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真堪布:入行论讲记32[正知正念]


   日期:2015/12/31 22:0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接着讲《入菩萨行论》。

  寅二、依身当修法:

  故应惜此身,独为修诸善,

  纵汝护如此,死神不留情,

  夺已施鹫狗,届时复何如?

  我们为什么烦恼、痛苦呢?主要是因为我们执着身体、贪爱身体。为了身体的所需,我们遭受了各种各样的痛苦,一切烦恼也是来自此贪着。其实,身体也没有什么值得贪爱的,它是一个四大的结合,没有一个实质性的东西,没有什么可执着的。身体也完全是无常的、虚假的,刹那也没有停留,在刹那刹那当中生灭。昨天的身体和今天的身体完全是各别体,不是一体。这样仔细一观察,身体在刹那当中生灭,没有恒常性,不离无常的自性。所以,我们人变老、变丑,这都是正常的,因为它是无常的,时时刻刻都在变,变化是它的自性。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即使变老了、变丑了,也不会痛苦和烦恼,因为这是一个自然现象。我们就要明白诸法的实相,明白了以后就不会因此而烦恼和痛苦了。否则,我们变老了会痛苦,所谓“老苦”嘛;以前长得很漂亮,现在变丑了,脸上有皱纹了,头发开始白了,也会痛苦。这些都没有什么,一切都是自然现象。为什么我们要讲无常呢?你能将一切都看得很自然,看得很平常,这叫开悟,也叫成就。心没有动,没有影响到你的心情,这叫解脱。你明白了诸法的究竟实相,自己真正知道了这个本性,这叫智慧。我经常给大家讲,学佛不是要学神通,而是要学智慧。有智慧才能解决问题、解决烦恼。你明白了无常以后,即使变老了、变丑了,也会觉得很正常,很自然。在这个对境当中,自己的心能够安住,能够稳重起来,心态始终是平静的,这叫解脱。我们都怕有病,一旦生病了就害怕,其实生病也是自然现象,不用说由骨骼、肉结合的这个身体,连现在最先进的机器也有旧的时候,旧了自然就会坏。

  一个肉体有什么可靠的啊?你以智慧里里外外观察一下:哪一处是坚固的?哪一处是干净的?从头发尖一直到脚趾尖,从皮肤到内脏,有什么可执着的?书上讲,晚上我们睡觉了,早上能安然无恙、完好无损地醒过来,这真的是很惊讶的一件事,也是很稀奇的一件事。因为生命就在呼吸之间,随时都有死亡的可能。生病有什么?都是正常的事。如果你能这样看待,就不会去执着了,也不会痛苦了。

  什么叫生病?你明白了,原来就是平平常常、自自然然的一件事。就像天亮了,天又黑了,这都是很自然的事。天亮了,也没什么可高兴的;天黑了,也没什么可伤心、害怕的。一切都自自然然,能这样看待,这就是见性了,就是成就了。我们一讲“见性”“成就”,都觉得很深奥、很神秘似的,其实也没有什么,一切都看得很自然,在一切对境中,任它怎么变化,你心不受影响,这叫解脱。

  有病很正常。其实有病也没有什么,但是我们心里都执着,害怕有病,稍微有一点点不舒服时,心里就开始发慌,心情一下子特别低落,于是病情就会恶化,甚至可能会失去生命。其实癌症是死不了人的,很多病人都是被吓死的。有的人说:“现在社会科技发达了。”的确如此,但是我们的分别念也越来越多了,内心越来越不得安宁,身体也就越来越不健康了。以前的社会哪有这么多事,哪有这么多病啊?现在事多、病多,这都是人自己造成的。所谓的“讲究科学”,很多就是增加分别念,人们心灵上的压力越来越大了。佛法里讲,心清净则一切清净,若是你内心清净,没有不清净的。

  身体也是无常的、虚假的,我们以智慧观察,里面没有一处干净的。你自己观察一下,哪有一处干净的?哪里有一处是你所需要的?头发你要吗?头盖骨你要吗?不敢要吧。但是我们把不净的视为净,这就是颠倒。身体是三十六种不净物组成的一个不净袋,但是我们不觉得自己脏,还觉得这个脏,那个脏。身体没有什么可执着的,也没有什么可贪恋的,就是一个臭皮囊,就是一个不净袋。

  我们的生命也是非常脆弱的,也是非常无常的,随时都有死亡的可能。面对死亡时,谁也救不了你。你在一生中所积累的财产、钱财能不能救你?不能,这么多钱你一分也带不走。到阎罗王那边,你还是一无所有的,你拿财产给阎罗王,他是不要的。面对死亡的时候,你的家亲眷属、亲朋好友都紧紧地围绕着你,但是他们也是无能为力,他们也救不了你,帮不了你,到时候你一个人也带不走,就是独自离开这个世界。面对死亡的时候,你连自己百般爱惜的身体也带不走。那个时候,你能带走什么?什么能帮助你?就是你的善根和福德,这些是可以带走的,是可以帮你、救你的。

