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对极乐世界不怀疑,对阿弥陀佛不怀疑,有信有愿


   日期:2015/8/28 20:4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学生:尊敬的师父上人慈悲、诸位仁者大家好!惭愧学生甘肃骊靬古城金山寺佛学班释开本,今日恭敬汇报的主题是「净土法门全仗佛力(一)」

  甲一、法藏菩萨因地即开显净土法门为他力果教

  甲二、能信能愿能念佛,全仗佛力。

  甲三、五逆十恶将堕阿鼻者悔过得生,全仗佛力。

  甲四、具缚凡夫带业往生临终接引,全仗佛力。

  印祖《文钞》云:如来一代时教,所说一切法门,虽则大小不同,权实各异,无非欲令众生断惑证真,了生脱死,圆彰本有,直成佛道而已。但以众生根机不一,故致如来随顺机宜,作偏圆顿渐,种种说耳。然众生轮转生死,久经长劫,惑业深厚,障蔽妙明,非宿根成熟者,欲於一生取办,实乏其人。既不能一生取办,则再一受生,其迷而退者,万有十千,悟而进者,亿无三四。仗自力修戒定慧,以断烦惑而证涅盘,其难如是。致如来普度众生之怀,郁而不畅,众生速出生死之道,塞而罔通。然如来大慈,必欲令一切众生,同於现生了生脱死,超凡入圣,遂开一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之净土法门,无论上中下根,悉令现生度脱,乃以己信愿念佛,感佛慈悲摄受,感应道交,故获斯益。其有已断烦惑者,即可顿证法身,速成佛道,纵令惑业深厚者,亦可仗佛慈力,带业往生。以故《华严》证齐诸佛之等觉菩萨,尚须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观经》将堕阿鼻之逆恶罪人,犹得以十称洪名,预诸末品。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尽法界一切众生,但有信愿,无一不被其泽,其圆顿直捷,超出一切法门之上。末世众生,欲了生死,不修此法,泛修其他仗自力之法门,则但可作未来得度之因,断难获现生了脱之果矣。

  又:修持法门,有二种不同,若仗自力修戒定慧,以迄断惑证真,了生脱死者,名为「通途法门」;若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以期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者,名为「特别法门」。「通途」全仗自力,「特别」则自力、佛力兼而有之。即有深修定慧断惑之功,而无真信切愿念佛求生,亦属自力。今以喻明,「通途」如画山水,必一笔一画而渐成;「特别」如照山水,虽数十重蓊蔚峰峦,一照俱了。又「通途」如步行登程,强者日不过百十里;「特别」如乘转轮圣王轮宝,一日即可遍达四大部洲。

  甲一、法藏菩萨因地即开显净土法门为他力果教

  《无量寿经.至心精进》第五品中经文,「法藏白言,斯义宏深,非我境界」,此句经文即法藏菩萨告诉我们,净土宗为他力果教。科注念老引日本峻谛法师在《无量寿经》注解里头解释这句经文,「斯义弘深,非我境界者,亦有三意」,有三个意思。

  第一个,「谓菩萨常途净土之行,我已知之,今欲得诸佛土之中最胜净土,斯义弘深,非我境界」。这个事情法藏菩萨知道,这个常途净土之行是四圣法界,就是十法界上面声闻、缘觉、菩萨、佛。十法界里面,上面四法界是净土,下面六道轮回秽土,这个事情他知道。「今欲得诸佛土之中最胜净土,斯义弘深,非我境界」。我不是求一般的净土,我求最殊胜的,超越这个四土的净土,他求这个,这就不是他的境界了。

  第二,「谓实虽随各自乐欲,应摄取之,今欲五乘齐入报土,斯义弘深,非我境界」。这句的意思,实是实实在在,虽然随著各自,每个修行人的乐欲(爱好跟他的愿望)应摄取之,譬如小乘的四果,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他们所得的乐,他们的欲望不一样。初果的人希望证二果,二果的人希望证三果,三果的人希望证四果,不相同,这是随著他自己修证,他能够证得,这个是他应该摄取。现在法藏比丘他的愿望,是希望五乘齐入报土。这个意思深,五乘包括人乘、天乘、声闻、缘觉、菩萨,五乘,这五种人能够统统都入实报庄严土,这个不容易,这个太特殊了。所以这个意思深,不是我的境界,这个事情我们无法想像,套一句佛法说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就是无法想像,一般说根本就不可能。不可能为什么变成可能?这个里头义理很深。

