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嘎玛仁波切:你是偏执的佛弟子吗?


   日期:2015/10/10 14:5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无论在家庭中,还是在单位,如果不懂得尊重对方,处处彰显自己的占有欲,偏执顽固,就会造成各种冲突。我接触过很多离婚的人,有外遇,有第三者,移情别恋的只是少数;大部分都是因为鸡毛蒜皮、油盐酱醋等小事升级激化了矛盾,忍不了的就离了,能忍一忍的,不都过来了吗?谁家还没一点矛盾啊?

  学佛以后,无论遇到什么事,很容易想得开。佛法,可以随时调整我们的内心,唤醒我们多角度去看问题的能力,让自私的小爱变成无私的大爱。眼前的家人、爱人、同事,是离自己最近的有缘众生,你应该千方百计去想:今生总算有缘相聚了,如何为他们多付出一点?去好好利益眼前的这些众生吧,不要总想着回报,否则一辈子会过得很辛苦。很多事情,看起来是在吃亏,其实是在积福。

  所以,不要动不动就气不顺,心不平,把好不容易积累的一点点功德给烧掉了。虽然我们现在还不可能像佛菩萨一样,所愿所行完全是无私大爱天下一切众生,但我们可以从心态上、思想上去学习这种崇高的精神。比如看到同事涨了工资,你却没有涨工资,怎么想你才能高兴?“我希望能利益天下一切众生,现在这个同事不用我利益,他用自己的能力就涨了工资,他有能力,真是随喜他!”这么去想,你就会很快乐。如此类推,你们将能从很多小烦恼中解脱出来。

  学佛之后,一定不要偏执,不要总以自己的思想为中心,让别人围着你转。有个别佛弟子,喜欢和家人对着干,家人不喜欢他在家里烧香,他偏要当着对方的面烧香。为什么不能等家人不在的时候烧香呢?虔诚的信仰很重要,过于偏执会让人反感。

  有个弟子,本来她老公很支持她参加我们当地道场组织的共修,一个月三次。然后她经人介绍又认识了一个活佛,那边一个月也有三次共修,她也去参加。她老公开始警告她:“差不多就行了,适可而止吧,你还有时间照顾家庭吗?不要得寸进尺!”她不听啊,后来一个禅宗的法师主持禅七,她又要去参加。这下好了,老公和她闹离婚。老公说,“你出家得了,以后我供养你,你爱去哪儿修行就去哪儿修行。原来一个月去你师父那儿共修三天,我本来很高兴,你修行家人也有福报;然后你又找了一个师父,变成共修六天了;现在又多了一个禅宗的师父,还要打禅七,又是七天不回家。每个月你都这样,咱们还怎么过日子?你根本没法照顾家庭,还是分手吧!”现在她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回头想想有何必要呢?一个师父教的你都学不过来,忙忙叨叨跑道场,和哪个师父都学不全,学不长久,这不是在浪费时间吗?学佛是为了提升智慧,一味偏执,苦来自知。

  “善巧慈悲生于释迦族”,我们当然要守持戒律,但要学会灵活善巧面对人生。有个做IT的男弟子,很虔诚,但他的妈妈是基督徒。他非要把客厅改造成佛堂,他妈妈偏要在客厅里挂十字架,两个人为这个争吵,连派出所都上门了,这就是偏执。我狠狠地说了他:“你知道吗?无论如何,那是你妈!”后来我让他搬出去租房住,在出租房里设个佛堂,把房子留给他的妈妈。

  还有个女弟子也想在家里设佛堂,她老公不同意。有一天她拿着卷尺对老公说:“请问这个房子是我们一起买的吗?”“是啊。怎么了?”“你拿尺子量一下,把房子隔成两半,把属于你的部分圈出来,剩下的区域是我的,在我这边,我爱把佛堂放哪里就放哪里!”她老公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就把书房拿给她做佛堂了。

  信仰当然很重要,但过于偏执、六亲不认、不听劝告,都是不可取的。我们追随伟大的释迦牟尼佛闻思修佛法,就是要像佛陀那样,能够放下执着,放下偏执。通过放下我执,能够放空自己,由小我慢慢变成大我,从利益身边人开始,慢慢尽己所能去利益天下一切苦难众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偏执       尊重)(五明学佛网:偏执       尊重)  

 净因法师:尊重生命 慈悲不杀 

 蔡惠明居士:尊重上座部佛教 

 法界法师:《金刚经》释义 第十二品、尊重正教分 

 如瑞法师:学会谦下尊重 

 明奘法师:尊重包容理解共进 

 能弘法师:博大精深的佛教 应该尊重别人的善因缘 

 能弘法师:博大精深的佛教 为什么要尊重别人的信仰 

 吕建福教授:回避问题不是真正的尊重 

 慧律法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解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白云禅师:尊重与珍惜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四)~I 1188经:此 

 尊重生命 请勿堕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