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大安法师:《净土宗教程》四十八愿的结构分类


   日期:2015/11/6 13:5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无量寿经)魏译本四十八愿的结构分类,按隋慧远法师之注解,可分为三大类:一摄法身愿,二摄净土愿,三摄众生愿。此分类框架脉络分明,谨依此说,分述列表如下:

  摄法身愿

  (凡有三愿) 第十二:光明遍照十方愿

  第十三:寿命同佛永久愿

  第十七:诸佛称名赞叹愿

  摄净土愿

  (凡有五愿) 第二十七:万物悉皆殊特愿

  第二十八:菩萨道树普见愿

  第三十一:净国照见十方愿

  第三十二:严饰超诸天人愿

  第四十:随意见诸佛国愿

  摄众生愿较为复杂,可细分为四类,即:摄净土天人愿、摄净土圣众愿、摄他方众生愿、摄他方菩萨愿,列表如下:

  摄众生愿(一)(共有二十四愿) 一、摄净土天人愿(凡十六愿)

  第一:国中无三恶道愿

  第二:不复更生恶道愿

  第三:各得真金色身愿

  第四:形色无有好丑愿

  第五:生者皆得宿命愿

  第六:皆得天眼彻视愿

  第七:皆得天耳彻听愿

  第八:皆得知他心念愿

  第九:皆得神足飞行愿

  第十:不起贪计身见愿

  第十一:正定必至涅槃愿

  第十五:寿命修短随意愿

  第十六:国中无不善名愿

  第二十一:各具三十二相愿

  第三十八:妙服自然在身愿

  第三十九:受乐同于漏尽愿

  二、摄净土圣众愿(凡有八愿) 第十四:声闻广多无量愿

  第二十二:菩萨一生补处

  第二十三:一时普供诸佛愿

  第二十四:供具自皆如意愿

  第二十五:菩萨演一切智愿

  第二十六:菩萨得金刚身愿

  第二十九:受经普得智辩愿

  第三十:智辩无有限量愿

  摄众生愿(二)(共有十六愿) 一、摄他方众生愿(凡有六愿) 第十八:十念皆生我国愿

  第十九:勤修我皆接引愿

  第二十:系念必生我国愿

  第三十三:蒙光触身获益愿

  第三十五:信乐永离女身愿

  第三十七:归依感动天人愿

  二、摄他方菩萨愿(凡有十愿) 第三十四:皆得法忍总持愿

  第三十六:勤修必成佛道愿

  第四十一:闻名诸根具足愿

  第四十二:悉得清净解脱愿

  第四十三:闻名生处尊贵愿

  第四十四:修行具足德本愿

  第四十五:皆得三昧见佛

  第四十六:自然得闻妙法愿

  第四十七:即得不退转地愿

  第四十八:即得诸忍究竟愿

  四十八愿的结构分类可以提供如下五点启示:

  其一,阿弥陀佛摄法身愿,数量最少,其旨意全在济度众生的方便。以光明摄受念佛行人(光明遍照十方愿),住世永久恒常为众生作依怙(寿命同佛永久愿),令十方诸佛称扬赞叹己德,提高知名度,让十方众生知道有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信乐持名欲生(诸佛称名赞叹愿)。

  其二,阿弥陀佛摄净土愿,旨在为十方世界诸往生者提供一个殊胜绝妙的道场,让他们在清净庄严的环境中,见色嗅香闻声触光,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任运断惑证真,疾速成就佛道。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乃法界最胜第一的道场。

  其三,摄众生愿是阿弥陀佛大愿的重心。其中,摄净土众生愿中,又分摄净土天人愿(凡圣同居土)与摄净土圣众愿(上三土)二种。摄净土天人愿,以正定必至涅槃愿为核心,阿弥陀佛愿力加持诸往生者的身口意三业,令其从果上起修,不中止化城,疾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摄净土圣众愿,包括从他方国土圣众往生与自国进修臻圣位者,阿弥陀佛均以愿力加持,令其福慧双修,圆成佛果。阿弥陀佛愿力同等加被,而净土凡圣彰显的功德各有不同,表明圆融不碍差别,差别不碍圆融,外慕诸佛,内重己灵,自他二力互动增上,因果不爽。

