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信愿法师:具缚凡夫得生之理


   日期:2015/12/19 7:5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今天信愿要向大家报告的题目是《具缚凡夫得生之理》。

  具缚凡夫的意思就是具足了烦恼的凡夫众生,具足了烦恼的凡夫众生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道理,对我们凡夫很重要。因为我们是有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的凡夫众生,我们念佛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道理如果知道了,当然就会安心念佛。

  诸大乘经所讲一切行法皆有自力、他力、自摄、他摄,大乘经典所讲的一切修行的法门,有自力的法门、他力的法门、自摄的法门、他摄的法门。

  【此土入道、历劫修行、断惑证真、圆成菩提】,是为自力自摄,圣道法门也。

  【念佛生西一生成办,了生脱死,不退成佛】是为他力他摄,净土法门也。

  世尊一代时教所说的一切法门,无非圣道法门与净土法门。圣道的法门就是通途的法门,净土的法门就是特别法门,这是印光大师在《文钞》所开示的。圣道门的法门与净土门的法门,虽然在因地的修行不一样的地方,但要成就的佛果是一样。圣道的法门是在此土入道,此土就是指在娑婆世界,在娑婆世界经过三大阿僧只劫的修行断惑证真,断见思惑,证阿罗汉;断见思惑又断尘沙惑,证辟支佛;断见思惑、尘沙惑又分断无明,证菩萨。菩萨就是无明分分断、法性分分证,所有一切无明烦恼净尽了,就是成就佛道,所以断除烦恼惑业,证悟真如本性,在三大阿僧只劫的修行圆满菩提,这就是自力自摄的圣道法门修行方法。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求生西方佛国,一生成办生死大业,不用经过三大阿僧只劫的断惑证真,只要往生西方佛国便可以不退成佛,这就是他力他摄的净土法门修行方法。

  所以要成就佛道有两条路,可以依圣道法门修行、也可以依净土法门修行。依各人的根性以及各人的法缘,只要好好修行可以解脱生死,便是最好的法门。对根性猛利的人,要依圣道门的教法修行,断惑证真,当然没问题;但是对烦恼厚重、钝根下劣的众生,在三大阿僧只劫的断惑证真,恐怕就很困难了。所以烦恼未断的具缚凡夫要解脱生死,念佛就是最好的修行。那烦恼未断的具缚凡夫之所以念佛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实在是肇因弥陀愿力的绝对救度故。这个道理如果我们透过经论了解,必然一生欢喜、感恩、安心念佛。

  现在就来引经据论,佐证具缚的凡夫众生念佛之所以可以往生西方的道理。

  第一本引用的经典是《无量寿经》,《无量寿经》第十八愿成就文说: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

  信心欢喜乃至一念

  至心回向愿生彼国

  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成就文是释迦世尊解释阿弥陀佛因地的法藏菩萨所发的因愿,法藏菩萨所发的四十八条大愿愿愿都圆满成就。所以释迦世尊在《无量寿经》解释的经文就叫做成就文,第十八愿的成就文就是解释第十八愿因愿文的意思。世尊说: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

  信心欢喜乃至一念

  至心回向愿生彼国

  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我们因地的凡夫若了解世尊《无量寿经》这段第十八愿成就文的意思,我们一定会很欢喜。因为诸有众生就是我们,「诸有」是三界的凡夫,也就是二十五有的众生,还在三界沉沦的众生叫做诸有众生。就是诸位你我,当然诸位之中若有佛菩萨示现的再来人就另当别论。诸有众生听闻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的本愿生起始末,内心信心欢喜的一念,就得到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决定成佛。所以「即得」是听闻六字洪名的本愿,可以使我念佛的当下就往生。因为欢喜、信受、称念的当下得到往生决定,所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平生就业成、平生就决定。就是根据《无量寿经》第十八愿成就文,为什么众生在闻信名号,欢喜的一念就得到了往生决定,安住在不退转呢?就是因为阿弥陀佛将万善万行名号总功德,回向给这位信受名号的众生。信有称的内容,称有信的内涵,为什么会欢喜?因为信受阿弥陀佛的本愿,称念六字果号,可以往生西方,当然会很欢喜啊!

