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知识

 五种忍辱


   日期:2016/1/27 11:3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忍辱度嗔恨:菩萨修忍辱行,能度脱嗔恨之心。古人说:‘一念嗔心起,八万障门开。’因为嗔恨心是无明业火。我人嗔心一发,马上怒火冲天,焚烧起来,就不顾一切。什么罪恶言行,都可随之发生。即把许多业障之门,大开特开。因此犯下了弥天大罪,违反了国法人情,造诸恶业。所以佛说:‘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 心中只图报复、雪怨恨,不顾伤人害己,把过去所做的一切功德,善事好事,一笔勾销,统统烧光,付之东流。嗔恨是六种根本烦恼之一,犯罪可能性大,危害性也就越大。而且我们每个人嗔心习气最深、大有一触即发之势,所以说我们学佛的人,一定要特别注意,每逢可嗔物件到来,要紧紧把住这个关口。要用最大忍力,不要令嗔心妄动放纵。菩萨修行,利己利人,教人修忍辱波罗密,可以度脱嗔恨之心。

  忍辱法门

  可是忍辱法门有五种不同观照的方法转变自己的心态。

  第一.生忍:每当被辱境界到来的时刻,把对方当作老师,虚心接受,化解逆反心态,故称生忍。

  第二.力忍:对于辱境到来,不与他计较,用了最大力量,退一步,让三分,把它压了一下。一心念佛名号,仗佛号能力,把忿恨之心,安定了下来,这就像在水下按葫芦一样,不能放手,一放手这葫芦马上就要浮了起来,故称力忍,上述二忍又称事忍。

  第三.缘忍:正当辱境现前,我们以智慧来回光返照一下,修因缘观。辩明缘由,为什么无故受辱、挨打、挨骂等,这里定有种种原因。若无故被人侮辱都是前世因缘感招的恶果,今生会随业受报;反之,即并非业障所致,而是魔障所致。若作受报想,作还债想,领悟考验真谛,体会其中疾苦,自然就把难以忍受的辱境,逆来顺受,心情舒畅,不生嗔恨,故称缘忍,记得古人说:‘有容德乃大,无欲气自豪。’

  第四.观忍:每当辱境发生,就用空观智慧来照察,了知心身世界,一切诸法本来无我可得。我既然是没有的,哪里还有什么我被侮辱以及所辱的境界呢?这就是能空的我相与所空的辱境二者完全是空的,所以中间的辱相,当然也是不可得。这样一来,那万恶的嗔恨心,自然就不会发生了。故称观忍。

  第五.慈忍:菩萨每逢辱境到来时,不但不生嗔恨心,反而发大慈悲心,哀怜愍念,此人实在愚痴可怜,无理取闹,妄生枝节。对我打骂毁辱,我能忍受,若无其事,置而不理,不加报复。如果对待别人任意毁辱,一定要受到报复,相打相骂。这其实也就是借别人的手打自己,借别人的口骂自己。更严重的甚至发展到人命伤残,受到法律制裁,从而难逃因果报应。因此兴起无缘大慈,发出同体大悲,方便教化,令他觉醒过来,知过必改,重新做人,断恶修善,故称慈忍。这三忍又称理忍。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时,有一次被歌利王割截身体,节节支解。佛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四相皆空不生嗔恨,反而发大誓愿。成道以后,先度此王,故佛在鹿野苑先度憍陈如尊者,憍陈如的前身就是歌利王。菩萨修行发菩提心,一定要经过三难妙行的大关。第一.难行能行。人们做不到的难事,菩萨能做到。第二.难舍能舍,人们舍不得的生命、钱财、菩萨能舍得。第三.难忍能忍,人们忍受不了的逆境,菩萨能忍受。从前舍利弗尊者发菩萨心,修三难行,经不起考验。三难之中,只做到难行能行,难舍能舍的二难。在最后难忍不能忍,因此他退失菩提心,做了声闻小乘圣人。到释迦牟尼成佛时,才在佛座下做一个舍利弗尊者。《佛遗教经》中说:‘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不名入道智慧之人,’必须注意:佛教劝人学菩萨修忍辱度,一定要明辨是非,分清善恶。对待善人善事,应该生慈悲心,修忍辱行,对于恶人恶事,应该现威神力降伏魔冤。佛教有二句话:‘见佛则拜,见魔即降。’佛陀是慈威并济,折摄兼施。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成道时,魔王波旬来破坏恼乱,佛显大威力降伏天魔。再如每一座佛教寺庙的天王殿都塑有弥勒菩萨,笑容满面,慈霭可亲,以慈悲心摄受众生;在弥勒菩萨后面站著一位手擎宝杵的韦驮菩萨威严肃穆,洞视十方,见有邪魔破坏佛门,就毫不留情地予以打击。依此看来,佛教虽是大慈大悲普度众生,但决不是善恶不分,是非不辨,无原则,滥慈悲的老好人宗教。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