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真堪布:切莫遗忘有三种


   日期:2015/9/17 22:1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智海撷贝】切莫遗忘有三种

  华智仁波切的《自我教言》,一共有二十个偈颂,虽然词句很少,但它是三藏十二部显密一切经典的精髓与精华。不能忘掉的这三种,是最最重要的。

  第一颂:

  切莫遗忘有三种:莫忘恩重善知识,

  莫忘大慈大悲佛,莫忘正念与正知。

  “切莫遗忘有三种”,意思是千万不能忘掉的有三种。第一个,“莫忘恩重善知识”。在这个世界上,从世间的角度来讲,父母对我们恩德最大,对我们最慈悲,任何人的慈悲都比不上他们对我们的慈悲。然而父母的慈悲是有限的、有漏的,他们只有慈悲,没有智慧,只能给我们一些吃的、穿的、用的东西,解决我们一些暂时、表面上的问题,他们没有摆脱轮回、脱离痛苦的方法,他们自己都在轮回当中,感受着这些无穷无尽的痛苦,更不能帮助我们解决根本问题。

  上师对我们的慈悲和对每一个众生的慈悲如父母——我们的父母对我们怎样慈悲,上师也对我们怎样慈悲,而且上师还有智慧,可以从基础、根本上帮助我们彻底解决所有的问题,让我们开悟、证悟。让我们永远摆脱痛苦,得到永恒的快乐!虽然我们不能说上师的慈悲远远超过我们的父母,但是我们可以说,上师的智慧与恩德远远超过我们的父母。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比上师或善知识的恩德还大的,这个大家一定要认识。

  我们知道父母对我们有恩之后,要报答父母的恩,就是让父母高兴,让父母满意。我们知道上师、善知识的恩德有那么大之后,我们要报答上师的恩德,就是满足上师的愿望,协助上师的事业。上师的愿望就是利益众生,上师的事业就是弘扬佛法。身口意和上师相应,任何时候都要协助上师,任何时候都要帮助上师弘法利生,任何时候都要忆念上师的密意。

  认真学佛修行、弘法利生,这才是报答上师的恩德。若是不去报答上师的恩德,你只是知道上师的恩德也没有太大的意义。现在已经到了末法时期,很多众生根本不知道上师或善知识的恩德有那么大,有的虽然知道一点点,却根本没有报答上师恩德的这个决心。报答上师的恩德,就是自觉觉他,自度度他。我以前给大家讲过“念念不忘上师三宝,念念不忘父母众生,念念不忘如法修行”,与这里讲的“莫忘恩重善知识,莫忘大慈大悲佛,莫忘正念与正知”是一个意思。我们首先要知道,上师的恩德确实超越所有的恩情,然后要去报答上师的恩德。

  第二,“莫忘大慈大悲佛”,没有佛陀的教导与教诲,没有佛的教言,我们无法能够解脱、成就。真的,我们非常非常幸运,能够遇到佛法,能够得到佛的教言,这些远远胜过如意宝。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真正的如意宝,只能给我们一些暂时的利益,世间的福报,却无法能够让我们解脱、成就。佛的教诲、教言,不仅能给我们暂时的利益,还能给我们究竟的利益,能让我们解脱、成就。所以大慈大悲的佛陀赐予我们的是佛法、正法如意宝。

  真正懂得道理、懂得佛法的人,还能忘掉佛陀的恩情吗?无始劫以来到现在,我们沉迷在轮回中,感受着无穷无尽的痛苦,无法能够摆脱、解脱。这个时候大慈大悲的佛出现了,给我们传授了佛法如意宝,让我们再也不要流转轮回,再也不要感受痛苦。就好比我们非常艰难的时候,有个人送给我们一个宝贝,帮助我们解决了困苦,我们一定会非常高兴、非常激动、非常感恩的,会一辈子记住这个人,不会忘掉的。那么佛陀呢?在我们最最痛苦、最最煎熬的时候,给予了我们佛法的如意宝,帮助我们彻底的解脱,给予我们永恒的快乐。真的,我们若是忘记大慈大悲的佛陀,我们连一个真正的人都谈不上,还能说是学佛修行人吗?