  其四,摄他国众生愿以十念皆生我国愿为核心,重在以大悲愿力摄受三界常没众生带业往生,横截生死激流,一生圆成佛道。为了辅助十念皆生我国愿的达成,阿弥陀佛又以勤修我皆接引愿给凡夫众生往生加上一层保险。摄他国众生愿六种,充分体现出阿弥陀佛的至极悲心。摄他国菩萨愿以悉得清净解脱愿为眼目,以闻名不退现证三忍为指归,表明阿弥陀佛愿门广大,法门殊胜,三根普被,凡圣齐收。阿弥陀佛加持诸菩萨的愿力之弘且切,亦属不可思议。亦表明阿弥陀佛因地本愿——愿一切凡圣速断分段、变易二种生死,速成无上正等正觉,在果地上充分彰显。故而十方无量世界诸菩萨摩诃萨往诣西方净土,恭敬礼拜供养阿弥陀佛,得阿弥陀佛授记,皆大欢喜之盛况,亦属法尔自然。

  其五,四十八愿的分布比例契合娑婆众生的状况,对机而说,妙合天然。四十八愿充分彰显阿弥陀佛的悲智,五劫的选择、摄受与思惟,无量劫的积功累德,功不唐捐,其中蕴藏着净宗无量的奥藏精髓。值得吾辈净业行人反复讽诵,在佛地果觉之威神愿力层面,建立净宗不共的信心。

  第三节 核心七愿之阐释

  阿弥陀佛以悲智凝结的四十八大愿,愿愿悉为济度众生疾速往生成佛。其中七愿:国中无三恶道、正定必至涅槃愿、光明遍照十方愿、诸佛称名赞叹愿、十念皆生我国愿、勤修我皆接引愿与菩萨一生补处愿,乃阿弥陀佛大愿之眼目,亦是释迦如来一代时教的核心。吾辈净业行人应如实领解这七愿,体悟阿弥陀佛大悲心,增上坚固信愿行。兹分述如下:

  一、国中无三恶道愿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

  愿文大意是:设使我成佛的时候,我所住持的刹土无有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阿弥陀佛为什么要首先发起这个愿呢?这是因为法藏菩萨观察他方世界的众生,不信因果及轮回的事实,放纵贪瞋痴等烦恼,造作身口意诸多的恶业,感招三界六道生死轮回的苦果,自作自受,如蚕茧自缚,实可怜悯。尤其是三恶道的众生更为剧苦。为此发大悲誓愿,若我成佛,国中无有三恶道的苦厄,欲令众生至于毕竟常乐之处。

  畜生,梵语底栗车,意为畜养的众生。这类众生身体横行,禀性愚痴,不能自立,为他人所畜养,或被人啖食,或受人驱使。畜生悉有贪生怕死的本能,那被宰杀的场面可谓惊心动魄,比如平日笨笨的猪到了挣扎逃命的时候,倒也十分敏捷了!这些畜生也有佛性,形殊体不殊。现代遗传基因研究表明畜生的遗传基因密码跟人的很接近。只是由于一念愚痴蛮横,形体就横了,披毛带角了。而人是有理性的、正直的,所以人形是直立的,相由心转。动物界奉行弱肉强食的原则,互相吞啖,受苦无量。畜生又称血涂,由造作下品五逆十恶罪业所感。

  饿鬼,梵语薜荔哆(劫初有鬼世界之王名薜荔哆,往彼生者,悉称此名)。鬼者畏也,虚怯多畏,恒从他人,希求饮食,以活性命。饿鬼道众生,恶业所感,常为饥渴所逼恼。咽喉冒火,喝不到一点水。饿的要命,却没有饭食充饥,既便饭食到了饿鬼手上,都成为焦炭。饿鬼到达有水的河池,河池即干枯,可见众生业力不可思议。鬼会观察人,有福德智慧的人,周身有光,鬼便不敢靠近。反之,鬼会欺负无福德的人,时衰鬼弄人。饿鬼又称刀涂,由造作中品五逆十恶罪业所感。