  我们现在凡夫因为障眼不能亲眼目睹到佛的真身妙相,将来在临命终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现前,我们肉眼看到佛的庄严佛身现前,莲台来迎,我们一定很欢喜。为什么?因为我们一生学佛修行、念佛用功无非就是为了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无非就是为了要成就佛道。佛菩萨现前要来接引我们回归西方佛国,哪有不欢喜的道理?所以听闻这六字洪名可以使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道理,就欢喜当然就是有信受啊!有信受当然就会称念。所以闻其名号这「闻」字,有听闻与信受的意思,就是因为这六字南无阿弥陀佛,有法藏菩萨要救度我的愿心、愿力,所以我听闻、信受、称念,可以得到往生成佛,因此心中欢喜,欢喜之相来自这六字南无阿弥陀佛绝对的救度。

  第二本引用的经论是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言:

  【问曰:彼佛及土既言报者,报法高妙,小圣难阶,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论众生垢障,实难欣趣,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所设的这个问答,就是在显示凡夫念佛可以进入阿弥陀佛的报土的道理,这就是善导大师有名的凡夫入报论。具足烦恼的凡夫称念六字果号,便可以进入无为涅槃的西方报土,

  这实在令一般的人很难相信,所以净土法门是难信之法。在《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的经末,世尊都说净土法门是难信之法。举难劝信,举出难信的事实,劝勉我们疑惑凡夫众生,信受本愿、称念名号。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所设的这个问答,我们如果用心体会、明白了解,必然非常欢喜,安心念佛。详细要了解凡夫入报的道理,诸位可以看信愿在《观经四帖疏》生命电视台的节目,有将凡夫入报土的道理详尽的开示。

  「问曰:彼佛及土既言报者,报法高妙,小圣难阶,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这个问的意思就是说,阿弥陀佛与西方佛国既然是报佛、报土,那报佛、报土之法非常的高超奥妙,连二乘人声闻、缘觉都很难契入,为什么充满烦恼的凡夫可以进入阿弥陀佛的真实报土呢?

  「答曰:若论众生垢障实难欣趣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

  若论凡夫众生的污垢业障,实在很难欣求趣入阿弥陀佛真实报土,正因为依靠阿弥陀佛的佛愿,作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强缘,致使五乘平等契入阿弥陀佛清净的报土。

  「五乘」就是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五乘的众生根性千差万别,威神功德也千差万别,寿享因果也千差万别,为何五乘众生同样齐入阿弥陀佛的真实报土呢?因为因同果同,五乘的众生,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不是靠自己修行的功德力进入阿弥陀佛的报土。阿弥陀佛的报土是无为的涅槃界,是不生不灭的佛国境界,以生灭造作的功德不能相应不生灭的涅槃果土。真因才能成就真果,真实的果土必须要真实的修因,真实之因在六字洪名南无阿弥陀佛之中。所以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真实报土,要信受六字洪名本愿,一心称念,这就是修真因才可以感召进入阿弥陀佛的真实报土之果。念南无阿弥陀佛,如果用自力心称念就叫做假心,假心就是方便之心。念南无阿弥陀佛,若用他力心称念就叫做真心,真心就是因为依佛的愿力来做自己往生的修因。这就是印光大师在《文钞》所开示:

  【以果地觉做因地心】,果地名号来做我们因地修因,所以名号的果地觉性是我们因地众生成佛的因愿,因此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阿弥陀佛的佛号来做我们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真实报土的修因,所依靠就是佛号的佛愿,佛的愿力就在六字果号之中。

  所以善导大师说:「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不论人道的众生、天道的众生、声闻乘的众生、缘觉乘的众生、或菩萨的众生通通都放下自力心,以名号本愿力他力心来修因,因若一样,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果土,当然果报就一样。

  阿弥陀佛是慈悲平等的一位佛,要救度十方的众生是慈悲、是平等。那为何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九品的差别呢?有上品上生一直到下品下生这品位差别呢?可见不是佛要度众生,对这个众生较好,所以救度他往生的品位较高;对这个众生较不好,救度他往生西方的品位较低,不是!佛没这种分别心,因为佛的心是平等心,那为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九品差别呢?就因为众生心不同故。众生的修因若不一样,得受的果位就不一样,不是佛的心有分别,实在是众生心在修行有差别。所以放下自力心,以六字果号南无阿弥陀佛来做往生的修因,这就是他力心。不论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同样用这种他力心来念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真实报土,果位通通一样,无为涅槃西方报土,无品位之差。

