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姑娘道:怎样做姑娘


   日期:2016/1/26 20:4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古人云:“五伦之外无大道”,五伦八德是做人的纲领,也是一个人道德的基础。《大学》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行德本是每一个人的本份,只有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立身行道,进一步才能家和、国治、天下太平,从而实现中华的复兴。现今社会之所以出现一些乱相,就是因为人们忽视了传统伦理道德的缘故,所以弘扬传统道德教育是当务之急,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所肩负的光荣使命。

  有道才有德,无道便无德;有德才有福,无德便无福。

  道德是天地的规律,本分是个人的规律,我们违背了规律,人就有灾难了。

  姑娘道

  1、姑娘(闺女)是世界的源头。古时有孟母,才有孟子。现今重男轻女,女子不读书,怎能明理?不明理怎能当贤妻良母?生些糊涂子女,世界才不清平。妇德女道,早已失传。人们早已不懂得胎教、婴儿教、家庭教。若想改种留良,重立人根,生孝子贤孙,必须先有良母。要想有贤妻良母,就要正本清源,从女教入手,办女学是治本的办法。

  2、欲当好姑娘,可得明白姑娘道。

  3、讲妇德女道,就是想救妇女们出苦,享得人生的幸福。种什么因,结什么果。现在大同开幕,应该女子出来救世界的时候,必须提倡妇德女道,才能救正人心,挽回劫运。妇德女道,是家庭伦理要道,家庭教育之根本,救世之大本源也。

  4、女子是世界的源头,欲世界好,国家好,社会好,家庭好,必从姑娘身上好。

  女子为国民之母,世界的源头。要想儿女好、家庭好、社会好、国家世界都好,非由妇德女道实行不可。妇女道有个根,本立而道自生。妇女道不讲,好比水的源头不清,老是浑浊的。想浊水变为清流,总得先清水源。妇女到了老年,称为老太太。老太太的根在哪里?是从多年的媳妇熬成的。媳妇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在家当姑娘来的。所以姑娘是世界的源头,要提倡妇德女道,必先讲姑娘道。

  妇德女道,分三段来研究,是姑娘道、媳妇道、老太太道。女子是世界的源头,姑娘是女子第一步道,所以要想齐家,必先明白姑娘道。

  5、姑娘是一家之贵星,以志为根,性如棉,提满家。

  以志为根,就是立志不争不贪,立志孝双亲,敬哥嫂,爱护侄男侄女。

  性如棉者,如棉花之洁白,守身如玉;如棉花之柔软,性子不许暴躁;如棉花之温暖,待人不冷淡;如棉花之绵长,不要退志。任何事皆可做,没有挑选,没有分别心,这就是性如棉的道理。

  姑娘性如棉,因为棉花又白又软又暖,虽然用水浸湿了,它也永远不起来,这正是不争的表现。姑娘果然这样,也真就合乎道了。

  志为根是不贪,性如棉是不争,棉用水湿后永远不起发了,这正是不增不减,用棉纺线,线可极长,姑娘的志也要这样长。姑娘性如水,曲曲流去,终归大海,说不上能流多少千里,媳妇的意也要这样长。

  姑娘性如棉,真能如棉就是神,真能志为根就是佛。成佛容易,你打我我就立志去挨,你骂我,我就安坐静受,你打骂完了,挨我也完了。你能打烦了我,骂烦了我,算你有能耐,这样做还能动吗?

  姑娘提满家是天命,性如棉是天性,身有补助力是天理。

  6、当姑娘的对于家庭,身有补助力。性如棉是意气发动,是成神的根。志为根是志向坚定,成佛的根。心知众人的好处,能提起全家的和乐精神,是结缘的,是成佛的路径。

  7、姑娘在家是半宾半主,要心知众人的好处,能提起全家人的和乐精神,结一家的缘。

  8、在家能当好姑娘,出阁一定能当好媳妇,能助夫成道,恭敬丈夫,和睦妯娌,孝敬公婆,全家和乐,真正是喜星临门。后来有了儿女,自然会教子成名,能为良母。老了一定会当老太太,也能兜满家,为一家的福星。

  9、姑娘道明白了,会做了,则本正源清。

  10、姑娘在家时阴命,因为前生和这一家有因,所以才生到这家来,但是得由阴命转为阳命才是。怎转呢?就是要找一家的好处,存一家的道,就转过来了。

  11、姑娘是有补助力是消因果的,是与佛国接气的;心知众人的好处是结缘的,是属意界的,是成神的路;性如棉是义气发动,是成神的根;志为根是成佛的根。

  12、为姑娘的好自馁而不肯讲姑娘道的,那就像有灯而无光。

  13、做姑娘时,预先把做媳妇的道理练习明白,才能把握将来婚姻的幸福美满。

  父母对于女儿,是至亲骨肉,大多十分融洽,所以女儿的言语行为,十分自由,而不受拘束,加上女子的天性,弱于自制,在自己父母面前,不免恃爱撒娇,做父母的不忍拂逆其意,遇到事情总是顺从她,免不了养成娇惰的习性,有所要求,一不从意,便负气使性,不达目的不止。若成家后,仍执娇惰习性,必然导致家庭矛盾产生,自己也痛苦万分。因而女儿在父母跟前时,先要学会侍奉翁姑的道。