  地狱,梵语那落迦、泥梨等,意为地下之狱,暗冥不可乐。经云地狱有三类:1、孤独地狱:在山间旷野树下空中;2、近边地狱:即八大地狱之各十六副地狱;3、根本地狱:在二金刚山之间,日月不照,窈窈冥冥。于此有八大热地狱、八大寒冰地狱。每一个大地狱有十六个地狱围绕。八大地狱即(1)想地狱;(2)黑绳地狱;(3)堆压地狱;(4)叫唤地狱;(5)大叫唤地狱;(6)烧炙地狱;(7)大烧炙地狱;(8)无间地狱。最苦的是无间地狱,又叫阿鼻地狱,一人亦满,多人也满,这是空间的无间;受苦刑没有间断,这是时间的无间。万死万生,地狱众生苦不堪言。地狱又称火涂,由造作上品五逆十恶重罪所感。

  阿弥陀佛这一愿给予众生最低限度的安乐底线!即便阿赖耶识中有三恶道业力种子的众生生到极乐刹土也不会遭受三恶道的真实之苦。由于安养净土没有三恶道的境缘,所以三恶道的种子永远不会起现行。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里的无量苦难,在西方净土顿然舍离,这是阿弥陀佛悲心偏愍剧苦众生,法尔自然肇立的首愿。从中可感受到阿弥陀佛安乐一切苦难众生的大悲愍心。其救度剧苦众生的威神愿力不可思议。恶业凡夫,按自己因果而言,决定堕三途。然信愿持名,仰凭弥陀悲愿,得生安养。三界恶业至缚,毕竟不再牵制。往生彼土,得不退转,不断烦恼得涅槃分,何可思议!

  二、正定必至涅槃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愿文大意是:设使我成佛时,生到我刹中的天人,如果不能住入大乘正定聚(不退转位)、必定证得大涅槃的话,我终不成佛。

  此愿是阿弥陀佛摄众生愿的核心愿,直指弥陀大愿的终极目标。阿弥陀佛慈悲济度十方苦难众生,不是给予众生以天人福报的幻乐,不是暂立声闻、缘觉的化城,而是给予众生以成就佛果之真实大利。阿弥陀佛欲令十方凡夫众生成佛的过程分三步进行。第一步:令十方众生信愿持名,往生西方无忧恼处,脱离三界六道的轮转险途。第二步:令往生者得弥陀光明愿力的加持,安住大乘正定聚,作阿惟越致菩萨,不再有退转小乘的危险。第三步:令住正定聚的往生者,直趋大乘佛果(大涅槃),避免堕入声闻、辟支佛地。这三步正是凡夫众生自力修证的三道难关:脱离生死轮回难、证入不退转位难、直趋大涅槃难。阿弥陀佛深知业力凡夫的障难处,悲心启建此愿,以威神愿力加持摄护众生顺利度过三关。十方具缚凡夫,只要信愿持名,仰凭佛力,带业往生,即入正定聚,决定一生成佛。阿弥陀佛的正定必至涅槃愿向十方众生昭示:生命体的最高价值与目标,即是往生净土圆成佛果。吾人宜应以此作为人生的终极价值目标,用以组织这一期难得的人生。

  三、光明遍照十方愿

  设我得佛,光明有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愿文大意是:设使我成佛时,光明焰照不可限量,最低限度也能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土,如果此愿不成就,我终不成佛。

  此愿虽属阿弥陀佛摄法身愿,实则体现阿弥陀佛摄化众生的究竟方便。阿弥陀佛以光明作佛事,光明即是弥陀大愿的载体,光明调熟摄受十方众生。吾人闻信净土法门,执持名号,现生得到安乐,临终蒙佛接引往生安养,圆成佛道。如是种种法利,悉由阿弥陀佛光明加持所致。阿弥陀佛的光明内具种种微妙殊胜的德用,《 无量寿经 》云:“是故无量寿佛,号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炎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十二光德是阿弥陀佛威神光明的具化。能对治吾辈众生厚重的烦恼。分述如下:

  (1)无量光。阿弥陀佛智慧光明不可称量,十方世界众生蒙光照触,便可开发智慧,催生善根。十方众生无量,阿弥陀佛以光明传递的悲愿亦无量,所以称为无量光。

  (2)无边光。阿弥陀佛无边光,用以对治众生见解上的偏执,以离念灵知消除众生的边见,令吾人的知见达到圆融中道的状态。

  (3)无碍光。阿弥陀佛无碍光能透穿墙壁高山等质碍之物,即众生无明烦恼亦不能障碍。无碍光消解吾辈凡夫的烦惑,犹如阳光化解坚冰。

  (4)无对光。无对光即是绝待圆融的光明,能令我们契入不二的心体,超越二(相对)的对待,回归到无对无缚无脱的自性。

  (5)炎王光。阿弥陀佛的光明赫奕炽盛,光中极尊。炎王光遍照一切处,乃至暗冥幽深的地狱。阿弥陀佛因地所发的度尽阿鼻苦众生的宏愿,便藉着炎王光的威德而兑现。

  (6)清净光。用以对治众生的贪欲。吾人执持名号,即可伏断YIN欲烦恼,转YIN欲火为智慧光,身心清凉,远离热恼。清净光亦能除吾人多劫的罪垢,如清水珠,澄浊返清。

  (7)欢喜光。用以对治瞋恚烦恼。阿弥陀佛大慈光明广施一切众生生起法喜,慈眼视众生。

  (8)智慧光。用以对治众生的愚痴。阿弥陀佛以智慧光灼破吾人内心的无明黑暗,令吾人了知世间有为法的苦空无常,生起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心,以文殊智专修一行三昧,获得离生死苦、得涅槃乐之大利。

  (9)不断光。用以对治众生的懈怠放逸。阿弥陀佛不断光的加持,能令吾人在菩提道上勇猛精进,恒久不怠。

  (10)难思光。阿弥陀佛难思光照遍法界,令蒙光照触的众生信解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威神功德,于难信法生决定信。

  (11)无称光。阿弥陀佛光明妙德无能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离四句(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绝百非,非思议所缘境界。

  (12)超日月光。日月光明是众生业力招感的相光,遇到质碍物便不能穿过。日月光明也不能让我们破除烦恼,悟明心性。而阿弥陀佛的光明不仅具有日月光明遍照的特点,而且能令众生身心柔软,催生善种,破除众生的无明烦恼,乃至能治疗各种身心疾病。阿弥陀佛的光明超胜日月的光明,所以就称作超日月光。

  阿弥陀佛以十二光的妙德,护念调熟十方众生,对念佛行人尤加摄受。《 观经 》云:“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阿弥陀佛光明平等普照,而与念佛众生最能感通;念佛行人得蒙佛光的照摄冥加,方能精进恒常念佛,成就往生。我在佛光中念佛,佛在光照中念我。念佛佛念,子光母光,圆融一体。阿弥陀佛光明即是大悲愿力,即是清净妙法,即是性德的全体大用。阿弥陀佛光明遍照十方,表证着十方众生悉由弥陀愿海所持。吾人生存在阿弥陀佛的光明愿海中,只要一念回光,即可就路还家,成办道业。阿弥陀佛的光明即是明净的般若智慧,能除凡夫众生的愚痴暗冥,执持名号即是与佛光沟通,能消业障、开智慧、成佛道。阿弥陀佛是法界身,入十方一切众生心想中。弥陀名号称念之处,即是弥陀光明赫奕之处。阿弥陀佛以光明开悟众生,加持众生信愿持名,成办往生,可谓善作佛事。

