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索达吉堪布:皈依三宝者不为鬼魔所害


   日期:2015/10/29 12:2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举个例子来说:从前,一个盗贼被主人逮住。主人一边念皈依偈,一边用棍棒打他,念一声“皈依佛”就打一下,这样三句皈依全部念完后,才将他放了。盗贼想:“释迦牟尼佛的恩德实在很大,幸好皈依偈只有三句,如果有四句的话,我可能已被打死了。”在他心中,好像皈依偈的声音与疼痛成了无二无别,脑海里一直回响着朗朗的皈依偈。他到一个桥下躺了下来。这时桥上来了许多鬼魔,说“这里有个皈依三宝的人”,都不敢过桥害他,便吵吵嚷嚷地逃走了。

  其实《大庄严论经》里也有这个公案,说是往昔有一位比丘,家里常被盗贼光顾。一次他在家里时,盗贼又来撬门。他发现后,说:“我看到你就害怕,你不要进来了,只要把手伸进来,我把你需要的东西给你。”盗贼信以为真,就将手从门缝里伸进来。比丘马上用绳子把他手捆起来了,然后拿着一个棍棒,念一句“皈依佛”就打一下,盗贼因害怕就重复一遍;念一句“皈依法”打一下,盗贼重复一遍;念一句“皈依僧”打一下,盗贼重复一遍。这样打了三下,就把他给放了。后来这个盗贼也出家了。

  所以,就算在别人的逼迫下,自己口里念诵,或心中忆念皈依偈,也有这么大的功德,三宝的加持确实非常殊胜。

  当然,在这里要给大家澄清一下:现在汉地有些人,引用这个公案反驳藏传佛教的四皈依,说“四皈依害死人”。理由是什么呢?因为刚才那个盗贼之所以出家,是他觉得:“佛陀真是慈悲,多亏只讲了三个皈依,如果有四皈依的话,就把我给打死了。”所以,这些人就说四皈依不合理。

  这完全是一种可笑的谬论。那个盗贼说幸亏没有四皈依,不然就被打死了,是此经中特定的故事情节,不能以此就说四皈依害死人。其实,四皈依并无任何不合理之处。藏传大德在皈依三宝的基础上,加上皈依上师,也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如果上师是魔鬼的话,你不皈依也无可厚非,但不管是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中,上师都是值得皈依的对境,那为什么不能皈依呢?

  比如,汉地的《苏悉地经》云:“弟子之法,视阿阇梨,犹如三宝。”还有《大辨邪正经》也说:“未知者令知,亦当归依真善知识;未觉者令觉,亦当归依真善知识;未悟者令悟,亦当归依真善知识;未通者令通,亦当归依真善知识。”尽管皈依三宝非常重要,但三宝的教义依靠谁来传给我们呢?就是善知识。没有善知识的话,根本无从得到佛教的真义。

  《华严经》中也说:“尊重恭敬诸善知识。”为什么呢?因为善知识“满众生心,如如意宝”。可见,《华严经》说上师就是“宝”,我们皈依三宝和皈依四宝没什么差别。

  还有,《大教王经》云:“此阿阇梨佛无异。”《瑜伽大教王经》亦云:“此金刚阿阇梨,即是一切如来。”既然上师就是佛陀,那你皈依佛之后,再皈依与佛无别的上师,会不会害死你呢?

  所以,有些人真的太愚痴了,什么道理都不懂,就随便胡言乱语。其实,若把魔众或石头放在三宝当中,让你皈依,你不愿意也可以。但上师是那么殊胜的对境,汉传佛教中早晚课的念诵仪轨,也并非全是佛说的,好多都来自上师的结集、上师的语言,你们天天都念这些,怎么可能害死你?

  我平时给别人皈依的话,有时候念《圣解脱经》中的“南无布达雅,南无达玛雅,南无僧嘎雅”,用的是三皈依;有时候按照藏传佛教的“皈依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念的是四皈依。这两个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差别。就像你从印度请来一个金戒指,上面再镶嵌一个藏地的金刚钻石,这有什么不可以的?

  现在汉地个别人,对自己的语言不负责任,看到一段佛经就断章取义,开始诽谤这个、诽谤那个,这实在是愚痴之举。你连三相推理的基本逻辑都搞不懂,就想推翻藏传佛教的智慧大山,真的是白日做梦,非常可笑。这样的结果,不会是四皈依害死你,而是你的语言会害死你,让你永远沉溺在地狱中感受无边痛苦,所以说话不可不慎啊!

