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信愿法师:众生缘深唯有弥陀


   日期:2015/12/28 7:5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今天信愿要向大家报告的题目是《众生缘深唯有弥陀》。

  若论缘份,则十方诸佛、诸菩萨中唯有阿弥陀佛与众生之缘最深、最亲、最近,这段话确实讲出阿弥陀佛与我们十方众生缘份的微妙关系,确实我们凡夫众生不论是有学佛还是没有学佛的人,对阿弥陀佛都并不陌生。就是没学佛的人无论大人、小孩一看到出家人就很自然念阿弥陀佛,甚至很可爱的小孩看到出家人,将出家人当作是阿弥陀佛。信愿十几年来四处弘法,遇到这种的情形很普遍,小孩看到我很可爱的表情,用手指指着我,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来了,这就是阿弥陀佛与众生因缘很深、很亲、很近,最极致流露的表现。因为阿弥陀佛誓言要以果地的名号救度十方每一个众生,所以四十八条大愿,愿愿圆满成就之后,法藏菩萨成佛,佛名南无阿弥陀佛,成为救度众生最好的方法。所以十方每一个众生得闻六字果号南无阿弥陀佛,有阿弥陀佛大音宣布名号的功德,使十方众生可以得遇、听闻、信受、称念、往生、解脱、成佛,法藏菩萨成佛誓言要将六字果号让众生称念,使众生得以解脱。除了第十八愿绝对救度的悲心愿力之外,还有第十七愿誓言诸佛如来的称扬赞叹,诸佛如来将阿弥陀如来的名号宣扬给自国的众生体会了解、依教奉行。十方的众生可以得闻六字果号南无阿弥陀佛,原来就是法藏菩萨第十七愿的愿力威神功德故,所以我们能够听闻到这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若不是我们娑婆世界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宣扬,我们也不知道有一个西方佛国,我们也不知道有一位阿弥陀佛,我们也不知道念佛可以往生西方佛国。所以连大人、小孩有学佛、没有学佛,都知道这一句佛号阿弥陀佛,可见阿弥陀佛与我们众生的缘份非常的深、非常的亲、非常的近。既然阿弥陀佛与我们众生的缘份很深、很近、很亲,当然我们念佛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可以得到阿弥陀佛的接引到西方佛国啊!

  《大悲经》言:

  【娑婆世界诸众生等,烦恼厚重,专行恶业,如是众生,诸佛世界所不容受,是一千四佛所放舍者,是他方诸佛世界之所摈弃,以重业故】。

  这段《大悲经》经文说出我们娑婆世界的凡夫众生烦恼厚重的事实,也说出为什么我们凡夫众生,生生世世轮回六道受生受死的事实,也说出了十方诸佛的国土无法容纳我们这些凡夫众生的事实。

  「娑婆世界,诸众生等」这句话举出我们娑婆世界的凡夫众生,娑婆世界是一个很大的地方,我们南赡部洲的凡夫众生从无始劫的生死轮回,一直到今生此世,如果我们是随着业力流转,投生在这一世,那我们真的就如《大悲经》世尊所说的,烦恼厚重专行恶业的众生。「娑婆世界,诸众生等,烦恼厚重,专行恶业」举出我们凡夫烦恼厚重的真实。如果我们看看自己的起心动念、所作所为,便可以信受世尊在《大悲经》所讲的这段话。

  在《地藏经》世尊也跟我们开示:

  【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

  我们的起心动念都是相应贪、瞋、痴的三毒烦恼,我们的起心动念都是相应六道轮回的生死。

  既然我们是这种烦恼厚重的众生,下面就讲出诸佛世界所不能

  容受的事实。

  「如是众生,诸佛世界所不容受」,诸佛如来在果地上智慧德能都同样,无论是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十方任何一位佛陀,神通、慈悲、智慧、道力都一样,所谓佛佛道同。诸佛如来都是很慈悲的圣人,为何诸佛世界不能容纳烦恼厚重的众生呢?阿因为机不能断恶修善故,不能相应诸佛净土故。诸佛如来净土世界一定要有修因才能感果,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也是一样,但是诸佛如来并不像弥陀如来誓言以果地名号救度恶业的凡夫众生,诸佛如来虽然慈悲、智慧、神通、道力都一样,但是愿力不同。弥陀如来与药师如来与阿閦如来在因地菩萨愿力不同,阿弥陀佛有阿弥陀佛的愿力、药师佛有药师佛的愿力、阿閦鞞佛有阿閦鞞佛的愿力。所以阿弥陀佛以果地名号要救度十方的众生,用六字果号令十方众生得遇、信受、称念、往生、解脱、成佛,这是超越三世诸佛如来的愿力。