  阿弥陀佛从因至果,复本心源,彻证自性无量寿之心体,称体起用,光明无量。所以,光明遍照十方愿亦含摄着寿命同佛永久愿。无量光寿即是清净智慧无为法身,乃阿弥陀佛内证之德。阿弥陀佛由无量光寿二愿衍生一切愿。无量光寿亦即是众生的寂照心体,是故阿弥陀佛的名号光明,与吾人的心性同体相契。

  四、诸佛称名赞叹愿

  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愿文大意是:设使我成佛时,十方世界无量诸佛,悉皆称扬赞叹我的名号功德,如果此愿不成就,我终不成佛。

  此愿亦是阿弥陀佛摄法身愿之一,是实施普度众生操作过程的重要一环。阿弥陀佛以大愿大行,成就了超胜诸佛的净土。西方净土就像优质产品,亟需广而告之,令众知晓。否则,西方净土再庄严胜妙,念佛法门再方便究竟,也等同虚设。由是阿弥陀佛因地预启此愿,发动十方诸佛来弘传净宗念佛法门,使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名播法界,普令十方众生信愿持名,往生彼刹。阿弥陀佛因地之愿,在果地充分显彰。十方诸佛悉皆伸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称扬赞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劝令一切众生往生彼土。由于十方诸佛过去已称叹,现在正称叹,尽未来际还继续称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不可思议功德,所以,阿弥陀佛净土在法界中的知名度最高,阿弥陀佛名号在十方众生内心的积淀也最深厚。社会生活中的男女老幼各色人等,无论信佛与否,于欢喜时、忧悲时、恐惧时、赞美时,常会冲口而出阿弥陀佛名号,而对娑婆本土教主释迦牟尼佛,知之者反而不多;他方刹土的佛名,更鲜为人知。这种不可思议的现象正是阿弥陀佛诸佛称名赞叹愿所致。

  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的名称由大悲愿心所缘起,故能开悟众生的心性,觉动滋培众生的信根。十方众生有缘听闻安乐净土弥陀名号,便种下了金刚般的菩提善根,直至时节因缘成熟,信愿称名,往生成佛。天亲菩萨偈赞云:“梵声悟深远,微妙闻十方。”吾辈净业行人得闻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之名号,既有多生多劫善根福德之因,亦端赖释迦本师多次慈悲宣说为增上缘,究实全仗阿弥陀佛此愿之恩德。吾人应珍惜这一闻名生信之殊胜机缘,深体佛心,仰赖名号功德,成办往生大事。

  五、十念皆生我国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愿文大意是:设使我成佛,十方世界一切众生,听闻到安乐净土弥陀名号功德,便生起至诚至信之心,欢喜踊跃,愿生我国,所念佛号乃至只有十声,即得往生。若信愿持名十声者不得往生的话,我终不成佛。唯有犯五逆重罪而又诽谤正法的众生,不为此愿所摄。

  此愿是阿弥陀佛摄众生愿的核心,被尊为大愿之王。阿弥陀佛大愿肇立西方妙净刹土,欲令九法界众生悉得往生,获致成佛之真实大利。然十方众生种类繁多,根机各别,如何能令所有众生悉皆成就往生净土呢?这实在是一个煞费周章的大难题。阿弥陀佛因地五劫的思惟酝酿,终于从悲智愿心中流现出这胜异方便的十念皆生我国愿。十方众生若圣若凡,若利根若钝根,只要信愿持念弥陀名号乃至十声,阿弥陀佛即以威神愿力予以摄受,接引往生净土。此愿是阿弥陀佛平等普度九界众生的至极悲智的结晶,是阿弥陀佛无条件拯救凡夫众生的一大创举,体现出净宗念佛法门不共之胜妙。吾辈净业行人如能突破小我情见,站在阿弥陀佛的同体大慈悲心与不可思议的威神愿力的层面,如实领解接纳认同此愿的真实义,将会当下获得大安心、大安乐,即得往生。