  姑娘在娘家,对于经济方面,不负责任,若崇拜享受,养成奢侈的习惯,到自己组建家庭,对于家庭经济,是负绝对或相对的责任。但由于自己奢侈浪费的习性不改,必定引起家庭矛盾,自己也受苦。所以在姑娘时期,养成简朴的生活习惯,培养勤俭的美德,是构建未来幸福美满家庭的基石。

  当姑娘时,就应练习家政。如经济的支配,家务的操持,子女的教育指导等等,都是将来成家后必须面对和承担的,也是自己本分内的责任。若自己一味娇惰回避,父母也放任偏袒,将来吃苦受罪的还是自己(姑娘)本身。

  14、姑娘是世界的源头,女儿是齐家之本。为什么这样讲?我们大家想,所有人都是母亲生的,除了孙悟空是从石头蹦出来,不是父母生的,其他都是父母生的。所以王凤仪老先生说世界就两个人,一个男的一个女的。因为有了两个人才有了后面的子孙,有伦理关系。

  15、王凤仪老先生在一百年以前办女子学校,为人类和社会生下好的孩子,给我们的社会留下好的人根。所以他说女人是齐家之本,清国之源。源头水不清,后面的河流自然是污水。女人一定要自强自爱,自尊还要自重。

  王元五老师在厦门时,遇到一个女人看着很好,她也很有能力。她自己的疾病是子宫肌瘤,没有结婚。王元五老师告诉她,虽然没结婚,但此疾病反应是夫妻问题。她哭了,讲她跟这个男的是怎么回事。她说这个男人骗了她,后来怀孕了,男的说你做流产,流产以后咱们结婚。流产了以后又不跟她结婚,所以她非常生气。王老师就问她这件事情谁错了?你跟他好的时候你不知道别人有妻子?你知道了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别人爱你吗?这个不是爱,而是拿你取乐、开心,然后不要你。现在自己苦恼,你说你都已经不是孩子,你有这么强的工作能力,难道这些事情你不知道吗?一个自己不爱自己的人没有人爱你!她就哭了。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古人叫我们要自尊自爱、自强自立,要保持女孩子的洁身如玉。那样不自爱的女孩子绝对不能做媳妇,在外面混可以,做媳妇不可以。我们大家想想,女孩子不爱自己就没有人爱你。你的家人都不爱你,因为你不自爱嘛!

  16、女人要柔和,安祥笑容,和一家的人缘。

  17、如水一般随圆就方,合五色调五味,原质总是不变。随遇而安,随贫随富,可高可低,如水能养育万物,又不与万物相争,处在最低的地方,低矮就下,常认不是,是为女人的本分。

  【夫唱妇随】

  汉朝鲍宣,字子都,渤海高城人,春秋齐国鲍叔牙之后。年少时,家境清寒,求学于桓氏,老师看重他清苦而有节气,就将自己的女儿少君许配给他,并送了丰盛的妆饰为嫁妆,鲍宣心感不悦,就说自己家贫,未敢高攀。少君即将女婢及贵重服饰,全部归还娘家,更换了布衣,与丈夫共挽鹿车回鲍宣故里。

  少君出嫁后克苦劳碌,奉事公婆至孝,同乡人都称赞她为贤妇。鲍宣后来做官至司隶校尉。她的儿子永,孙子昱皆位司隶,一家富贵,这都归功于少君之妇德,善能相夫教子也。

  【妇德可风】

  明朝徐显达之妻汪氏,潜山人,生性淑德,不苟訾笑。从小就接受儒家教育,喜欢读《孝经》,孝亲敬老,具备女德。当时徐尧莘听说汪氏贤淑,就娶为长子显达之妻。到婆家后,她奉侍翁姑(公婆)无微不至, 朝夕定省,服侍起居饮食,克尽妇媳之职。缝纫烹馈,从不使婢女,都是亲自操劳。

  其夫显达,常读书至天明,汪氏就随侍一旁,奉茶易烛,帮助丈夫研读诗书。她又善于教子,不因溺爱而忽视了教育,督促甚严,每至深夜,因此她的三个儿子皆成博学之士。汪氏具妇德,对宗亲敦睦有礼,待奴婢仁慈有恩,内外咸称其贤惠,真是有德的女子。

