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找到金钱与灵魂联结的奥秘,从内在真正富起来


   日期:2015/9/21 12:1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如果剥去几千年来的文化熏陶与假定,以全新的目光看一看金钱,就可以对金钱进行一些最基本的观察。金钱并非自然的产物,它不长在树上,也不会雨点般从天上掉下来。金钱是一项发明,彻彻底底的人类发明,人类聪明才智的产物,我们设想并创造了它。这个毫无生命的东西在其2500年到3500年的历史中,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比如贝壳、石头、金锭银锭、纸币或电脑发出的一声提示音等。最初,人们发明金钱是为了方便个人及群体之间所进行的物质及服务上的共享与交换。现在,金钱依然具有这一辅助作用,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赋予金钱的力量已远远超过了它最初的实际作用。

  如今,我们不再把金钱看作是我们创造且掌控的工具,而是将其看作一种自然现象,一种需要我们去面对的力量。这个被称作金钱的东西,这些被我们大量生产的硬币及纸币,其本身的力量并不比一个记事本或一张面巾纸强大,现在却成了我们生活中最具控制力的东西。

  金钱的权力都是我们赋予的,而我们也确实给了它极大的权力,我们几乎给了它最终的决定权。只需看一看我们的所作所为,便可明显地看出,我们已经使金钱变得比我们自己还重要,使金钱的意义大于人生的意义。为了金钱,人类已经而且也会继续实施各种劣行。他们为钱杀戮,为钱奴役他人,也使自己在追求金钱的过程中沦为金钱的奴隶,过着毫无喜悦可言的生活。

  为了金钱,人类严重地损害了地球。我们摧毁雨林,填河筑坝,砍伐红杉,过度捕鱼,用各种工农业化学废物污染土壤。我们将一些社会阶层边缘化,强迫穷人搬入国民住宅社区(通常为低收入家庭设计建造的住宅区。——译者注),允许郊外贫民区的形成,四处寻找廉价劳动力,漠然地看着成千上万、甚至是数百万人沦落。他们中有许多年轻人,为了金钱贩卖毒品,伤害他人,因此在犯罪、在被奴役、被监禁的生活中浪费青春。我们也一直沿承着各种古老的传统,这些传统在获取金钱及财权方面以迥异、不公平的方式对待男性与女性,使女性备受压抑,而给予男性金钱方面的特权,使得他们的期望与责任都变得扭曲。

  在我们的生活中,金钱与真正的自由、喜悦等鲜有关联。尽管如此,我们却习以为常地允许它掌控我们的人生,还常常以它为最重要的因素做出工作、爱情、家庭以及友谊等方面的决定。

  在个人生活中,我们十之八九都曾经为了获取或保住金钱——或者我们认为能用它买到的权力——而折腰、占他人便宜或者做一些我们并不引以为豪的事。我们为了避免金钱上的冲突或不快而保持沉默。我们在金钱方面的所作所为也破坏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因为金钱被用作控制与惩罚他人、逃避或操控情感的工具,甚至是爱的替代品。在那些巨富家庭中,许多人已身中贪婪、不信任或者控制欲的剧毒,优越的生活切断了他们与平民百姓之间的交往,使得他们无法获得人与人之间普通交往与真实关系的必要经验。在极度缺乏金钱的生活环境中,为生存而战很容易成为人生的主旋律,自我价值以及个体、家庭甚至整个团体与文化的基本潜力得不到正常发挥。对于一些人来说,对金钱的长期匮乏则成了借口,他们借此不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创造力,不负自己的那一份责任。

  呱呱坠地的那一刻,我们来到一个被金钱定义的文化中,我们与金钱的初始关系则是该文化的产物,无论是诸如莫桑比克或孟加拉等贫穷国家,还是美国或日本等富裕国家都如此。借由早期经验,我们了解到金钱在家庭、社会以及我们生活中的地位与权力。我们看到谁挣钱,谁不挣钱;看到父母愿意或不愿意以何种方式获取财物;也看到金钱如何塑造人们的个人观点与公众意见。在咄咄逼人的美国消费文化中,即使最年幼的孩子也被卷入与金钱的紧密关系中。他们在鼓励“不考虑个人与环境的后果,多挣多花”的媒体环境与大众文化中长大。在这种金钱文化的熏陶下,我们一生中各种貌似无害的日常行为逐渐使我们与金钱的关系变得扭曲。个人金钱问题,以及可持续性与社会公平等这些人类经济与环境的核心问题,显然都深植于我们与金钱的关系以及所处的金钱文化——我们生来便受其熏陶并不知不觉地将其全盘纳入——的土壤中。