  第三个,「谓虽法报高妙,非菩萨之分,我能经无量劫,当克获之,斯义弘深,非我境界也」。这个菩萨是三乘菩萨,念老括弧说,「法报二身,经无量劫必可悟证」,但是现前不行,「但当下尚非其分,故下云非我境界」,不是我的境界。

  接著峻谛法师又云:「虽有三义不同,抛却己分,专归佛力,斯乃法藏菩萨自开他力门也」。这句非常重要,我们今天讲信心问题,对这句要产生决定的信心,绝不可以有丝毫怀疑,那就是上面三种是普通一般的途径,净宗是特别的。净宗怎么特别?把自己丢掉,不靠这个,全靠阿弥陀佛,我能不能成就与我自己没关系,我自己的能力当然不行,了生死出三界谈何容易,决定做不到。但是现在怎么样?现在专归佛力。八万四千法门要靠自己,无量法门也要靠自己,现在我全不靠自己,全靠阿弥陀佛,主要意思在此地。靠佛力凭什么?凭四十八愿,和阿弥陀佛无量劫来修持功德的加持。所以这个地方的一句,黄老拈出来要我们记住,净宗法门总是抛却己分,专归佛力。「非我境界四字,即是抛却己分;请佛明示,即是专求佛力」。

  「抛却己分,专归佛力」,这是法藏菩萨(就是阿弥陀佛)他自己开辟的他力法门。不用自力,办不到,完全靠阿弥陀佛。我念得好,念得相应,没有杂念了,到时候阿弥陀佛接引我往生。峻谛师,他说出这句话,「开他力门」这个说法,「正明净宗超情离见,不可思议」。说得好,说得一点都不错,净宗是专靠他力,不靠自力。正明,真正说明净土宗超情离见,这是大乘教上常讲的,情是情执,见是见解,超越了,离也是超越,真正不可思议,无法想像。「究竟方便」,方便到什么程度?方便到究竟,没有比这个再方便的了,叫究竟。方便法达到究竟圆满,一句佛号,只要你真信,真愿意往生极乐世界,没有一个不成就的。底下接著说,「果觉因心之无上妙谛」。这句佛号是阿弥陀佛所证得的果觉,成佛是果。阿弥陀佛是圆满的觉悟,这句话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佛翻作觉,翻成中国意思无量觉,无量觉就是阿弥陀佛。我们今天用无量觉做为我们因地修行的中心、核心。我们修什么?我们就用无量觉。念念不离无量觉,念久了,无量觉自然现前。海贤老和尚给我们做了榜样,真正不可思议。用弥陀果觉做为我们修行的(我们在因地)因心。

  峻谛师曰:「此乃法藏菩萨自开他力门也。」念老解释说:「此语道破净宗玄微,世称净宗为他力法门。净宗所以能三根普被,一生成办,凡夫二乘例登不退,皆仗弥陀一乘愿海、六字洪名之力,此即仗他力。净宗之所以究竟方便者,即以弥陀无上果觉,作为众生因地初心,因达果海,果彻因源,因果同时,感应难思,此又是他力之妙用。更加以外圣易信,己灵难明。是以具缚凡夫但能信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深信此两个有字,切愿往生,一向持名,即可如愿,迳登不退。是乃凡愚所同能,若独言究明自心,则唯上智所堪任。法藏菩萨於因地中,悲愿宏深,开显此他力法门,是以世称弥陀乃大愿之王。又密宗亦是他力门,同属果教,皆是从果起修。此殊胜难思之他力门,正是弥陀悲愿至切处,亦正是净密二宗方便究竟处。盖自他本来不二,肯仗他力,即是於此难信之法能生净信。难信能信,全由当人之无上智慧,此即是自力。但能信入,老实念去,自然能所两忘,自心朗现,从事持达理持,即凡心成佛心。净宗之妙,全在於此。」(以上皆恭录自《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一五七集)