  所以《无量寿经》说:

  【法藏菩萨的愿力是超世之大愿,超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如来的愿力】。

  那么烦恼厚重的凡夫众生不能往生到诸佛的净土世界,因为烦恼厚重的众生不能断烦恼证菩提,所以诸佛如来的净土不能使烦恼厚重的众生前往得生。

  讲个世间法的比喻让诸位比较能够体会,譬如学生参加大学联考,大学联考若要考上台大电机系分数如果要六百分才考的上,如果考五百九十九分,就不能上榜得到可以到台大电机系读书的资格。阿弥陀佛的西方佛国与十方诸佛的净土在接纳众生的条件不同,十方诸佛的净土虽然与阿弥陀佛的西方佛国同样都是依正庄严,但是十方诸佛的净土要令众生前往得生的条件很高,就像要考上台大电机系的分数必须要六百分,很高,对成绩很差的学生要考上台大电机系就不容易。阿弥陀佛的净土要接纳十方众生的条件很低,十方众生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无一遗漏大悲救度,彻底流露出法藏菩萨要摄尽一切众生的悲愿在第十八愿。

  第十八愿法藏菩萨发愿说: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

  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法藏菩萨誓言要以果地名号六字救度的对象是十方众生,十方众生要修什么因才能够契入法藏菩萨的愿海之中呢?「乃至十念」,修乃至十念的因,便可以得受阿弥陀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誓言绝对救度。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是法藏菩萨要救度十方乃至十念的众生,前往西方极乐世界的誓言如果称念我的名号,我没有救度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就不成就佛道。这誓言是古佛流露悲愍一切众生的话,这话就是誓愿。如果我没有救度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就不成佛。诸位!如果这话是你讲的,你一定要成就能够让众生称念你的名号,得以往生你的净土你才能够成佛啊!法藏菩萨已经成佛了,《阿弥陀经》、《无量寿经》世尊跟我们开示说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所以法藏菩萨会成佛就是四十八条大愿一定愿愿圆满成就。四十八条大愿有任何一愿不究竟圆满成就,法藏菩萨就不能成佛。法藏菩萨成佛了,换句话说就是成就了可以救度十方众生的愿力。

  是在因地所誓言的愿叫做因愿,果地成佛的佛号就是因愿所成就,所以佛号就是愿力有救度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威神功德力。所以阿弥陀佛的本愿力就在这六字南无阿弥陀佛之中,十方任何一个众生,乃至十念称念六字果号便契入阿弥陀佛的本愿海之中,便可以被这六字南无阿弥陀佛的功德法体起光明普摄,接引西方极乐世界。

  所以我们凡夫众生可以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道理就是如此。我们明白了才知道,原来十方诸佛的国土与阿弥陀佛的弥陀净土有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同样的地方都是依正庄严,不同的地方接纳众生的条件不同。

  十方的众生如果还有贪、瞋、痴的三毒烦恼,要进入诸佛的净土世界困难!但要进入阿弥陀佛的净土世界容易!为什么?因为阿弥陀佛的愿力原本就是要接纳所有十方一切的众生,既然所要接纳的对象是十方一切的众生,在十方一切众生之中有圣人、有凡夫,所以我们凡夫可以往生的净土就是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娑婆世界的众生,烦恼厚重,专行恶业,如是众生,诸佛世界所不容受。这段话并不是说诸佛如来不慈悲,是在说阿弥陀如来太慈悲;不是说诸佛如来没有智慧,是在说阿弥陀如来太有智慧。因为十方诸佛与阿弥陀佛的愿力不同,因为愿力不同,摄机的因缘就不同,所以我们娑婆世界烦恼厚重的众生与阿弥陀佛的缘份最深、最亲、最近,实在有道理啊!