  善导大师这段《观经四帖疏》问答的开示,道理非常的深奥,很值得我们细细探讨。

  第三本引用的经论是《往生论注》,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言:

  【一切外凡夫皆得往生】

  又言:

  【明知下品凡夫,但令不诽谤正法,信佛因缘,皆得往生】。

  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这两段开示,也使我们了解凡夫可以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外凡夫皆得往生,非常清楚明白指出外凡的众生念佛可以往生,既然是讲凡夫,当然就是有烦恼、有妄想、有执着的人,既然是凡夫念佛能够往生,这就是阿弥陀佛绝对救度故、这就是阿弥陀佛大悲不弃故。所以下品的凡夫只要不诽谤正法,信受阿弥陀佛的本愿,称念六字洪名,信佛因缘,皆得往生。下品下生的凡夫一生造尽五逆十恶之罪,但没诽谤佛法,所以在此昙鸾大师才会说,但令不诽谤正法,信受六字果号,依靠佛的愿力救度,这就是信佛因缘。这信佛的因缘,必然有念佛的修行,信就是信这句佛号可以使我称念,得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果报。所以有信当然有行,信行一体故。信就是从闻其名号建立,就是听闻六字洪名的本愿道理,可以建立对念佛的信心,建立对念佛的信心,就会一生老实念佛,就会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当然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第四本引用的经论是《安乐集》,道绰禅师在《安乐集》言:

  【弥陀净国,位该上下,凡圣通往者,今此无量寿国是其报净土,由佛愿故,乃该通上下,致令凡夫之善并得往生,由该上故,天亲、龙树及,上地菩萨,亦皆生也】。

  道绰禅师在《安乐集》的这段开示,是显示圣人凡夫都可以依靠

  阿弥陀佛的愿力,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弥陀净国,位该上下」,阿弥陀佛清净的国土,可以使上圣下凡的人通通可以往生。「凡圣通往者」,凡是指凡夫圣是指圣人,三圣六凡的众生,大家都通通可以前往西方佛国。因为阿弥陀佛名号救度的对象是十方众生,十方的众生有三圣、有六凡,所以无量寿佛国是报净土,我们对道绰禅师在《安乐集》的开示,了解阿弥陀佛要救度众生回归西方报土成佛悲心愿力,所以阿弥陀佛的国土是清净的报土。我们对道绰禅师在《安乐集》的开示得知,「由佛愿故,乃该通上下」,这句话讲得很好,因为法藏菩萨的悲心愿力要救度十方的众生,所以西方佛国凡圣可以通往,致使凡夫之善并得往生。凡夫念南无阿弥陀佛之善可以往生西方,我们凡夫众生要如何修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呢?念佛。因为我们念佛,所以凡夫可以得到往生成佛的果报。那在此《安乐集》道绰禅师说「凡夫之善」,这个「善」用得太好了,念佛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很好,所以称做「善」。

  《阿弥陀经》往生因的经文世尊开示说: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闻阿弥陀佛的名号,只要一日七日的念佛,一心不乱,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念南无阿弥陀佛的男子叫做善男子,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女人叫做善女人。具缚的凡夫竟然被佛称为善男子、善女人,只因为念南无阿弥陀佛,所以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最好的修行。

  《安乐集》说凡夫之善,讲得太好了,因为「该上故,天亲、龙树以及,上地菩萨,亦皆生也」,阿弥陀佛的清净国土,连天亲菩萨、龙树菩萨以及登地的菩萨都想要往生了,何况我们凡夫众生呢?

  「诸有、垢障、外凡、下品」,都是指烦恼未断的凡夫众生,世尊在《无量寿经》说:「诸有众生」,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说:

  「垢障凡夫」,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说:「一切外凡夫」,道绰禅师在《安乐集》说:「凡夫之善」,这些都指烦恼未断的具缚凡夫。罪恶重障凡夫之出离,若不依弥陀不可思议的愿力,何得契乎?罪恶凡夫众生若不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要如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呢?故印光大师言:

  【不修此法,欲仗自力断惑证真,以了生死则万难万难】。

  印光大师这段开示讲得太好了,也讲出凡夫众生要解脱生死的唯一方法。若不修念佛的法门,想要依靠自力来断惑证真、解脱生死是非常的困难。印光大师实在很关心我们众生的生死大业呀!这段话也是印光大师鼓励我们具缚的凡夫修学净土法门,祖师无非与佛陀同样的悲心,希望我们众生可以解脱往生成佛,所以才会这么悲心的开示呀!