  金钱与灵魂的大分裂

  对于我们中的许多人而言,与金钱的关系充满了矛盾,我们围绕金钱问题的行为常常相左于内心深处的承诺、理想与价值观——我称此为灵魂。我所谓的灵魂与任何宗教诠释都无关,而且当我提到“我们的”核心价值或者更高承诺时,并不是指我们对于政治、宗教、经济以及其他充斥我们生活的问题、要求与愿望都有共同的见解。我相信,在所有外在表象之下,如果我们深入探索,剥离他人告诉我们应相信的一切、在他人的愚弄与操纵下所相信的一切,甚至我们自己选择去相信的一切,我们会发现,对于人类真正至关重要的,我们最普遍、最共同的灵魂承诺与核心价值就是:我们自己、我们所爱之人以及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的健康与幸福。

  我们确实希望能有一个人人幸福的世界。我们不想看到忍受饥饿之苦的儿童;不希望地球上有暴力与战争——即使是在很遥远的地方;我们不愿酷刑、报复与惩罚成为政府的工具。每个人都想要一个安全、可靠、充满爱与关怀的人生,我们不仅希望自己,也希望自己所爱的人,其实希望每个人都能拥有这样的生活。我们都希望能够生活在一个健康美好的世界之中,希望每个人都能拥有健康、硕果累累的人生。

  我也相信,在恐惧与沮丧——即使是最深层的恐惧与沮丧——之下,每个人都希望爱与被爱,并在他们的人生中有所作为。用不涉及宗教理念的灵性词语来描述就是:我相信人们都希望能够体验自身的神性,体验他们与一切万物的连接,以及那超出我们理解范围的某一更高力量的神秘。金钱文化在许多方面改变了我们,我们放弃更有觉知、更灵性的生活方式,不知不觉地侵蚀与破坏那些最深层的人类价值与最高承诺,有时,我们甚至背弃了我们自称最爱的人。

  我和家人的“逐利”之路

  20世纪70年代早期,我的丈夫比尔踏入商界,他的耳畔回响起金钱的塞壬之歌。他,以及其他一些在顶级商业学院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年轻人,被一家业绩蒸蒸日上的著名公司聘用。这家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代理运输及电脑设备的大规模租赁,通过收取代理费盈利,那一时期此项业务正在急速地增长。他们的公司越来越成功,发展越来越快,而且公司领导层设定的目标是:使他们公司以业界前所未有的速度晋级亿万美元公司的行列。那时,这是相当野心勃勃、激动人心的目标,不过却是完全可能实现的。大家都很振奋,每个员工,包括他们的伴侣,都意气风发地加入这一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我还记得,那时我非常兴奋,为比尔以及他的同事所取得的成功感到高兴,觉得这一切都是如此难以置信,我鼓励他,不去干扰他的工作模式:早出晚归,频频出差。

  我们常常这样说,我们的婚姻以及我们与孩子们的关系是这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然而,如果有人摄录下我们那段时间的生活并客观地观察,他们或许会说:事实不是这样的,他们并不关心他们的孩子。孩子们一直跟着保姆,主妇总不在家,要么跟着丈夫一起去参加毫无意义的活动,要么就是购物或娱乐,他们错过了孩子们成长的重要阶段,比如看着孩子蹒跚地迈出第一步,讲睡前故事,晚安之吻,或者那些有助于建立关系的自发行为。他们付得起请人照顾孩子的费用,买得起大量的玩具与华美高大的房屋,然而,即使他们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他们的大脑也在不停地运转,思考该如何达到下一个经济目标,或者如何让朋友们看到他们在日渐增长的财富面前依然能够保持恬淡的心态。

