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两只麻袋(感人至深的故事!)


   日期:2010/5/19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两只麻袋

(文:转载) 

他是个抢劫犯,入狱一年了,从来没人看过他。

眼看别的犯人隔三岔五就有人来探监,送来各种好吃的,他眼馋,就给父母写信,让他们来,也不为好吃的,就是想他们。

在无数封信石沉大海后,他明白了,父母抛弃了他。伤心和绝望之余,他又写了一封信,说如果父母如果再不来,他们将永远失去他这个儿子。这不是说气话,几个重刑犯拉他一起越狱不是一两天了,他只是一直下不了决心,现在反正是爹不亲娘不爱、赤条条无牵挂了,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这天天气特别冷。他正和几个“秃瓢”密谋越狱,忽然,有人喊道:“他,有人来看你!”会是谁呢?进探监室一看,他呆了,是妈妈!一年不见,妈妈变得都认不出来了。才五十开外的人,头发全白了,腰弯得像虾米,人瘦得不成形,衣裳破破烂烂,一双脚竟然光着,满是污垢和血迹,身旁还放着两只破麻布袋。

娘儿两对视着,没等他开口,妈妈浑浊的眼泪就流出来了,她边抹眼泪边说:“小刚,信我收到了,别怪爸妈狠心,实在是抽不开身啊,你爸……又病了,我要服侍他,再说路又远……”这时,指导员端来一大碗热气腾腾的鸡蛋面进来了,热情的说:“大娘,吃口面再谈。”刘妈妈忙站起身,手在身上使劲的擦着:“使不得、使不得。”指导员把碗塞到老人的手中,笑着说:“我娘也就您这个岁数了,娘吃儿子一碗面不应该吗?”刘妈妈不再说话,低下头“呼啦呼啦”吃起来,吃得是那个快那个香啊,好象多少天没吃饭了。

等妈妈吃完了,他看着她那双又红又肿、裂了许多血口的脚,忍不住问:“妈,你的脚怎么了?鞋呢?”还没等妈妈回答,指导员冷冷地接过话:“你妈是步行来的,鞋早磨破了。”

步行?从家到这儿有三四百里路,而且很长一段是山路!他慢慢蹲下身,轻轻抚着那双不成形的脚:“妈,你怎么不坐车啊?怎么不买双鞋啊?”

  妈妈缩起脚,装着不在意的说:“坐什么车啊,走路挺好的,唉,今年闹猪瘟,家里的几头猪全死了,天大旱,庄稼收成不好,还有你爸……看病……花了好多钱……你爸身子好的话,我们早来看你了,你别怪爸妈。”

  指导员擦了擦眼泪,悄悄退了出去。他低着头问:“爸的身子好些了吗?”

  他等了半天不见回答,头一抬,妈妈正在擦眼泪,嘴里却说:“沙子迷眼了,你问你爸?噢,他快好了……他让我告诉你,别牵挂他,好好改造。”

  探监时间结束了。指导员进来,手里抓着一大把票子,说:“大娘,这是我们几个管教人员的一点心意,您可不能光着脚走回去了,不然,他还不心疼死啊!”

  他妈妈双手直摇,说:“这哪成啊,娃儿在你这里,已够你操心的了,我再要你钱,不是折我的寿吗?”

  指导员声音颤抖着说:“做儿子的,不能让你享福,反而让老人担惊受怕,让您光脚走几百里路来这儿,如果再光脚走回去,这个儿子还算个人吗?”

  他撑不住了,声音嘶哑地喊道:“妈!”就再也发不出声了,此时窗外也是泣声一片,那是指导员喊来旁观的囚犯们发出的。

  这时,有个狱警进了屋,故做轻松地说:“别哭了,妈妈来看儿子是喜事啊,应该笑才对,让我看看大娘带了什么好吃的。”他边说边拎起麻袋就倒,他妈妈来不及阻挡,口袋里的东西全倒了出来。顿时,所有的人都愣了。

  第一只口袋倒出的,全是馒头、面饼什么的,四分五裂,硬如石头,而且个个不同。不用说,这是他妈妈一路乞讨来的。他妈妈窘极了,双手揪着衣角,喃喃的说:“娃,别怪妈做这下作事,家里实在拿不出什么东西……”

  他像没听见似的,直勾勾地盯住第二只麻袋里倒出的东西,那是--一个骨灰盒!他呆呆的问:“妈,这是什么?”他妈神色慌张起来,伸手要抱那个骨灰盒:“没……没什么……”他发疯般抢了过来,浑身颤抖:“妈,这是什么?!”