  凡夫之罪虽重,但弥陀之愿力更强,以业力较诸愿力,不啻沧海一粟。虽然我们凡夫罪业很重,但是阿弥陀佛要救度我们的愿力更重,我们凡夫的业力与阿弥陀佛的愿力做一个较量,就像沧海一粟。所以我们不用担心我们是烦恼很重的凡夫众生,重要的就是我们要将我们的心,安住在这六字洪名本愿力之中。要如何安住在阿弥陀佛的本愿力呢?就是念佛,一生老实念佛,自然在临命终就可以得到阿弥陀佛现前接引。

  凡夫罪深如石重

  六道生死如大海

  弥陀愿力如巨船

  娑婆世界如此岸

  西方净土如彼岸

  「自力修行,断惑证真,难行之道,如石之性重,投诸大海必沉,不能由此岸到达彼岸。他力念佛,往生西方,易行之道,如石之性重置诸大船必浮,顺利由此岸到达彼岸」。

  我们凡夫虽然业障很重,但是石头若把它放在船上,可以从生死的此岸渡过生死大海到涅盘的彼岸,我们凡夫的罪业就像那石头,六道生死就犹如大海,阿弥陀佛的愿力就如一艘大船,娑婆世界就如此岸,西方净土如彼岸,所以要自力修行断惑证真、要解脱生死,这难行之道就像石头的重量,若投入大海一定会沉入水中,所以就不能从此岸到达彼岸。那他力念佛往生西方,易行之道譬如石头虽然有重量

  ,若放在水中就会沉下去,但是放在船上就可以靠着船的力量不会沉入水中,就可以顺利从此岸到达彼岸。所以重要的就是这粒石头是安置在什么地方,不是石头的重量。这意思就是说,不用担心我们众生的业障是多么的重、不用担心我们的罪业是多么的大,重要的是我们的心安住在哪里?我们的心若安住在六字果号南无阿弥陀佛他力本愿之上,我们就可以解脱生死。所以念佛虽然是很简单的修行,但却是有很深奥的道理,念佛虽然是很平常的修行,却是可以使我们往生成佛的修行。

  净土法门难信之法,并不是因为很困难修行才难信,实在是因为很容易修行才难信;念佛不是因很困难往生才难信,实在是因为很容易往生才难信;不是凡夫难信而已呀!连二乘人甚至连菩萨都很难信。

  在《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世尊说:

  【有一亿的菩萨不听闻此法故,退转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连《无量寿经》的真实教法都有一亿的菩萨不想听闻而退转佛道了,实在净土法门确实是如世尊所说难信之法。既然是难信,我们凡夫众生才要从信好好入手,让我们心中可以安心念佛的就是破疑生信。

  下面再引弥陀第十八愿证明凡夫必能往生,愿言: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

  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不解本愿之人容易错会「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两句,以为犯了逆恶谤法之罪人,阿弥陀佛不予救度。善导大师《观经疏》就此明解言:「如四十八愿中,除谤法、五逆者,然此之二业,其障极重,众生若造,直入阿鼻,历劫周慞,无由可出,但如来恐其造斯二过,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摄也」。

  一般人很容易误解第十八愿最后「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两句话的意思,错解的人会认为阿弥陀佛虽然要用名号救尽十方众生,但是造五逆罪的人、造诽谤正法之罪的人,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真正的意思是这样吗?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帮我们解释出来,让我们明白了解,善导大师说四十八愿中第十八愿,「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两种的罪非常的殷重,众生若造这两种的罪业,会堕入阿鼻地狱,经过无量亿劫受苦无穷,无由可出。但如来非常的悲悯,怕众生造诽谤正法、造五逆之罪,所以方便止言。