  尽管这个身体是一个臭皮囊,又是那么脆弱,仔细观察时,它一点儿价值都没有,一点儿用处都没有,但是我们现在可以利用这个人身承办解脱,承办究竟的利益,这才是它真正的价值,这才是人身真正的意义。大家现在拼命地去赚钱,拼命地去争名夺利,其实都毫无意义,一旦你面对灾难的时候,面对死亡的时候,面对中阴身的时候,面对来世的时候,钱和权都没有用。所以,应该利用自己的人身,利用这样的一个机会,承办解脱,承办究竟的利益。多修善法,积累福德,这是不会浪费的。

  寅二、依身当修法:

  故应惜此身,独为修诸善,

  纵汝护如此,死神不留情,

  夺已施鹫狗,届时复何如?

  我们能利用这个人身修持善法,这是人身的特点。和人身相比,动物不能修善,天界的众生也不能修善。为什么说人身超越了天身呢?是指人身的价值超越了他们。若是论世间的财产、神通神变等,那些神仙、天人比人要好,人哪有那么大的福报,人哪有神通神变?若论物质条件和享受,人比不了天人。但是为什么说人身超越天身呢?因为人能修持善法,能承办解脱的利益。

  我们通过这样的一个人身,可以承办解脱。所谓解脱,就是永远地摆脱烦恼,永远地摆脱痛苦,再也没有烦恼,再也不痛苦,这种状态叫解脱。谁不想解脱啊?如果你想解脱,就要利用人身修持善法,这样你可以承办解脱大事。

  现在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认为自己上学、工作、成家立业很有意义,其实如果没有智慧,这些都是增加烦恼,增加痛苦。你上学的时候,烦恼不少;将来工作了,内心的烦恼更多了;成家立业时,事就更多了,内心的痛苦更多了。“那么,是不是我不能上学,不能上班,不能成家立业啊?”不是这个意思。你可以上学、上班,但是你要修持善法,具有智慧是最重要的。若是有智慧,怎样都是快乐的;若是没有智慧,怎样都是痛苦的。所以,其他的都不重要,智慧最重要。

  “佛”是智慧,佛法就是开启智慧的方法。你成佛了,就有智慧了;你有智慧了,就不会再烦恼,不会再痛苦。有智慧的人,无论身份、条件,都一样会快乐。所谓“天堂与地狱没有差别”,若是你内心清净、有智慧,哪里都是圆满的、清净的,地狱也是清净的、圆满的;若是你自己内心没有智慧,内心不清净,你到天堂,甚至西方极乐世界,也是处处不圆满、不清净。这里讲的是境界,若是自己有修行,内心有智慧,哪里都是清净的,哪里都是圆满的;若是内心没有修行,没有智慧,哪里都是不清净的。

  现在在山下也有很多不清净的,到山上看也有很多不清净的,为什么觉得不清净呢?都是自己的业障,这种人到哪里都一样,不会有清净的;到哪里都一样,不会有快乐的。

  所以,大家学佛就要学智慧,智慧很重要,有智慧才能解决一切问题,否则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虽然在表面上看,暂时也能解决一些似的,但只是扬汤止沸,实际上没有解决,烦恼还是一个接一个,事情也是一件接着一件。这件事看似没有了,但是又有其他事了;这个烦恼没有了,但是又出现新的烦恼了,没完没了,没有结束的时候,这叫轮回。

  今天你选择了学佛,就是为了开启智慧、具有智慧。现在有的人觉得:“我也挺有智慧,我也懂很多道理,我也明白很多世间的知识;我是大学毕业,我是研究生毕业,我是出国留学的。”这都没有用,这不是智慧,只是知识。知识和智慧不一样,知识是烦恼,智慧是不烦恼,所以你学历再高也没有用,技术再高也没有用。很多所谓的科学家、哲学家也都有烦恼、痛苦,因为他们只有知识,没有智慧。

  我们很多学佛人中也有这种情况,虽然字面上都明白了,表面上都会做了,很精通似的,上课、讲法都很娴熟,但是内心有没有智慧不好说。如果自己没有通过这些方法开启内心本具的智慧,即使你精通四续五论(四续五论包括了显宗密宗,所有的佛法都包括在四续五论里),即使你能读,能讲,若没有对照自己的烦恼和习气,内心本具的智慧没有开启,心量没有打开,仍然都只是知识,不是智慧。智慧是完全平等的,“佛”指智慧,所以佛是平等的。知识是分别的,这样解决不了内心的烦恼,解决不了内心的痛苦。

