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修行就是管理自己的生命


   日期:2016/2/25 13:1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大日恒光:人为什么要修行?就是因为累积了太多的心垢,太多的导致我们痛苦的、循环的一些错误。修行就是要改正这些错误的,也是来锻炼,让自己的人格能够成熟、圆满。但在这个世界上,基本上可以说,能够很完全地改正自己的错误的人并不是很多。这里面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发现不了自己的错误,一种是发现了自己的错误,不愿意去改正。人们总是害怕烦恼、喜欢快乐,但是在烦恼的时候,又没想到要认真地改正自己引发烦恼的那些错误,甚至看不到错误。

  但是当人们能看到这些烦恼的时候,又有好几种态度:有些人明知道自己不对,但是因为自己的某一些私欲,基于某种功利的理想,他宁愿不去改正这些错误,明明知道前面是个悬崖,但是依然要往下跳,(这就是)明知故犯。有些人是因为懒惰,他明明知道有些问题是不应该犯的,应该去改正的,但是他拖着拖着,就不去改正。结果慢慢地就形成一种欲振乏力的状态。还有些人,他想去改正,但是用的方法不对,求法是对的,但是求法过度了。比方说他发现自己有罪业问题,他怎么办啊,他这里求一下,那里求一下,这里搞一搞,那里搞一搞,反正不管什么方法,只要有用他就求。结果变成杂毒入心。所以人不追求解脱,或者明知道要沉沦,都不愿意解脱。或者说求解脱有点求得过度了,这都不合适了。

  因此就这个问题来讲,我们现在都在同一个群里修行,大家一定要知道,你只有认识你自身存在的问题,然后非常勇敢地把他改正,你才有升华的可能。一个人人格的升华,他到底更能带给你什么样的一种身心的感受,或者说是怎么样的一个生命状态?在烦恼之中的人,几乎只能够凭理论去想象这种由解脱而(得到)证量的人的生活状态,而不能亲切地去体会,这叫做望梅止渴,那是隔靴止痒啊,毫无益处。你看在座各位师兄,每位都在对修行抱着很大的一种期望,乃至于非常喜欢修行的氛围,有些人仅仅是喜欢修行的氛围而已,当然这里有很多师兄都在努力地做着修行的实修实证,也有一定的成果,但是大家一定不能忽略一个很严重、很深刻,必须得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各位师兄还没有解脱,没有解脱就意味着轮回的种子还在。这意味着,如果说再发现不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再不解除内心的污垢,我们只能在不知不觉之中,随着业力继续不断地流转,错过这一生的修行机会。对于明知故犯的人,我们只能说爱莫能助,因为他自己甘愿沉沦嘛,谁又有办法(帮他)呢。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别人不可能干扰你的生命状态,你想怎么生存,即是由你来决定。你想选择痛苦啊,还是快乐啊,完全是你自己决定。所以你要珍惜把握方向盘的机会,然而这种把握方向盘的能力,(你)不愿意去掌握;把握方向盘的机会,你不愿去操控;乃至于说你可以掌握你的方向盘,但是你却有意地往坏的方向行驶,那这样别人看来是莫可奈何的。对这种人,我看,佛陀也很拿他有办法。因为他自己的问题,他自己都不愿意去把控。明知道前面是悬崖,还是愿意往里面跳,那是没有办法的。对于更多的师兄来说,他是一个想解脱,想追求解脱,知道修行的可贵,但是发现不了自身存在的问题。这也是一个麻烦事。

  各位师兄知道吗,人发现不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就等于说你连修行应该修什么都不知道。当然这里面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他会使用一些有为法,在一些有为法上面去熏修,他也不动脑去思维他存在着什么问题,就一股脑地去做普修的功夫,他也不去想自己有些什么习气。做牛功夫的这种人,应该说“诚敬信”还是可贵的,虽然说是有一点点不太聪明。因为他不去发现自己的业障在什么地方,那针对性地解决自己内心的习气、心垢的这种高效率的修行方法他就实践不了。另外有些人他粗功夫也不做,一些基本的有为法都不去行,就不具备正见,也不具备正定,这样的话,想要发现自己内心的无明,想要知道自己的业障有多深,基本上是做不到的。

  那连发现自己的问题的能力和前提都没有,谈解脱就是遥遥无期的事情,修行是要下功夫的,你先要具备正见与正受,最好能够大量地熏习安祥禅的这些文章。大量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一天下来,你读个两遍到三遍安祥禅的文章,你如果能够坚持一个星期,你如果能在耕云导师面前祈祷一下,说导师请你加持我,让我能看到自己的业障,有解除业障的机会。然后再回顾自己从小到大的那些错误事情,我敢说你将发现您的错误连数都数不完。其实这个方法也适合在座的所有师兄。你们要发现自己有问题,首先要具备正见与正定,但千万不能够明知道这些是问题,明知道这些问题是自己心不安的,明知道这问题会造成你修行的退转,你还是要在那里做。这样的话,如果没有人加持你的话,你的习气、灵气肯定会糟糕得不得了。那灵气的糟糕,就说明业障充盈、太多了,导致你生命的气息非常糟糕,那你大概能够预期得到,你未来将要何去何从?

