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嘎玛仁波切:累积福报要两条腿走路


   日期:2015/11/15 9:1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关于“证悟”,佛陀讲过很多,我们要慢慢理解,佛陀告诉我们:万事万物不是完全没有,但不能执着永恒的存在。

  西方人喜欢讲“灵魂不灭”,灵魂不灭,佛教徒当然承认,但是认为生命轮回到天堂以后,就能永远在那里享受,佛教并不这样认为。除非脱离轮回,不然的话你就算到了天堂,天堂里的身体也会灭,你到了地狱,最后的结论还是会灭。最后只有我们所谓的意识,就称为灵魂好了,他一直不停地流转。

  灵魂就像虚空,他永远都在那儿,不管这个地球是不是存在,处于行住坏空的哪个阶段,虚空永远存在。可是,你却摸不到虚空,也抓不到虚空,但是你可以肯定,他就在那里。灵魂也应如此思维,虽然看不见摸不到他,但无论身体变成什么样子,灵魂总是在。

  也因此,佛教告诉我们:行走于中道,断四边。断掉“有”、“无”皆是、“有”、“无”皆不是的念头,执着永恒的“有”和“无”也要断掉。所以,人死了就消失了吗?认为人死了、水干掉、火熄灭等等现象就是没了,这正是断见。我们要不住两边,走中间道路才行。

  这又像佛珠,不管是18颗、36颗还是 108颗,所谓的珠珠相连,加个首珠,人们就认为这叫佛珠了。但当你把这条珠链打散后放在那里,人们只会认为是一堆珠子而已。类似军队、民族等等都是这样的概念,是一个综合体的名字。我们的身体也是这样,从头到脚数不尽的生命以细菌、细胞等形态混杂在一起,因为我们的灵魂福报最大,能掌控这个身体,才有了“我”的概念,这个“我”是随着气到处飘动的一个灵魂。

  人们都想通俗易懂的理解“智慧”空行,其实“无我”的境界就叫“智慧”。但是光靠智慧却不能付出行动。比如,当以空性针对没有理解空性的人去做布施时,就又会回到善巧上去了。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我们称为福德资粮的来源。世间的人们,渴望拥有健康的身体、财富、名利,好的修行环境,哪怕是想要接触正统的佛法,不要遇到邪师邪教等等,都是福德资粮。你能想象出来的,我们活着所要具备的一切条件都叫福德资粮。

  智慧资粮是打破执着于永恒后的空性见,就是证悟空性。就算现在我们做不到,也要学会锻炼自己如梦如幻地看待万事万物,不要太执着你现在所有的一切,因为无论你现在所面对的是好还是坏,都会随着无常不断变化。昨天,对于你来说,就像做了一场梦而已,不管是好梦还是噩梦,都已过去。你对一个个昨天的执着,会不会对今天和明天产生影响呢?会的,影响就是你现在难以改掉的习气。

  如梦如幻,如露如电,作为一个佛弟子,如果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的修持之中,都能如此练习看待,正是在慢慢累积智慧资粮的过程。闻思修佛法会提升我们的智慧,增加我们的智慧资粮。智慧,就像眼睛一样,让我们找到究竟解脱的光明道路,不会过度执着轮回、断边和涅槃寂静等等一切,而是用真实无伪的菩提心往中道上去走。这是我们作为大乘佛教徒脱离轮回成佛的重要方法,累积福德和智慧两种资粮,就是在用两条腿走向中道正途。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累积福报       智慧)(五明学佛网:累积福报       智慧)  

 傅味琴居士:觉悟从智慧悲心来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增长智慧的正行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退失智慧的邪行 

 果煜法师:力挽狂澜 智慧的修炼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智慧的修证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智慧解脱 

 郑石岩教授:禅——心的效能训练 第二章 禅行 笃实力行的 

 洪启嵩居士:智慧──诸佛的母亲 

 洪启嵩居士:智慧年‧慈悲年 

 如本法师:智慧之门 

 惟觉法师:八大人觉经 第五觉悟 多闻智慧觉 

 赵跃辰居士:七十空性论今诠 导读 16.愚昧、理性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