  我们自我感觉对孩子很好,可是,如果你真的好好看一看我们如何支配我们的时间与能量的话,你会看到,我们的言行并不一致。

  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们彻底陷入纸醉金迷之中,大把大把的金钱流入囊中,我们获得的一切,或者我们用钱买到的一切,都毫不例外地导致新的渴望、新的购买目标,或者购买更多东西的新理由。为了成为世人眼中的高雅人士,我们认为应该去学习品味红酒,学会后,我们当然就需要一个酒窖。我们买了一辆热门跑车,然后,当然又需要一辆旅行车,这样带孩子出门才方便。我们的房子相当豪华,但是,没有一些令人瞩目的艺术品当装饰,总是感觉缺了点什么。我们刚一涉足艺术,就想购买高水准的艺术品。朋友圈中的人纷纷开始购买夏日别墅,我们觉得这也应该是自己下一步的计划。一旦开始购买更贵的衣服,我们也就需要更新、更好的鞋,这样才配得上我们那些名贵的服装。然后,我们的大衣自然也不能比里面的衣服差,手表更不能逊色……如此这般。

  我们的购买清单越来越长,没有尽头。此外,在我们的社交圈子里,度假已成了富足生活的标志,如果你想受欢迎,不同寻常的度假经验是必不可少的。忽然间,开车去约塞米蒂旅行或者找个地方露营已经远远不够,去太阳谷滑雪或夏威夷玩帆船才是正道。就这样,一个接一个,每件事或者每样东西对我们都是如此重要。我们被某个力量牵着鼻子走,却丝毫没有停下脚步想一想,没有任何质疑。这期间,我们的孩子一直由保姆照顾,在条件优越、呵护备至的环境中长大,身边却没有我们的身影。我们很爱他们,然而,我们出门在外的时间却远多于我们所能接受的程度。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会决然而去,因为我们的每一次出行仿佛都很重要,而且我们知道自己很快就会回到孩子们的身边。

  我终于领悟到金钱的奥秘

  旨在终结世界饥饿的全球性倡议活动——战胜饥饿项目——唤醒了我。当我第一次听到关于终结地球上的饥饿这件事时,就感到这一使命与我内心深处对于人类疾苦的感受相契合。记得小时候,那时我还是一个快乐幸福的孩子,有一天,我忽然意识到地球上还有许多人都在忍受饥饿之苦,我实在不理解为什么会这样。一想到地球某处有个像我一样的孩子竟然整日饥肠辘辘,我就会伤心烦恼。记得我当时下决心绝不能再让这种事情发生。但是,一个孩子,一玩起来,很快就把这种想法抛到脑后。不过那个念头却并未离我而去,几十年后,我听到战胜饥饿项目所传播的讯息:运用地球现有的资源解决地球上长期存在的饥饿问题。这唤起了我内心深处强烈的共鸣,我仿佛又回到了儿时——在我得知世上还有人受苦,我决定为解决这一问题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时刻。我感受到灵魂的召唤,这种感受是如此的强烈与深刻,我根本无法否认或漠然处之。从那一刻起,我开始从物质上的追逐脱离出来。

  25年之后的今天,可以说,战胜饥饿项目带给我一份意想不到的礼物,那就是,借由决心终结世界上的饥饿,我觉察到自身的内在饥饿以及我们那不真实也不适当的生活方式。从那时起,我们开始有目的地运用我们所拥有的资源——时间、能量、金钱以及我们多年来积攒的财产——来实现我们那“尽己所能,创造不同”的梦想。

  比尔依然在公司工作,不过我们开始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这一切。我们不再无休止地积累金钱或者用钱去买更多的东西,而是将他与他的同事所获得的收入看作为他人谋福的资源,用以资助他人以及那些为众人创造更美好生活的项目与活动。曾经是教师的我决定为父母一方工作或双方都工作的孩子建一所学校。我们带动朋友及家人一起参加各种社区建设、资金筹集等活动。此外,我们自己也积极投入到个人转变及社会变革领域的工作中,参加各种课程及工作坊,并鼓励他人也这样做。我们开始扩展自己的社交圈,不再仅仅局限于狭窄的社交关系,仅仅与经济上成功的人交往,而是去结识许多具有不同文化、生活背景及生活方式的朋友与同事。我们的生活圈子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国际化,我们认识的人来自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经济环境。

  比尔与他的合作伙伴共同创建了一个公司基金会,我们都切身体验到为我们深切关注的事情、符合我们最高使命的项目奉献、投入金钱所带来的喜悦与力量。我们看到,将我们的钱用于解决饥饿问题确实能够取得相当的成效。我们为战胜饥饿项目添砖加瓦,也从中获得了一种充实感,这一切更加温暖并滋育了我们彼此之间以及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我们意识到,我们之前那种不断追逐、积累金钱,不停地更新换代我们所拥有的一切的生活,其实只是另一种形式的饥饿而已。我们也深刻意识到,我们真正渴望的其实是有意义的人生。我们渴望有所作为,也因此开始付诸行动。我们中有的人致力于各种倡议,有的致力于教育,有的关注贫穷问题,有的则致力于终止虐待或者为那些受虐待的人提供保护与疗愈。

