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印光法师答念佛600问【29】


   日期:2015/8/27 14:2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281、五逆十恶之流临终十念与平常十念有何不同?谤法之人也能带业往生?

  此之十念,比平常十念,其猛切有天渊相殊之势,故得往生也。以地狱极苦所逼,其一闻佛名,乃以全副精神为之称念。除此念外,绝无他念。

  谤法之人知曾谤法,后知改悔,则得往生。譬如病愈,即是好人。归降,即是顺民也。若谓谤法之人,后纵改悔,亦不得往生,便完全失却修持准绳。是知儒佛皆以改过迁善,以期希圣希贤,断惑证真为事也。世人不善会其意,徒执其文,自生障碍。

  五逆十恶之流,临终能生大惭愧,生大怖畏,至心念佛数声,随即命终者,亦得往生。以佛慈广大,专以度生为事。一念回光,即蒙摄受。所谓仗佛慈力,带业往生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三第435页 复岳仙峤居士书)

  四十八愿中,十念称名,即得往生,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此约平时说。以五逆罪大,谤法不信,此种罪障,岂悠悠泛泛之修持所能灭乎。《观经》五逆十恶,将欲命终,地狱相现,有善知识(此不论僧俗男女,但能教彼念佛者,即名善知识。)教以念佛,或止十声,或不及十声,直下命终,亦得仗佛慈力,带业往生。此之十念,比平常十念,其猛切有天渊相殊之势,故得往生也。以地狱极苦所逼,其一闻佛名,乃以全副精神为之称念。除此念外,绝无他念。虽非亲证一心不乱,然其心毕竟了无异念。当此之时,绝无有三心二意,疑信相参之心相,故不言及谤法。即平素谤法之人,亦必如堕水火以求救援,何暇生疑起谤耶?《往生论》谓谤法者,决定不生。以既谤正法,自无正信,何能往生?此极劝人生正信耳。若先曾谤法,后知改悔,则得往生。譬如病愈,即是好人。归降,即是顺民也。若谓谤法之人,后纵改悔,亦不得往生,便完全失却修持准绳。与儒教尚不合,况佛以一切众生同具佛性,皆当成佛乎。《书》云:“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是知儒佛皆以改过迁善,以期希圣希贤,断惑证真为事也。世人不善会其意,徒执其文,自生障碍。(《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九第1320页 复陈薪儒居士书)

  282、博地凡夫障深慧浅,念佛为什么能往生?

  全仗佛力。

  须知十方佛土,必须到此念佛地位,方可往生。博地凡夫障深慧浅,善根微薄,寿命短促,欲仗自力竖出三界,譬如沙子一粒,入水即沉。若以数万斤大石装于船中,石虽重大,因有船载,可以不沉。可见自力佛力之难易。念佛法门,全仗佛力。欲了生死,即须念佛,横超三界,接引往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五第481页 复周志诚居士书二)

  283、念佛往生有实验证明吗?

  看《净土圣贤录》。

  至于念佛实验,岂不能折伏科学者谗口。汝何不看《净土圣贤录》,是诸人之临终实验,何不许人谈。而今之谈佛者,又何必舍此种实验,而徒叹束手。真是怀抱夜明珠,徒自恨黑暗。可不哀哉!(《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七第903页 复蔡契诚居士书九)

  284、为什么说求生西方,比求来生做人容易?

  人一生中所造罪业,不知多少。无量劫来所造罪业,更是无量无边。宿业若现,三途恶道,定规难逃。想再做人,千难万难。求生西方,仗佛力加被,宿世恶业容易消。纵未能消尽,以佛力故,不致偿报。今幸遇净土法门,当生信发愿,求生西方,则不负佛恩。

  又汝既皈依佛法念佛,当依佛教而行。佛教你求生西方,你偏不肯求生西方,偏要求来生。你今活了几十年,不知经过多少回刀兵水旱饥馑疾疫等灾。若未遇佛法,且复皈依为佛弟子,偏偏不信佛的话,任自己的愚见,胡思乱想,想来生还做人。你要晓得来生做人,比临终往生还难。何以故,人一生中所造罪业,不知多少。别的罪有无且勿论,从小吃肉杀生之罪,实在多得了不得。要发大慈悲心,求生西方,待见佛得道后,度脱此等众生,则仗佛慈力,即可不偿此债。若求来生,则无大道心,纵修行的工夫好,其功德有限。以系凡夫人我心做出来,故莫有大功德。况汝从无量劫来,不知造到多少罪业。宿业若现,三途恶道,定规难逃,想再做人,千难万难。是故说求生西方,比求来生做人尚容易。以仗佛力加被故,宿世恶业容易消。纵未能消尽,以佛力故,不致偿报。(《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八第1200页 复智正居士之母书)

  285、为什么说求来生不求往生的人是世间罪人之中之罪人?