  念佛法门自古以来素称安乐法门。如果吾人修持净业若干年,尚未获得安心之乐,种种忧虑自卑憧憧于胸,实则是信根未植、智慧浅陋所致。须知往生西方净土,全仗弥陀愿力,无须计较自己修行的功夫、烦恼业障的厚薄。当知阿弥陀佛为接引我等众生令离生死苦海,于无量劫中已立大愿,预垂救度。为度我故,种种善巧方便。垂臂待我,已历十劫,念念不舍,过于慈亲。我若回心向佛,如子忆母,则不逾当念,便得往生。善导大师勖勉吾人常作得生想,昙鸾大师自肯业事成办,可谓深契弥陀愿心。

  十念皆生我国愿利益甚大,然而造作五逆并诽谤正法者,不在此愿摄受之列。五逆罪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前二种是背恩养,违人伦,失人性;后三种是坏众生福田,灭世间明灯。父、母、罗汉、佛、僧等对我们有世间或出世间的恩德,纵或粉身碎骨亦难以报其恩,现今恶业所覆,不仅不知恩报恩,反加以杀害,所以称为逆罪。五逆罪下地狱如箭射。然犯五逆罪,如果不诽谤正法,临命终时,遇善知识开导,忏悔念佛,也能往生。《 观经 》下品下生章:“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命终之时,见金莲花,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若有人犯五逆罪,又诽谤正法,那就无有感佛悲愿加持往生之事了。何为诽谤正法呢?广义来说,五乘佛法皆名正法;狭义来说,是专指净土法门。如有人妄言,西方极乐世界是幻想的产物,是现实人生颠倒的折射,是佛教衰微时兜售给苦难愚昧民众的一张进入天堂的廉价门票等等。昔莲池大师曾用一比喻来阐明诽谤念佛法门的罪过:于此有人每日出万言,用以诽谤万佛,积满千岁,是人所作罪业,无量无边。而复有人出一恶言,否认西方净土的存在,阻挠他人念佛,那么此人所犯的罪业,超过前者所作罪业的百千万倍,乃至无可算计。何以故?十方世界微尘数诸佛,伸出广长舌相,赞叹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惟愿一切众生信愿持名往生成佛,而汝却出诽谤之语,这即是诽谤十方无量诸佛,陷害众生永沉生死苦海,不得成佛。罪业甚重,直入无间地狱,永无出头之日。是知念佛法门就是让吾人的生命获得一个光明安乐的归宿,犯五逆罪而又诽谤正法的复合罪业者,千佛难救,弥陀大愿不摄,吾人当谨慎避免。释尊但恐众生造斯二罪,乃从抑止预防处建言,不得往生;并不是说阿弥陀佛厌舍此类众生。如果此等复罪众生万一能忏悔念佛求生,阿弥陀佛亦平等摄受往生。如囚父害母的阿阇世王子,临终忏悔,得无根信,上品中生。

  由此可见,十念必生我国愿凝聚着阿弥陀佛普度九法界众生的无尽悲心,尤其对常没罪苦众生,心偏愍念:如溺水之人,急须偏救。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即是吾辈罪恶生死凡夫唯一橫渡生死急流的舟筏。伏冀净业行人深体佛愿,死尽偷心,绝诸戏论,紧系佛号,如溺水之人紧紧抓牢救生圈,如是方不负弥陀古佛为我等末法下劣凡夫所施设的究竟方便。

  六、勤修我皆接引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愿文大意是:设使我成佛时,十方众生,发起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心,修持六度万行种种功德,以此功德至诚回向发愿欲生我国,此人临寿终时,我即与净土圣众,环绕此念佛人前,接引往生。如果此愿不成就,我终不成佛。