  “佛”翻译过来是觉,即觉悟、智慧的意思。为什么没有翻译过来呢?怕有误区。因为这个智慧不是普通的智慧,而是超越的;这个觉悟不是普通的觉悟,而是超越的。所以,大家要明白什么叫智慧,智慧是超越的。我们见闻觉知的范畴是世俗谛,而所谓的胜义谛是超越的,不是我们见闻觉知的范畴,不是我们言思的对境,是远离言思的。通过语言能表达的不是智慧,通过意识可以思维的不是智慧。智慧是超越的,就像哑巴吃糖块一般。

  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没有知识可以有智慧。在藏地和汉地也有一些人,尽管只会念咒或一句佛号,别的什么也不会,但是他们内心很快乐,很自在啊,丝毫没有烦恼,没有痛苦。这种人虽然没有知识,但是有智慧;虽然没有学问,没有文化,但是有智慧。为什么?因为他没有烦恼,没有痛苦。你们到藏地看看,很多老太太在绕塔、绕寺院,七八十岁了还满面红光,内心丝毫没有烦恼,整天是开心、快乐的,但是家里一无所有,在一个土房里,又黑又脏,吃的哪有什么卫生、营养啊?你们总讲究这些,怕不卫生,没有营养,自己给自己的内心增加压力,自己给自己增加烦恼,整天愁眉苦脸的。你看人家多开心,这叫有智慧,虽然没有知识,但是有智慧。有知识不一定有智慧,真正的修行人,真正的成就者,不知道在何处啊,很难判断。所以,大家具有智慧很重要。

  这段偈颂中讲“修诸善”,善有有漏的和无漏的,我们要修的是无漏的善,这才是解脱的因。我们偶尔也会做一些好事、善事,但这都是有漏的。现在社会上有很多慈善家、志愿者,他们的言谈举止让人也很感动,但是他们内心有没有智慧不好说。这里可能也有佛菩萨化现的,也有真正的成就者,他们的内心肯定是清净的、圆满的;若不是这样,即使你慈善做得再大,再怎样帮助别人,都还只是修世间善,积世间的功德,只能得到人天的福报和安乐,没法解脱烦恼,没法解脱痛苦。真正的功德是智慧。所谓的慈善家、志愿者,观察一下自己的内心,如果心里还有烦恼和痛苦,那么你修的善法、所做的功德都是属于世间的。

  我们要修出世间无漏的善法。什么是无漏的?就是没有掺杂自私、烦恼,没有私心杂念,这是纯善,这叫无漏的善,这才是真正解脱的因。

  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是跋山涉水来到这里,就是想解脱,所以大家不能糊里糊涂的来,糊里糊涂的走啊!今天要明白:既然我是要解脱、成佛的,要做什么?就要利用这个人身行持善法,不能行持有漏的善,要行持无漏的善。只有这样,你今天上山,在这里听法,包括一会儿回到自己的禅房里打坐、念咒等,都可以变成解脱的因,变成成佛的因、菩提的因。如果你自私自利、掺杂着烦恼去行善,还是轮回,还是痛苦,没有多大意义。

  大家干脆一点儿嘛,你是不是想解脱?你求的是解脱,还是世间的福报?先观察一下:“我上山来参加共修,是为了世间的福报,还是为了解脱?”如果你为了健康平安,这是求世间的福报。如果你真是为了解脱、成佛,就必须要种下解脱的因、成佛的因,你所做的一切都要变成无漏的善根,不能掺杂私心等烦恼。其实,如果你能做无漏的善根,无私地做利他的事,身体自然就健康了,家庭自然就平安了,一切自自然然就能圆满了,这多好啊。

  所以,我们要抓紧时间,利用人身这个臭皮囊去行持善法、多做善事。为什么?当阎罗王来临时,尽管你很执着这个身体,满它的愿,养育着它,伺候着它,但是死主阎罗王是无情的,他不会说“你还年轻啊,你很漂亮啊,你这个身体保养得挺好啊,那暂时放一放,过10年、20年我再来接你啊!”不可能有这种事。阎罗王来了,你就得跟着他走。这个时候,肉体你带不走,你的神识跟着阎罗王走了,肉体就变成了一具令人恐怖、作呕的尸体,甚至连你所谓最亲、最爱的人都害怕,不敢接近,都躲着你。你看,以前你活着的时候,亲朋好友们都来问候你,给你这个东西,给你那个东西,对你很好啊!一旦阎罗狱卒们来了,你就像个犯人似的被带走,这个肉体在那儿没有人管,变成了一具尸体,动也动不了。亲朋好友们都捂着嘴,觉得可怕,觉得恐怖,觉得肮脏,赶紧跟火葬场联系:“快来,快来,把这个尸体抬走。”最多留存一天、两天,然后就把你火化了。若是在以前的印度或藏地,就直接把你拉到天葬台喂鹰、喂狗。这个时候,这个身体有意义吗?你看,现在你总管着这个身体,是不是冷了?多穿点;是不是饿了?多吃点;是不是营养不足啊?然后就伺候它、惯着它,别人碰一下也不行,看一下也不行。其实,就是这样一个不净袋、一个臭皮囊,有什么?没必要这么执着。

  现在你应该好好主宰它,利用这个身体多做善事,承办解脱的大事,这样才算聪明、智慧。我们要好好利用人身承办解脱的大事。生命是有限的,但是我们通过有限的生命,可以做无限的事情。解脱是永恒的,成佛是永恒的,这都是无限的。大家通过一个有限的生命,去承办无限的利益吧!这是真正的聪明,这叫成功者。

  若仆不堪使,主不与衣食,

  养身而它去,为何善养护?