  因为缘从愿生,因缘是从心愿所产生。为什么阿弥陀佛会与我们娑婆世界的凡夫众生缘份特别深?是因为阿弥陀佛发愿要以名号救度我们这种凡夫众生。讲一个比喻,诸位比较容易体会。十多年来信愿有一个心愿,就是任何人无论有学佛、没学佛、是佛弟子、不是佛弟子,只要他临命终或是已经舍报了,透过家亲眷属、透过莲友大德、透过了任何人请我去助念,我都没有任何条件为他助念开示,帮助他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这是信愿的心愿,所以任何人只要在临命终或是死后请我去念佛,我知道他已经在临命终,很危急了,知道他已经过世了,只要我时间上可以,我一定没任何条件去为他助念开示。他的家亲眷属若请信愿去,就是进入我的愿海之中。假如我没有发这种愿,或是说同样发这种愿,但是我发的愿很狭窄,不是很广大,我发这种要为众生助念开示是有条件的,条件就是说:

  第一、一定是我本愿山的信徒

  第二、一定是皈依在我信愿座下的信徒

  第三、一定是吃素的佛弟子

  假如我有限定这三个条件,那么所有临命终或是亡者,要让我为他助念的对象就比较少。假使符合了这三个条件他才有资格受到我为他助念,这样我与众生结的助念法缘、缘份就比较浅、比较疏、比较少。同样的道理,十方诸佛如来要救度众生条件比较高,阿弥陀佛要救度众生的对象条件很低,这就是阿弥陀如来与十方诸佛不同的地方。我们要有这番认知,我们要知道为什么我们凡夫念南无阿弥陀佛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诸佛如来的世界不能容受我们这种凡夫众生。阿弥陀如来的净土世界却可以这有很深的道理啊!

  下面的《大悲经》这段话就说出十方诸佛如来的净土无法容纳凡夫众生的原因,是一千四佛所放舍者,是他方诸佛世界之所摈弃,以重业故。因为娑婆世界的凡夫众生烦恼厚重的缘故,所以诸佛如来净土世界所不能容受。诸佛如来很慈悲,我的净土世界你必须如何的修因才能感果,到我的净土世界。这个因比如诵经、持咒、修定、守戒,这样到了某一个程度才有资格往生到我的净土世界,这条件就比较多、比较高。阿弥陀佛的西方佛国条件很少、很低,要摄机的范围很广大。就是念我的名号,无论任何人我都同样慈悲平等救度,这就是阿弥陀佛。所以在十方诸佛的圣号之中我们选取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为什么?因为对我们凡夫众生来说,可以解脱生死、成就菩提是最重要的。无论往生西方佛国,或是东方净土、或是弥勒净土、或十方任何一位佛菩萨的净土,对我们来说只要能够跳脱生死、离开六道,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因此我们凡夫众生既然有烦恼厚重的罪业,我们要如何超越生死苦轮呢?要如何跳脱三界六道呢?念南无阿弥陀佛。悲哉!我等娑婆众生烦恼厚重,诸佛所不能救何况菩萨?唯有佛中之王的阿弥陀佛,愿行弘深,主动为我等愚恶众生发起绝无条件、平等救度的深重誓愿。其愿言:

  【十方众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因为烦恼厚重,所以诸佛所不能救度,何况是菩萨呢?在诸佛之中唯有阿弥陀佛发愿要救度我们这种愚痴下劣的众生,而且是绝无条件平等救度,也因为阿弥陀佛要摄机的条件非常的低,就是无条件,只要念佛。你若将念佛当作是往生的条件也可以,因为这是往生因的修行,念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接引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阿弥陀佛的誓愿。对任何一个众生

  都是平等的救度,因为佛心是平等心、无差别心,那么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条大愿到底哪一愿是誓言绝对的救度?第十八愿,四十八条大愿诸位细细读几遍,便可以发现唯有第十八愿有「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誓言,我如果无法救度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就不要成佛。

  所以法藏菩萨一定要有成就十方每一个念佛的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威神功德力,他才能成佛。如果十方的凡夫众生念佛不能往生、不能被法藏菩萨救度解脱,那法藏菩萨就没有成佛的可能,所以法藏菩萨要成佛,一定要成就佛号,可以救度称念的人往生西方他才能成佛。若不能使我等往生,阿弥陀佛即不能成正觉,若能够使我等往生,阿弥陀佛才能够成正觉,正觉就是无上正等正觉的简称;若不能使我们这种烦恼厚重的凡夫念佛得生西方佛国,阿弥陀佛就不能成正觉了,所以阿弥陀佛成正觉的先决条件就是十方的凡夫念佛可以往生。