  甲二、能信能愿能念佛,全仗佛力。

  《文钞》与融明大师书曰:「古人云,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佛法难闻,生死难了。我等幸得人身,生中国,闻佛法。所不幸者,自愧业深障重,无力断惑,速出三界,了生脱死耳。然又幸得闻我如来彻底悲心所说之大权巧,异方便,令博地凡夫带业往生之净土法门。实莫大之幸也。若非无量劫来,深植善根,何能闻此不思议法,顿生真信,发愿求生乎。」

  师父上人在《科注》中多次开示:「佛在大乘经里面说过很多次,讲到真正相信,真正发心修行的人,是什么根性?没有一个不是在过去生中曾经供养无量诸佛如来。这一生当中得人身遇佛法,遇到这个法门,得到诸佛如来的加持,让你具足善根福德因缘,他能信,他能发愿,他肯念佛,他一生成就,道理在此地。」说明我们能遇净土法门,生起信愿念佛求生之心,乃蒙无量诸佛加持(即阿弥陀佛加持),此乃实属佛力。

  甲三、五逆十恶将堕阿鼻者悔过得生,全仗佛力。

  《文钞》云:如来出世,原为令诸众生,断惑证真,了生脱死,直下成佛而已。但以众生根性不等,以故如来曲顺机宜,为说一切大小权实,偏圆顿渐等法。法虽种种不一,皆为成熟众生善根,令其究竟成佛耳。然断惑证真,了生脱死,岂易言哉。若非宿种今熟,及法身示现二种人。纵有修持,亦非即生,及一生二生所能顿了。根机钝者,则久经长劫,尚难了脱,以其唯仗自力故也。如来悯念众生自力了脱之难,於是特开一信愿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净土法门。但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虽五逆十恶,将堕阿鼻地狱之极重罪人,尚得往生。况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之善人乎。况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之佛弟子乎。

  又《文钞》「复高邵麟居士书三」曰:佛愍众生无力断惑,难了生死,故特开一仗佛慈力,带业往生之横超法门。无论断惑与否,若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此是正行),及修行众善,回向往生(此是助行),无一不得生者。即五逆十恶之人,临终地狱相现,若心识不迷,闻善知识教以念佛求生西方。若念十声,或止一声,当下命终亦得往生。(此在《十六观经.下品下生章》,系金口诚言。)既往生已,即已高预海会,永出轮回。渐次进修,以圆佛果。若此逆恶罪人,不闻此不思议法,经尘点劫,难出地狱。饿鬼畜生尚难得,况欲得人身而修行了生死耶。当须发决定心,临终定欲往生西方。且莫说碌碌庸人之身,不愿更受。即为人天王身,及出家为僧,一闻千悟,得大总持,大宏法化,普利众生之高僧身,亦视之若毒荼罪薮,决定不生一念欲受之心。如是决定,则己之信愿行,方能感佛。佛之誓愿,方能摄受。感应道交,蒙佛接引,直登九品,永出轮回矣。

  当人每欲疑惑己为罪恶凡夫,十恶造尽,故对净土法门,对阿弥陀佛生不起十足信心,故祖师大德常举莹珂法师、张善和等大德为例,增强吾人求生之信心。《净土圣贤录》记载唐朝张善和,张善和就是临终忏悔十念往生的。他是个杀牛的屠夫,杀业很重。在临命终的时候,他看到很多牛头人来问他讨命,这是地狱境界现前。他知道这个罪业很重,这么多人来问他要命,来讨命,他就大喊救命。所以这是机缘就很巧,宿世善根具足,蒙佛加持,正好有个出家人从他门口经过,听到他在里面喊救命,出家人就来问一问什么事情。他就大喊,好多牛头人来问他讨命。这出家人知道,赶快点了一把香,教他赶快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他接著这一把香就大声念佛,念了十声,他说:牛头人没有了,阿弥陀佛来接引我了。他就跟阿弥陀佛走了。所以五逆十恶临终忏悔念佛往生,张善和是非常好的例子。他自己罪业深重,有那么大的能力往生吗?没有,全靠佛力加持摄受他往生西方。

