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传喜法师:我若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日期:2015/12/30 4:3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心经》的观修引导之

  传喜法师:“我若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是诸法空相”,就是一切诸法显现出的佛性 ——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常住的,“真心”常住,就是“背尘合觉”,见一切“尘”时,都转变成了佛性。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当你安住在佛性中时,没有“色受想行识”以前的那种执着了。“无色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这只是名字而已。

  ——《金刚经》里说:“众生,非众生,是名众生。”“无色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把这些全部归入到佛性的角度时,“眼耳鼻舌身意”这个“用”也不会障碍着你,所以叫“无眼耳鼻舌身意”。“眼,非眼,是名眼。”我们现在,在“眼”就迷在眼,在“耳”就迷在耳。

  —— 大势至菩萨为什么叫我们要“都摄六根”?什么叫都摄六根?

  在“六根门头”常能看到佛性,用佛性来“都摄六根”。这就是《心经》的第一个 ——“观”,要回光返照 ——“照”到,要把我们的佛性找到,找到之后,就不会迷在“眼耳鼻舌身意”了。所以观世音菩萨说,这叫“无眼耳鼻舌身意”。

  —— 正如古人所言:“我若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你觉悟到“眼耳鼻舌身意”都是佛性的显现,你觉悟到“色声香味触法”都是佛性的另一个名字,你不起“爱憎取舍”之心,所以“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我们现在“迷”在眼:“我明明有眼界,我只看到这些,为什么呢?”这是你被“色法”所障了。《楞严经》里讲:佛陀放一道光到阿难的左肩,阿难尊者回过头来看;放一道光到阿难的右肩,阿难尊者又回头看右肩的光。佛陀问:你左右摇头,是头在摇,还是眼睛在摇……

  你现在可以眨下眼睛,请问是你的眼皮在开合,还是你眼的功能在开合?是眼皮在开合。

  —— 比如现在我们所在的讲堂,这个影子就“落”在了你的心里,而你眼睛能看的 ——“佛性”,被这个讲堂障住了吗?是讲堂障住了你眼睛的光吗? 其实是讲堂的“影子”“落”在了你的心里,你以为“这个”就是讲堂而堵塞了你的“心”。

  佛所以告诉我们,“眼”是没有界限的,你若领悟到就能修出“天眼通”;你坐在这边,就可以知道家里发生的事情,以至用“这样的眼睛”去“看”别人一眼,就能知道别人在想些什么。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你的心意识会有边界吗?没有。“无无明”,你能找出个东西叫“愚痴”吗?你能拎出个“愚痴”来吗?“愚痴”有体相吗?有形状吗?没有。“无明”就叫愚痴,没有体相也没有本质,正因为没有体相也没有本质,也没有谁会生出一个“无明”来,所以“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 现在我们把灯“啪”打开,黑暗没有了,黑暗真的有生灭吗?黑暗只是光的一种对比度,我们却误以为有黑暗,这只是人的一种分别念。当你自性的光明显现时,就告诉我们:“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前面讲“佛性”,“不从父母所生,我们死了,身体就像脱掉的一件衣服”,但你的“佛性”没有死,你的“佛性”会长皱纹、会长白发、会死亡吗?所以“无老死”。

  普贤菩萨为什么说“虚空有尽,众生业尽,我愿无穷”? 如来的体性有“尽”吗?无边际的。我们活着,一会儿“老”,一会儿“病”、“死”,层层障碍,学佛之后,让我们明白了,原来在我们的“生老病死”中,还有一个“不生不死”的!

  —— 原来,我们可以超越“生老病死”的沟坎、障碍,可以“了生脱死”!

  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心经       金刚经)(五明学佛网:心经       金刚经)  

 洪启嵩居士:如何修持心经 

 陈兵教授:《金刚经》宗要释论 

 其它:《心经》讲解(杜大威) 

 王雷泉教授:《金刚经》是怎样一部经典 

 王雷泉教授:从《心经》看佛教环境哲学的理论基础(下) 

 王雷泉教授:从《心经》看佛教环境哲学的理论基础(上)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三编《佛典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白云禅师:金刚经集义 

 杨佛兴居士:《心经》揭谛咒与禅宗三关 

 杨佛兴居士:如何参究金刚经妙旨 

 其它法师:心经讲记(纯果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