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恒传法师:读无量寿经有一句话不明白,我作佛时,国无妇女。这样是否是有分别?


   日期:2015/9/23 8:1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问:恒传法师,阿弥陀佛,读《无量寿经》有一句话不明白,“我作佛时,国无妇女。”是说往生极乐世界,没有女人,都是男人,我感到很迷惑,如果是这样是否是有分别,是否是圆满。请法师解答。

  恒传法师:阿弥陀佛,我这样给你讲,瑜伽三十八卷六页云:又非女身能证无上正等菩提。何以故?一切菩萨,于过第一无数劫时,已舍女身;乃至安坐妙菩提座,曾不为女。一切母邑,性多烦恼,性多恶慧。非诸禀性多烦恼身,多恶慧身,能证无上正等菩提。看到诸如这样的经卷,大家可能会认为这是佛教轻视女性的表现。

  法华经提婆品曰:“又女人身,犹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释,三者魔王,四者转轮圣王,五者佛身。”就是说女人之身具五种障碍。又叫五碍、五漏。为什么这么说?

  一、不得作梵天王:谓梵天因中,修持戒善,得获胜报,而为天王。若女人身器欲染,则不得作梵天王。

  二、不得作帝释:谓帝释勇猛少欲,修持戒善,报为天主。若女人杂恶多欲,则不得作帝释也。(帝释,梵语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即忉利天主也。)

  三、不得作魔王:谓魔王因中,十善具足,尊敬三宝,孝奉二亲,报生欲界他化自在天,而作魔王。若女人轻慢嫉妒,不顺正行,则不得作魔王也。

  四、不得作转轮圣王:谓转轮圣王因中,行十善道,慈愍群生,报作轮王。若女人无有慈愍净行,则不得作转轮圣王也。

  五、不得作佛:谓如来行菩萨道,愍念一切,心无染着,乃得成佛。若女人身口意业,情欲缠缚,则不得作佛也。

  简单来说,就是:一、梵王是净行,而女人多染。二、帝释是少欲,而女人多欲。三、魔王是坚强,而女人懦弱。四、轮王是大仁,而女人善妒。五、佛是万德圆满,而女人烦恼具足。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五障或五漏不是指身相的,而是精神的障碍,多染、多欲、懦弱、善妒、烦恼也不是女人所专有,男人也多得是。如果从精神观点看,有多染、多欲、懦弱、善妒、烦恼具足性格的男子都算“五障之身”,而女人能超越这些习气,就成为“丈夫”了。从法身而不从肉体来分男女,是佛陀对男女真实的见解。在《涅槃经》里,佛陀说:“如来性是丈夫法故,若有众生,不知自身持有如来性,虽是男儿身,我说此辈是女人,若有女人,能知自身持有如来性,虽是女儿身,我说此人是男子。”在《大毗婆沙沦》一四五章中,佛陀双手捧着大生主的骨对比丘们说:“汝等谛听,一切女人其性多轻薄、多嫉妒、多诌媚、多悭念,只有大生主虽是女人,却能脱离女人一切过失,作丈夫事,得丈夫所得,我谓此辈为丈夫。”

  一个人具有女人的身体,但能除去精神的弱点,走向成佛的伟大事业,就是男子!而一个人虽然有丈夫相,如果落入精神的弱点,不能走向菩提之道,此辈是女人!对菩萨而言,男女只是暂时的权宜化现,事实上,男女都是顺缘的假合,在毕竟空性里,男女是绝对平等的,如果不能进入这种法性的真实,而执着于男女的分别,就违背了佛陀的教化。在经典里女身成道的很多。

  佛陀在《首楞严三昧经》中说:“善男子!发大乘者,不见男女,而有别异。所以者何?萨婆若,心不在三界,有分别故,有男有女。”对于一般的凡夫俗女,一旦发起菩提心,则立即超越了男女的差别,因为道心是没有男女的。

  不但佛陀一再阐明佛法中没有男女区别,即使在修行的女子自己也都有坚强不动的信心。在《海龙王经》的《宝锦女受决品》里,大迦时尊者对宝锦女说:“女及诸夫人,无上正觉,甚难可获;不可以女身得成佛道。”宝锦女就对大迦叶说:“心志本净,行菩萨者,得佛不难。彼发道心成佛如观手掌。适以能发诸通慧心,则便摄取一切佛法。”她又说,“又如所云:不可以女身得佛道;男子之身,亦不可得。所以者何?其道心者,无男无女。”宝锦女是何等的气魄,何等的格局,所有学佛的女居士,都应该学习宝锦女的精神,女人成佛若不可得,男子也必然不会成功的!

  所以如果只知表相,而对经卷没有真正理解。那就容易出问题。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分别       恒传法师)(五明学佛网:分别       恒传法师)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一编《佛学 

 周贵华博士:唯识学中无分别智之亲证真如义 

 吕澄居士:解脱道论分别定品讲要 

 演培法师:解深密经语体释 分别瑜伽品第六 

 成观法师: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第三章 唯识相 第六节 唯识 

 张秉全居士:法华经品题略解—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杨郁文教授:分别与无分别 

 黄国达居士:无念、无分别的探究 

 黄国达居士:无分别心与无分别智 

 黄明尧居士:大慧宗杲禅法心要 三、用功原则 3、无分别心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整体观与分别观 

 雪漠:分别心与真心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