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不要拿别人的思想来左右自己的生活


   日期:2015/9/9 15:4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说:"要为自己而活不要太在意别人。"修养很好的人能研究透彻自他不二的所以然,八风不动,得失、利害、毁誉、称讥不会动摇;别人说你很了不起,你也不得意忘形;别人说你不够看、差劲,你也不会烦恼。一个人活在世上,必然会被名利所困,为可望却不可及的梦想所累,心会被这些搅得心神不宁。佛就是看透了人生种种难堪的局面者,所以才教我们用"清淡之心"对待人生,有了一份安详的心境,就不可能再会用别人的思想来左右我们的人生。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沙弥一起外出云游,走到一河边,没有桥,只能趟过去。河边一美貌女子恰巧也要过河,请求老和尚帮助。老和尚没说什么,就顺便把女子背过河。过了河,与女子分别后,两和尚继续赶路。过了很久,小沙弥终于忍不住了,问老和尚:"师傅,佛祖说出家人不近女色,你怎么竟然背女人过河?别人看到了会有闲言闲语的。"老和尚笑了笑说:"你难道忘了,佛祖还告诉我们出家人要以慈悲为怀,不可不见死不救吗?你那么在意别人的话,难道也忘了出家人要六根清净吗?"小沙弥听了老和尚的话后,惭愧地低下了头。

  人生在世,只要用一种喜悦、用一种成全、用一种求心安的态度去做就好了,不要太顾虑别人的看法。我们不是为任何人而活,我们是为自己而活,自己走自己应走的道路。孔子也无法保证人人都喜欢他,在陈蔡绝粮的时候,他就遭人误会。耶稣是圣人,也没有办法保证人人都喜欢他,终于被最亲近的弟子出卖了他。放松自己,不要执著,从爱心出发,不计得失,但求心安无愧就好。

  佛说:"无生法忍,就是安详。"安详是人生的一种处世境界,它教我们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佛是安详的"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人生有很多痛苦都是因为别人的"中伤",这里的"中伤"有时并非就是指恶言恶语。有的人是免不了世俗的流言,有的人是过不了自己的这道坎,不愿别人提起心中的伤痛。生死、是非、得失、好坏、美丑等等,我们都避免不了心中会有疑虑,只要拥有一颗安详的心,别人就不可能在此作怪。

  大才子苏东坡在瓜州任职的时候,曾与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师成为至交,他们经常在一起谈禅论道,生活得十分快活。一日,苏轼认为自己对于禅已经领悟到一定程度了,于是便写了一首诗,来阐述自己对于禅道的理解,然后拿到佛印禅师去印证。

  诗的内容包含了这四句话: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意思是说:我顶礼伟大的佛陀,蒙受到佛光的普照,我的心已经不再受到外在世界的诱惑了,好比佛陀端坐莲花座上一样。佛印看了他写的诗后,笑着在上面写了"放屁"两个字,然后就叫书童带回去给苏东坡看。书童回去马上就来到苏东坡面前,把佛印禅师的批文给苏东坡看。苏东坡看到"放屁"两个字后,马上火冒三丈就要动身去找禅师理论。

  他气熏熏地来到金山寺,远远看见禅师站在江边。禅师告诉他说:"我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苏东坡一见禅师就气呼呼地说:"禅师!我们是至交,我写的诗,你既然看不上,也不能侮辱人呀!"禅师说:"我没有侮辱你呀?"苏轼理直气壮地把诗上批的"放屁"两字拿给禅师看,说:"这不是侮辱人是什么?今天我一定要讨个公道,你一定要给我一个说法。"

  佛印禅师呵呵大笑说:"还'八风吹不动'呢!怎么'一屁就打过江'了呢?"佛终归是佛,六根清净。世人总是太在乎别人的眼光和想法,然而连圣人也不可能做事处处合别人的心意,你又怎么可以呢?"八风吹不动"说得容易,那需要我们有一颗安详的心。不再受他人的思想摆布,最终也会像佛一样,活得平静,活得心安理得。

  禅曲里面有这样一句歌词:"铁牛不怕狮子吼。"

  我们不能左右别人,但是我们也不能让别人左右了我们的思想,这时我们就需要一种处事不惊的心态。说话做事不可太在意别人的评价,否则就会处处为别人而活,处处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而真正忽略了自己的思想。佛总是可以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待一切,而我们缺乏的也正是这种"安详"。学佛,念佛,达到不为别人而改变才是一种至高的境界。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思想       心安理得)(五明学佛网:思想       心安理得)  

 唐仲容居士:从教理行果谈佛法的思想体系 

 圣严法师: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 第三章 《大乘止观法门》的 

 圣严法师: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 第三章 《大乘止观法门》的 

 圣严法师: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 第三章 《大乘止观法门》的 

 圣严法师: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 第三章 《大乘止观法门》的 

 逸尘居士:禅定指要 九、用《楞严经》的思想来指导修定 

 其它:论佛教的孝道思想(远尘) 

 果煜法师:涟珠甘露 净土思想校正 

 唐思鹏居士:马祖的主要禅法思想探析 

 其它:虚云和尚的禅学思想(蔡惠明) 

 果煜法师:从中观思想看如来藏 

 其它:奥义书与大乘佛教中相关思想比较(姚卫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