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名山宝刹,那是供佛的地方,不是住的地方


   日期:2015/12/27 9:4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供养的佛像,佛像越庄严,人越欢喜,表“性德”。欢喜不能起贪念,起贪念的心就错了。所以学佛人决定不可以收藏这些宝物,收藏这个容易起贪心,“贪”是烦恼,佛教给我们断烦恼,你天天收藏这些珠宝,在这个里头增长贪心,错了,贪心增长将来到哪里去?到饿鬼道去。你看学佛学了一辈子,天天贪爱这些收藏的佛像,将来死了到鬼道去了,这不是佛教你堕鬼道,是你自己要往鬼道去钻,没有办法,佛也拦不住。所以要学释迦牟尼佛,不收藏任何珍宝,有人送我名画,我随手就丢掉了,就布施掉了,谁喜欢谁拿去,为什么呢?有人喜欢收藏,增长贪心,丢掉了生烦恼,增长嗔恚,增长愚痴,所以这个东西与贪嗔痴挂钩了,佛教导我们要断贪嗔痴,怎么可以增长贪嗔痴,所以要舍。

  居住的环境越小越好,可以避风雨就足了,足够了,不必高大华丽,用不着,都会帮助人起贪嗔痴,你看我们近代,都不说古人了,真正修行的这些老和尚,他们住在名山宝刹,宫殿式的建筑,那供佛的地方,他们自己住不住呢?不住,自己住在庙外面的茅棚,搭个小茅棚,这什么意思?在表法给我们看,远离贪嗔痴,勤修戒定慧。庄严的道场是供佛的,是供养菩萨的,是接引大众的,进佛门之后利用这个地方做佛事。中国这些老的人,像虚云老和尚他们这些人,都住茅棚,一个人一个小茅棚,有的小茅棚两个人住,茅棚是自己搭建的,山上砍几棵树,砍一点茅草,就行了,很简单。现在建筑得富丽堂皇,让人舍不得离开那里,舍不得离开。真的,他就没法子离开,那死了以后到哪里去呢?到畜生道投胎去了。这寺庙里头有蟑螂、有老鼠、有蚂蚁,他就投那个胎,生生世世都不想离开他地方,这就错了,他不能往生。念佛道场再生的时候也念佛,结果堕在这畜生道。佛法还能熏习他,我们诵经他在旁边听经,我们拜佛他跟在后面,这就晓得,决定是这个道场以前的出家人,还有老的方丈、主持,怎么知道呢?这个小猫,它总喜欢到方丈那个座位上去坐,到方丈的房间床铺去睡觉,我们就心里就晓得了,老方丈,没离开,变成畜生道了,要帮助他修行,帮助他求生净土,脱离畜生身。

  所以因果教育,就像周安士所说的,“人人明了因果,天下大治之道也;人人不明因果,天下大乱之道”,这真的。用他这两句话,来看现前全世界的社会,他讲的一点都不错。那么因果教育在古代,没有一个地方不提倡,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城隍庙、土地庙、山神庙,这些鬼神庙统统都是提倡因果教育,提醒大众起心动念要远离邪恶。邪恶对人类是最大的伤害;对自身,带给你是贪嗔痴慢疑。

  (摘自净土法门法师《净土大经科注》第215集 2013年3月11日讲于马来西亚)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名山宝刹       供佛)(五明学佛网:名山宝刹       供佛)  

 法界法师:药师经释义 第十四、供佛解脱众难分 

 法界法师:药师经释义 第十三、供佛续命分 

 法界法师:药师经释义 第十一、供佛解脱众怖分 

 法界法师:药师经释义 第十、供佛遂愿四天守护分 

 陈义孝居士: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卅五 供佛叹德 

 周齐教授:关于经济危机中的佛教作用——既供佛脚急来抱 犹 

 卢志丹居士:孝养父母与供佛无异 

 药师山·紫虚居士:供佛、渡生与债务的问题 

 药师山·紫虚居士:是否只要诚心供佛或念某一佛号,该佛自然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显正觉功德 第四十二 

 凡心问禅:以此五种心态供佛,功德无量! 

 正如法师:什么水果供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