  身体若是修持善法,能积累善法,我们就可以给它吃的、穿的、用的;若是它不听话,不去做善事,不去积累善根,就什么都不要给它。

  你应该时时观察,它有没有做善事,就像主人看仆人似的,它有没有干活,不干活就不给钱。现在社会上,有的领导对手下有员工说:“我不要过程,我只要结果!”若是结果好,业绩好,给公司带来了很多利益,就可以多开点工资,让他出去玩玩:“公司出钱,你可以出去旅游,多花点钱没有事。”若是业绩不好,不但没有给公司带来利益,还带来伤害,那就要惩罚了,不但不能给开工资,还要让他加班,让他多干活。

  身体也要如此对待。这个身体也有利用价值,就是多行持善法,多做善事,承办解脱,这是它的利用价值。虽然它很脏,是一个无常的、没有用的东西,但是它也有用处,若是用好的话,可以承办解脱。应该让它多积累点善根。我们以智慧之眼观察这个肉体,看看它有没有修善法,它有没有积累一些善根。如果做得还行,积累了很多无漏的善根,“好,你可以出去旅游了,可以多穿点,可以多吃点。”所以我们也可以爱护这个身体,但是不是为了贪着、贪爱它。你可以吃好,可以穿好,也可以出去旅游、旅游,但是你要看它有没有做善事,它有没有做利他的事。

  如果它没有修善法,没有给自己或众生带来利益,为什么要爱护它?身体没有给我们带来利益,反而去做其他的恶事,造恶业了,这对我们是伤害,将来要下地狱的。既然如此,我们为何还辛辛苦苦养育、爱护它呢?

  即酬彼薪资,当令办吾利,

  无益则于彼,一切不应与。

  我们已经酬谢了这个身体,也给它薪水了,给它吃的、穿的、用的……你就必须让它去做善事,让它去承办自他的利益。

  之所以说人身难得,因为我们利用这个身体可以承办解脱。既然已经得到了人身,意义重大,我们可以以此承办解脱的利益。

  学佛的人一样可以吃好、穿好、休息好、玩好,但是你要看它是否行持善法了。若是它能承办自他的利益,我们就要这样奖赏它;否则,如果它不是这样的,就不应该给它这些。你看,它还造业,就是给“公司”带来了损失,令我们将来堕落恶趣,这个后果非常严重,相当于“公司”要倒闭了,难道你还要给它发工资?休想!真的,大家就要这样对待它,该对它好的时候好,不该对它好的时候就不能好。

  我们若是真正发了菩提心,吃喝玩乐都是在修行,所以可以吃好、穿好、休息好。以前讲菩提心的时候讲过:我们吃好、穿好、休息好,这都是为了什么?为了身体健康;身体健康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学佛修行;学佛修行是为了什么?为了解脱成佛;解脱成佛是为了什么?为了利益众生。最终利益众生的,都是善。既然如此,有时候我们出去旅游、玩一玩也可以,这是为了什么?为了心态,为了心情。有好的心情与心态,然后可以学佛修行;学佛修行是为了解脱成佛,解脱成佛是为了度化和利益众生。最终都是利益众生的,这样你可以吃好、穿好,怎样对自己好都可以。此处讲的也是这个意思。你能发菩提心,才能真正利益众生,这叫行善,因为这个时候你没有私心杂念,才有真正的纯善。

  念身如舟楫,唯充去来依,

  为办有情利,修成如意身。

  身体如同船只。要渡过江河与海洋,就要靠航船;同样,我们要摆脱轮回,就要靠人身这个航船。“如意身”就是佛。我们通过肉身可以学佛修行,最后可以回归自性,可以成佛。自己可以到达解脱的彼岸,将这个肉身修成佛身,这样一个臭皮囊就变成了金刚不坏身,变成了佛身,这多有意义啊!