  从「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誓言来体解阿弥陀佛因地法藏菩萨的愿心,我们确实知道,法藏菩萨成就佛道就是为了要救度我们。在发愿之后广修六度万行,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就是要完成可以救我们念佛的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功德。有了功德,功德圆满才能成佛,十方每一个诸佛如来都是在因地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成就六度万行而成佛的,没有一位佛不是如此。

  将来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要去他方世界示现八相成道,成就佛道,我们也是要上求下化,广修六度万行。法藏菩萨是以古佛倒驾慈航称性发愿、称性起修。为什么人来修的?为你我、为十方一切众生。因为佛已经是一个断烦恼、证菩提的人,不必修行。所以果地的圣人倒驾慈航,发愿修行,用意当然就是要以愿力度众生,以愿力度众生,发愿修行,愿行究竟圆满成就,使得菩萨成为佛陀。佛号就是菩萨要救度众生的方法,所以十方任何一个众生,要契入阿弥陀佛的愿海之中,很简单!只要念佛。因为这是阿弥陀佛要救众生的方法,佛号是法藏菩萨选取要救度十方众生的方法。那么十方的众生随顺法藏菩萨,选取要救众生的方法而念佛,当然机与教就相契相应。机教相应、机法相应、机教相契,就是凡夫与佛陀感应道交,怎么会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当然念佛往生啊!有因有果啊!

  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说:【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阿弥陀佛要救度众生的悲心在六字果号,我们众生要如何与阿弥陀佛相契相应?当然以念佛感通才能相契相应、感应道交啊!

  讲个世间法作比喻,让诸位比较能够明了。张三和李四两个人分隔两地,张三在台北,李四在高雄,那么张三和李四一个在台北,一个在高雄要如何联络、要如何交通?打个电话就知道了、就相通了,电话现在手机非常的方便,拨个电话给对方,电话接通了,两个人虽然一个在台北,一个在高雄,可以透过电话互相交通,这就是感应道交。

  我们在娑婆因地,阿弥陀佛在西方果地,我们要如何与阿弥陀佛交通呢?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打电话给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用果地名号六字要救度因地的十方众生,阿弥陀佛就是时时刻刻、分分秒秒,就像专门在接一一○、一一九,这些电话的人员,随时随地都是在接。任何十方的众生打电话去向他求救,对我们凡夫众生来说,生死大事在存亡交关时,最重要就是希望有佛能够来救我们,对凡夫来说充满了求救。对佛来说原本就是主动的救度,念南无阿弥陀佛,岂不是就像是在打电话与阿弥陀佛交通吗?叫做感应道交。所以我们若知道这个道理,念这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契入阿弥陀佛的愿海,那么我们念佛是因,往生成佛是果啊!哪有什么好怀疑的呢?

  若不能使我等往生,阿弥陀佛即不能成正觉。若能够使我等往生,阿弥陀佛才能成正觉,这就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意思。

  阿弥陀佛的正觉,依能否使我等往生而定,我等的往生,依阿弥陀佛是否成正觉而定。阿弥陀佛已经成正觉了,所以我们凡夫众生,念佛一定可以往生。如今弥陀既已成正觉,我等亦当得往生、亦即阿弥陀佛将他的成佛,与我等十方众生的往生结合一体。同时发誓,他成佛的同时,即是完成我等众生的往生功德。若有一众生没有为他完成往生的功德,弥陀即不能成佛。故知:阿弥陀佛与我一体,他的成佛依靠我的往生,我的往生依靠他的成佛。如芦苇相依相靠缺一即倒,除了阿弥陀佛,十方诸佛无此誓愿,这段话说的很好。十方诸佛没有一位佛陀像阿弥陀佛誓言以果地的名号对十方每一个众生绝对无一遗漏的救度,十方诸佛没有任何一位佛陀有这种的誓愿,唯有阿弥陀佛有。我们当然念阿弥陀佛的圣号,念阿弥陀佛的圣号,契入阿弥陀佛的愿力之中啊!念药师佛的圣号,契入药师佛的愿力之中啊!念释迦牟尼佛的圣号,契入释迦牟尼佛的愿力之中啊!这是一定的道理。