  这一心灵的转变也改变了我们与金钱的关系。一旦人们在金钱方面的决定更加符合内心深处的核心价值与最高承诺,就会立刻经历戏剧性的转变。我们亦如此,这些转变不仅体现在我们如何运用金钱上,也体现在我们对金钱、对人生、对自己的感受上。最后,我们也开始认知、了解自己,不因我们拥有什么,而是我们给予什么;也不因我们积攒什么,而是我们提供什么。

  我在许多朋友身上也看到了类似的转变。无论他们的经济状况如何,一旦他们与自己的慷慨与承诺建立连接,就会以类似于我们的方式表达自己。我们认识到,虽然我们无法改变金钱文化,但我们能够更加清楚地认知、了解它。因此,当我们身处某些情境之中时,我们能够更清楚地认知我们与它的关系,从而做出更有觉知的选择,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我们不再觉得自己受困于对金钱的恐惧与期望,也不再盲目地追求更多与更好。对于我们中的每个人来说,金钱已逐渐成为一种彰显愿望与使命感的工具。

  将与金钱的关系变成演练场

  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在金钱利益与灵魂召唤之间拔河。身处于灵魂的国度时,我们正直真诚。我们体贴、慷慨、宽容、勇敢且忠诚,了解爱与友谊的价值,为出色地完成了一件小事而自豪,能够体验到大自然的神奇与原始之美。我们开放、敏感且热诚,能够因所见所闻而心生感动,宽容慷慨是我们的自然本性。我们信任他人,也值得被信任。我们能够自由、欢畅地展现自己。我们内心宁静,坚信我们是某一更宏伟、更广大经验的一部分,是某一更伟大力量的一部分。

  而当我们处于金钱的国度时,我们仿佛与我们熟知的那个“灵性的自己”失去了连接。就好像我们忽然被送到一个不同的游乐场,在那里,所有的游戏规则都变了模样。在金钱的控制下,灵魂国度里那些美好的品德仿佛都遥不可及,我们变得渺小。我们为了得到“应属于我们的东西”而不断竞争,人也变得越来越自私、贪婪、小气、充满恐惧,掌控欲越来越强,有时我们也会感到迷惘、矛盾或者自责。我们把自己看作胜利者或失败者、强者或弱者,并任这些标签以错误的方式定义我们,仿佛财富与经济权力是一个人是否优越的标志,没有这些,就是无用或无能,没有前途。我们变得警惕、不信任,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自己那些微不足道的东西,或者变得软弱无助,悲观绝望。有时,我们觉得自己被迫去做一些违背自己的核心价值的事,紧随主流,不敢与众不同。

  结果便是,我们于存在方式、言行举止及对自身性格及真诚与否的感受上都出现了深度的分裂。这一分裂,即我们真实本性的分裂,不仅在金钱问题上使我们感到困惑,也阻止我们将内在与外在世界融合起来,从而在人生中体验到完整——在这美好的时刻我们心中充满宁静,与生命合一。

  金钱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它本身并没有好、坏这一说,金钱本身也不存在有无威力的问题,是我们对金钱的诠释以及与金钱的互动关系捣的鬼,然而,这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自我发现与个人转变的机遇。

  或许,你需要仔细看一看自己的经历与言行,才会发现金钱的蛛丝马迹,不过,它们肯定是存在的,而且并非无谓的存在。你可以试着先从觉察开始,然后再了解并转化金钱的神秘及其所起的作用。你与金钱的关系也可以成为你展现自身的力量、能力以及最高愿望与品质的演练场。无论我们是百万富翁还是忽然间继承了一笔财产,我们都可以很好地运用金钱,与金钱建立健康的关系。

  在这个仿佛金钱至上的世界里,加深与灵魂之间的连接并将其彰显在我们与金钱的关系上是至关重要的。这样,我们就能够创造一种新的灵性修习方法,让灵魂来平衡与滋育我们的金钱文化,我们与金钱的关系也会成为演练场,供我们每天进行这一有意义的灵性练习。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