  癸三(控制后作修心之行)分三:一、一切行为中当具正知;二、主要宣说修心;三、净除成为心之障碍。

  子一(一切行为中当具正知)分四:一、总说一切时分所作之行;二、尤其趋入善法之行;三、断除成为世间不信之行;四、护持睡眠对镜之理。

  丑一(总说一切时分所做之行)分三:一、平时行为寂静;二、必定随顺他众;三、善行自己之事。

  寅一、平时行为寂静

  自主己身心,恒常露笑颜,

  平息怒纹眉,众友正实语。

  “自主”指自己已主宰了自己的身心。自己主宰了自己的身心之后,要常常面带笑容,不能怒容满面。

  我们看到别人、遇到别人的时候,要常常面带笑容,不是一次、两次,更不能怒容满面,这样你就可以给众生带来欢喜,这多好啊!众生欢喜,自己也欢喜。若是你怒容满面,对方一看你这样,他也会跟你一样内心不愉快,同时就结下了恶缘,将来还要遭受痛苦。我们现在为什么处处都有那么多的违缘?为什么处处都有那么多人不喜欢你、看不起你,甚至伤害你、损害你的利益?这都是因为你自己在往昔结下了这些恶缘,所以现在感受到了这样的果报。大家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然后你去结善缘、种善根,将来你就会得到善的果报。

  我从小到大基本上没有什么恶缘,没有人来伤害我,我的东西从来没有人来偷,这就是因为没有结过这些恶缘,没有种过这些恶因。而你处处都有那么多不如意的事,有那么多人来伤害你,这就是你自己结过恶缘、种过恶因的缘故。所以,我们现在要明白, “哦!今生我这么不顺利,有这么多的违缘,这是我前世结的恶缘,是自己种的恶因。”你明白了这个道理,这叫相信因果。如果你深信因果了,自然就害怕了,再也不敢跟他怒容满面了。因为若是这样,将来你还要遭受痛苦。

  若是你结善缘、种善根,将来你处处都是善缘,处处都会有人来帮助你、利益你。现在互不相识的人都这么喜欢你,这么愿意帮助你、利益你,这就是你自己过去世中种的善根、结的善缘,这都不是无缘无故的啊!这里没有利用关系,彼此也不会互相伤害,你看这多好啊。该聚聚,该散散,聚也开心,快乐地聚,散也开心,快乐地散,缘聚缘散,自然而然,这多好啊!这里互相没有利用、没有伤害,这都是善缘。不像世间的那些人,彼此互相利用,互相伤害,今天爱得不得了,一到明天就恨得不了,今天还在利益,一到明天就开始伤害,这都是恶缘。如果你身边全是债主,你身边全是冤家,你还能开心吗?你还能快乐吗? “这是我的家人,这是我的儿女……”自己还觉得很开心似的,其实这些都是债主、冤家,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

  所以,大家要多结善缘,不要种恶因。如果说话时,要说好听的话,要说真实语,为什么非要开口就骂人呢?为什么非要开口就说假话啊?开口就骂人,说话就说假话,这都是你自己往昔的习气,这也是造恶业。既然我们今天已经下决心开始学佛修行了,就要开始改变,改变我们的心态,改变我们的行为。我们的思想行为都不在轨道上,都已经出轨了,学佛修行就是要回归,回到轨道上。

  因为自己往昔造下了恶业、结下了恶缘,有的人尽管自己没有说什么坏话,但是对方也不高兴;有的人说话没有威力,没有力量。与此不同,有些人虽然说话不是那么好听,但是让人听起来却很悦意,心里不生烦恼,这就不一样。所以我们的言谈举止都要改变。

  移座勿随意,至发大音声,开门勿粗暴,常喜寂静行,

  水鸥猫盗贼,无声行隐蔽,故成所欲事,能仁如是行。

  “移座勿随意,至发大音声”:我们在移动这些床榻、座椅或搬运物品的时候,都要先观察,然后再轻轻地挪动,不能随随便便、粗心大意或用力过猛,以致于发出很大的响声。

  观察是什么意思呢?主要是心不能散乱,时时在专注。做任何事情都要很用心地做,很专注地做,这叫修行。比如,我们在搬床或挪椅子的时候,内心不能散乱,要专注;也不能太用力,发出很大的声音,否则会影响别人。也就是说,我们任何时候都要为别人着想。现在你们总是跟邻居吵架,晚上邻居睡觉了,自己还在挪东西或在地板上蹦蹦跳跳的,完全不考虑他人的感受。作为一个修行人,不能影响对方,不能恼害众生,尽量要保护他人的内心。挪东西时,也要悄无声息的,因为一些无形的众生,尤其是孤独地狱的众生,大部分都在门、床、椅子等这些物品里。它们把这些东西视为自己,如果用力开门或关门,随便挪动床和椅子等,它们就会感到非常痛苦。

  我们都是学佛人,要相信鬼神的存在,这是绝对的真理。我们信佛不是信鬼神,学佛不是学神通,但是我们要相信鬼神的存在。佛讲了六道轮回、十法界,我们要相信,这样才能打开心量。我们现在只知道有人类,只知道有身边的这些动物,却不知道还有其他的生命存在,所以我们的心量没法打开。佛宣讲了世出世间一切法,佛的心量是完全打开的。

