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浅谈孝敬“父母”应该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


   日期:2015/10/9 8:0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作者:释仁心

  孝道,本是中国人固有的传统美德,然而有些人不懂得孝顺父母,总是在父母逝世后,才悔不当初,责斥自己,但为时已晚矣!所以我们应该及时把握因缘,趁父母还在的时候,好好孝顺父母,了解父母生活上的需要,让父母衣食住行没有匮乏,生老病痛有所依靠,给予心理上的慰藉、精神上的和乐,让他以有儿女为荣,这是我们为人子女应有的责任。

  “见君朝入市,买饼又买糕,不言孝父母,只言哄儿曹。”这句话恐怕也是很多为人父母的写照。也是所有做父母的应该反思的一个问题。

  佛教里有一首诗偈说:“记得当初我养儿,我儿今又养孙儿;我儿饿我由他饿,莫教孙儿饿我儿。”这首诗偈的意思在于说明为人父母的慨叹:记得当初我养儿女的心情,就像我的儿女现在养孙儿一样;我的儿女对我不孝顺,让我挨饿,一切由他去;只希望我的孙儿不要不孝顺父母,让我的儿女也挨饿啊!

  有一个故事,也很值得做父母的借鉴和反省。

  一位老祖父和小孙子在后花园玩耍,小孙子过分好动顽皮,爬上爬下不听祖父的劝导,老祖父顾及小孙子的安全,禁不住用力打了他几下,小孙子受到突然而来的责打,痛得哇哇大声哭了起来。这时候站在旁边工作的父亲见到此情景,竟然一言不发地猛打自己的耳光。老祖父更是纳闷,百思不得其解,走上前去询问自己的儿子,干嘛自己打自己呢?儿子赌气地答道:“你打我的儿子,我就打你的儿子。”

  这一段喻言,正说明了“可怜天下父母心”。也说明了现代的伦常关系。

  昔日,郑板桥离开潍县的时候,送行的人依依不舍,问:“郑大人,您要走了,给我们留下几句勉励我们的话吧!”

  “拿着“父母”,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就可以了!”郑板桥回答。

  当时很多人一听就愣住了,郑大人今天怎么说了这样的话啊?怎么可以拿着自己的父母当孩子一样看待呢?

  仔细想一下,郑板桥的话,的确值得让人反省,试问有几个做子女的对待自己的父母,有像对自己的孩子那样细心而又耐心的照顾过的。

  假如每个做儿女的都拿着父母,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关心爱护,那样体贴入微,那样牵挂思念……。

  则天下真就变成“极乐世界”了。……。

  “您好老人家,这甜瓜多少钱一斤啊?我想买几个甜瓜给俺娘吃,俺娘病了很想吃个甜瓜。”一个中年人问卖瓜的老人。

  “哦,好,好,好,这瓜不要钱。”老人家说着就把好几个大的甜瓜放到了他的篮子里。老人家的眼睛里湿润了:“我卖了这么多年的瓜了,从没有听过一个人说过买瓜是给父母吃的,都说是买个甜瓜哄孩子的。”

  ……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孝敬       父母)(五明学佛网:孝敬       父母)  

 郑石岩教授:父母之爱 第四篇 孩子的心理卫生 

 郑石岩教授:父母之爱 第三篇 教导的原则 

 郑石岩教授:父母之爱 第二篇 激发孩子的潜能 

 郑石岩教授:父母之爱 第一篇 培养健全的精神力量 

 郑石岩教授:父母之爱 自序 

 仁焕法师:孝顺父母是福德 

 仁焕法师:孝是原谅父母的过 

 仁焕法师:老祖宗与父母的定位 

 仁焕法师:老祖宗与父母对后代的影响 

 仁焕法师:父母孝顺对后代的影响 

 仁焕法师:信仰天地父母 

 道坚法师:父母亲的信念——苦谛思维修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