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你的第一责任是使你自己幸福,你自己幸福了


   日期:2015/11/19 14:3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为什么没有幸福感?有了这个问号后,我就去观察周围的人,这才发现,有幸福感的人是如此之少。有一年,我拿出贺卡看了看,结果发现最多的是“祝你幸福”,这可能是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所以才会觉得是永远的吉祥话。

  幸福的本质是什么呢?

  日本春山茂雄博士在《脑内革命》一书中说,当我们感知幸福的时候,其实是生理在分泌一种内吗啡,即幸福感是体内内吗啡的分泌。从罂粟里提炼的吗啡是毒品,它的魔力正是在于它的分子结构模拟了生理基础上的内吗啡,让你体验到一种伪装的、模拟的快乐。

  吃饭能带来愉悦,人在生理基础上是快乐的;在实现安全、爱和尊严的需要的过程中,伴随着更大量内吗啡的分泌,让你感知自己的幸福;最重要的是,当你完成自我实现的时候,内吗啡就到达非常高的水平,远远超出吃饭带来的幸福感。

  这种生理和心理的结合,使我觉得,能够体验到幸福感,是一个需要训练、感知且不断提高的过程,因为幸福不是与生俱来的。

  我觉得世界上的幸福,首先来自一个坚定的信念。

  我常去高校和大学生交流,给我最多的感觉是,他们面临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人生观的确立和价值观的走向,即人为什么活着。

  我觉得人是追索意义的动物,尤其是年轻人,都曾经无数次地叩问过这个问题。

  一个人的目标,一定需要他自己经过艰苦的摸索,然后在心理结构里确立下来,否则,无论我们多么用心良苦、谆谆教导,它真的只是一个外部的东西。

  繁杂的外界所影响,甚至被遮蔽了。当一个人开始有意识地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那是在清理他的心理结构,然后明白心中取得最主打作用的架构和体系。

  我曾在一所大学做讲座,台下有学生递条子说:“毕老师,我年轻貌美,又有这么好的大学文凭,要是不找一个大款把自己嫁了,是不是浪费了资源?”

  在大学生自我形象的构建里,有一部分是他们的“出身”(阶层):他们从各种阶层突然聚合到一起,大学虽是个相对小的、封闭的环境,却也是整个社会的缩影,因此,如何看待自己不可选择的出世阶层,这是自我形象非常重要的部分。另外一部分是他们的学业,包括学习的能力、智商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等,可归为自己奋斗来的部分。

  还有特别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外在条件——长相。

  我曾在一所大学做关于自我认知的讲座,请台下的学生回答:你们有谁曾经为自己的长相自卑?

  结果齐刷刷地举手——所有的人都自卑!

  我当时一下子不知该如何反应:没料到当代年轻人在相貌问题上,居然有如此大的压力。

  后来,我悄悄问一位女生,问她为自己相貌的哪一点自卑,我实在找不着——她身材窈窕、黑发如瀑、明眸皓齿、肤如凝脂,真的是美女。

  她说,我有一颗牙齿长得不好看。

  我说,哪颗牙齿?

  她说,第六颗牙齿。

  我说,谢谢你告诉我,否则站在对面看你一百年,我也看不见你那颗牙齿不好。

  她说,我从来都是抿着嘴只露出两颗牙齿。同学都说我多冷、多高傲,其实,我只是怕人看到第六颗牙齿。

  我觉得,当一个人不能接纳自己,不能和自己友好相处的时候,他就不能和别人友好的相处。因为,他对自己都那么百般挑剔、那样苛刻,又怎能和别人有真诚的、良好的沟通与关系?

  面对一个我们不可改变的东西,该如何对待它,每个人的答案是不一样的,而这个不一样的答案,却可能深刻地影响我们的一生。比如,一个人认为他丑,有什么权利得到幸福?一个人说他很贫寒,为什么别人可以含着银汤匙出生,他却含着草根出生?

  面对种种不平等,我常跟年轻人说,不平等是社会有机的一部分,而让它变得更为平等,是你义不容辞的责任之一。

  首先,你要丢掉幻想,坦然接纳不公平、巨大的差异或先天不良。然后,对于自己可改变的部分,你就要细细地分析,找出自己的优缺点,是优点就让它更好,是缺点就要去弥补,尤其要突出优点,把自己光彩照人的方面表达出来。

  应该去认识自己的长处,将它发扬光大,去接纳那些不可改变的东西。当你能够坦然地面对自己的时候,其实也就可以坦然地面对世界——放下包袱后,你才可以轻装前进。

  费尔巴哈说过:“你的第一责任是使你自己幸福。你自己幸福了,你也就能使别人幸福,因为,幸福的人愿意在自己周围只看到幸福的人。”

  (摘自淇河晨报,出自毕淑敏《做一个有香气的女子:心若幽兰远》一书)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责任       幸福)(五明学佛网:责任       幸福)  

 普献法师:十个幸福方程式 

 果煜法师:天心明月 2.幸福贴心 

 陈兵教授:佛教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 

 赖永海教授:心灵净化与佛教的社会责任 

 在变化中承担责任(佛诞日供灯开示) 

 杨曾文教授:当代佛教的社会教化责任 

 温金玉教授:慈善:佛教承担的社会责任 

 温金玉教授:慈善是佛教承担的社会责任 

 陈星桥居士:以责任感和自信心开拓人生——读《法华经》一得 

 开愿法师:我们的愿望和责任 

 贤崇法师:简单就是快乐,就是幸福 

 贤崇法师:踏上八正道的幸福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