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种种方便化群生


   日期:2015/10/9 9:5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种种方便化群生’,教化众生的方法太多太多了,所谓是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种种方便”,方是方法,便是便宜,最适合的方法。最适合的方法是什么?没有一定,完全看众生。契众生的机,这个方法就是最适合的。众生的机不相同,所以佛没有定法可说,佛也没有定法修行,佛法是活活泼泼的。我们自己是什么样的根性,用什么法门来对治。

  佛跟我们讲六度、讲十波罗蜜,实实在在讲都是举例、讲纲领,希望你闻一知十、一闻千悟,你才会有成就。佛没有办法一桩一桩教,那太琐碎了。如果我们的贪心很重,用什么方法对治?用布施。我们对财看得很重,施财,用这个方法断我们的烦恼,断习气。法看得很重,吝法,用什么方法对治?修法布施。佛把这个纲领给我们说出来,我们要会做,要真的能落实。

  我为什么修财布施?目的不是在得财富,目的是破自己的悭吝烦恼,治悭贪。所以福报,虽然现前得财富了,那个财富马上就布施掉,舍得,把得到的统统都舍掉。欢喜布施,把自己的贪心拔掉,把自私自利的念头拔掉。

  自己常常还有恶作,起心动念不善,言语行为不善,自己也未尝不知道,但是总是断不了。用什么方法?佛教我们持戒,用持戒的方法断恶业。你要不持戒,你的恶念、你的恶行永远断不掉;要是断不掉,在菩提道上就形成了非常严重的障碍。纵然修福,修布施,三种布施都修,你不持戒,你这三种福是在六道轮回里面去享的。经论里面常说“痴福”,不持戒的人愚痴,纵然欢喜修福,是三界里的福报。

  因为你不持戒,你就想想,那个福报到哪里去享?三恶道!你想得人身,人身要修五戒十善。你五戒十善都不持,你来生肯定堕畜生、饿鬼,到畜生、饿鬼里面去享福。这个事情我们看得也很多,你看看许多人家养的宠物,它的福报在那个家庭里头最大。为什么?他们一家人没有一个不欢喜它,没有一个不爱护它,福报大。一家人互相还有不愉快的事情,唯独对宠物决定没有厌烦。所以我们看养宠物的那家,我们一看就晓得,他们一家人哪个福报最大?宠物。它为什么有那么大的福报?前世修的。

  饿鬼道里面的鬼神,过去我们在台湾住得很久,在新加坡也住了几年,你看看这些地方的中国人拜神。神的名目很多,我都说不出,说不清楚。南洋大家拜大伯公,庙很多,香火挺盛;台湾就更多了,这些鬼神前世都是喜欢修福的。修福、修布施而不能够持戒,五戒十善疏忽了,所以堕到饿鬼道里面去享福。那么多人去礼拜他,那么多人供养他,福报大!

  这一些道理事实真相,佛菩萨清楚,佛菩萨给我们说明白,我们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才能真正走出一条生路,不再搞六道轮回了。不但不搞六道轮回,我们也很清楚很明白,四圣法界不究竟,每个众生,每个人在这一生当中都能够取无上菩提。走哪个路?走弥陀净土这条路。果然你明了,你清楚,你把这些经论细细的去参透。为什么?你要是不参透,你的疑不能断,你的习气、烦恼不能断,这个东西终究是你的障碍;虽修净土,你往生没有把握。如果教理参透了,信心清净,信心不会再动摇了,不会再改变了。《金刚经》上说得好,“信心清净,则生实相”,生实相是生智慧。你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你不会生烦恼,你生智慧,取西方净土有把握,真能去!我们这一生大事圆满了,随时可以去,随处可以去,一丝毫障碍都没有。

  要怎样才能修到这个境界?放下万缘,世出世间法统统放下。这个话讲得很笼统,一般初学人不容易体会得到,所以我搞得没有法子,常常跟大家讲十六个字,“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这十六个字你要统统放下,一个字都不能沾染,你念佛求生净土没有问题。所以这十六个字害人,害死人了。多少修行人被淘汰了,堕落了,什么原因?都是被这十六个字害的。我们要时时刻刻提高警觉,这十六个字是火坑,是三途地狱。

  一般人真的是懵懵懂懂,不知不觉,不知道利害,迷恋在恶缘恶境之中,不知道回头。佛用“种种方便”,“种种方便”就是指的无量法门,教化群生。群生是一切众生,我们常讲九法界众生。佛的教法,我们也要抓住总的纲领总的原则。佛法里面讲纲领原则讲得很多,“净业三福”是纲领、是原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也是总纲领、总原则。“六和、三学、六度、十大愿王”都是纲领,都是原则。佛在经上说的!

  祖师大德的教诲更多,我们修净土遵循印光大师的教诲。印光大师教导我们,“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念佛,求生净土”。我自己学佛五十年,讲经教学四十四年,我总结经论里面的教诲,写出二十个字,也是纲领、原则。我用的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修心;用“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修行。我说了二十个字,这二十个字是我一生自己修学的纲领,也是我帮助一切大众的纲领。修什么?无非这二十个字而已。千经万论,我把它结归在这二十个字上。

  ‘如是庄严国土海’,这个“海”是形容,就是一切诸佛刹土,《华严经》前面讲的“世界海微尘数诸佛刹土”。用什么庄严?“净修无等一切法,生起无边出要行,种种方便化群生”,这个里头自行化他圆满具足,如是功德,如是庄严。

  这个里面我们一定要细心去体会,先成就自己,然后才能成就别人。换句话说,自行化他,先要自行,然后才能化他。自己没有成佛就教化众生了,这是菩萨发心。我们听到了,自己不要修行,讲经说法天天劝别人。我们把这些话错解了,以为自己不要修行,劝别人,这是无量无边功德,该堕地狱还是堕地狱。

  这句话怎么样才是正解?十地菩萨或者是圆教初住以上的菩萨,他把自己求无上道搁在一边,教化众生,这个行,这是菩萨发心。像地藏菩萨,他不愿意证无上菩提,就是菩萨身份来教化众生,“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个行。换句话说,最低限度明心见性,也就是见思烦恼断了,尘沙烦恼断了,无明也破了一品了,行!自己未度,自己没有证无上道,教化众生,菩萨发心,这是菩萨大慈大悲,这个行!

  我们今天什么境界?连小乘须陀洹也没证得,大乘圆教初信位的菩萨更不必说了,准堕三途。你哪里是菩萨发心!经教里头字字句句的意思要搞清楚,千万不能错会,不能够误会;错会、误会自己要吃大亏。佛说得没有错,你听错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方便化群生       烦恼)(五明学佛网:方便化群生       烦恼)  

 普献法师:烦恼像婴儿 

 果煜法师:天心明月 13.烦恼与菩提 

 杨云唐居士:如梦如幻的烦恼 

 杨云唐居士:勇敢面对烦恼 

 杨云唐居士:让烦恼打开天窗 

 许士群居士:烦恼的根源分析--集谛 

 陈兵教授:烦恼的辨认及对治转化 

 惟觉法师:习气的困扰及化解烦恼之道 

 惟觉法师:如何跳脱烦恼的束缚? 

 惟觉法师:如何消除冲突矛盾与烦恼? 

 王雷泉教授:“烦恼即菩提”辨析——以《六祖坛经》为中心( 

 王雷泉教授:“烦恼即菩提”辨析——以《六祖坛经》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