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索达吉堪布:居士出家人都有必要学习《弟子规》


   日期:2010/5/9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弟子规》第一课】

  古人特别重视《弟子规》,汉族子弟的启蒙教育多开始于这本书。但在六七十年代,传统文化被“革”了“命”,以致后来成长起来的一代,都没有接受这种理念。我曾问过许多年轻的校长、老师,但回答全部是“没有学过”,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孔孟思想中虽没有佛教的因果正理,更没有大乘菩提心、空性及光明如来藏的甚深教言,但在为人处世、接人待物方面,许多地方很值得借鉴。现在的社会,怎么样孝顺父母、怎么样诚实守信……不要说孩子,就连为人师表的老师也不太懂。所以我们有必要提醒世人:这么好的传统文化,理应值得接受,而不要抛弃。这次学完《弟子规》后,希望你们有能力、能发心的,今后结合佛教教理尽力引导世人,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可能有人会想:“《弟子规》是小孩子学的,我现在都是大人了,没有必要学这个。”这种想法不正确。虽然你不是小孩子,但古代小孩所受的教育、所具有的德行,我们这些成年人,乃至出家人都不见得有。如果没有的话,那就应该学,诚如《戒律花鬘论》所言:“不知理,六十岁也孩童。”尽管你在年龄上已经成人了,但如果德育上一片空白,那就是“孩童”,就该接受这种教育。尤其现在很多学校只重视分数,德育方面却没有引起重视,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即使拥有高超的智慧,但没有德行的话,那他的智慧依靠什么而成长?这是个大问题。

  还有些人想:“我们作为出家人,学《弟子规》根本没用,因为它是世间人的童蒙教育,而我已经看破世间了,再学这个岂不是多此一举?”这种观念也不对。出家人若不懂得基本的做人规范,那在僧众群体中也好,发心利他的过程中也罢,连人都做不好的话,还想要成佛利益众生,恐怕更是遥不可及。

  所以,从各方面考虑之后,我觉得即使在成年人中、居士团体中,乃至出家僧团中,学习《弟子规》都有必要,一个人学和不学肯定有很大差别。



--------------------------------------------------------------------------------


【《弟子规》第二课】

  最近,我要求各地的孩子都学《弟子规》。如果从小没受过慈悲的教育,以完善人格,长大后再去扭转,恐怕非常困难。只有小时候把这种教育一点一滴渗入心田,长大以后,知识与德行才会用于生活当中,对家庭、团体、国家乃至全世界和平,起到重大的作用。所以,本论讲的虽然只是今世的法,但学大乘佛法的人也有必要去行持,以此愿一切众生暂时离苦得乐,究竟获得圆满的断证之果。

  大家应该相信发愿的力量。早上起来就要愿众生获得暂时和究竟的利益,晚上睡觉前也要如是回向。不说大的世界和平、国家安宁,我们可以从每个家庭开始,愿他们不要整天吵吵闹闹。现在的许多家庭,大人天天斗,小孩子互相斗,小孩跟父母之间也在斗……家成了激烈的“战场”,不平静、不安宁,这样的生活也是种痛苦。所以,大乘佛教徒应该默默发愿:愿大大小小的争斗与战乱,全部得以平息。这也肯定能起到作用。所以,我们应通过各种方式来弘扬佛法。





--------------------------------------------------------------------------------
【《弟子规》第十一课】

  现在学习的《弟子规》,它的教义浅显易懂,不说大人,小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也能明白。但即便如此,它所涉及的思想却很深奥,虽不像佛教那样甚深、广大,也没有揭示万法胜义实相,但从世间的理论上讲,它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如果把它放弃,确实有点可惜。

  我们作为修行人,在学习大乘佛法、利益众生的同时,也要关注这些对人类有意义的法理,尤其在年轻人的圈子里,更应将其发扬光大。如今的年轻人,只对现代文化感兴趣,把爱因斯坦、牛顿当偶像,而对传统文化的思想与智慧,却并不景仰。其实这也与教育有关,所以一直以来,我很想给孩子们灌输佛法或世间的有用知识。最近我就发布了一个通知:要求“六一”儿童节这天,孩子们尽量以表演佛教歌舞、吃素、放生等佛教的方式度过。在我看来,如果他们从小对佛陀有一种信心,那么长大以后,对家庭、社会、国家乃至全世界的和平安定,会起到巨大作用。至于他自己,以后再怎么样,也不会认为佛教是迷信。

  在座的学院道友,多数是出家人,而外面看光盘的道友,则是在家人居多,所以对于他们,我希望大人先好好学《弟子规》,觉得有意义后,再从自己的家庭开始弘扬。这样的弘扬,如今也比较方便,国家政策不但不控制,还允许各地开设读经班,所以,相当一部分人已对此引起重视,并付诸于施行了。

  其实,这种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重大意义。倘若一辈子的定位只是发财,那没有福报的人不一定能得到,即使考上再好的高等学校,毕业找工作也不一定有着落。所以我认为,人格教育非常需要,上师如意宝在世时就对此十分重视,每次讲出离心、菩提心、大圆满之前,总是先提到人格完善。在上师一生的窍诀里,人格教育举足轻重,这从《教诲甘露明点》等很多教言中就可见一斑。也正因为如此,法王的亲传弟子,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方面,都有一种不共的特色。

