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知识

 生命是怎样轮回的?


   日期:2015/9/25 19:3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在经藏里佛陀开示因与果是相互依存的,这个主题的解释是很重要的一课,称为十二因缘,十二种相互依存的生灭。十二因缘很详细的描述了轮回幻相延续的整个历程,一个大循环,一个生命周期是一个循环,一个片刻也是一个循环。藏傅佛教的绘画,把十二因缘绘成[轮回图」,几乎每个寺庙都可以看到,一目了然的表达了十二因缘的循环轮回幻相。

  无明是十二因缘之始,由于「我]的强大力量,使我们对于非二元无知,于是落入二元之中,在「我」的蒙蔽下,对于究竟真理盲目不知,这就是无明,是十二因缘之首。在「轮回图」中,是以瞎子来代表无明。

  由于无明,我们会产生一些冲动去做某些行为——善行、恶行、中性的行为、或是不善不恶的行为。由于这种冲动,而产生因与缘,就是十二因绿的第二个「行],「轮回图」以陶匠为代表。

  十二因缘的第三个,是想要有意识的冲动,即「识],始于对好、壤的觉知。「轮回图]是以猴子吃桃子为代表。尝试轮回的滋味,会创造冲动,使意识得到滋养而成长,这第三个因缘,使意识变得稳固,以便继续迈向未来。

  第四个连环是意识(中译:在中文里译作「名色]),「轮回图」以两人共乘一船为代表,意识带来了因缘的显现,包括所有外在现象,各种元素、及多样或二元的形像。意识的各个面向都含有环境的作用。

  第五个连结是感官知觉,也就是六个感官,「六入]。由于进一步的二元化:眼/ 色,耳/ 声,鼻/ 嗅,舌/ 味,身(皮肤)/ 触,所以感官知觉变得更巩固,「轮回图]里以六间空屋为代表。

  第六个因缘是「触],指感官与感官对象物的接触,此时感官巳具很强的二元化,感官有欲望去接触对象物,「轮回图]以男女的作爱为代表。

  第六因绿导出第七因缘「受],受是「触」的结果。是愉快或疼痛的感受,触摸或接触会使你产生觉受,好的觉受你喜欢,壤的觉受你讨厌。一个声音、一种气味,任何东西都可以使你产生愉快或痛苦。「受」的更进一步发展,是当别人褒奖你时,你感到高兴;别人侮辱你时,你感到沮丧,这是另一种发展,不过都属于第七环的「受」。「轮回图]以双眼中箭的失明者为代表,因为这些觉受会助长障蔽,使我们更看不清事情的真象。

  第八因缘是贪执与欲望,总是希望多得一些,即贪「爱」。所以,「轮回图]以饮酒作代表。这是由于二元感觉的进一步发展,此时,个体对于色、触、味更加的执著,且有很强的欲望要获得的更多,伴随著对事物的执著与贪恋(贪婪),你会对不喜欢的东西躲避得更远,而且会害怕失去已拥有的东西。所以,不是只有单面,你会同时既想得到,又怕失去。你不能放弃你想要的东西,但你也不愿放弃你不想要的东西,这两个极端,都是贪爱的结果。

  第九个环是「执取所欲」,拒斥所恶,「轮回图]以猴子夺取水果的贪执为代表。这也可以是倒过来的,对于你有益的事物,你可能反而拒绝它、嫌恶或害怕它;对于你无益、甚至有害的束西,你反而执著。贪婪的想得到,你会想尽办法的得到它。毒瘾、药瘾就是实例。执与取是第八个环贪爱的结果,它助长执著及贪婪,增进被物质牵著鼻子走的冲动。

  第十个环可以译作「有」、生成,它会累积更多坚实的业,在未来结出更多贪、执、欲的果实,为再生于六道铺路。「轮回图]以怀孕的妇人为代表。

  第十一个连环是因与缘的果实,「生],这是十二因缘前项各环造成的结果。依于业力、因、绿,个体再诞生于六道之中。人道有最佳的机会证悟,但再生不见得就会生于人道,有可能再生于天道、阿修罗道、畜牲道、饿鬼道及地狱道。因缘成熟时,投生便会发生。在「轮回图」中以小孩诞生为代表。

  第十二个因缘是老化及死亡。当生命诞生时,老与死便自然跟随而至,生是死的开始;死是十二因缘再循环一次的开始。「轮回图」以死尸作代表。

  第一环「无明」,第八环贪「爱],及第九环执「取」,被视为是三种染污。公鸡代表「取」,蛇代表贪「爱」及欲望,猪代表「无明],此三者绘于圆形「轮回图]的中央。第二环「行」的冲动,与第十环「有」,被归类为一种行为或业力,所以在「轮回图]中央,代表三种染污的动物的外围绘有一个细环,环的半边象征人值遇善境,另一半则象征是值遇逆境。第三、四、五、六、七、十一、十二环被归类为轮回苦海之根源。以上是以另外一种角度和顺序来看十二因缘。整个「轮回图」是由恶魔、夜叉及死神衔著,象征不论是哪一道,不论境遇的好坏,都逃不过在轮回中不停的流转。在轮回陷阱的轮子外面,有佛陀引导众生免于轮回再生的解脱之道。

