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你今天灌输给孩子的,就是他将来的人生


   日期:2015/9/15 12:2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曾经看过一篇报道:北京有个小学生,他只有10岁,母亲卧病在床后,他非常关心,一直照顾母亲。面对此举,母亲感到很惊讶也很幸福,问他为什么会这样做。他说,学校里学的《弟子规》上讲:“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看着只有10岁的孩子说出这样的话、做出这样的举动,母亲潸然泪下。

  相比之下,现在有些父母非常可怜,他们将所有的钱财、所有的精力用在孩子身上,可孩子长大以后,对父母生病不理不睬,究其原因,就是从小没有灌输正确的教育。

  很多人认为,让孩子考上大学,给他留下丰厚的家产,为他成家立业做好准备,就是为人父母的责任。

  虽然我们也不排斥这些,但最关键的应该是,让孩子从小就接受人格教育,培养慈悲心、利他心,这比给他什么都有意义。不然,即使他再精通各种理论知识,若没有贤善的人格,你留给他再多的财产也将毁于一旦。

  不要从小就灌输他们找更好的工作、赚更多的钱、买更大的房子、开更贵的车……而应该告诉他们尽量舍己为人,为大众服务。

  这样的话,未来才有希望,人们才会更快乐。

  还有很多父母,对孩子花钱毫无控制,这会惯坏的。虽然与大把花钱的富贵子弟相比,他们会有孤独、寂寞的感觉,但只要父母通过《弟子规》等正面教育,劝慰孩子将心思用于学习知识,而不应在钱财、衣物上进行比较,慢慢他们就会心安理得。

  人经历小学、中学、大学教育后,人生观基本上定型了,这个阶段一定要灌输宽容、无私、慈悲、利他等佛教的殊胜教育,并呵斥现代社会种种对家庭乃至自他众生不利的理念,孩子长大以后,才能在狂风巨浪中屹立不倒。

  在东南亚和美国等国家,让孩子们过集体的佛教生活,俨然成了一种十分普及的良好社会风尚。通过佛陀的教育,使孩子在了解佛教常识的同时,能自然而然地接受佛教理念。

  反观国内,现在很多父母也喜欢为孩子设计未来,攒钱送他们到国外留学,为他们买保险、买房、买车。但世间的财产和名声、地位,除了能满足一些暂时的虚荣以外,并不会具有太大的意义。

  因此,孩子在没长大成人之前,家长除了让他学习科学文化之外,还应该让他长出爱心的翅膀,否则,他不可能在世间的天空中翱翔。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孩子       人生)(五明学佛网:孩子       人生)  

 傅味琴居士:企业家的人生与禅乐 

 傅味琴居士:人生八苦(20~31) 

 傅味琴居士:人生八苦(10~19) 

 傅味琴居士:人生八苦(1~9) 

 普献法师:佛教与人生哲学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