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印光法师:什么样的才人可出家


   日期:2015/10/23 11:4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译文

  至于说出家做僧人,是如来为了佛法久住世间,和流通佛法而设立的。如果有人能够立大志向,发大菩提心,修学佛法,想要通彻觉悟生命的真谛、真如佛性,和弘扬戒、定、慧三学,而能够大力赞叹净土法门,在这一生能超越轮回苦海。这样的人唯恐不多,越多才越好啊。如果是稍微对于佛法有些信心和向往,没有大的志向。却想要借出家人的名义,游手好闲,依靠佛教苟且偷生。这样的人,名义上叫做佛弟子,其实是罪民。即使他不造作恶业,也是佛门的焦芽败种,国家的废人。假使破戒造作罪业,贻害有辱佛门。纵然能够逃避国法,死后必定堕落地狱。对于佛法对于自己,都绝没有好处。这样的人,一个尚且不可让他出家,何况多人呢?古人说出家本是大丈夫的作为,并非将相王侯所能够相于比拟的,这个是真语、实语。并非贬低将相而抬举僧侣。实在来说,担荷如来广化众生的伟大事业,承传佛祖的法身慧命,若非破除无明恢复本性、弘扬契理契机教法的人,是不能够做到的。

  而今天的出家人,多数是卑鄙无赖之徒。想要找出几个漫不经心持斋念佛的人,尚且找不到多少。何况能够担荷佛祖事业而传承慧命呢?今天的佛法,一败涂地的根本原因,是清世宗皇帝不懂观察众生根机,只知一味遵从佛祖芳规,革除僧人考试制度,废弃由政府颁发出家人证明书的条令,却使普通人随随便便就能够出家,所以说世宗皇帝,是作为最初发起这种恶劣风气倡导者的。任意可以出家,对于上根利智的人就有大的利益,而对于下根之人便有大的损害。如果世间的人都是上根之人,那么这个制度固然对于佛法有益无害。然而上根人如麟角一样稀少,下根的人却像牛毛一样繁多。尽管在当时能够得到些利益(清朝初年直到乾隆年间,善知识相当多,能够普遍的教化大众,所以说有利益。)却遗留下深广的祸害在后世。致使今天的佛门染污而没有准则,纵然有善知识想要整顿治理,却没办法下手。怎么不让人感到悲哀呢?

  因此说,以后凡是祈求出家的人,第一要从心里发自利利他的大菩提心,第二要有过人的天资,才能够给他剃度。否则不行。至于说到女人对于佛法有信愿的,就在家修行最好,万万不能让她出家。恐怕她或者不能持戒而出丑,便会污染败坏佛门不浅了。如果男子真修实行,出家更为容易。因为可以参访善知识,依止道场。女人如果真修,出家反而困难,因为一举一动容易招惹世间人的评论,修行和生活中难免有许多自己觉得不方便的地方。例如佛祖当时有选择的剃度,不剃度尼僧,这也是末法时代护持佛法,整顿佛门的第一要义。祈请和你的师父以及和一切熟悉的法师,诚恳劝导他们这样来实行,便会有无量的功德。这是我深切企盼于你的。

  原文

  至于出家为僧,乃如来为住持法道,与流通法道而设。若其立向上志,发大菩提,研究佛法,彻悟自性。宏三学而偏赞净土,即一生以顿脱苦轮。此亦唯恐不多,多多则益善也。若或稍有信心,无大志向。欲藉为僧之名,游手好闲,赖佛偷生。名为佛子,实是髡民。即令不造恶业,已是法之败种,国之废人。倘或破戒造业,贻辱佛教。纵令生逃国法,决定死堕地狱。于法于己,两无所益。如是则一尚不可,何况众多?古人谓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乃真语实语,非抑将相而扬僧伽也。良以荷佛家业,续佛慧命,非破无明以复本性,宏法道以利众生者,不能也。今之为僧者,多皆鄙败无赖之徒。求其悠悠泛泛,持斋念佛者,尚不多得。况能荷家业而续慧命乎?今之佛法,一败涂地者,以清世祖不观时机,仰遵佛制,革前朝之试僧,永免度牒,令其随意出家,为之作俑也。夫随意出家,于上士则有大益,于下士则大有损。倘世皆上士,则此法固于法道有益。而上士如麟角,下士如牛毛。益暂得于当时(清初至乾隆年间,善知识如林,故有益),祸广覃于后世。致今污滥已极,纵有知识欲一整顿,无从措手。可不哀哉!以后求出家者,第一要真发自利利他之大菩提心,第二要有过人天姿,方可薙落。否则不可。至若女人有信心者,即令在家修行,万万不可令其出家。恐其或有破绽,则污败佛门不浅矣。男若真修,出家更易。以其参访知识,依止丛林也。女若真修,出家反难。以其动辄招世讥嫌,诸凡难随己意也。如上拣择剃度,不度尼僧,乃末世护持佛法,整理法门之第一要义。祈与令师及一切相识之僧,剀切言之,则其功德无量无边矣。至祷至祷。——《文钞》之《复泰顺谢融脱居士书二》 印光大师 著述 佛弟子 敬译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出家       印光大师)(五明学佛网:出家       印光大师)  

 自立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一章 出家证果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出家包袱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出家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