  此愿亦是阿弥陀佛摄众生愿之一,表达着阿弥陀佛对众生如慈母般的护佑。具缚凡夫临命终时,第六意识不行,第八阿赖耶识中烦恼习气乱发,一生所作善恶,乃至多生多劫的善恶业种,俱时顿现。尔时业障凡夫多有颠倒,或起恶念,或起邪见,或系念妻儿财物,或迷闷发狂,种种恶相,障碍念佛往生。阿弥陀佛因地愍念凡夫临终颠倒散乱之苦,特发临终接引愿,慈悲摄受众生。净业行人临终蒙佛光注照,净土圣众莲台接引,心神安隐,如入禅定,神识离体之际,顿现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莲台接引的景象,垂终自见坐金莲华身已是净土生阴。所谓文成(净土莲华化生身成)印坏(娑婆五蕴业报身坏),临终在定之心,即是西方净土七宝池受生之时,何其直捷稳当!吾辈下劣凡夫若无阿弥陀佛的临终接引,靠自力决定难出生死业力网。阿弥陀佛对十方众生的临终关怀,可谓慈悲周全之至。由对死亡的恐惧转化为对法身慧命诞生的欢欣,乃是一切众生最胜妙的临终关怀。勤修我皆接引愿昭示:吾辈众生平素信愿持名乃至只有一昼夜的功夫,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必定前来接引。换言之,吾人只要信愿持名,阿弥陀佛已将临终救度我等的办法预先准备好了。无论吾人临终的状况如何,阿弥陀佛决定能拔济吾辈安立西方净土。万修万人去,信非虚语。

  七、菩萨一生补处愿

  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这一愿意谓:如果我成佛的时候,他方微尘佛刹诸菩萨众,生到我的国土,究竟必定得至一生补处的菩萨位。除其曾发愿,祈佛加持,随意而作佛事,为救度众生故,披上弘深誓愿的铠甲,积功累德,以此为因本,度化解脱一切厄难众生,自在游化诸佛刹土。修习自利利他的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导教化恒沙无量众生。安立众生于无上正真之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超越出过常途修行位次,现前速疾修习普贤十大愿王。如果此愿不成就,便不成佛。

  菩萨一生补处愿又为总得究竟福智庄严愿,菩萨从初发心,经历三大阿僧祇劫的修福修慧,然后百劫修相好,这一切都圆满了,最后一生便补已灭度的佛而成佛。这就名为一生补处菩萨。如弥勒菩萨,现正住在兜率内院,时节因缘成熟,将从兜率内院出,降诞于南阎浮提大婆罗门族姓家,舍家弃欲,行作沙门,龙华树下成道,三次法会救度众多有缘众生。菩萨从初发心经历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到十地,最后证入等觉菩萨一生补处。其间的过程险难甚多,譬如险恶的道路,迥远而多恶兽毒虫,中途亦无水源与草洲,大多数众生略作涉足,都会生起悔退怯弱之心。因此法藏菩萨发悲愿:凡是他方佛土诸菩萨众,只要信愿持名,生到我的刹土,就可究竟圆满菩萨行,永不会出现厄难困苦退转之事,超越常途修行的次第,疾速到达一生补处的位次。阿弥陀佛光明愿力恢弘广大,西方净土亦是殊胜的修行道场,天天能闻佛说法,听到的风声、水声、铃声,百鸟鸣声都是在讲经说法,令诸往生者生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恒常与观音势至等诸上善人聚会一处,把手同行,所以绝对能证一生补处位。除了这样一类往生者,悲愿甚切,不忍众生苦,曾发大愿,一往生到净土后,就要回生死苦海救度有缘众生。阿弥陀佛予以慈悲加持,令他们披上了弘誓盔甲,回入娑婆世界生死苦海捞摝众生,就像战士上战场,不披上盔甲,便容易受伤,甚或把生命都搭进去。不违安养入娑婆的菩萨得阿弥陀佛的加持,就有很强的抵御五欲六尘魔军袭扰的能力,就像鹅鸭下水那般的自在,否则便会成为落汤鸡。我等苦恼凡夫,希冀救度众生,因为缺乏定慧之力,是难以度众生的,所以我们往生到净土,得弥陀愿力加持,披上誓愿盔甲,广修菩萨六度万行,就有能力度脱苦难众生,同时能够供奉十方世界诸佛如来,助佛弘化拯济群萌,使这些众生安立在无上正真的一乘佛道,令一切众生安心在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中,获致往生成佛之大利。此是还相回向之精要。

