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故事

 消灭仇人和消灭自己的烦恼哪个更重要?


   日期:2015/10/4 7:3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娑罗那比丘为恶生王所苦恼缘第二十四

  昔优填王子。名曰娑罗那。心乐佛法。出家学道。头陀苦行。山林树下。坐禅系念。时恶生王。将诸婇女。巡行游观。至于此林。顿驾憩息。即便睡眠。诸婇女等。以王眠故。即共游戏。于一树下。见有比丘坐禅念定。往至其所。礼敬问讯。尔时比丘为其说法。

  以前优填王的王子名叫娑罗那,喜欢佛法,于是出家修行,修十二头陀行。他在山中一棵树下坐禅。

  当时,恶生王带领宫女出来玩耍,到了这片树林,恶生王就睡午觉了。

  宫女们见到国王睡觉了,就四处去玩。在树下见到娑罗那比丘坐禅修行,于是就过去礼拜问讯。

  娑罗那比丘就为大家说法。

  王后寻觉。求觅婇女。遥见树下。有一比丘。颜貌端正。其年壮美。诸婇女等。在前听法。即往问言。汝得阿罗汉不。答言。不得。得阿那含不。答言。不得。得斯陀含不。答言。不得。得须陀洹不。答言。不得。得不净观不。答言。不得。王便大嗔。作是言曰。汝都无所得。云何以此生死凡夫。与诸婇女。共一处坐。即捉挝打。遍身伤坏。

  恶生王睡醒之后,发现宫女不见了,就去寻找,发现那棵树下有位比丘,容貌端庄,年轻力壮,宫女都在他面前听法,于是恶生王就过去问娑罗那比丘:你证阿罗汉了吗?

  比丘说:没有。

  恶生王问:你证阿那含果了吗?

  比丘说:没有。

  恶生王问:你证斯陀含果了吗?

  比丘说:没有。

  恶生王问:你证须陀洹果了吗?

  比丘说:没有。

  恶生王问:你修成不净观了吗?

  比丘说:没有。

  恶生王听了之后大怒,说:你什么都没修成,你是一个生死凡夫,却跟一群美女坐在一起。

  于是就把娑罗那比丘一顿暴打,打得遍体鳞伤。

  诸婇女言。此比丘无过。王转增嗔恚。又见被打。皆啼哭懊恼。王倍嗔剧。是时比丘。心自念言。过去诸佛。能忍辱故。获无上道。又复过去忍辱仙人。被他刖耳鼻手足。犹尚能忍。况我今日。身形固完而当不忍。如此思惟。默然忍受。

  各位宫女都劝国王说:这位比丘没有过错啊。

  国王听了之后,更加愤怒,又去打娑罗那比丘。

  于是宫女们都哭泣了。

  国王更加恼火。

  当时,娑罗那比丘心想:过去诸佛都因为能够忍辱,所以证得无上道。过去忍辱仙人,被人割掉耳朵鼻子手足,都能够忍辱,何况我现在身体还是完整的呢,我应当忍辱。

  于是他就默默的忍受恶生王的殴打。

  受打已竟。举体疼痛。转转增剧。不堪其苦。复作是念。我若在俗。是国王子。当绍王位。兵众势力。不减彼王。今日以我出家单独。便见欺打。深生懊恼。即欲罢道还归于家。即向和上迦旃延所。辞欲还俗。和上答言。汝今身体新打疼痛。且待明日。小住止息。然后乃去。时娑罗那。受教即宿。

  被打之后,娑罗那比丘全身都疼痛,越来越痛,难以忍受。

  于是娑罗那比丘心想:如果我在俗世,那就是国王的太子,应当继承王位,我的势力不比恶生王差,现在因为我出家了,独自一个人,所以被恶生王欺负暴打。

  娑罗那比丘越想越生气,就准备还俗。

  于是他就去找和尚迦旃延尊者,说自己想还俗。

  迦旃延尊者说:你今天身体受伤疼痛,你明天再还俗吧,今天先休息一下,明天再走。

  娑罗那比丘就听从迦旃延尊者的教诲,先去睡觉休息了,准备第二天还俗,跟恶生王大战一场,报今天被打之仇。

  于其夜半。尊者迦旃延。便为现梦。使娑罗那自见己身。罢道归家。父王已崩。即绍王位。大集四兵。伐恶生王。既至彼国。列阵共战。为彼所败。兵众破丧。身被囚执。时恶生王得娑罗那已。遣人持刀。将欲杀去。时娑罗那极大怖畏。即生心念。愿见和上。虽为他杀。不以为恨。

  到了半夜,迦旃延尊者就让娑罗那比丘做了一个梦,娑罗那在梦中还俗了,回国之后,父王已经去世,于是娑罗那就继承王位,召集兵马,攻打恶生王。结果战败了,被恶生王俘虏了。

  恶生王抓住娑罗那之后,派人拿刀来杀他。

  娑罗那非常恐惧,心想:我现在只想见到和尚迦旃延尊者啊,虽然被杀,也死而无憾了。

  其时和上。应念知心。执锡持钵。欲行乞食。于其前现。而语之言。子我常种种为汝说法。斗诤求胜。终不可得。不用我教。知可如何。答和上言。今若救济弟子之命更不敢。尔时迦旃延。为娑罗那语王人言。愿小停住。听我启王救其生命。作是语已。便向王所。

  当时,迦旃延尊者有他心通,知道娑罗那的心意,于是就著衣持钵,准备去乞食,现在娑罗那面前,说:

  我经常教导大家,不要去争强好胜啦,你就是不听,现在知道后悔了吧?