  言归正传,假如我们从内心诚挚皈依三宝,不但今生可遣除一切损害,后世也将获得解脱和佛果等,有不可思议的功德。《无垢经》也说:“皈依之福德,若其具色相,遍满虚空界,彼将胜虚空。”皈依的功德无法衡量,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故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不能舍弃皈依,有因缘的时候,还应通过各种方法劝他人皈依。

  《杂宝藏经》中讲过一个故事:昔日有位长者,生了两个女儿。一个女儿虔诚信奉三宝,出家后证得阿罗汉果;另一个女儿不信三宝,持有各种邪见。后来,父亲跟不信佛的女儿说:“如果你皈依佛陀,我就给你一千金;若能再皈依佛法和僧众,并受五戒,我给你八千金。”这个女儿特别贪财,为了金钱就皈依了。她死后转生于天界,用神通看到生前的因缘,对三宝生起了信心,于是来到人间向佛陀求法,之后获得须陀洹果。

  所以,有些人的父母亲友,实在不信佛教的话,你若有钱财方面的能力,可以跟他们说:“你要能皈依的话,我每个月给您一百块钱!”(众笑)

  要知道,皈依三宝的功德相当大。《般若摄颂》中云:“皈依福德若具相,此三界亦成小器,大海乃为水宝藏,藏合 岂能衡量耶?”又如《日藏经》云:“有情谁人皈依佛,俱胝魔众不能害,纵破戒律心散乱,彼亦定能趋涅槃。”假如你虔诚皈依佛陀,千亿魔众也不能加害,即使你受戒后破了戒,心智不正常,但因为你内心中皈依了佛,也不会堕入恶趣,并能逐渐获得解脱。《大集经》中也有类似的教证说:“若有众生皈佛者,彼人不畏千亿魔,何况欲度生死流,到于无为涅槃岸。”

  因此,我们纵然遇到生命危险,也不能舍弃三宝。就像法王如意宝,以前在“文革”时,有个官员叫慈诚嘉列,对法王一直颇为不满。有一次,他威胁法王必须舍弃三宝,说佛教是迷信。法王不卑不亢地回答:“要想让我说这句话,比登天还难,佛教完全是正信,即使舍弃生命,我也绝不舍弃三宝。”他暴跳如雷,大声吼道:“真是敬酒不吃吃罚酒,走着瞧吧,三天后我们准备开个大会,到时候看你会悲惨地关在监狱,还是安稳地坐在这里。”当时法王住在紫清山谷。那个官员回去的路上,突然酒瘾大发,一杯接一杯地喝酒,结果口吐鲜血,一命呜呼了。

  还有拉萨的一位格西兰仁巴,又名阿旺彭措。在“文革”期间,公开念经要受到批斗,大家都手不敢拿念珠,口不敢诵六字真言。但他仍在自己的僧舍里,敲锣打鼓地诵经做佛事,明目张胆地宣扬三宝功德。别人劝他,说这样做很危险,兰仁巴说:“灯就是黑夜照明用的,白天何必点灯?在灭法的紧要关头,才需要尽力支撑,以后圣教重兴时,我就可以撒手不管了。”所以,这些高僧大德的故事非常感人。

  总而言之,皈依具有无量功德,《圣解脱经》中说,即使皈依三宝的声音在旁生耳边听到,它们也会不堕恶趣。因此,我们平时看见待宰的牦牛,或市场上的鱼类,没有能力放生的话,也应多给它们念皈依偈,念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的名号。《一切智光明仙人不食肉经》亦云:“若有畜生类,得闻诸佛名,永离三恶道,不生八难处。”

  对此我们一定要相信,因为这是佛陀说的,肯定会有这么大功德。佛经云:“海水可枯竭,修罗宫可堕,日月可坠落,世尊语叵异。”就算海水会干涸,阿修罗宫殿会倒塌,日月会从空中坠落,佛陀的金刚语永远也不会欺骗人。所以,我们理当坚信佛陀的语言,认认真真以欢喜心来念修一切正法之根本——皈依。

  若能以闭关的方式修,这是最好不过的;但如果实在没有条件,数量上也要尽量完成。我前几天也讲过,丹珠喇嘛念《普贤行愿品》有一百万、观音心咒有六个亿,而你若连十万遍的四句偈都不能念,那就太说不过去了。

  本品的结文:

  虽已皈依然而诚信弱,虽受三学然仍舍持戒,

  我与如我无心诸有情,不退坚固信心祈加持。

  华智仁波切谦虚地说:虽已皈依三宝很长时间,但信心仍极其微弱;虽已受持戒定慧三学,可自己并没有好好持戒。对于我和像我这样的无心者,祈愿三宝加持,信心永远不要退,并且越来越增上。

  堪布阿琼等高僧大德,每次在修完皈依后,也经常用这个祈祷文来回向。“万法信为先”,如果你有了信心,什么事情都好办,不管是祈祷、磕头、修加行,都会有一种积极性。否则,对修行根本没信心,而看到好吃的东西,眼睛马上睁得大大的,这样就不是修行人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皈依三宝       信心)(五明学佛网:皈依三宝       信心)  

 圣轮法师:浅释「皈依三宝」的殊胜谛 

 惟觉法师:皈依三宝的介说 

 净界法师:念佛之前所要具足的信心 

 净界法师:他力信心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培养信心 

 净界法师:你要生起三种信心,方能往生 

 净界法师:正确听闻的三要素:专心、信心、恭敬心 

 净界法师:你必须要对你的上师对你的祖师的传承有信心 

 怖畏轮回恶趣苦 皈依三宝求庇护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体验与信心 

 宋智明居士:禅悟的直指 《信心铭》浅讲 

 陈星桥居士:以责任感和自信心开拓人生——读《法华经》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