  那么我们凡夫众生现在在因地生死苦海之中,最重要就是我们决定可以解脱生死,念南无阿弥陀佛,目的就是为了要解脱生死,成就佛道。所以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虽然在行、住、坐、卧非常简单的起行,但是我们心中要了解这句佛号,是如何能够使我往生的道理。因为身口一如,解行并进,才会一生老实念佛,一生安住在这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的修行。要不然很多念佛的人虽然口称佛号,但是逢缘触境,因为身心内外的障缘,所以放弃了念佛尊贵的修行,遇难则退,这在教界的佛弟子中我们多有所见。

  所以念南无阿弥陀佛看起来是很简单的修行,很多人对这句佛号的道理并没有深入的了解,认为念佛的人是对经教没有很深入体会的人才在念佛、认为念佛是斋公斋婆在修的下劣修行、认为要解脱、要成就,就要修很困难成就的行、就要修很不容易修的苦行。其实念南无阿弥陀佛,能够让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无论修任何一法、任何一教、任何一行,目的都是为了要成佛。所以念南无阿弥陀佛,能够使我们往生,我们一生认真的称念。至于世尊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有很多教法我们不可能在很有限的生命当中去修学、去深入,若要修学无量的法门、度无量的众生,实在是要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证悟光寿无量,有阿弥陀佛大慈悲父的教导,我们还需要担心什么样的法门不会吗?还需要担心什么样的教法不懂吗?所以【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这是永明延寿大师对我们的鼓励。我们想要开悟,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面见大慈尊阿弥陀佛还会不开悟吗?一定开悟的!八万四千法门只要到了西方佛国,还有哪一个法门会不懂吗?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能解脱生死。老实念佛正是为了要解脱生死,往生成佛。机法一体之南无阿弥陀佛,如共命鸟,两命一体,互相依存,阿弥陀佛与十方众生,就犹如共命之鸟。共命鸟又叫做命命鸟,是两命一体,在这只鸟身上有两个鸟头有两条的生命。所以我们与阿弥陀佛是生命共同体,犹如共命之鸟缺一不可,这只共命之鸟。如果有任何一只鸟头误吃了毒物而丧命,另外一只也同样没命。我们若念南无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与阿弥陀佛共命之鸟就共存。我们如果不念佛,继续沉沦在六道之中,我们与阿弥陀佛的共命之鸟就会死亡。

  因为对我们来说,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继续在六道沉沦受苦,阿弥陀佛的愿力就不究竟圆满。因为发愿的目的,就是要救度十方的众生。十方的众生不念佛,不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西方极乐世界的成就一点意义也没有。不是吗?所以念南无阿弥陀佛,看起来是我们个人生死大业了办的修行,但是我们与阿弥陀佛确实是鼻息相通、息息相关。我们若不念佛,不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发的愿哪有什么意义啊?当然阿弥陀佛的心中就伤心难过。我们若想要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愿力就很有意义了,阿弥陀佛的心中当然就欣慰欢喜,这是一定的道理。

  佛与众生如同父子,做子女的听父母的话,肯照父亲的话去做,这个父亲内心一定非常欣慰,这个孩子听话乖巧。如果孩子忤逆父亲,不听话、不照父亲的话去做,父亲的心中就非常的难过,这个孩子这么不受教、不听话,叫他好好的读书不读书。所以我们众生有听阿弥陀佛的话吗?阿弥陀佛的话是什么?「十方众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十方的众生念我的名号,回归到我的净土,阿弥陀佛要我们回到他的身边,就像慈爱的父亲希望孩子不要在外面浪荡,回来一家团圆一样。我们生生世世在六道之中漂流太久了、流浪太久了,阿弥陀佛希望我们回归西方佛国,犹如一个慈爱的父亲希望流浪在外的孩子早日回归。

  念南无阿弥陀佛,实在是阿弥陀佛对我们十方众生的悲心召唤,十方的孩儿回来吧!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如此悲心对我们的呼唤,我们念佛的人如果能够体会这句佛号是阿弥陀佛至极的慈悲怜愍,怎么会不想念佛?怎么会不想回到西方佛国呢?所以世尊在《阿弥陀经》一而再、再而三劝勉我们众生,发愿求生西方净土。世尊在娑婆此土发遣,弥陀在西方净土召唤,二尊共同一致的心愿