  念老在《科注》第十八愿中引《合赞》文,《合赞》宗之亦云:「言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是乃就未造之机,且抑止之而已。若有已造机、已回心,则还摄取,莫有漏也。」意为:所言除者,实为止恶之意,使未造恶者,不敢造也。若是已造者,但能回心,忏悔念佛,则仍旧摄取,无有遗漏也。可见弥陀大愿,摄机无尽。故善导大师曰:「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意谓,三世诸佛出兴於世,唯为此大事因缘,宣说阿弥陀如来不思议愿力,惠救万众。故大师又云:「今逢释迦佛末法之遗迹,弥陀本誓愿极乐之要门,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在一经宗趣中又引《要解》经文,「如《要解》云:五逆十恶,十念成就,带业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这是净土法门弥陀不可思议的愿力成就。「五逆十恶」,这是造作极重的罪业,五逆十恶必堕地狱,无间地狱,地狱里最严重的,没救。可是怎么样?遇到净土法门,真正忏悔、真正回头还是有救。对於极乐世界,对於阿弥陀佛,对於信愿持名,不怀疑,你就接受了,真肯干,临终这口气还在,只要念十声阿弥陀佛都能往生。「十念成就,带业往生」。

  故念老总结,「了此方能深信弥陀愿力。信佛力,方能深信名号功德。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议也」。了是明了,此是这桩事情,你真正明了了,方能深信弥陀愿力,搞清楚、搞明白、搞透彻了,我们深深相信,阿弥陀佛的愿力不可思议。信佛的愿力,你才能深信名号功德。名号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的功德无量无边,再没有任何一法能超过这个功德的。

  又於悔过得生愿中云:「若宿世作恶,有决定业,命终之后,须於此界或於他方堕三恶道。以今世悔过修道行善,诵经持戒,发菩提心,专念极乐,至心回向,求生净土等,於是乘弥陀此愿功德,遮其宿业,蒙佛摄引,不堕三途,迳生极乐,故云无不遂者。遂指求生极乐之愿得满足也。可见宿业深重之人,皆可不更三途,带业往生。弥陀悲愿之深,摄度之广,超逾十方。」

  甲四、具缚凡夫带业往生临终接引,全仗佛力。

  念老於科注释第二十愿临终接引愿:若人如第十九愿发心念佛,则临寿终时弥陀与极乐世界诸菩萨等众,前来接引,现其人前,经须臾间(指俄顷,据《大集经》即今之四十八分钟),彼人即往生极乐净土,作阿惟越致(不退转)菩萨。(以上是为第廿临终接引愿。)深显果教他力不可思议之方便妙用。具缚凡夫能带惑往生者,皆因弥陀此愿,临终圣众现前,慈悲摄受之大力。如宋灵芝师曰:「凡人临终,识神无主,善恶业种无不发现,或起恶念,或起邪见,或生系恋,或发猖狂,恶相非一,皆名颠倒。」可见凡夫业重,临终之际,更多颠倒;复以四大苦逼,痛不可言,何能正念持名?不能持名,何得往生?故知凡夫往生,非凭自力,全仗弥陀大愿加被,令不颠倒,始能往生也。如《圆中钞》曰:「娑婆众生,虽能念佛,浩浩见思实未伏断,而能垂终心不颠倒者,原非自力而能主持,乃全仗弥陀而来拔济,虽非正念,而能正念,故得心不颠倒,即得往生。」证诸小本唐译与《悲华》两经,此意益显。小本唐译,名为《称赞净土佛摄受经》,文曰:「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其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前后围绕,来住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乱。」可见凡夫临终心不颠倒,亦不散乱,正念持名者,全因弥陀慈悲加佑之力也。又《悲华经》曰:「临终之时,我当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其人见我,即於我前,得心欢喜,以见我故,离诸障阂,即便舍身,来生我界。」又说愿曰:「所有众生,若闻我声(声者名也),发愿欲生我世界者,是诸众生临命终时,悉令见我与诸大众,前后围绕。我於尔时入无翳三昧,以三昧力故,在於其前而为说法。以闻法故,寻得断除一切苦恼,心大欢喜。其心喜故,得宝窴三昧。以三昧力故,令心得念及无生忍,命终之后必生我界。」是经所显他力妙用,弥为明显。《称赞净土经》是本经小本,《悲华经》说弥陀因地及极乐庄严,均明彼佛临终接引摄受往生之殊胜愿力,可见弥陀愿王,妙德难思,大恩大力,不可称量。

