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善恶一念,天壤之别


   日期:2015/12/27 9:3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古德云:“一念之善,景星庆云;一念之恶,烈风疾雨”,是说一个善念,就会带来景星庆云的祥瑞征兆;一个恶念,就会带来雷电风雨的暴虐之气。

  (一)

  据《太上感应篇例证》中记载:元代的元自实,痛恨一个叫谬材的人忘恩负义,在五更时想去杀他,路过一座庵堂,庵堂主人轩辕翁早上起来诵经,看到有数十个奇形鬼物跟随元自实前往,样子非常凶恶。不一会儿又返回,那些跟随他的人,戴着金冠玉佩,百十成群,香花旛幢簇拥着他,十分的庄严,脸上都露出和祥喜悦的样子。轩辕翁就召他问明原因,元自实于是说:“我恨谬材太负心,准备前去杀死他。当到了他家的门口时,心想他虽然对不起我,可他还有妻儿跟老母,杀了谬材,他的妻儿跟老母又依靠谁生活呢?因而于心不忍,于是念头一转,就回来了!”轩辕翁就将所看到的情形告诉他,而且道贺说:“你的一念之恶,而凶鬼跟随;一念之善,而福神跟从。你的事,神明已经知道了,你比将有厚福!”元自实于是坚持不懈的行善,后来考上科第,官位做到了卿相,而谬材则在乱军之中被杀。

  (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天,欧洲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在法国的某地乘车返回总部,参加紧急军事会议。那一天大雪纷飞,天气寒冷,汽车一路宾士。忽然他看到一对法国老夫妇坐在路边,冻得发抖。他立即命令身旁的翻译官下车去询问。一位参谋急忙提醒他说:“我们必须按时赶到总部开会,这种事情还是交给当地的警方处理吧。”可是艾森豪坚持说:“如果等到警方赶来,这对老夫妇可能早就冻死了!”经过询问他们才知道这对老夫妇是去巴黎投奔儿子,但是汽车却在中途抛锚了。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因此不知如何是好。艾森豪听后立即请他们上车,并且特地将老夫妇送到巴黎。然后才赶回总部。

  艾森豪根本没有想过行善图报。然而,他的善良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回报。原来,那天德国纳粹的阻击兵早已预先埋伏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上,只等他的车一到就立刻实施暗杀行动。如果不是为帮助那对老夫妇而改变了行车路线,他恐怕很难躲过这场劫难。假如艾森豪遭到伏击身亡,那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很可能因此而改写了。

  (三)

  光绪年间,有一个江苏人某甲,在上海租界某洋货商行从商,主人欣赏他的诚实,对他很信任。某年端午节前几天,主人派某甲带着小皮囊去南市收款。某甲从早上到中午,收得银洋一千八百余元。某甲又饥又渴,又惦记赶紧回去,匆匆在十六铺茶楼喝点茶,就回商行了。回到商行,某甲惊呆了,皮囊没有带回来,仓促间又想不起来怎么丢的。主人怀疑他私吞了,厉声斥责,并且说如果不立刻归还银洋,一定送某甲吃官司。某甲百口莫辨,只有放声大哭。

  有浦东人某乙,也在租界从商,正失意懊丧,当天就要渡过黄浦江回乡。某甲匆匆走后,某乙也来到十六铺茶楼,登楼饮茶,边等船边怅惘不已。某乙瞥见有小皮囊遗留在桌上,打开一看,竟然是巨款。某乙又惊又喜,随即又想到:“如此巨款,我如果取走,自然衣锦还乡,半生温饱有余。但物各有主,别人如果因为遗失这些钱而丧失名誉、失去性命,我怎能心安理得!人是贫是富命中注定。我今天既然见到了失物,就要尽到自己职责,坐在这里等失主前来,把钱还给他才行。”

  当时已经正午,喝茶的客人稀稀落落,只有八九个人。某乙仔细打量客人们的神色,没有一个象失主。某乙饥肠辘辘却寸步不离,目光炯炯有神的盯着人群,却一无所得。某乙一直等到傍晚,夕照横江,疏灯点水,楼中茶客尽作鸟兽散,才见某甲面色凄白,跟着两人仓皇赶来。原来主人怕某甲潜逃,不准某甲出门,某甲费了很多唇舌,主人才叫人陪同某甲出来寻找。某乙观察他们真的是失主,笑着迎接说:“你们掉了钱囊吗?我等你们很久了。”说罢拿出皮囊给他们看。某甲感激涕零,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某乙,并说:“没有您,我今晚就要上吊了!”他们于是互报姓名,某甲要以五分之一酬谢某乙,某乙不要;某甲改为十分之一,某乙还是不要;某甲改为百分之一,某乙严词拒绝。某甲于是说:“那我请您喝酒,好吗?”某乙仍然坚决推辞。某甲于是说明天早晨小弟在某某处略备菲酌,恭请仁兄大驾光临,不见不散。三人径直走了。

  第二天早晨,某乙居然来了。某甲正要敬酒道谢,某乙却抢先道谢说:“多亏您昨天丢了银洋,让我捡回一条命!我昨天原定在午后一点搭船渡过黄浦江,如今惊闻那艘船在中流遇急浪倾覆,当时船中二十三人全都淹死了!”某乙的一桩善举挽救了两条人命,众人听了都啧啧称奇,纷纷举杯向某甲、某乙两人道贺。某甲主人认为某乙拥有商人最可贵的品质——诚信,于是挽留某乙长谈,请某乙主管账簿。主人与某乙非常投缘,几个月后就招某乙为女婿。某乙得到贵人相助,从此致力商业,竟拥资数十万,成为富翁。

  关于命运,古人既讲“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又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为什么古人认为人的命运既不可改变,又可以改变呢?因为古人讲因果报应,认为人的命运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命运的必然规律当然既是人不可违抗的,又是人可以认识和顺应的。

  某乙当时如果从私欲出发,想卷走巨款改变命运,这能不能改变他的命运?看似能却不能,某乙会按时上船,根本想不到淹死的命运正在等着自己。而某乙的善念一动,尽管失去了唾手可得的巨款,却顺应了善有善报的规律,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从溺死鬼到大富翁,关键时刻的善恶一念,对自己命运的影响有着天壤之别。

  人在世间,是好是坏?是善是恶?是福是祸?是否有未来的机会?一念,用心去思考,也会成为改变一生的重要决定。因为人无时无刻不在选择之中,也许只因为听到一句话,人生走出了另一条路。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善恶       差别)(五明学佛网:善恶       差别)  

 自立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四章 善恶并明 

 郭元兴教授:九乘差别略义·密乘差别 

 郭元兴教授:九乘差别略义·出世间乘 

 郭元兴教授:九乘差别略义·世间乘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戒律是善恶的标准 

 刚晓法师:《摄大乘论》要义 彼修差别分第六 

 宋智明居士:圆觉经直讲 第九章 梦中差别 醒来长天 

 苏行三博士:四十二章经讲录 第四章 善恶并明 

 梦参法师:所信因果与差别因果 

 梦参法师:占察善恶业报经 18 传授三皈 善用其心 

 梦参法师:占察善恶业报经 17 问答释疑 

 梦参法师:占察善恶业报经 16 教导占察轮用法与占察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