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印光大师:看破是智慧,放下是功夫


   日期:2015/12/19 19:2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各位道友、各位居士菩萨:受本寺方丈大和尚之嘱给各位讲经,我要讲的便是阿弥陀经。阿弥陀经是修学净宗的依据。我所讲的这部典籍来源于蕅益大师之弥陀要解与莲池大师之弥陀经疏钞。近一千年中净宗修学能有成就者即靠这两部注解,尤其弥陀要解,特具权威,即使阿弥陀佛降世为阿弥陀经作注解,亦不能超出其上。甚至于肯定这个注解就是阿弥陀佛的全意,一点也没有错误。

  “末法时期特别是现在这个时代,人类烦恼重,苦难多,如想在一生当中能得到真实利益,解决现前问题——佛门中所说的生死大事,在所有一切法门中,唯独净土法门可以承当。

  “古德说这个法门简单、容易、快速、稳当,具无比的殊胜。自古以来对于净土法门真能修持有成就者,只有两种人:第一种是善根深厚之人,根性很利,特别聪明,一听此中道理与事实即能深信不疑,竭诚接受;第二种是有福之人,——非世间五欲六尘之福。世间的荣华富贵全是假的,真正福报是听此经后,虽不懂道理却能深信,至诚遵行。最难的是中间分子,为数甚多。历代高僧大德善知识,苦口婆心讲解介绍,也是为了这些中间人。

  “佛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所说的法后人把它整理出来,传到中国,又经古德翻译整理分类,编成大丛书,名之为大藏经,其内容一言以蔽之,就是述说宇宙人生的真相。今天讲此要解,也是为研究宇宙人生之真相。

  “佛最初讲无量寿经,次讲观无量寿经,最后讲阿弥陀经。西方极乐世界是真有,阿弥陀佛也真有。怎样才能去呢?第一、要真相信。第二、要真发愿肯去。第三、专念阿弥陀佛。专念必须把妄想、分别、执著一齐灭掉。今生如不能生西方,来生一定更苦,因为我们从早到晚,思想不停。如所想的是利益众生之事少,而自私自利之事多,则来生定是苦多乐少,每况愈下。

  “悯念是慈悲义,如果没有慈悲心,佛对于教化众生的原动力就没有了。世间人一天到晚努力工作是名与利在背后推动。佛菩萨既不贪名,又不图利,只是怜悯一切迷惑的众生而随机施教。

  “六道轮回是自己造的,因迷惑而造业,造业必受报,善恶果报,丝毫不爽。如想超越六道,要不造业。不造业、很难;不迷惑、更难。何谓业,业是造作之果。事有善恶,业亦有善恶。业分三种:身、口、意。身体的造作,口中所发言语,意起念头,身口造作听命于意。要想超出轮回,须先断惑。三界六道之业因即见、思二惑,完全断掉才能出三界,这不是一生所能作到的。若想得人天福报比较容易,世间圣贤及各宗教家都可以令人作到,但超出轮回是世间人办不到的,所以佛才出现于世,使众生能遇缘得度。

  “人生在世是一场春梦,时时刻刻都在梦中。真正觉悟的人才肯放下,世间无有一法可得,身要可得,应无衰老病死。人之相处乃是缘,缘聚时莫喜,缘散时莫悲,乃正常现象……

  “我们是用生灭心,所以看一切法都有生有灭。人有生老病死,世界有成住坏空。诸佛菩萨用不生不灭心,看一切法不生不灭。学佛就是要功夫达到一心,大乘佛法的修学以此为中心。禅宗称为禅定,念佛法门称之为一心,一心就是禅定,也是实相、真如、本性。念佛念到一心不乱,与禅宗明心见性是一个境界。

  “无量寿经经题上有‘清净平等觉’五字,‘清净平等’是寂,‘觉’是照,由此生出大慈大悲。如何才能契入这个境界?从‘看破放下’下手。看破是智慧,放下是功夫。把分别、执著、忧虑、牵挂统统放下,在日常生活中随缘度日,得大自在,乃是真正的幸福。”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清净平等       智慧)(五明学佛网:清净平等       智慧)  

 傅味琴居士:学习观世音菩萨,修悲心与智慧就是提高觉悟(观 

 傅味琴居士:要有智慧眼 才可与众生方便(观世音菩萨圣诞开 

 傅味琴居士:觉悟从智慧悲心来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增长智慧的正行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退失智慧的邪行 

 果煜法师:力挽狂澜 智慧的修炼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智慧的修证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智慧解脱 

 郑石岩教授:禅——心的效能训练 第二章 禅行 笃实力行的 

 洪启嵩居士:智慧──诸佛的母亲 

 洪启嵩居士:智慧年‧慈悲年 

 如本法师:智慧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