  他妈无力地坐了下去,花白的头发剧烈的抖动着。好半天,她才吃力地说:“那是……你爸!为了攒钱来看你,他没日没夜地打工,身子给累垮了。临死前,他说他生前没来看你,心里难受,死后一定要我带他来,看你最后一眼……”

  他发出撕心裂肺的一声长号:“爸,我改……”接着“扑通”一声跪了下去,一个劲儿地用头撞地。“扑通、扑通”,只见探监室外黑亚亚跪倒一片,痛哭声响彻天空……

--------------------------------------------------------------------------------

《两只麻袋》读后感

(文:转载)

人之初,性本善。其实每一个人,犯错或者犯罪,都是本性的一时迷失,我们中也常常会有年轻人讲这句话:我自己的人生之路我负责。现在我们看看这个文章中的主人公,他的人生之路,走到了监狱中,他能够为自己负这个责任吗?即使他的父亲还健在,可父母的心灵忍受了怎样的煎熬,做儿子的可曾体会?

也许我们会想,是他的家境太贫穷了,才让人这么悲伤。其实朋友们,这些文字让人感动的,不仅仅是那些硬梆梆的乞讨而来的干粮,更让人动容的是父母对儿女的那颗心。

让我们心灵受到触动的是,在这个世界上,不仅仅只有一个刘刚,而像这样在痛苦中煎熬的父母,也当然不仅仅是这一对凄凉的老夫妇,我们眼前有多少五十岁的精神矍铄幸福生活着的人们,一样的养儿,不一样的结果。

也许大家说,这是命运,可是命运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这个让我们全社会反思。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不是走向的幸福的人生,而是走向黑暗之中,甚至很可能一生不见光明。

我们全社会的人,都有责任睁开眼睛看看这些风华正茂的高墙内的青少年,通过他们,反思我们的教育,尤其是我们的社会教育中到底缺了什么?这个孩子的家庭这么贫穷,他真的不知道吗?看到别的犯人有人来探监,送来好吃的,他居然眼馋给父母写信,当然也有对父母的思念,但是他的内心深处,为父母想过吗?想过家里的经济怎么样支撑下去,想过父母是什么样的心境?他在高墙之内坐监,父母坐的是没有高墙的监狱,是心灵的监狱。

当父母的信件,没有及时地回过来,人也没有及时到的时候,他没有想到是不是父母身体不好,是不是家里出了什么事情?他认为父母抛弃了他。古人,母亲在家里咬咬手指头,儿子在山里就能感受到,而他的父亲已经在遗憾中去世了,他居然一点点都没有感知到,可见他平时和父母的心离得是多么远。

我们可以想像父亲在临终前,是如何闭上了双眼,那是怎样的不舍呀!有多少的担忧,多少的牵挂。

我们在想,一位失去了丈夫,家境贫寒的女性,千辛万苦走几百里路去看她的儿子,她的内心,是什么样的滋味?是什么信念支撑着她去乞讨?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她,能够忍着失去丈夫的悲痛?那是一颗母亲的心哪!

当我们看到她脚下破裂的伤口,我们想到的是肉体上的痛,其实,她心灵的痛,要胜过身上疼痛的多少倍呀!可是她见到儿子的时候,她没有一句怨言,我们看看那个外貌描写:「头发全白了,腰弯得像虾米,人瘦得不成形,衣裳破破烂烂,一双脚竟然光着,满是污垢和血迹,身旁还放着两只破麻布口袋。」读到这里就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潸然泪下。

这位含辛茹苦的母亲也流泪了,她一开口,就是安慰儿子的话,她仿佛知道儿子对父母的所有的不解与埋怨。当接过指导员端来的那碗鸡蛋面的时候,老人非常厚道地推托着,但是,她真的是从饥饿中不知道熬过多少天哪!