  以上浅述净土法门为他力妙法,全仗佛力,多引用《文钞》及《科注》原文及师父上人科注讲记文稿,错误之处,恳请师父上人及诸位仁者慈悲批评指正,无尽感恩,阿弥陀佛。惭愧学生开本顶礼叩呈。

  老法师:开本这一篇报告好像名符其实,真开了本了。这个本是什么?就是全靠佛力,这是净土宗一生成就的大根大本,全靠佛力。这得相信,不能有丝毫怀疑,我们心里头有丝毫怀疑,与这个本就不相应了。那不相应还得靠自己,靠自己就难了,靠不住。靠本,必须在那一口气还没断之前,万缘放下,丝毫不能留恋。

  对我们最大帮助的,就是帮助我们看破放下,大乘经是帮助。说什么?把整个宇宙一切万法真相说出来了。全宇宙从哪来的?我们用六祖能大师的话,清楚了当,他给我们说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万法是全宇宙,佛法里面讲的,一切诸佛刹土依正庄严,这就是万法,是自性所生所现的。自性所生所现,给诸位说,是实报庄严土,叫一真法界,我们见不到。谁见到?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的人见到了。因为他见性了,就像六祖一样,知道自性所现的,不是外来的。自性所现的,为什么变成十法界,变成六道轮回?这是唯识所变,《华严经》上讲得好,全宇宙唯心所现,心能生能现;识,阿赖耶识能变。心是真心,识是妄心,妄心就是有分别有执著,是个生灭心。念头前念灭后念生,生灭频率之快、之高,我们想像不到。

  读了世尊跟弥勒菩萨的对话,透了一点信息,那是教化众生的。弥勒知道,弥勒是等觉菩萨,也是古佛再来。佛问弥勒,「心有所念,几念几相识耶」,一句话问了三个问题,我们凡夫动个念头,起心动个念头,这念头里头有多少个微细念头?有多少个物质现象?有多少个精神现象?弥勒菩萨回答说,一弹指,一弹指时间很短,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一百个千是十万,三十二亿乘十万,三百二十兆,一弹指三百二十兆。三百二十兆个念头,一弹指,念念成形,形皆有识。

  我们从这句话,这个问答,明了《般若心经》上所说的,「照见五蕴皆空」。什么叫五蕴?五蕴是佛说一切万法最小的单位,五蕴。五蕴是有物质现象,有精神现象,物质跟精神是分不开的,色受想行识是一体,是一个单位,宇宙里头最小的一个单位。物质不能离开念头,离开念头没有物质,物质从哪里来?从念头生的。同样,念头生这个物质,这个物质里头有念头,不是没有念头。

  这个物质里最小的物质,现在科学家叫微中子。体积多大?是一个电子的一百亿分之一。换句话说,一百亿个微中子聚集在一起,体积等於一个电子,这么小。可是微中子有受想行识,这就是修.蓝博士到我们这参观告诉我们,我们这个小小摄影棚,我们起心动念桌椅板凳知道,天花板知道,地板知道,墙壁知道,没有一样不知道,你能瞒过谁?有,瞒过自己,自己不知道,除了自己之外没有一个不知道。不是你的心不知道,不是你的身不知道,统统知道,就是自己不知道,以为没人知道,你说多可怕!前面我们才学习过,善护三业,身口意。人从绝不欺骗别人下手,不欺骗别人就不欺骗自己,自他是一不是二,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一体,关系多么亲切。