  【孝慈菩萨的故事】

  孝慈菩萨,唐朝人。三十岁那年,她丈夫不幸去世了,家徒四壁,生活无法维持,为养活及照顾年老的婆婆,就带着婆婆四处行乞为生。婆婆脾气不好,经常无故发脾气,打骂她,她默默忍耐,依然尽心孝敬、奉养婆婆。

  因为她年轻时端庄美貌,有一个有钱的员外,给她一百两白银,劝她改嫁,与他共同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不用再过着流落街头,餐风露宿的日子,她严辞拒绝。还有一些年轻小伙子,以手镯、黄金、玉器引诱她,心怀鬼胎,都被她将东西丢在地上,并大声斥责。

  就这样含辛茹苦,不论有多艰难,对婆婆的孝心不减,尽力奉养。婆婆过世后,她尽人媳之职,埋葬之,然后入空门剃法为尼。一直活到八十八岁,念佛往生西方极乐。往生时,面相祥和、端正而坐,成为佛国菩萨。

  王善人讲道:

  ○王善人说:伦常中人,互爱互敬,各尽其道,全是属于自动的,简单地说:道是尽的,不是要的。父母尽慈,子女尽孝,兄弟姊妹尽悌,全是属于自动的,才叫尽道。若是互相要道,那就错啦!自动尽道才是善,若是互相要道就变成恶啦!现今家庭所以不和,就因为要道的人多,尽道的人少,好象讨债的人多,还债的人少一样,哪能不争吵?

  ○做事不可亏人,亏人就是亏天;做事不可欺人,欺人就是欺天;做事不可疑人,疑人就是疑天。你不信天,天就不保佑你。

  ○人和天是通着的,合乎人道就合天道。顺天天就应,逆天就降灾。若以为天道不可靠,是不知天。

  ○道不远人,我天天讲道也就是天天讲人,若不讲人,哪里有道?学道不专,听的次数多了反而觉得没意思,没把做人当做一回事,不找自己的不是,专看别人的不对,把自己忘了!从小当孙子、当儿子,自己有了儿子当爹,有了孙子当爷爷,一辈子连一个人也没会当,连一条路也没会行,闹个空来白走!人是由这里丢的,世界也是从这里坏的。

  ○道是行的,德是做的,不行没有道,不做没有德。上天按天理命名,人要照本分行事,就合天道,本着天道所做的就是天德,也就能不思而得。现在的人只知求财,不知做德,那是舍本求末,等于开个谎花,没扎下根,哪能结果呢?德是根、财是果。所以要想发财,先要做德,那德就是摇钱树的种子。所以说:“大德者必得其禄”。

  王善人简介:

  王善人名树桐,字凤仪,生于一八六四年,辽宁省朝阳县人,幼时家贫失学,以牧牛做工为生,天性淳厚,颇知孝悌。三十五岁,闻大善士杨柏宣讲善书,(当时一些有德行的知识分子用“说书”的形式给老百姓讲解做善事的道理,使未进过学堂的人也能了解善法,以淳民风。)因悟“贤人争罪,愚人争理”(贤人自我反省,争认不是;愚人不反省,总认为自己有理没有过错),遂痛悔己过,身患十二年的疮痨,一夜之间,霍然痊愈。同年五月,感世人,男不忠孝,女不贤淑,世风难挽,乃萌厌世之念,绝食五日,突生灵感,认为徒死无益,应先尽孝,然后立志劝世化人。同年十月杨善士,误陷朝阳府狱,善人效法“羊角哀舍命全交”故事,誓死前往营救。途中夜间忽现光明,宛如白昼,豁然彻悟,明心见性。三十八岁十月,父死守墓三年,洞悉性理疗病法,讲病化人,颇著成效,创造了古今罕有之奇迹。之后,全力倡办男女义学,终其一生共创办六百多所男女义学,遍及三分之一个中国。当时均以“王善人”称之。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姑娘道       家庭)(五明学佛网:姑娘道       家庭)  

 惟觉法师:如何创造美满的家庭生活 

 慧净法师:做人的佛法 上篇做人的佛法.《善生经》讲记 第 

 郑石岩教授:悟·看出希望来 第五章 家庭亲情 

 郑石岩教授:随缘成长 第三篇 随缘经营家庭 

 悟光法师:密教思想与生活 密教与家庭生活 

 于凌波居士:如何使佛法生活化、家庭化 

 其它法师:如何处理家庭危机(大愿法师) 

 仁焕法师:家庭伦常道德是根本 

 仁焕法师:家庭果报现前 

 仁焕法师:佛法与家庭 

 仁焕法师:家风好家庭才好 

 仁焕法师:关于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