儿子等妈妈吃完了那碗面,才终于看到了妈妈的脚,居然还问妈妈鞋子在哪里?当知道妈妈是步行来的时候,他问妈妈怎么不坐车,为什么不买鞋。

而母亲对于儿子如此的少不经事,如此不把父母放在心上,非常地淡然,甚至还掩饰着缩起自己脚,继续跟儿子解释,为什么探儿子来晚了。

当儿子问起已经去世的父亲的时候,母亲心里的痛化作了泪水,然后又掩饰地对儿子说,是沙子迷了眼。管教人员们,都看出来,他的父母是没有能力坐车来,没有买鞋的钱,没有吃饭的钱,他们凑了路费,不忍心再让这位善良的母亲光脚走回去。这位母亲,就认为儿子已经让人家操心了,再要人家捐助的钱,会折寿,坚决推托。指导员把自己当成这位母亲的儿子,真诚地请老人收下,这个时候做儿子的,才似乎真正明白……

他是儿子啊!

他也是一个成年人,为什么此时他才会明白呢?因为他从来没有把父母放到自己的心上。所以即使到了监狱中,他想的也是只有自己,没有想到给父母造成了多大的伤害。他没有想到他的失足,是对父母致命的伤害,因为他就是这个家庭的全部。

当母亲背着两个口袋,被大家打开时,当母亲乞讨的真相露出来的时候,母亲想到的不是自己,在几百里的路途中,吃了多少的苦,他怕自己的儿子面子上挂不住,一再地给儿子道歉。

母亲这颗无怨无悔无求的心哪!

当另一个麻袋里的父亲的骨灰盒掉出来的时候,我们才明白,爸爸不是没有来呀,爸爸来了!那位死不瞑目的父亲怎么会不来呢……

此时的儿子才明白了,自己原来犯了一生无法追悔的错。是啊,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喊一声爸爸,只有一个人回答,叫一声妈妈,只有一个声音回应。

「表里山河,天下有失而复得之江山;墓门拱木,自古无死而复生之双亲。」我们再也不要上演「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剧了。我们相信在这样心灵的震撼下,这个服刑人员刘刚,那一声:「爸,我改。」是发自肺腑的,是和他的父亲在天之灵感通的。我们也相信,他的狱中生活,一定会是另一景象。

这个故事完了吗?没有。我们在这个故事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这位指导员,他是一个懂得教育的警官,其实,也是他有一颗感同身受的柔软的心,也是他相信「人之初,性本善」的祖训,才有这篇文字,才有了这场成功的教育。

当窗外那些服刑人员看到这位母亲,听到这位母亲所讲的那些话语的时候,他们想到的是什么呢?他们想到的一定是自己的父母、亲人,他们想到的是,由于他们的一失足,而给家里所有的亲人造成的无尽的伤害与痛苦。

当刘刚跪下去的时候,当刘刚用头撞地的时候,窗外黑压压的一片。因为父子有亲是人的天性,其实他们本善的心,从未泯灭,只是需要用爱心去唤醒,就像一颗种子在土里,它需要阳光、空气、水分等充足的条件才能够发芽、开花、结果。

「过能改,归于无」,这个故事我们不能仅限于深深的同情之中,感动的眼泪可以流,但我们更多的要提起理智,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需要思考,我们当今社会的教育更需要思考。我们曾经给了孩子们什么样的教育,致使有些孩子走进了监狱的大门,我们又正在给我们的青少年什么样的教育?而当我们的孩子们不幸踏入监狱大门的时候,这个时候不是放弃教育的时候,而是更应该用一颗真心、爱心去挽救的时候。就像那位指导员,用自己的真诚,去唤醒这些服刑人员的真诚心、感恩心、本善之心。

其实教育没有那么难,就是一份心与心的交汇。

我们相信在这样一场心灵的洗涤、一场爱的教育之后,这些服刑人员的心境,一定会大有提升,他们会为了自己的父母、亲人好好改过,从而让他们的人生越来越走向光明。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       父母)(五明学佛网:       父母)  

 其它:论佛教的孝道思想(远尘) 

 萦绕心头千年的孝思(盂兰盆经) 

 董群教授:略论禅宗对儒家伦理的会通——以礼、孝、忠为个案 

 正如法师:岭南第一大刹光孝寺 

 开愿法师:孝道的真实意义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八)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七)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六)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五)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四)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三)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