  我们看到修.蓝博士,在我们外面抱著一棵大树,好像亲人一样,表演给我们看。把树木花草当作我们的亲朋好友,他知道它有知,我们不知道,他知道。他搞这个念力治病,治好几千人。不要跟病人见面,只需要病人四桩事情:第一个,姓名;第二个,出生年月日;第三个,现在住在什么地方,现在住的地方;第四个,病历,只要这四样东西。他每天作法,念力,完全用念力,观想,把病人跟自己观成一体。换句话说,病人身上的病就是自己的病,自己怎样用念力把这个病化解,病好了,对方那个人的病就好了。需要多长时间?一个月,一天做一次,一次三十分钟,一天做一次,三十次病就好了。这个很值得学习,怕一旦得重病的时候,找不到医生,没有医药,怎么办?尤其修行人要住在山区里头,没有人知道,自己用念力可以治病,什么病都治,不要用医药,也不要打针,念力。

  现代的科学,年轻的科学家,研究念力的人很多,我们看到很多出版的这些书籍报告,很多。物质的现象找到了,搞清楚了,物质是从念力变现出来的。念力是个什么东西?现在在研究这个,我们相信一、二十年之后,可能这个秘密会被揭穿,有可能。佛在大乘经上说过,用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就是分别,用这个妄心去缘外面境界,可以缘到宇宙的边缘;向内缘,可以缘到阿赖耶。阿赖耶的三细相,境界相现在搞清楚了,再研究转相,境界相从转相来的,转相从业相来的。业是什么?业,佛经上讲的一念不觉,也就是无明,一念不觉。从一念不觉再生三细相,业相、转相、境界相。可见得第六意识能量真大,它就是缘不到自性,能够把阿赖耶的三细相搞清楚,不知道自性是什么,缘不到自性。为什么?自性不能起心动念,他起心动念、分别执著统统有。

  这些科学家做出的报告,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学经教,早年对这些问题不能不相信,佛说的、菩萨说的,不能不相信,不可以怀疑,但是始终有个结在那里。科学家给我们做这样一个报告,这个疑,疑情断掉了,好事情,对我们很大的帮助。实际上的帮助,帮助我们放下,我们甘心情愿把它放下。以前叫放下不情愿,对於真相不了解。现真相大白,科学家也这么说,跟三千年前佛陀所说的完全相同。不能不佩服,佛菩萨了不起,没有科学的仪器他能知道,说得比科学家讲的还清楚、还圆满,让我们对佛法里头字字句句充满了信心。

  这个信心,最重要的第一个信心,就是对极乐世界不怀疑,对阿弥陀佛不怀疑,有信有愿,我们就知道往生的条件具足了。认真念佛提升自己的品位,那是第二重要,第一重要的是往生。纵然没有功夫,到极乐世界从头学起也好,无量寿。我从小学一年级读起,那里没有留级,也没有淘汰,只是升级有快慢之差别,功夫勤的快,进步快,懈怠一点的功夫就慢,决定是往上升,不会往下坠落,你说到哪里去找?我们就得感谢阿弥陀佛,无尽的慈悲、无量的慈悲,给我们开启这个法门,让我们统统得度。所以这篇东西,好的文章都可以做成小册子,在办活动的时候跟大家结缘。

  摘自: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 第一六三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五明学佛网: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  

 傅味琴居士:阿弥陀佛圣诞开示 

 会性法师:赞阿弥陀佛偈略说 

 净界法师:阿弥陀佛临终关怀 

 净界法师:我们怎么去皈依阿弥陀佛的功德? 

 宋智明居士:《宝王三昧念佛直指》晨语 附:上师阿弥陀佛修 

 仁清法师:西方极乐世界到底在哪里 

 张秉全居士:一句阿弥陀佛,成佛有余。 

 张秉全居士:释迦本师是念阿弥陀佛成佛的吗? 

 梦参法师:用普贤十大愿念阿弥陀佛 

 梦参法师:念阿弥陀佛要这样念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于东林寺开示:用普贤十大愿念阿弥陀佛 

 黄庆澜居士:初机净业指南 西方极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