  这就是在佛教经藏及密续里,对于转世的教授。转世在密续里有更详细的说明,说明这一世转换到下一世的过程。了解密续对人类身、心的看法,是相当有用的。重要的。密续的观点,身与心有很多的层次,远超过我们对于自己或周遭他人身心的觉知及了解,我们所能知觉到的身、心,只是全貌中的一小部份。

  所有我们看得见。觉知得到的事物,都包含在宇宙之中,而整个宇宙就是我们的身体,因为我们在宇宙之中。宇宙是我们的大身体,宇宙中发生的任何小事,都会影响到我们,只不过我们有时并未察觉到罢了。这也就是为什麽密续占星天文学对人类的生活有帮助,因为它是发掘宇宙中事件及应对它的方法。如果某人将你的手放到火里去,手会受伤,同一件事也发生在这个大身体上,我们宇宙中任何地方发生的事都会影响到我们,也许我们经验到的是心情不好、经验逆境,或经验财富及人际上的好运,或是觉得心灵堕落或进步等等。占星天文学可以判断我们所在的银河系、太阳系的发展,但在此之外的影响力也仍会作用在我们身上。在密续法教里,称这个宇宙为[三千]大千世界,三千表示十亿个太阳系。

  「二千]大千世界比三千大千世界要小,二千表示一千乘以一千也就是百万。在这个宇宙所发生的事,对于我们的影响,大于大宇宙发生事件的影响。发生在[一千]世界,也就是包围在我们最邻近的四周的一千个太阳系内的事情,影响力最强。在我们自己这个太阳系内发生的事,影响力就更立即了。当然,发生在我们这个地球上的事,对我们也会有最殊胜的影响。现在,我们可以开始分析环境的恶化,对于我们生活方式的影响,我们现在正在经验这些影响,有多麽地真实。俗世的科学家已证实了,环境如何影响我们,我们如何影响环境。

  在分析完宇宙退化之化现後,密续教法继续探讨人体内发生的事,如何影响心灵。我们人类当下所拥有的身体,外在身体、内在身体及微细身体。事实上,身体的层次还可以分得更细,生于这个地球人道的众生,有特殊的一种外在身体、内在身体及细微的身体。外在的身体有好、有壤,内在的身体好多于壤,微细的身体则都是好的。心灵、佛性、是完美的。

  呼吸也与身体有关,呼吸是我们每一刻都在做的事。呼吸也有外呼吸、内呼吸及微细呼吸。透过禅修、持咒、运动及各种修持,我们可以像净化外呼吸一样净化我们外在的身体,内呼吸及细微呼吸也可以影响外在的身体和外呼吸。

  身与心的物理关系,早在母亲体内孕育以前,就开始建立了。这个特定的身体与心灵的连结,在怀孕前的那一刹那就开始了。

  非物质的心与物质的身聚集、融合在一起,是转世历程中最重要的一步。

  心灵本身是非常细微的,但由心灵所生的思想及感觉,就不像纯真的心灵那样细致。思想和情感都是有限的,心灵则是无限的。思想是无明的化现,所以是有限的。宇宙最细微的能量,是物质存在最细微的成份。这些细微能量及心的思想与情绪,是能结合在一起的。宇宙细微的能量与思想、情绪,因业力的力量结合,故称为业风。结合之後进入所谓的第一物质,这第一物质即是我们所知的液态身。

  在正常的情况下,液态身在二十九天之後会凝结,凝结的过程缓慢,但在二十九天後,业风、宇宙能量及心灵的情绪面,全都汇集到这个渐渐凝结的液态身的中央。业风包括父亲、母亲、自己,大家的业力聚集到一块儿,就像旋风的中心,不论此刻我们在哪里,即使是二千万个银河系之遥,我们的意识,一样可以被带到与父母共业的液态身内结合。依因缘业力,我们的身体由凝结的液态身慢慢成形,成形的起点称作中脉,位于躯干的中央。

  所有的感官能力也都聚集在身体的中央,四肢虽然重要,怛四肢不是延续生命所必需。若是有人砍断了我们的手、脚,如果小心照顾,我们不会因此而丧命。但是,如果身体由中央被劈为两半,或是头被砍下了,我们就会死。身体的中央是最重要的部份,所有的脉都从中央发出,外显的脉有动脉、静脉及神经,微细的身体还有它自己内在的脉,只是我们肉眼看不见。这一切的发展都是业风、宇宙能及情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有个简单的比喻,有片如荫的草坪,地下有许多草根可以吃,有一群兔子住在草坪的另一头,每天这群兔子从灌木丛下的家出发,到草坪去吃草根,没多久,儿子的足迹就形成了一条路,这条路告诉你哪里有水和食物。当能量在液态身内运行的时候,形成了脉、四肢,一切依能量的运行而成形。

  专家或直觉能力强的人,可以由人的脸、掌纹来推测未来,因为这些物理特征,都是整个业力连结身、心的结果。

  以上是很简略的解释为什麽无形状的心灵,能够进入有形状、感觉、知觉等的身体里面去。众生的前一生可能是灵魂、是动物,但他可能在这一世生而为人。有生就有死,当心灵离开身体时,就是死亡,死亡是指身体的死,不是心灵的死。心是不会死的,心永远持续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