  「方便止言」就是方便权巧对还没造五逆罪、诽谤正法之罪的人

  说:「你若造这两种罪业,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呀」!这就是「方便止言,不得往生」的意思,亦不是不摄也,不是不要救度已经造五逆罪、诽谤正法之罪的人,不是!是对还没造作这两种罪业的人,预先讲他若造这两种罪业不会往生喔!实在众生若逢缘触境,造下这两种罪业,阿弥陀佛同样慈悲怜悯救度。这是站在佛的立场来解释「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两句的意思。若站在众生的立场呢?众生若造五逆十恶、诽谤正法,没有回心转意,当然不想要念佛、不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当然就不会往生。但是若造下逆恶之罪、诽谤正法之罪知道不对,回心转意念佛,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可以得到阿弥陀佛的救度。

  所以机与法要两方面同时来看待,对净土法门才不会产生修学的迷点。念南无阿弥陀佛,体解到阿弥陀佛连造五逆罪、诽谤正法之罪

  就都要救度他了,何况没造五逆之罪、诽谤正法之罪的人。所以了解到佛心这么的慈悲,十方的众生内心就会安心念佛,越体会佛的慈悲心,越会想要念佛;越了解佛对众生救度的心怀,越会想要精进念佛。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听闻阿弥陀佛的本愿道理,就会使我们一生安住在这六字洪名老实念佛。故知「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是如来对未造之人方便禁止之言。众生习重逢缘触境果真造罪,如来大悲不舍一人仍然救度。有的人开始会担心阿弥陀佛的名号既然连逆恶之罪、诽谤佛法之人都要将他救度,那这样我就肆无忌惮念佛造罪也无妨,不是!会这样体会,必然是误解阿弥陀佛的本愿,也必然错解阿弥陀佛的佛心、佛愿。一个了解父母爱心的孩子是越会去孝顺父母呢?或者是越会去忤逆父母?当然是越会去孝顺父母,哪有说越了解父母的爱心越去忤逆父母?越了解父母的爱心才会越去孝顺父母,这是人性。越了解佛的慈悲愿力,越会去断恶修善;越了解佛的悲心愿力,越会想要去念佛、越爱念佛,这是人性。所以阿弥陀佛的名号绝对救度,是站在佛慈悲要救度众生的立场,来彰显这六字意义。我们了解之后,一生精进用功称念,这样就是一个真正的净业行者。所以如来本愿嘉号能灭三毒烦恼,喻如阿伽陀药能灭一切毒,盖能有此大益者,是自弥陀不可思议愿心中流出,故使逆恶凡夫亦得往生也。

  《往生论注》云:

  【有凡夫人烦恼成就,亦得生彼净土,三界系业毕竟不牵,则是不断烦恼得涅槃分,焉可思议,祖言明示,何得疑焉】?

  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的这段开示,显示具足烦恼的凡夫众生,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虽然有业障、无明、烦恼,但是不会被烦恼业力牵引在三界之中继续轮回受苦,因为念佛故,所以净土法门是

  不断烦恼证菩提。

  在《往生论注》昙鸾大师的开示,祖师的开示当然值得我们念佛的行者信受。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并不是在娑婆因地念佛修行,就将见思烦恼断尽才往生到西方果地去呀!不是!这就是靠阿弥陀佛的本愿名号,将我们的生死大业消灭,使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也就是印光大师在《文钞》所开示的带业往生。因为我们的生死大业

  不是我们自己修行的功夫,不是我们自己修行的功德灭除。我们的罪业有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不是将所有的三惑烦恼断尽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还有烦恼。所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叫做带业往生,具缚的凡夫可以念佛往生的道理了解了,我们一生当然就欢喜感恩、安心称念。我们现在还在娑婆的因地,念佛岂不是求一份安心,所以念南无阿弥陀佛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道理,很值得我们净业的行者探讨。

  时间的关系,我们就讲到这里,祝福诸位四众佛子,当生成就,念佛成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凡夫众生       往生)(五明学佛网:凡夫众生       往生)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下集)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上集) 

 大寂尼师:如何证明临终往生净土? 

 大寂尼师:临终、中阴身、作七、度亡开示(如何对往生的亲友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2.同诵阿弥陀经念佛 

 郑振煌居士:净土安心法门——弥陀大愿摄众往生 

 谈锡永居士:生与死的禅法 十六、“往生”的修习与实践—— 

 谈锡永居士:生与死的禅法 十四、临终的解脱与往生——说“ 

 杨云唐居士:无我与往生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 第二集 朝向西方路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 第二集 妙莲长老主持佛七弘法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 第二集 特稿选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