  而且大家一定要明白,每个生命体都是独立的个体,按照佛陀的说法,众生本来都是佛,理论上来讲,本质和佛是没有什么差异的。因此,每个众生都是平等的,而且他对自己的业力都是要负责任的,你自己想怎么样去过自己的日子,甚至于你想有什么样的生命形式去存在于宇宙之间,完全由你自己决定。那这样的话,你只有靠自己种因,才可以享受应该得到的成果,各位师兄能够理解这个理论吗?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没有什么高下之分。那基于这样一个平等的生命存在规则,每个人你要想要的东西,你想要的生命存在形式,只有靠你自己去种这个因,你才能够拥有那个结果。比如说,对学安祥禅的师兄来说,基本上很快都能够体会到法味、法的味道到底是怎么样的。对于只研究理论的人来讲,这只是说很飘渺的一样东西,或者说他们总是活在一种相似之中,不能活在全等,对法味的理解和体证,很多的修法他只能够体会到相似,而不是全同。比如说我们现在要去做紫砂壶,如果说完完全全用紫砂做的壶,才是最值钱的,那可能有很多人拿紫砂,然后再掺和其他比较上好的泥土,一部分紫砂加上大部分泥土掺和在一起,也做成一个同样的壶,但是两种壶的品质和质感,那种光泽,乃至于敲击起来的声音都不一样,因为有一个用的材质就不完全是紫砂,它是有紫砂,但是混杂了其他的一些成分在里面,可以节约成本。但是他说它是紫砂壶,你也不能否认,因为它里面有紫砂,你不能说他不对。但是你说这是百分之百的紫砂壶吗?NO。因此说,在《坛经》里面讲,具有正真般若与相似般若的说法,这里面还只是对禅宗的修行人来讲,其他的修法,很多是先达到相似般若,或者他们有达到正真般若的方法,但是我很少去研究。

  因此,对很多安祥禅以外的修法来说,体证到相似般若的方法蛮多,但是体证到正真般若的方法不多。你只有遇到最上一层佛法,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让你领会到法的本体,那大家现在学习的安祥禅,是让大家很快地切入正真般若的修法,你越是接近真法的修行方法,你越是注重因果;你越是注重因果,越是注重踏实的行履。踏实的行履应该分两个层面:第一你能得法,有办法能够体证到摩诃般若的现量,第二你能够发现那些障碍你摩诃般若的心垢,然后能清除他,解除这些能够埋没你的心垢。

  如果我们在这边开这个一周总结修行会,问各位有没有碰到什么问题,大家还提不出来问题,这个确实是不太对的地方。在座也有很多非常精进修行的师兄,我看着他们的成长,但是还是有很多师兄在发现自身问题方面存在困难,或者说对修行还是一种稀稀松松的状态,因为不重视,所以不诚敬。因为不诚敬,所以不相应。因为不相应,所以没有正见、正定。没有正见、正定,你想发现自身的问题,NO。即便发现了,你也是不愿意去改正它。这就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应该这么讲。

  人生最大的一件事就是修行,今生没有修好,他生就注定着堕落。这就是因果,不是你不修行,就要堕落。而是不修行,你清理不了你的业障,你还不了你的债务,积累不了功德,还不了你的债务,你所积累的业报如期而至,你莫可奈何,所以才要继续去轮转。我这也不是什么开示 不开示,只是作为在修行上行履了时间比较长的人来说,从这个角度来讲,给大家的建议,就是大家要明确一样东西,我们是带着业障来修行的,如果现在有这么一个消业障的机会,在这个群体里面,我们倘且不能够全心全意地运用他,去解除自己的心垢,那我们会错失这个解脱的机会。日后的沉落就不知道何年何月了。因此为什么各位要在这里修行,而且我们为什么要在这里建立共修会,大家一定要心中有数。并不是好玩,大家吃完饭没有事了,消遣一下,不是的。

  你们要深刻地意识到人活在这个世间上,是有一种责任和义务,就是管理好自己的生命。而你的修行就是学会怎么管理好自己的生命,学会把握好自己生命运转的方向盘,那你就必须要学会修行,你不懂得改正自己的心灵惯性,你的生命只能往堕落的方向去发展,那是我们想要的生活吗?我们要的是幸福,我们要的是健康,要的是生命里面的和顺、温暖、阳光,每天活得清清静静,安乐,没有忧虑、烦恼,一切都很如意,你一方面又想要人生这种高尚的生活境界,一方面又不愿意扬弃自己灾难的种子,这不是一件很矛盾的事情吗?是啊,你修行就要管理好自己的生命嘛,你可以看你修行都是做了一些什么事情,开发出那个原本你没有任何污染、绝对平静的心态,那种心态是不受任何负面因素影响的状态,第二你开始剔除导致烦恼的内心骚乱的根源,这些都是一些不满、自满、傲慢、嫉妒、虚伪、猜疑、懦弱、贪欲、恐惧。因为这些因素所产生的各种衍生出来的想法、语言和行为,都会形成一种负面的反作用,因为你欠的债务就要偿还,那你修行就是在偿还这些债务。《六祖坛经》里面讲的福德和功德差别在哪?各位师兄可以看一下。