  世间有六道,除了人道,还有地狱道、饿鬼道和旁生道等无量无边的众生存在。我们现在也能看到一些,比如在动物世界里能看到很多海居旁生和散居旁生,海居旁生就是海里的众生,散居旁生就是这些野生动物等。除了三恶道,还有三善道,包括人、阿修罗、天界。佛讲的六道众生是属于世间的,佛还讲了超越我们见闻觉知的出世间的境界,包括声闻、缘觉、菩萨和佛四种,一共是十法界。我们现在只相信自己的见闻觉知,不相信其他不可思议的东西,这是错误的。不可思议的东西数不胜数,现在科学家发现点什么,都觉得很奇怪、惊讶,其实没有什么可奇怪和惊讶的,这很正常。他们所发现的还只是一部分众生而已,佛已经讲了十法界。在时间上,佛讲的是三时——过去时、现在时和未来时,是无始无终的;在空间上,是无边无际的。佛法里讲的世界是无边无际的,有限的空间与有限的时间都是不究竟的,所以很难研究明白。科学界也没有找到真相,没有找到一个真正的点。今天确定这个,明天又推翻了;明天说是这个,后天又推翻了。佛讲的这些时间和空间,任何时候都没有人能推翻,因为这是最究竟的、超越的。如果不相信不可思议,就无法思维什么,智慧也就无法打开,所以要相信不可思议的存在,要相信鬼神的存在。现在发现所谓的奇迹时,很多科学家们都说长道短的,真的很可怜。

  我从七岁到现在研究佛法,虽然佛法没有融入我的相续,但是我明白佛讲的这些道理。其他的解释无法让我找到究竟的答案,所以我从来不看。佛讲的才是究竟的,我们通过佛的智慧才能解决真正的问题。若是一个真正的学佛人,就要完全相信佛的智慧。佛讲“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识”,要依智慧,不能依意识。现在我们很多学佛人,包括我们这边很多研究因明的人,也有这样说的:佛讲的前世、来世与轮回等道理,通过逻辑似乎很难说通,很难明白。其实没有必要,通过逻辑、推理,只能抉择相似的,不可能抉择到真实的。胜义谛是通过修行才能达到的,我们最后明白要靠心,否则无法明白心的自性。所以,大家要相信佛讲的道理,相信鬼神的存在,相信不可思议。

  在这里,大家看着好像就有几百个人在听法似的,其实这里有很多无形的众生在听法,这是绝对的,这不是我在说神通,而是佛讲的,因此我今天讲法没有失去意义,几百个人中肯定会有人听明白的,万一大部分人没有听明白,但是还有很多无形的众生在听,他们能听懂。所以我经常给大家讲,如果自己有讲经说法的发心,无论是否有人来听,都可以讲,因为会有无形的众生来听,也许他们的根基更好,跟你的缘分更深,更能够获得利益。

  “开门勿粗暴,常喜寂静行”:我们要相信很多无形众生的存在,尤其是孤独地狱的众生,他们没有固定的地方,没有固定的生命,也没有固定的形状,各种各样,所以做事情时要慢慢的,不要伤害到他们。作为一个修行人,尤其是作为一个出家人,开门和关门都要注意。我们的门都是铁门,有的没到一年就坏了,这是怎么弄的啊?还有在挪动床或椅子等物品的时候,也要先观察,内心专注,非常小心翼翼的。

  “水鸥猫盗贼,无声行隐蔽”: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经常带着欢喜心,身和口要寂静调柔,如水鸟、猫、盗贼等都是悄声潜行。猫要抓老鼠,它就在那儿很隐蔽,慢慢的,悄悄的,它不这样就抓不到老鼠。水鸥要抓鱼,它也是慢慢的,轻轻的。这些都是比喻。

  “故成所欲事,能仁如是行”:“能仁”指佛、菩萨,还有我们这些学佛修行人。我们的言谈举止都应该这样小心翼翼,轻轻的,要寂静调柔,不恼害众生,也不影响他人。

  我们现在学佛修行也要做到这点。共修的力量很大,但是在共修的时候,不能影响社会,不能影响周围的邻居。你们住的都是楼房,上下楼时,一定要注意,轻轻上去,轻轻下来,不要一点都不注意,上楼时发出“咣咣咣”的声音,不顾一切地跑上去,邻居已经休息了,这样会影响他们,让他们起烦恼,如果他们来闹,就会出现违缘,一切都是由自己的行为造成的。

  所以,平时在任何时候,内心都不能散乱,要专注。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恼害众生。有时候众生因自己的业果,恶业的感召,他们自己也会烦恼,但我们自己要尽量不恼害众生,不跟众生结恶缘。

  寅二、必定随顺他众:

  宜善劝勉人,未请饶益语, 恭敬且顶戴,恒为众人徒。

  一切妙隽语,皆赞为善说, 见人行福善,赞叹生欢喜。

  对于善巧劝勉他人弃恶从善之类的忠告,并且未受委托,也心甘情愿利益他众的诸位大德的语言,要毕恭毕敬顶戴,无有我慢,恒常作为众人的弟子。无有嫉妒,对一切讲经说法的妙语均赞为善说。如果见到有人积功累德之事,则先赞扬此为善举,并生起欢喜心。

  暗称他人功,随和他人德;

  闻人称己德,应忖自有无。

  “暗称他人功”:在暗处称赞他人的功德,不是在表面上称赞他人的功德,不是见面了就说别人的好话,而是在背后说别人的优点处、功德。当面不说什么,背后说他人的功德,这才是真实的。所以我们不能当面说功德,背后说过患,要在暗中称赞别人的功德。

  “随和他人德”:他人在赞叹别人功德的时候,自己要随喜,要跟着随和说他人的功德:“是的,这个人修行好,智慧很高……”当听到有人宣说别人功德的时候,自己也要随声附和,欣然赞同。

  “闻人称己德,应忖自有无”:在别人称赞自己如何好的时候,你要观察自己的内心到底有没有这些功德。若是有,也不能傲慢,因为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上师三宝赐予的,都是父母众生赐予的。不能以为自己很了不起:“我小时候就很聪明,我能力很强,我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这样的。”

  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明白,这是上师三宝和父母众生赐予的。如果没有上师三宝,哪有我的这些福报啊!如果没有这些父母众生,哪有我这个功德啊!无论是福报,还是功德,都是自己前世修来的。因为前世修善积福了,所以今生才有这么大的福报。而这些善根、福德是怎样来的?因为有上师三宝的存在,否则哪有善的存在?哪能行善啊?若是你没有善法,没有行善,怎么能有这些福报呢?所以都来自于上师三宝,都来自于佛菩萨的加持,所以我们时时要忆念上师三宝、佛菩萨的功德和恩德;这些也是父母众生赐予的啊!比如,今生的父母生养我们,我们才能长大成人。若是他们把我们生下来就丢在那儿不管了,也许我们早就死了,哪有今天啊?不仅是今生的父母,生生世世的父母都这样生育我们、养育我们,对我们都有恩德。所以,若是没有上师三宝,没有父母众生,不会有今天的我们,也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功德、善根和福德。

  有的人会想:“我是凭我自己的能力赚来的,我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达成的。”不能这样想。虽然你拼命努力,但这都是缘,不是真正的因;因是你前世种的善根,修的福德。有因有缘,才能产生果。有些农民、牧民很辛苦,为了生存也很努力,但为什么发不了财呢?就是因为只有缘,没有因。所以只靠努力,只靠奋斗,这是不行的。

  现在大城市里也是这样的,有的人没有怎么努力,没有怎么去拼命,但是也发财了,过得也很好;而有的人拼命了,不择手段,但是最后依然一无所有。为什么?这都是因果啊!真的,不是无缘无故的,是有因缘的。所谓的因果奥秘,就是我们的生活,我们所经历的事情,没有什么可奥秘的,当下就是,现在就是。你们今天能到这个寺院,能听闻佛法,这是你们前世修来的福报啊,这就是因果嘛!有的人想来但是来不了,而有的人连来的想法都没有。

  今天你们能在这里听闻佛法,这就是你们极大的福报,是宿世修来的福报,大家要珍惜。今天,如果没有什么恶意,没有什么不清净的想法,即使在这里没有听明白,没有懂得特别多的佛理,但也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在你的相续中,已经种下了解脱的种子。现在你就像上钩的鱼一样,早晚都会被捞上来,绝对的。但如果你有不好的发心,有不好的想法,为了世间的种种目的,就不好说了,你所种的不是解脱的种子,而是轮回的种子,是下地狱的种子。如果虽然没有恶念,没有其他不好的念头,但是没有听得很明白,感受也不是那么深,这不要紧。若是你今天真的听明白了,开悟了,这个利益太大了。一个臭皮囊就变成了金刚不坏身,刚才进来的时候还是凡夫俗子,出去的时候就是佛子了,佛子就是菩萨,你和观音菩萨一样了。“不能这样说吧,和观音菩萨一样,能吗?”是,你就跟观音菩萨一样了。但是,如果没有明白也没有事,已经种下了解脱的种子,已经种下了成佛的菩提种子,成佛是早晚的事。今天虽然你内心里没有太多的喜悦,没有感受到特别多的法喜,但是也有意义。

  一切行为喜,此喜价难估,

  故当依他德,安享随喜乐。

  “一切行为喜”:应该生欢喜心。我们都会说“随喜,随喜……”要观察一下:是真的随喜,还是假的随喜?你的内心是真的欢喜吗?若是真的欢喜,这叫随喜。虽然没有说随喜,但是内心里很欢喜:“人家多有智慧、多清净啊!人家闻法闻得多好啊!人家明白的多啊!”心里好欢喜啊!