  娑罗那回答说:如果救弟子的性命,弟子以后再也不敢跟别人争斗了。

  当时迦旃延尊者就对那位刽子手说:请等等啊,允许我向国王求情。

  说完之后,就朝王宫走去。

  其后王人。不肯待住。遂将杀去。临欲下刀。心中惊怖。失声而觉。觉即具以所梦见事。往白和上。和上答言。生死斗战。都无有胜。所以者何。夫斗战法。以残他为胜。残害之道。现在愚情。用快其意。将来之世。堕于三涂。受苦无量。若其不如为他所害。丧失己身。殃延众庶。增他重罪。令陷地狱。更相残杀。冤家不息。轮转五道。无有终竟。

  刽子手不愿等,于是准备杀掉娑罗那。准备下刀的时候,娑罗那非常恐惧,吓醒了。

  于是就把梦中的情形告诉和尚迦旃延尊者。

  迦旃延尊者说:战争没有赢家。

  为什么呢?战争一杀害对方为胜,杀人这个事情,现在那些愚人觉得痛快,但是将来却要堕入三涂恶道,受苦无量啊。

  如果战败了,被对方杀害,不光丧失自己的生命,还连累老百姓,增加敌人的重罪,让敌人日后陷入地狱。

  日后大家辗转残杀,冤冤相报何时了,五道轮回,永无出期。

  五道就是六道的意思,有些地方把阿修罗省掉了,所以变成五道。

  反覆寻之。何补身疮拷楚之痛。汝今欲离生死怖惧鞭打痛者。当自观身以息怨谤。所以者何。是身者众苦之本。饥渴寒热。生老病死。蚊虻毒兽之所侵害。如是诸怨。众多无量。汝不能报。何独欲报恶生王也。

  你应当反过来思考一下,这样相互仇杀,对你身上被殴打的伤痛有什么好处呢?

  你现在出家想要脱离生死之苦,却怨恨鞭打你的人,你应当观身来熄灭心中的怨恨。

  为什么呢?这个身体是各种苦恼的根本,饥饿、干渴、寒冷、炎热、生、老、病、死、蚊虫叮咬、毒虫猛兽伤害,各种的怨敌,多得数不清啊,这么多怨敌,你不能去报复他们,你为什么唯独要报复恶生王呢?

  欲灭怨者。当灭烦恼。烦恼之怨害无量身。世怨虽重。正害一身。烦恼之怨害善法身。世怨虽酷。正害有漏臭秽之身。由是观之。怨害之起烦恼为根。汝今不伐烦恼之贼。云何乃欲伐恶生王也。如是种种为其说法。时娑罗那闻此语已。心开意解。获须陀洹。深乐大法。倍加精进。未久行道。得阿罗汉。

  你想要消灭仇人,就应当消灭自己心中的烦恼啊。

  烦恼能够害你无量世,世俗的怨贼虽然严重,但是最多只能害你这一辈子。

  烦恼会害你的法身,世俗的怨贼虽然残酷,却只能害你那个污秽的臭皮囊而已。

  所以呢,怨贼的起源,根本上来说是来自于你自己的心中的烦恼。

  你不去讨伐心中的烦恼大贼,你为什么要去讨伐恶生王呢?

  意思是治病要治本,要想消灭外界一切的怨敌,就应当消除自己心中的一切烦恼。

  迦旃延尊者用各种方法为娑罗那说法,娑罗那听到之后,心开意解,证了初果。

  他尝到佛法的甜头之后,更加精进的修行,不久就证了阿罗汉。

  经文出自:西土圣贤撰集·第1322部

  杂宝藏经八卷

  元魏沙门吉迦夜共昙曜译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烦恼       仇人)(五明学佛网:烦恼       仇人)  

 普献法师:烦恼像婴儿 

 果煜法师:天心明月 13.烦恼与菩提 

 杨云唐居士:如梦如幻的烦恼 

 杨云唐居士:勇敢面对烦恼 

 杨云唐居士:让烦恼打开天窗 

 许士群居士:烦恼的根源分析--集谛 

 陈兵教授:烦恼的辨认及对治转化 

 惟觉法师:习气的困扰及化解烦恼之道 

 惟觉法师:如何跳脱烦恼的束缚? 

 惟觉法师:如何消除冲突矛盾与烦恼? 

 王雷泉教授:“烦恼即菩提”辨析——以《六祖坛经》为中心( 

 王雷泉教授:“烦恼即菩提”辨析——以《六祖坛经》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