  希望我们众生解脱成佛。我们如果体会到佛心是如此,自然会感恩、自然就念佛。

  下面,《无量寿经》中叙述阿弥陀佛的悲愿而言:

  【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荷负群生,为之重担】。

  佛菩萨做众生的不请之友,就是不待请而主动救度,就像慈母之趋孩儿一样。孩子有任何肚子饿、冷了、热了,父母知道了,哪会等到孩子的请求、拜托,才来照顾他呢?不必!阿弥陀佛就是我们众生的大慈悲父,看到我们众生在受苦受难,主动以名号绝对的救度,做众生的不请之友,不用我们对阿弥陀佛要求拜托。当然众生在生死交关的时候,通常的心里是阿弥陀佛啊!快来救我啊!我很痛苦;阿弥陀佛啊!你快保佑我啊!

  我很痛苦,这是凡夫众生的求救之心。阿弥陀佛看众生得救的因缘成熟了,不待众生请求拜托,主动而来绝对的救度,这句佛号原本要救众生的心愿就是如此。「如纯孝之子爱敬父母,于诸众生视若自己」,佛菩萨对待众生,将自己当作是孝子,将众生当作是父母。因为佛菩萨证悟到法性,体解到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将众生当作是父母,爱敬之心流露在心中。我们虽然每天念南无阿弥陀佛,在座诸位!我们对阿弥陀佛了解吗?如果不了解,我们念这句佛号要如何与阿弥陀佛相契相应啊?我们对阿弥陀佛不了解,我们与阿弥陀佛之间的法缘当然就疏远了,我们对阿弥陀佛了解,我们与阿弥陀佛之间的法缘当然就亲近了,这是很粗浅的道理。佛菩萨将众生当作自己,那份悲愍之心是不用多说便可以了解。

  【心或不堪常行施,广济贫穷免诸苦,利益世间使安乐,不成救世之法王】。

  佛的心就是心心念念要利益众生、救度众生,所以阿弥陀佛是救世的法王,救度我们这种世间的凡夫众生回归西方佛国。因此我们要如何解脱生死?念阿弥陀佛的圣号,阿弥陀佛发愿要救度我,我念佛给他救度,这样就是机与法相契相应,众生与佛陀感应道交,就是如此。

  轮回诸趣众生类

  速生我刹受安乐

  常运慈心拔有情

  度尽阿鼻苦众生

  这首偈颂是叙述阿弥陀佛誓言要救度的众生对象是轮回诸趣的众生,既然轮回在六道的众生是阿弥陀佛主要要救度的对象,可见凡夫念佛可以往生是有经典的证明。故知:阿弥陀佛不但将我们看成他自己,甚至将我们看成他的父母,为我们承担旷劫以来所负业债。阿弥陀佛为我们开法藏,使我们可以成就功德,现世脱离贫苦、免除厄难,【一切恐惧,转为大安】。未来往生安乐净土,永离六道轮回,如是悲愿诸佛虽多,唯有弥陀一佛而已。故诸佛菩萨之中,唯有弥陀与众生缘份最深、最亲、最近。我们知道阿弥陀佛与我们的法缘是如此的亲、如此的深、如此的近,当然我们好好的珍惜我们与阿弥陀佛的法缘,一生老实念佛、往生西方、成就菩提。然后再回入娑婆广度众生,这条自行化他、自利利他的菩提道路就在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之中完成。

  诸位菩萨,念佛吧!祝福大家,当生成就,念佛成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众生       弥陀)(五明学佛网:众生       弥陀)  

 傅味琴居士:要有智慧眼 才可与众生方便(观世音菩萨圣诞开 

 傅味琴居士:恭礼弥勒不败尊 慈心常与众生乐(2007年弥 

 傅味琴居士:阿弥陀佛圣诞开示 

 会性法师:赞阿弥陀佛偈略说 

 傅味琴居士:不退菩提心为解救众生倒悬之苦 

 傅味琴居士:释迦佛为我们被业障所缠的苦恼众生特地讲了这部 

 傅味琴居士:大慈大悲愍众生,成就无上菩提道(2004年观 

 傅味琴居士:2005庆祝释迦佛成道并为海啸受灾众生息灾祈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