  学习本论之后,大家应从自身做起,认认真真实践利他之行。若能如此,即使你一贫如洗、穷困潦倒,甚至自身有生理缺陷,活在人间也会很快乐。美国有个著名的残障人士叫海伦·凯勒,她儿时因患病导致既聋又盲,结果连话也不会说。后来她在老师的鼓励下,用手触摸学会了手语,用手去感受老师发音时喉咙、嘴唇的运动,然后进行成千上万次的模仿和纠音,终于学会了说话。海伦的一生中,在世界各地巡回演讲,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她说自己是世界上最快乐、最幸福的人,因为通过她的演讲与现身说法,让全世界许多聋哑人、盲人重拾生活的勇气,重新振作了起来。她认为,这是活在人间最有意义的事情。

  可见,如果有利他之心,即使再身陷绝境,仍能不断地利益众生,感化很多人。反之,一个人倘若没有德行,纵然对千经万论通达无碍,但对自他也没有真实利益。就像佛教中的善星比丘等人,他们可谓智慧超群、广闻博学,但由于没有德行,最终的下场非常悲惨。

  我们今天所讲的道理,从一方面看,可能找不到大圆满的甚深奥义,也没有中观离戏的玄妙深义,但却仍然不能忽视。有些人好高骛远,专门希求最高的法,可如果你不顾脚下的路,没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行进,光是盯着遥远山上那朵美丽的鲜花,很可能掉进一个小水坑里爬不出来。所以,在求学的过程中,大家务必要从点点滴滴做起。

  当然,我们毕竟是凡夫人,从小到大也一直生活在凡夫群体中,难免有许多不如法行为,不说佛教中的高僧大德,就连世间的高尚人士,可能也相差很远。知道自己的过失后,就必须把这些一一改掉,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大乘佛教徒。在世人眼中,大乘佛教徒是无我利他的代名词,而我们要展示的,也应该是这种精神。假如自己做得特别差劲,还要想去度化众生,那就非常可笑了。



--------------------------------------------------------------------------------

【《弟子规》第十四课】

  讲《弟子规》,我不是很内行,在你们面前,完全是班门弄斧、贻笑大方,但通过这样的共同学习,也许会起到一些抛砖引玉的作用,所以每个人要认真对待。

  有些知识分子始终有种毛病:对所学的知识,觉得字面上能划下去,就无所不知了,甚至自以为是地认为:“像《弟子规》这样简单的法,不用浪费时间去研究。”这种邪分别念并不合理。尤其是现在有些大学生,学历虽然高,但学问却不高。为什么呢?因为大学短短几年教育,所学的内容毕竟有限,而且很多人在学校里都是混时间,对于知识的钻研,并没有达到废寝忘食、勤勤恳恳的地步。所以,许多人名义上是“大学生”,实际上学问不太够。

  因此,不管是有学问的人、没有学问的人,对这样传统的教育,都要去思维,自己的理解要与这里的讲述互相对比。对我而言,始终愿以恭敬的态度,虚心接受一切学问,并没有因为自己是藏传佛教的法师,就认为汉传佛教的教言不必学习,或者自己是这个教派的法师,就认为其他教派的教言不必学习。藏地前辈大德讲过:智慧越来越增上的时候,行为也会越来越恭敬,愿意接受别人的知识。这一点很重要!

  这次学习《弟子规》,许多人觉得有收获,这是我比较欣慰的。原本我没打算讲《弟子规》,而是想讲《君规教言论》等藏地的人规法。因为法王如意宝对人格教育特别重视,在我的印象中,基本每年都要讲一些做人的道理。正因为如此,法王的很多弟子,不管在社会哪个地方、与什么阶层的人交往,都会受到一定赞叹。因此,我们也应先做好人,再做佛教徒,最后做开悟者。否则,你连小学都还没有毕业,就想一步登天当博士,这有相当大的困难。

  作为佛教徒,理应在做人的基础上好好修行,然后利益众生、弘扬佛法,而不要成天只是考虑自己:“我老了以后怎么办?”“我生病了怎么办?”“万一我失去了亲人怎么办?”这些杞人忧天的顾虑,只是浪费时间,没有多大意义。即便你每天千思万虑、苦心经营,也不一定会达成所愿,毕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有时候相差很远,内心特别向往的常事与愿违。所以,我们今后唯一的希求目标,应该是先做个好人,然后再修学佛法、利益众生。

  现在所学的这部论典,表面上看来,字面意思很简单,就算是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不但能背诵,而且还可以解释。但有些更深层的涵义,即使是学识渊博的智者,恐怕也不能完全领悟,故希望大家切莫轻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索达吉堪布       弟子规)(五明学佛网:索达吉堪布       弟子规)  

 蔡礼旭老师:《弟子规》当中「勿践阈」,以佛法来说,有没有 

 蔡礼旭老师:如何在大学、高中教导大学生和高中生学《弟子规 

 索达吉堪布:济公的另二句话: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索达吉堪布:临终注意事项与丧事办理之细节 

 索达吉堪布:爱箭的痛苦 

 索达吉堪布:对学密女众​的忠告 

 《弟子规》从头至尾都是修恭敬心 

 索达吉堪布:邪YIN的可怕果报 

 索达吉堪布:所有不幸都是自己所致,而不能怨天尤人 

 索达吉堪布:如何善巧地跟人谈话? 

 索达吉堪布:当观少女身背后,臭气显露九孔门 

 索达吉堪布:什么样的人加持力特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