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你还有敬畏之心吗?


   日期:2015/11/16 20:4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这里所谓畏就是敬,南怀瑾说:“只有两种人可以无畏,一种是第一等智慧的人,一种是最笨的人,可以不要畏”,人生无所畏,实在危险,孔子教我们要有敬畏之心。

  敬畏——是人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有时候它是一种风格,有时候它是一条底线。

  一、畏天命

  以前乡下人相信命,但至于命又是什么?他不知道,反正事好事坏,都认为是命,他的思想有一个中心。他做什么事前,都是思量一番,觉得举头三尺有神明,不可行可恶之事。

  天命也是这样,这“畏天命”三个字,包括了一切宗教信仰,信上帝、主宰、佛。这些都是“畏天命”,从前社会等级分明,这种畏,用来维护社会稳定。

  现代人虽然破除了迷信,但依然要有所敬畏,“天地有定律,四季有成规,万物有法则”,自然、生死就是我们需要敬畏的天命。

  二、畏大人

  这个大人并不是一定指官做得大。对父母、长辈、有道德学问的人有所怕,才有成就。一个人再成功,总有他的父母、上级,让他敬畏,从而做事各自心中掂量再三,不轻举妄动。

  一个人有所怕才有所成,一个人到了无所怕,不会成功的。我们只要研究历史上的成功人物,他们心理上一定有个东西,一个信仰的东西,一个主义,一个目的,假使没有这个中心就完了。

  孔子说小人“狎大人”,玩弄别人,一切都不信任,也不怕圣人的话,才会一无所成。

  三、畏圣人之言

  像我们读《论语》,看四书五经,基督教徒看圣经,佛教徒看佛经,这些都是圣人之言,怕违反了圣人的话。

  文人读孔孟之书,培养兼济天下的抱负,他们“敬”先贤的人生理想和道德形象,“敬”是一种引人向上的力量。文天祥、方孝孺、史可法这些英杰都是遵从“敬”的感召。

  我们中国,时至今日,是有敬畏之心的人多呢,还是无敬畏之心的人多呢?我们对于自然、生死,有多少敬畏?我们对于法律、道德,有多少敬畏?我们对于传统、文化有多少敬畏?

  这是一个我们中国人必须正视,并且必须做出诚实回答的问题。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敬畏       智慧)(五明学佛网:敬畏       智慧)  

 傅味琴居士:觉悟从智慧悲心来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增长智慧的正行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退失智慧的邪行 

 果煜法师:力挽狂澜 智慧的修炼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智慧的修证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智慧解脱 

 郑石岩教授:禅——心的效能训练 第二章 禅行 笃实力行的 

 洪启嵩居士:智慧──诸佛的母亲 

 洪启嵩居士:智慧年‧慈悲年 

 如本法师:智慧之门 

 惟觉法师:八大人觉经 第五觉悟 多闻智慧觉 

 赵跃辰居士:七十空性论今诠 导读 16.愚昧、理性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