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明一法师:辞亲出家实不易


   日期:2010/5/26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前几天打坐的时候又一次堕入亲情妄想,搞得自己疲惫不堪。这个业障自从去年夏天开始出现,到现在快一年了,一直就没有停止过。对于自己来说,出现这样的情况已经很熟悉了,但是每次处理起来还是手忙脚乱。无奈只好一次再一次地经受身心的摧残,算是一种现世报。

出家真的很不容易,不管是在生命的哪一个时期,出家都要面对各种亲情的离别折磨;面对当世不能报养育之恩的困境。“截生死之爱河,越烦恼之苦海。报千生之父母,答万劫之慈亲”讲起来虽然容易而且好听,但是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自己遇到这样的情景,没有别的选择,唯有拼命用功以报三有四恩。即使坏却这一残躯,也难报所损的亲情。所以,在业障现前的时候就更加猛烈地用功,直到昏倒下去。因为自己已经没有机会选择还不还家的机会,这是半路出家的苦处。对于像师父那样婴儿时候就出家了,也一样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想想佛陀当时出家的困难,以及他劝夫人让儿子出家的智慧。真的是让自己明白佛陀有多伟大,他的大恩大德无论怎么报也是难以报答的。祖师们出家也是个个灰头土面,只是很少把这些记录下来而已。自己正是明白了出家之艰难,所以更要把握好当下来之不易的机会,于不可行中强行。

母子之情,亲子之爱,人皆如此,出家人自然不能例外。但是如此骨肉情深,却不能亲承膝下,只能在笔墨文字上表露出来,真的是让人不忍就目。所以,出家参禅这条路真的不是将相所能为,只有大誓大愿的大丈夫才能行得来。自己目前遇到这样的困难,自己也知道,一定要靠发大心愿才能克服。

前几天发的《洞山辞亲书》记载了洞山良价禅师的出家不易。尤其是后来的《后寄北堂书》一般人就无法理解。自己作为一个出家,亲身历经如此的无奈,真是一回看完一回哭。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不能尽眼前之责,而要别人死心这种痛苦实在不可言状。

可能这也正是引起自己亲情妄想的业障之一。要想克服这样的大的妄想,一般的忏悔可能是做不到的,唯有发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边誓愿断,法门无边誓愿学,无上佛道誓愿成之大愿才能做到。因为这样才能真正地上报四恩,下济三涂。下面是《洞山辞亲书》原文。

伏闻诸佛出世。皆从父母而受身。万类兴生。尽假天地而覆载。故非父母而不生。无天地而不长。尽沾养育之恩。俱受覆载之德。嗟夫一切含识万象形仪。皆属无常。未离生灭。虽则乳哺情重。养育恩深。若把世赂供资。终难报答。作血食侍养。安得久长。故孝经云。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不孝也。相牵沉没。永入轮回。欲报罔极深恩。莫若出家功德。截生死之爱河。越烦恼之苦海。报千生之父母。答万劫之慈亲。三有四恩无不报矣。故经云。一子出家。九族生天。良价舍今生之身命。誓不还家。将永劫之根尘。顿明般若。伏惟父母心开喜舍。意莫攀缘。学净饭之国王。效摩耶之圣后。他时异日。佛会相逢。此日今时。且相离别。某非遽违甘旨。盖时不待人。故云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时度此身。伏冀 尊怀。莫相记忆。颂曰。

未了心源度数春。翻嗟净世谩逡巡。几人得道空门里。独我淹留在世尘。谨具尺书辞眷爱。愿明大法报慈亲。不须洒泪频相忆。譬似当初无我身。

岩下白云常作伴。峰前碧障以为邻。免干世上名兼利。永别人间爱与憎。祖意直教言下晓。玄微须透句中真。合门亲戚要相见。直待当来证果因

《后寄北堂书》:

良价自离甘旨,杖锡南游,星霜已换于十秋,岐路俄经于万里。伏惟孃子(母亲)收心慕道,摄意归空,休怀离别之情,莫作倚门之望。家中家事,但且随时,转有转多,日增烦恼。阿兄勤行孝顺,须求水里之鱼;小弟竭力奉承,亦泣霜中之笋。夫人居世上,修已行孝,以合天心;僧有空门,慕道参禅,以报兹恩。今则千山万水,杳隔二途;一纸八行,聊伸寸志。

并附颂曰:

不求名利不求儒,愿乐空门舍俗徒。烦恼尽时愁火灭,恩情断处爱河枯。六根戒定香风引,一念无生慧力扶。为报北堂休怅望,譬如死了譬如无。

所以,洞山祖师说:“舍今生之身命,誓不还家。将永劫之根尘,顿明般若。伏惟父母心开喜舍,意莫攀缘。学净饭之国王,效摩耶之圣后。他时异日,佛会相逢。此日今时,且相离别。某非遽违甘旨,盖时不待人。故云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时度此身。”这就是最大的誓愿,这才能脱出亲情之困。

祖师们出家不容易有记录的还有一则,是道吾禅师和云岩禅师的事迹。他们原是一对亲兄弟,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得以相认。虽然记载得很简单,但是从这些古朴的文字里面,流出的是男儿大丈夫心血。佛佛祖祖的辞亲出家从来都不容易。他们的事迹在《祖堂集》里面是这样记载的:

道吾和尚四十六方始出家,俗姓王,钟陵建昌县人也。云岩和尚是道吾亲弟也。云岩先出家,在百丈造侍者。道吾在屋里报探官。一日行得五百里,恰到百丈庄头,讨吃饭。当时侍者亦下庄头。庄主唤侍者对客。侍者来相看一切後,便问:“将军是什摩处人?”曰:“钟陵建昌人也。”“贵姓什摩?”对曰:“姓王。”侍者便认得家兄,便把手啼哭云:“娘在无?”对曰:“忆师兄,哭太煞,失却一只眼,下世去。”侍者得消息,当日便上百丈。侍者领兄参和尚一切後,侍者便谘白和尚:“这个是某甲兄,欲投师出家,还得也无?”百丈曰:“投某出家则不得。”侍者曰:“作摩生即是?”百丈曰:“投师伯处出家。”侍者领去师伯处,具陈前事,师伯便许,兄便投出家。

因为自己知道是亲情引起的业障碍,所以自己面对这样的业障并不会不知所措。之所以能够做到一次又一次倒下再起来,就是有前人的榜样在。只要能够起的来,绝不惧怕下一次的倒下。因为自己深深知道,于难行中行就不能怕失败,就不能怕倒下。站起来了,就是为了下一次的倒下。这样才不会辜负自己的初心,这样才能实现辞亲出家目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明一法师       出家)(五明学佛网:明一法师       出家)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出家包袱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出家形象 

 其它:浅论出家的真实意义(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