  这个问题,大家一定要明白,其实修行就是学会怎么样去管理自己的生命,我们用一个容易比较容易理解的观念,就是抽换你生命里负面的条件,而植入能够让你的生命向上升华、提升和净化的这些条件,《六祖坛经》里面讲的功德是可以灭罪业的,福德是可以让你的生命状态会好一些,但是你在享福的同时,这个罪也是在里面的。一边享福,一边受罪,这种人在世间上哪里能看到呢?比如说那些很有钱的人,但是又满身的疾病,经常要吃药,要打针,要做手术,那种人就有点像这种状况了。很有钱,很如意,很多人都听他的。这个事业做得很大,家财不是万贯啊,那是多少亿贯啊。但是经常都是受着这种痛苦灾难的折磨,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以前不是有个歌星叫迈克尔杰克逊嘛,你看他在死亡之前的样子,我都不忍心看他,那就是一个骨架嘛。一个会活动的骷髅架,那靠着药物来维持他的生命,人都不成人样了。他有钱啊,你看他平时的生活好厉害的,直升飞机往返上班,在一些大酒店一天2万美金,住总统套房。这种福报是相当大的,但是罪业缠身,没有办法改正的。

  但是你在学安祥禅,你要知道你在积累着大功德,他会迅速地让你的生命得到净化,也就是说你生命负面的条件和罪业,如果说你努力的话,你很快就能够认识你罪业根源所在,而且你能够迅速地清理它。安祥禅是一个速成之法,就是这个原因。

  这个念佛,就要看你念什么佛了。你要念自性弥陀呢,还是去念一个有形的佛号。如果你是念自性弥陀,那你念一句,的确是罪灭恒沙;那如果说你只是在嘴上这么念,而自己内心又非常紊乱,相应度很低,那就很难讲,我们学禅的人念的是什么,念的其实就是我们的自性。没有什么方法会比禅宗的念佛来的真切,当然是真正的禅宗。如果说,你只是嘴上这么念,又没有到达弥陀念弥陀的境界,你想达到这么高的消业障的效率,我看可能性不高。其实在净土宗和禅宗,是有交集点。当你认识到自性弥陀的时候,就是知道你的佛性的时候,就是达到念佛法门的上品、上生的位子。当然这是指果位,不是指见地。理上的领悟和果上的证得相差是很远、很远的。所以学净土的人,可以学安祥禅。学安祥禅的人已经是在学习着最高的层面的净土法门,这是常寂光土的法门。你到弥陀那里,还是要这样修啊。你到弥陀那里,你就不用修了吗?所以大家碰到净土法门的师兄,千万不要让他们误会,安祥禅只会让他们成长得越来越好,而不会越来越糟。

  因此,我讲这么多,就是希望各位师兄能够重视修行这件事情,他绝对比你吃饭、睡觉来得重要。因为,你把修行这件事情学会了,做好了,你就是在规划着你的生命,你有权利去把控你的生命。你能够让他变得越来越好,那不仅仅是这生的事情,也影响到你无数次轮回的事情。如果大家能够站在这个层面来看修行的话,就会如救头燃。头发着火了,你不忙着去救啊。三两下,把你烧成一个黑炭头,那是非常可悲的事情。所以古时候的人说修行就是如救头燃、解燃眉之急。为什么这么迫切?因为他们很清晰地意识到修行对于一个生命来讲,就好像在座的这么多位师兄,(安祥禅)是怎么样给自己迎来这种理想的生存状态的一种学问,或者是学术。人要真正地契入修行,你就必须要意识到修行的可贵,认识到修行的可贵,你才会用心用功夫去做好他,你用心用功夫做好他,你才能够种下让你摆脱痛苦、赢得生生世世的幸福的资本,你才有资格享有这生生世世的幸福。否则,你不种因,就想要成果,没有这种事情了。因此,就这个问题来讲,不重视修行的人学不到东西。不下功夫的人,连修行要修什么都东西都不知道。

  比如我们今天开这个一周修行总结会,居然没有几个师兄提出问题,这其实不是一件好事情。我们导师在的时候,我今天早上听到一篇法音,师父说完法了就问,在座那么多位有什么问题,结果没有人提问题,没有人提问题,但是各个都不解脱,各个的安祥都保持不住,保持不住安祥是因什么?是你的业障在不断地埋没你的自性,这不是保持安祥、不保持安祥的问题。因为如果用我们的定义来讲,安祥其实就是摩诃般若的展现,那你保不住安祥,就意味着你的业障在不断地埋没你的自性。也就是说你随时随地都是处于沉沦的状态之中,那不是可悲嘛?有修行的机会,还提不出什么问题,这是最不应该的事情。

  文章来源

  选自安祥禅群每周共修议题(大日恒光主持:2013.7.19)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修行       成熟)(五明学佛网:修行       成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在家修行怎么用功 

 傅味琴居士:修行要明理 

 傅味琴居士:不改变习气,修行修不起来,证果证道就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