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作家事的孩子 长大工作机会多


   日期:2010/4/3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文/谢水干

根据专家学者的研究,孩子做家事不仅可以养成勤劳的习惯,更可以学到许多能力,获得自信心与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笔者的女儿国一参加学校举办的露营活动,晚上打电话回家,既兴奋又惊讶的说:「爸,我不知道我们同学都不会煎蛋,现在大家都在排队等我煎蛋给他们吃呢!」

假如一个国小低年级的孩子,妈妈告诉他:「小宝,垃圾车来了,请你帮忙把垃圾袋绑好,然后拿去垃圾车好吗?」

当小朋友接到这样的请求后,他就要开始思考,垃圾袋要怎么绑,才不至于沿路掉垃圾;绑好之后要开始分析、判断、选择并且做决定,要经由哪一条路径拿去垃圾车。分析的结果,甲路线的张家有一条狗很凶,乙路线比较近但是路灯太暗,丙路线比较远但是路灯较亮。判断的结果,丙路线比较安全,他要选择安全的路径,所以决定走丙路线。

当小朋友把垃圾拿到定点后,垃圾车还没到,他是要放着就走,还是要遵守垃圾不落地的规定,等垃圾车来了再将垃圾丢上去。这就是他表现责任感的时候。

不要小看一件小小的家事,它可以培养孩子分析、判断、选择、做决定以及负责任的能力与态度,大人不可不察。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韦朗特曾经追踪研究一组青少年达数十年,发现这些孩子在童年时期参与家务工作做得较多的人,比做得较少的人,成年后在人际关系方面有较好的表现,获得高薪工作机会的可能性高四倍,失业可能性则少十五倍。此外,前者也比较乐观而有充实感,后者犯罪的可能性则比前者高。

郑石岩教授也表示,台湾社会因为经济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工业科技的不断提升,造成社会变迁加速。我们想要下一代有良好的生活适应能力,就必须提早训练,而最好的训练方式,就是指导孩子做家事。

因此,如果父母对孩子过度保护,舍不得让他们做家事,反而剥夺了他们学习的机会。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教育       孩子)(五明学佛网:教育       孩子)  

 陈兵教授:教育兴教与教育兴国 

 惟觉法师:理想的教育 

 惟觉法师:佛法的教育内涵 

 王雷泉教授:走出中国佛教教育困境刍议 

 惟觉法师:佛法与教育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