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如瑞法师:高境界由低境界来,不担小责难挑大任


   日期:2015/10/6 11:5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核心提示:如瑞法师,1957年生于太原市,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出家,师从当代高僧隆莲比丘尼、通愿比丘尼。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山西省政协委员、山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山西省五台山普寿寺尼众佛学院院长。凤凰佛教《般若讲堂》栏目今日刊发如瑞法师开示。  

  小事不小

  如瑞法师

  大家学过《菩提道次第》,知道从修行上,根据各人发心的不同,也可以说根器不同,分为上、中、下三种士夫,下士夫注重后世,知道三恶道苦,产生怖畏,而努力行善;中士夫修出离心,急于个人了脱生死;上士夫更进一步,为自利利他,要修成佛的法。虽然三者层次不同,但高的层次一定要有低的层次做基础。所以如果我们真正想达到最高的境界,一定不要忽视平常所遇到的小事情。

  我曾经说过,惭愧是一种境界,感恩也是一种境界,责任还是一种境界。一说到境界,就是在层次上有一个提高了。我们应该做一个高层次的人,做一个具有高境界的人。而高境界,是由低的境界积累而来的。如果你没有小的责任,慢慢就会放弃大的责任;你不知道滴水的感恩(滴水之恩,涌泉之报),就不会有大的报恩,会把一切都认为理所当然。因此,我们实在应该注重平时的点点滴滴,一言一行,起心动念。

  同时,我们还要善于观察,多多思惟。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我才慢慢能够体会到,佛和祖师大德,为什么说亲近善知识可以让你入道;真正的修无常观才能够让你入法。世出世间,都注重尊师重道,想要修行,亲近善知识是第一要道的。但是想在佛法上得到真实的受用,必须从修无常开始。所以我们学这么多,还要善于思惟,学会在思惟当中生起感恩;在思惟当中,付起责任,生起惭愧。

  就我本人来说,我以前也给大家讲过,我从小就觉得死是一种恐怖,为了解脱这种恐怖而出家,而现在似乎知道了一点生命的真相,希望尽自己的一点力量,能帮助别人也来窥透生命的真相,里头没有任何的要怎么样。至于普寿寺,大也好,小也好,人多也好,人少也好,我们今天一定要很好的安排。至于说明天怎么样,是众生的因缘福报所决定的。因地努力,果上随缘。当我拥有了今天,一定要做我今天最应该做的,因为我实在不知道明天会怎么样。

  我也经常会受到一些人邀请出国等等,但是我想:普寿寺这么多的人,这么大的地方,一旦出去要遇到什么情况,我没有把它安顿好,我现在的责任,哪个重?哪个轻?如果那个地方告诉说,非得你如师父来,你不来我们就不学佛,那我可能会去。如果没有这样的急迫因缘,我觉得,留在普寿寺,这才是我的责任。

  我给大家说的,都是发自我内心很恳切的话。大家要想有所成就,就从责任开始,从感恩开始,从惭愧开始吧!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高境界       低境界)(五明学佛网:高境界       低境界)  

 楼宇烈教授:佛教的最高境界——涅槃 

 冯学成居士:漫谈《信心铭》 第八讲、祖师禅的崇高境界 

 雪漠:艺术的最高境界是真心的妙用 

 雪漠:世间法的最高境界 

 卢志丹居士:“舍”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明贤法师:“不立文字”是中华文明的最高境界 

 济群法师:内在美的最高境界 

 万行法师:玩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贤崇·贤宗法师: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无尽的虚空 

 贤崇·贤宗法师:美容的最高境界:“两全其美” 

 人生​的最高境界,就一个字! 

 嘎玛仁波切:慈悲喜舍是爱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