  在单位,同事得到加薪了、突然升官了,你很欢喜:“太好了!”因为众生的安乐是你要给的,你还没有给他,他就得到了,还能不高兴吗?若是你真正发菩提心,真正想利益众生,众生自己得到利益了,你心里一定会高兴的,这叫随喜。否则,虽然嘴上说“随喜,随喜……”但心里嫉妒,不快乐,你嘴上所说的“随喜”就是假冒伪劣,假的东西太多了,我们的随喜也是假的。

  “此喜价难估”:时时都能随喜,尤其是看到对方有功德,对方得到某种利益的时候,心生欢喜心,这是世间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的,这才是真正的如意宝,才能给你带来真正的快乐和轻松啊!你的内心多轻松,多快乐啊!为什么要嫉妒别人呢?嫉妒别人,你的内心多不舒服啊,拿人家的功德让自己不舒服。为什么要拿人家的功德作为对境,让自己造业呢?

  佛讲了,他人得到利益了,有功德了,你心里若是能随着欢喜,一样能得到功德。为什么?虽然你没有这个利益,虽然你没有这个功德,但是你跟着他随喜了,内心的欢乐是一样的,你也一样欢喜,一样快乐。佛讲的都是内在的东西。也许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佛说‘随喜功德,一样能得到功德;随喜善根,一样能得到善根?’能吗?我什么也没做啊,只是心里随喜了一下而已。”佛讲的不是过程,而是结果。就像现在很多人所说的:“我不要过程,只要结果。”因为结果重要啊!他做了,经历了,他内心快乐;你做了也行,没做也行,内心一样欢乐,结果不是一样的吗!这样就达到目的了。

  “故当依他德,安享随喜乐”:要以他的功德欢喜、快乐。不要嫉妒,你嫉妒他人,你的内心是痛苦的,将来是要遭受果报的。若是他自己有这个福报,有这个因缘,你是影响不了他的,你嫉妒,甚至伤害他,也没有用。所以,有人嫉妒,有人伤害,这都不用怕。若是自己有这个因缘,怎么都是逃不了的;若是自己没有这个因缘,别人怎么想,怎么说,都没有用。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这个权力不要交给别人,这多好啊!

  如是今无损,来世乐亦多,

  反之因嗔苦,后世苦更增。

  “如是今无损”:你今生没有什么损失。如果你随喜他,跟着他欢喜,你没有损失。这个时候,若是要失去或抛弃你的利益的话,也许你就不能做。不是,这样做对你的利益和功德是没有什么损失的。

  “来世乐亦多”: 你随喜功德,不仅今生没有损失,来世也能获得安乐,获得解脱。当下不但没有损害,甚至内心快乐,多好啊;来世会更快乐。

  所以,随喜很重要。大家用不着做更多的,“哎呦,我没有能力啊,我做不了啊。”如果你没有能力,你做不到,可以不做,但是你要随喜,随着别人欢喜。随喜别人的快乐,将众生的快乐当做自己的快乐,“啊,好啊,众生快乐我快乐,众生欢喜我欢喜。”这多好啊!

  “反之因嗔苦”:若是你嫉妒他,心里嗔恨他,这是痛苦。有嗔恨了,心里还能有安乐吗?心里这么嫉妒,堵着,还能轻松吗?因为傲慢,主要是因为嫉妒,堵着内心,所以心脏就不好。你心里有怒有恨,内心是不会愉快的;同时你会生病,三毒是一切疾病的根,病是这样造成的。

  “后世苦更增”:来世你要堕落恶趣,下地狱,要感受无穷无尽的痛苦,那就更惨了。

  所以,大家智慧一点儿吧,作为修行人,不要再自寻烦恼,自找痛苦。烦恼是自己给自己带来的,痛苦也是自己给自己制造的,没有人让你烦恼,没有人让你痛苦。你觉得有人伤害你,有人让你烦恼了,给你带来痛苦了,这都是错误的观点,从今天开始要改变。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正知正念       闻思修)(五明学佛网:正知正念       闻思修)  

 慧门禅师:开佛知见-如何闻思修 

 超然法师:宝志禅师《大乘赞十首》闻思修笔记(二) 

 超然法师:宝志禅师《大乘赞十首》闻思修笔记(一) 

 妙境法师:楞伽经四种禅(讲于加州闻思修居士林) 

 智中法师:止观禅修之正知正念 

 呷绒多吉上师:什么是“闻思修”? 

 每天都要闻思修,发广大心,以不同的方法利益众生 

 嘎玛仁波切:只要你好好闻思修佛法,很多的“突然走掉”,是 

 呷绒多吉上师:初学佛法的人应当专心于闻思修 

 呷绒多吉上师:坚持闻思修很重要,祈祷和信心更重要 

 呷绒多吉上师:什么叫闻思修? 

 嘎玛仁波切:对上师最好的承事、供养,就是直接或间接弘扬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