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知识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白话注释(3)缘起性空


   日期:2015/12/30 9:3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时临末法,众生福薄。

  明师难遇,正法难求。

  我等末世行人,当遵佛遗教,以戒为师,实行实做,自觉觉他,荷佛家业,住持正法。

  佛法为慈舟,正见为导航。正知正见,乃修学佛法之前提,藉此因缘我等发心每日汇集大德开示、佛陀经典浅释,愿与见闻者共同学习进步,树立正知正见,趣入佛法正道,如法修学,早证菩提,同归净土。南无阿弥陀佛!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共修经文讲义资料: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白话注释(3)

  三 佛教缘起性空的思想

  《金刚经》的主旨即是说“一切法空”。

  这里所说的“法”,梵语为达磨(Dharma),有两种意思:一为能持自性义,即一切法各守其性。如我们所见、所闻一切现象,山为山,水为水,树为树,声为声等,各有其性相,不相杂乱;二为轨生胜解义,因由所见所闻,在心中生起对这一切的概念描述和推理等。比如由对两个东西的比较,而生起“大”、“小”的概念;看见物体的形状,而生起“方”、“圆”等概念;见到人皆有死,而生起“凡人皆死”的推理,等等。这些都是“法”之范畴。

  简单地说,凡是能见所见、能闻所闻、能尝所尝、能嗅所嗅、能触所触、能思所思之一切,都属于佛教中所说的“法”。或者说,佛教所说的“法”,包含了“宇宙”中的一切。世亲论师曾造《大乘百法名门轮》,对一切法进行了分类,总计有五类,共一百种,也即五位百法,在此不作详述。

  “法”的含义如此,“一切法空”,即是说宇宙中的这一切现象、道理等,皆为“空性”。所谓“空性”,意义很多,可从“原理”和“实践”两个方面说明。

  从“原理”上而言,即缘起性空。因一切法因缘和合而有,最终莫不散坏,无有恒常不变的本体,所以说一切法都是空性。如果法有恒常不变的本体,那么这个法就会一直存在,它就不会藉因缘而生,也就是说,如果“谷”有恒常不变的本体,那么它就不是因为“种子”、“土壤”、“水”、“空气”等因缘而有的,但事实上,没有一个法不是因缘而有的,所以说一切法的本质都是空性。

  说诸法“空”,并不是说诸法“没有”。因为一切法是因缘生,所以说诸法空,这是在说各种“现象”背后,没有一个独立存在的“本体”,并不是在说“现象”本身不存在。虽然各种“现象”没有恒常不变的“本体”存在,但各种“现象”仍然会假因缘而有生灭。也即,虽然没有“有本体”的“谷”生,但因种子、土地、阳光、水分等因缘,仍有“无本体”的“谷”出生的现象,并非全无“谷”生。所以“谷”虽生而性空,虽性空而又有生灭现象。

  所以,“缘起”说明万事万物的“现象”,而“性空”则说明万事万物的本体。缘起和性空是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

  从“实践”上说,空性是佛亲身达到境界。佛如实见到了一切法究竟本来的面目,其中不见有一法实有,故而说一切法空。当然“原理”和“实践”也不能分离。

  《金刚经》即是对于一切法,悉皆破除,显其空性。需要强调的是,并非一切法本来“实有”,佛强加破除,而是一切法本来“无有”,是人们妄执其为“有”,所以佛才予以破除。故而经说,佛未曾破一法。因为本来就没有法可破,佛只是在破众生心中对法的执著。

  四 金刚经的翻译

  《金刚经》最早由姚秦鸠摩罗什于弘始四年(402)译出,一卷,全称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以后相继出现五种译本:①北魏菩提流支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②南朝陈真谛译《金刚般若般若波罗蜜经》;③隋达摩笈多译《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④唐玄奘译《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即《大般若经》的第九会);⑤唐义净译《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另外,还有藏文、满文译本等。

  《金刚经》梵文在中国、日本、巴基斯坦、中亚等地都有发现,中国吐鲁番等地并有和阗、粟特等文字的译本出土。此经传入西方后曾被译成多种文字,1837年修弥笃根据藏译首次译成德文,1881年马克斯·缪勒将汉文、日文及藏文译本加以校订,译成英文,收入《东方圣书》第49卷。1957年爱德华·康芝又再次译成英文,收入《罗马东方丛书》第8卷。达尔杜根据梵文并对照中国满文译本,译为法文。日本宇井伯寿、中村元等曾多次译成日文。

  除《金刚经》的不同译本外,历代大藏经在收录时也产生了不同的版本。这些版本在个别语句上也有所不同,本文采用的是《乾隆大藏经》中鸠摩罗什法师的版本,罗什法师译本流通最广。采用何种版本并不影响对《金刚经》内涵的理解。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金刚经       缘起性空)(五明学佛网:金刚经       缘起性空)  

 傅味琴居士:企业家禅定营--了解缘起性空,才能了解如来真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教理篇 简介缘起性空义 

 沈家桢居士:缘起性空与人生 

 陈兵教授:《金刚经》宗要释论 

 王雷泉教授:《金刚经》是怎样一部经典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白云禅师:金刚经集义 

 杨佛兴居士:如何参究金刚经妙旨 

 演培法师:金刚经概要 

 吕澄居士:金刚经三义 

 李利安教授:《金刚经》玄奘译本对罗什译本的补正作用 

 法界法师:金刚经讲解 第十二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