区等不太影响其他人的地方准备一间房子,里面布置一个简单的佛龛。然后把亡者的尸体送到这里,助念完了以后再去火化。

  在三天内,最好不要火化。如果有条件,尽量在三天当中轮班不断地念诵佛号、咒语。把往生被以及印有密法中象征佛的坛城的各种护轮图案盖在尸体上。火化的时候,可以与尸体一起火化。

  如果亡人身上戴有系解脱,就要把系解脱放在心脏上面一起火化。千万不能生起贪欲心,把系解脱留起来自己戴,那样会有很大罪过。大圆满里面讲得很清楚,亡人身上的护身符等等,都要随着亡人一起火化。

  (三)助念最佳时机

  人在即将断气的时候,会呼出长气,却没有吸气,这就说明病人马上就不行了,此时最好能给亡人吃甘露丸。如果有呼有吸,则至少不会当下死亡。密法里讲:断气的时候,动静脉的血会流入命脉,当三滴血一一注入心脏时,会依次呼出三次长气,呼完以后,就会断气。

  断气以后,没有修行的普通人脸色马上会变死人的脸色,从视觉和听觉开始不能识别的时候到此时以前,就是念破瓦超度的最佳时刻。

  (四)助念方法

  助念的时候,不要站在亡人的脚边大声念,否则对方会专注于下面,这对他的投生会有影响。在亡人即将断气的时候,一定要站在亡人的头部上方,也即北方,不断拽拉梵穴处的头发,轻轻拍打顶部,并大声提醒对方:你的头顶有大悲观世音,请你专心祈祷他。你就要走了,你要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头顶梵穴,你要从这个地方出去。当然,如果对方已经死了很久,则这些做法都没有用了。

  给没有信仰的人助念时,可以念诵宝髻佛名号“南无宝髻佛”,或“顶礼皈依供养出有坏善逝应供正等觉宝髻佛”。因为宝髻佛的愿力与其他佛不一样,他曾经发愿:凡是听到我名号的众生,都能从恶趣中解脱。所以,念诵他的名号会有不同凡响的意义。

  另外,念诵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名号,以及其他佛菩萨名号,大悲咒、不动佛心咒等咒语,对临终的众生都非常重要。为众生念诵这些咒语,一定能加持对方往生。

  如果对方是密宗修行人,则要提醒对方:某某某,再过一会儿,你就会看见很多佛菩萨的坛城,还会看到很多恐怖的景象,但这一切并不是外在的魔鬼,而是我们心的投影、显像与本性,就像梦境一样。你不要害怕,不要留恋这个世界,要把所有忿怒与恐怖的面孔,观想为观世音菩萨或阿弥陀佛,其实这些本来就是观世音菩萨或阿弥陀佛。然后,你就要跟着观世音菩萨和阿弥陀佛,前往西方极乐世界。

  如果亡者懂一些《西藏度亡经》,就给他念诵《慧灯之光七》里面的三种《中阴愿文》,这是最有用、加持力最大的中阴超度文。之后可以念诵三遍或七遍乔美仁波切的《极乐愿文》,最后念诵《普贤行愿品》。

  平时在菜市场或其他地方看到即将被宰杀的动物时,若能在它们耳边念诵宝髻佛名号,并让动物右侧躺卧,脸朝西,头朝北,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利益。虽然不信佛的人也许不理解这种行为,但这样做至少他们也不会认为有什么坏处,所以也应该不会阻止我们。

  我们不能认为这些都是瞎编乱造,历代上师们都是这样做的,其中肯定有一定的理由。

  我们一定要知道,为死者献一束鲜花,洗脸、穿新衣服等风俗习惯,只能表达生者对亡者的一种情感,但实际上却是没有实在意义的。因为这时候的身体,已经和石头、泥巴一样没有任何感觉了。若想为亡者送上最有意义的最后一程,那就是简便易行且利益重大的助念。如果亡者自己有一点点训练,再加上道友们的帮助,就一定能够往生,大家一定要牢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死亡       窍诀)(五明学佛网:死亡       窍诀)  

 傅味琴居士: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110~11 

 傅味琴居士: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100~10 

 傅味琴居士: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90~99) 

 傅味琴居士: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80~89) 

 傅味琴居士: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70~79) 

 傅味琴居士: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60~69) 

 傅味琴居士: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50~59) 

 傅味琴居士: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40~49) 

 傅味琴居士: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30~39) 

 傅味琴居士: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20~29) 

 傅味琴居士: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10~19) 

 傅味琴居士: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