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没有得失这个妄想,那你就很自在了


   日期:2015/12/24 11:2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疏【一代时教,不出因缘。】

  『一代』是讲释迦牟尼佛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一生,他活了八十岁,三十岁示现证道就出来弘法利生,到八十岁入涅盘,整整是四十九年。四十九年到处奔波教化众生,足迹走遍五印度,就是整个印度区域,南部佛曾经到过锡兰岛,北面是喜马拉雅山,这是佛当年教化的区域,相当的广大。总而言之,『不出因缘』。

  疏【如所谓因缘故生灭,因缘故即空,因缘故即假,因缘故即中。】

  这几句话全是从纲领上讲的,通於天台、贤首,我们讲教都是以这两家作代表。什么叫『因缘故生灭』?生灭的相不是真的,是假的;因缘聚会就生,因缘散就灭。诸位细细去体会它,我们举个例子来说,譬如这是本书,书怎么生的?许多纸张把它装订起来,这就叫书,书就生了。如果我们现在把它拿去影印,全部把它拆掉,拆成一张一张的纸,书就灭了,书就没有了,只有一张一张纸。这么多纸聚集起来它就生,散开来它就灭,你们想想这里有没有生灭?实在讲没有生灭,不过是缘聚缘散而已。

  世间人执著这个虚妄的相,以为它有生有灭,其实是不生不灭,所谓生灭的相不是真实的。这一法如是,法法皆然,没有一法能超出这个定律。譬如我们这个房子,房子是钢筋水泥许许多多建筑材料排列起来的,这房子生了;那一堆建筑材料堆在那个地方,那没有房子,房子灭了。其实那个材料摆起来跟堆在旁边一样多,不增不减。乃至於我们身体也是如此,我们这个身体,佛讲四大、五蕴,四大五蕴就是建筑这身的材料;聚会了,这个身相现了,分散了,这个身就没有了,就灭了。

  所以「生灭」两个字,实在是回什么事情?我们讲生死,什么叫生死?生是缘聚,死是缘散,只有聚散,那是实在的;说生死、说生灭是假的,叫妄相,不是真相,真相是缘聚缘散。这一层彻底了解,在佛门叫「了生死」,生死了了。了什么?明了,彻底明了了。明了之后才晓得什么?原来没有生死。哪来的生死!真正透彻了解,生没有什么可惜的,死没有什么可怕的,也没有什么可悲的,完全是正常的现象。这样一来就是我们佛门常讲:生死自在!因为你明了了,你就自在。了生死是这个讲法,真的明了,他真的自在。纵然在六道里面舍身受身,他也很自在。我要去投生了,投生就好比什么?换一件衣服,穿一件新衣服;我舍身,我想走了,衣服脱掉就是,衣服脏了拿去洗,换件新的。在六道里舍身受身就像我们换衣服一样,很自在,一切的忧虑统统没有。这是讲「因缘故生灭」。

  『因缘故即空』。三止三观的建立是从《中观论》的一首偈子上建立。这是当年慧思禅师他发现的,到智者大师手上完成,真正建立了天台宗,完全用这个思想,就是三观三谛,三观就是空、假、中。《中观论》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这三句是天台理论的来源。

  因为是因缘所生法,它没有自性,当体即空,它没有自体!有自体的,那是真正有;没有自体,这是空。我们以这本书来说,这本书当体即空,为什么?你如果一看,它根本就不是书,一百几十张纸,书就看不见,就空了。再仔细一观察,这纸是什么?许许多多纤维在一块,如果用显微镜一看,都是原子、电子,纸也没有了。你就晓得这个东西没有自性,所以佛讲当体即空。凡是因缘所生法统统是这个性质,都是空无自性,这是讲它没有体性、没有自体。讲空是从性上说、从体上说,体是空的,佛法常说:万法皆空。

  你了解它体相上是空的,有什么好处?不执著了,贪心断掉了、得失心断掉了,为什么?空的。你得什么?得到的是一场空;失掉,失掉也是空。没有得失这个妄想,那你就很自在了。人不晓得多少烦恼都是从得失里头产生的,哪里晓得得失完全是个妄想,不是真实的。你要真正有所得,那佛都佩服你!确实无所得,什么都得不到。晚上睡觉睡著,连这个身体都不晓得是谁的,你得个什么?你想想,你睡著了,这个世界哪一样东西你得到?一样都得不到,当体即空。连自己的身体都得不到,这个要知道,身都不是自己的。

  所以西方哲学家就研究了,「我」到底是什么?他晓得身不是我,所以才体会到「我思故我在」,我能想,能想的大概是「我」。还是错了,能想的是什么?受想行识,在佛法讲,那还不是「我」,还是个虚妄的。五蕴里头色受想行识,你在打妄想,妄想还不是「你」,还是当体即空。西方哲学就遇到困难了,找不到宇宙本体。宇宙本体,在佛法里面讲,真如法性。晓得三止三观,实实在在帮助我们解决很大的困扰,在一切法里面不起贪心,一切法里面不起分别执著,才能得清净自在,晓得一切法是空寂的。

  『因缘故即假』。「假」是什么?从相上说的。因缘所生法,有没有这个法?有。我们身体有没有?有。身体是什么?假相。体是空的,相是假的。因为有假相,你可以尽情去享受,这就得乐了。享受,晓得相是假的,虽享受而不执著,他没有苦。凡夫,享受里头他执著,执著有苦,他在这里面生烦恼,生喜怒哀乐爱恶欲。佛菩萨尽情享受,他不生七情五欲。他为什么不生这些烦恼?因为他知道相假体空,他知道事实真相。因此他的享受在佛法里叫做正受,他那个受是正常的享受。我们的享受不正常,不正常就是享受里面生烦恼、生贪瞋痴、生七情五欲,生这个东西。佛菩萨一样的享受,他不生烦恼,不起七情五欲,高明就在这个地方。佛法教学宗旨: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所谓迷,就是不晓得事实真相,不知道相是假的、体是空的,所以他在这一切万相当中分别执著妄想。

  『因缘故即中』,「中」就是中道义。什么叫中?性相不二就是中,体用一如。体是空,这个空是真空,不是顽空;相是假、相是有,叫妙有。所谓「妙有非有,真空不空」,这是中道义。世出世间圣人都教我们要「用中」。体相用,体是空、相是假、用要中。中庸之道,不偏不倚,不偏空也不偏假。拿《心经》来讲,不偏空也不偏有,两边都不偏;不执著空,也不执著有,两边都不执著,这就是中道。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八十四集)  1984/12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自在       得失)(五明学佛网:自在       得失)  

 圣轮法师:看透人世间 欢喜生活禅─谈「随缘自在」的欢喜人 

 果煜法师:法云灌顶 无头野鬼,安心自在 

 果煜法师:天心明月 10.共识与自在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作个自在的修行人 

 谈锡永居士:生与死的禅法 二、让心自在于生死 

 惟觉法师:真实「自在」的人生 

 惟觉法师:自在 

 圣严法师:动静皆自在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如何观自在 

 万行法师:如何才能活得轻松自在、超越洒脱 

 慧门禅师:放下 看破 自在 

 明一法师:得失大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