  很多人还没有明白佛法真正的价值,没有明白大慈大悲的佛陀对我们真正的恩德与恩情。真没有啊!你看,在一天当中,我们忆念了多少次大慈大悲的佛陀?有的人根本没有想到大慈大悲的佛陀。有的人不要说一天当中,连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当中都没有想到过;没有忆念过大慈大悲的佛陀,然后还说自己是修行人。如果我们不忆念大慈大悲的佛陀,我们就是无情无义、忘恩负义的人。

  为什么说是“大慈大悲的佛陀”呢?因为佛陀对每个众生的慈悲是平等的,对每一个众生都有如母的慈爱,对每一个众生啊!

  我们这些凡夫也有一点点的慈悲,但不是大慈,也不是大悲。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的慈悲是有限的,有漏的;是自私的,自利的。佛的慈悲才是大慈大悲,因为佛的慈悲是平等的、无漏的。对每一个众生,包括地狱的众生、饿鬼的众生、傍生道的众生,如蚂蚁、苍蝇等都一样平等地对待。所以大慈大悲的佛陀对我们的恩情真的难以表达、难以形容,我们真的不能忘掉啊!希望每天、每时、每刻都忆念大慈大悲的佛陀。我们还要下决心、做决定,要报答佛的恩德。

  怎样才能报答佛的恩德呢?就像刚才讲的那样,佛和上师是一体的、不二的。所以报答佛恩和报答师恩的方式,也应该是一样的。我们要认真学修佛法,让自己解脱,然后帮助众生解脱;并且在学佛修行的过程中不能有虚情假意,一定要真心实意。我经常讲“认认真真、老老实实、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学修佛法”,这就是报佛的恩。无论是佛,还是上师,对我们唯一的期望与希望就是这样,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到这一点。

  “莫忘正念与正知”,学佛修行的过程中,必须要有正知正念,若是没有正知正念,自相续一定会和佛法脱离,修行一定会和生活脱节,这样的话永远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表面上再精进,再用功,也不会有任何的成就。表面上、形式上,是在学佛修行,实际上是在造业。这样,不但没有功德,反而会有很多很多的罪过,会积累很多很多的罪业。佛在经中讲了,很多大德高僧也说过,“学法不如法”实际上就是造业。佛法是摆脱轮回、摆脱痛苦的一种方法,但是如果修行不如法的话,不但不能解脱,反而还会堕落恶趣,所以一定要有正知正念。

  我经常跟大家讲,善恶不在表面上,都在心里。心善一切善,心恶一切恶。不管什么时候,如果有一个正确的发心、动机、心态,做什么都是修行;否则无论做什么都是造业。不管你是磕头、烧香、诵经还是打坐,都一样。所以说正知非常重要,清净的发心,正确的心态非常重要!

  然后是正念。我们经常讲闻思修——反复听闻,反复思维,反复修持。现在很多人都不是这样,都是偶尔性、空闲性地修行。华智仁波切讲过,这样修行不会有任何成就。

  什么叫偶尔性?就是偶尔地学一学、念一念。什么叫空闲性?就是空闲了,没什么事儿做了,念一念、修一修,一有事儿就忘了,一遇到事情的时候就不学了。有一种说法,在温饱的时候都像个修行人,一遇到磨难的时候都是凡夫。我们就是这样,在好的时候像个修行人,一遇到事情的时候,就暴露出真正的面目了,就是一个凡夫俗子。不能这样啊!

  这里的“莫忘”,是指不要忘掉。我们要时时刻刻观察自己的心态,调整自己的心态,一定要把心态放平,放正。你把心态放平了,一切都会风平浪静;你把心态放正了,一切都是正确的,都是修行。任何时候,作为一个修行人,都要观察自己的心,调整自己的心态,这个非常非常重要。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遗忘       脱离痛苦)(五明学佛网:遗忘       脱离痛苦)  

 星云大师:你可曾想过​被遗忘的“前世” 

 星云大师:你可曾想过被遗忘的“前世” 

 达真堪布:佛说菩提心是脱离痛苦的唯一方法,能够获得永恒安 

 如瑞法师:生死长河中不断流转究竟是谁遗忘了谁? 

 达真堪布:行善了,为什么还不能脱离痛苦? 

 再美好也经不住遗忘,再悲伤也抵不过时间 

 大安法师:真正的主人翁被遗忘了 

 被遗忘的人类暴行 

 遗忘别人的“不好” 

 父母恩情似海,怎能遗忘在流年 

 遗忘 

 人生记得要学会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