  为什么念佛法门能顿超呢?因为通途佛法次第修行靠的是自己修行的道力,而净土往生法门靠的是阿弥陀佛的大功德力。好比一个打工仔,赚钱辛苦,难得温饱,然而他父亲却是一个亿万富翁,父子财产继承关系确定时,打工仔就骤然富贵。念佛法门亦复如是,因为六字洪名具足阿弥陀佛果地一切功德,吾辈凡夫执持名号时,就把阿弥陀佛的万德转化为自己的功德,吾人在这弥陀名号当中就顿然可以到达一生补处位,一个菩萨从初发心到圆满佛果要经历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而念佛行人信愿持名或尽形寿、或十声乃至一声蒙佛愿力往生西方净土,到了西方净土又蒙佛加持很快进入一生补处位,其过程之快捷,诚如莲池大师所云:“越三祇于一念,齐诸圣于片言”,意谓在能念佛的一念中顿然超越菩萨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于南无阿弥陀佛六字片言中,能与观音势至等圣众齐等。可见念佛法门超情离见,妙德难思。

  一个从西方净土回入生死稠林度化众生的菩萨,能够现前修习普贤十大愿王,修习十大愿王是获得诸佛如来恒沙功德的必要条件,然在吾辈凡夫而言,修行起来,颇为不易。比如第一愿礼敬诸佛,对吾人来说便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我们大都能虔诚礼敬过去佛:如燃灯佛、迦叶佛等,也能礼敬现在佛:如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但是对礼敬未来佛,却不容易做到。何为未来佛呢?未来佛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一切众生,我们能不能像恭敬过去、现在佛一样恭敬我们每天接触到的每一个众生呢?乃至于冤家对头,能不能恭敬如佛呢?这对我等分别执着心重的凡夫来说确实很难做到。如果我们往生西方净土,得弥陀愿力的加持,就能以平等清净心修行普贤菩萨的这一行愿。其余九愿,亦复如是。

  由西方净土回入娑婆教化众生的例子甚多,比如《 西方确指 》中的觉明妙行菩萨,在明末的乩坛上讲念佛法门,度化昔日有缘的弟子。东晋时觉明妙行菩萨在受贫子身时,闻信念佛法门,七昼夜不吃不睡,拼命念佛,得念佛三昧,亲见阿弥陀佛,七十五岁寿终往生,为酬本愿,很快回到娑婆世界的中国,示现过国王、比丘、居士、屠夫乃至官妓等,与娑婆众生和光同尘,教化有缘。觉明妙行菩萨能够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十大愿王,如鹅鸭入水。证知菩萨一生补处愿是阿弥陀佛悲心加护诸往生者游戏神通,教化众生,圆成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菩萨愿。明了此,对发大乘心的行者来说,求生净土当会更为殷切。

  综上所述,阿弥陀佛的核心七愿,对娑婆净业行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价值。这七愿亦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国中无三恶道愿予吾人以远离忧惧之底线安乐。正定必至涅槃愿是阿弥陀佛肇兴大愿、圆成净土的终极目标,欲令十方一切众生往生安养,速疾成佛。为了实现普度一切众生的目标,阿弥陀佛广修福慧,庄严自身,以光明遍照十方愿令悲智愿力遍及法界,调熟摄护十方众生;以诸佛称名赞叹愿,提高安乐净土弥陀名号的知名度,俾令众生闻名生信。十方众生蒙光照触,知晓阿弥陀佛安乐世界,油生仰慕愿往生心。为了平等普度一切众生,阿弥陀佛以十念皆生我国愿普摄一切众生便捷稳当地生到净土。勤修我皆接引愿护持念佛人,遮除凡夫众生临终之际可能出现的障难,预设救助方法,为成就往生更加上一层保险。而菩萨一生补处愿昭示着净土法门速疾成佛的奥秘。可见,此核心七愿乃阿弥陀佛大愿之心要精髓,吾辈净业行人应息心体悟遵仰,用作吾人发愿标心的参照坐标。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