  求来生不求往生,乃是邪执谬见。乃是破坏佛法之邪见,及引一切人起邪执谬见。其罪极大极重。以其心与佛相反,复能误一切人故也。

  佛言世间有二罪人,一是破戒,二是破见。破戒之罪尚轻,破见之罪甚重。何谓破见,即如汝所说,求来生不求往生,乃是邪执谬见。乃是破坏佛法之邪见,及引一切人起邪执谬见。其罪极大极重。以其心与佛相反,复能误一切人故也。我说这些话,汝且莫当造谣言骗汝。我要是骗汝,当有所为。我不为名利势力,平白骗汝一素不相识,只见一面之老太婆,岂不成了痴子呆子了么?因为汝想念相信我,以我为师。汝子对你说,你不信。教我对你说,要你现生就要了生脱死,永离世间一切苦,常享极乐一切乐。汝要知好歹。我如此与你说,你要不听,还照自己愚痴心相,即为忘恩负义。不要说辜负了佛的度众生恩,并辜负了我这一番不惜精神与汝说这许多话的苦心了。你要发起决定求生西方心,又要教儿女媳妇孙子及亲戚朋友,同皆发决定现生即生西方心。则教人之功德,辅助自己修心之功德,临命终时,即蒙阿弥陀佛亲垂接引你登九品莲台之最上品矣。我若骗你,便是佛骗人。何以故,我乃依佛之意与汝说故。佛岂有骗人之理乎?汝宜尽舍从前之下劣知见心,则定规得生西方矣。(《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八第1201页 复智正居士之母书)

  286、临终所见之佛是什么佛?

  临终见佛,乃自心所感之佛,不得只归于自心,而谓无佛来迎之事。

  问,有云见佛者,乃心佛,非西方佛。若然,则往生时,心佛现前乎,抑弥陀佛来接耶?

  答,临终见佛,乃自心所感之佛,不得只归于自心,而谓无佛来迎之事。(《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二第927页 答曲天翔居士问二十七则)

  287、为什么念佛时间不长的人也能往生?

  佛之念众生,甚于众生之念佛。须知往生西方,全仗佛力。倘有真信切愿,十念尚能往生。固不须论修持之久暂也。

  或以后生小子,念佛未久,何以便得往生。须知往生西方,全仗佛力。倘有真信切愿,十念尚能往生,况荷生从事净业,已有年余乎。《无量寿经》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第十八愿云:“若有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第十九愿云:“若有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第二十愿云:“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由此三愿观之,知佛之念众生,甚于众生之念佛。

  凡临终人,果具信愿念佛求生之诚,又得眷属诫勖助念之力,于斯佛正垂慈接引之时,若无顽冥无知眷属破坏,决定可以仗佛慈力,带业往生,固不须论修持之久暂也。十念尚生,况年余乎?况眷属众僧之相助乎?如人堕海,忽遇救船。有相助者,则上船,有相破者,仍堕海。生死存亡,只在瞬息间耳。于此上船一助一破既不疑,又何于助念破坏生疑乎?于此生疑,即不信佛言。纵修持力深,亦难往生。何以故,以有此疑情,便与佛不相应故。既与佛不相应,则何能承佛慈力乎?凡修净业者,必须深明此义,则不负佛恩,不虚己愿矣。(《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四第395页 沈荷生生西决疑)

  288、对念佛往生不生一念疑惑之心,有何殊胜利益?

  果能生死心切,对念佛往生信得及,不生一念疑惑之心,则虽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未生极乐,即是极乐之嘉宾。

  张善和,张钟馗,临终地狱相现,念佛数声,即亲见佛来接引往生。如是利益,一代时教,百千万亿法门之所无者。吾常曰,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者,此之谓也。果能生死心切,信得及,不生一念疑惑之心,则虽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未生极乐,即是极乐之嘉宾。(《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一第54页 复邓伯诚居士书二)

  289、念佛人怎么做才可以保证决定往生?

  《梦东语录》,《弥陀要解》,死心依从。常阅《净土三经》,及十要等。仰信佛祖诚言,的生真信、发切愿,以至诚恭敬,持佛名号。虽在暗室屋漏,如对佛天。克己复礼,慎独存诚,不效近世通人,了无拘束,肆无忌惮之派。光虽生死凡夫,敢为阁下保任即生便可俯谢娑婆,高预海会,亲为弥陀弟子、大士良朋矣。

  若欲即俗修真,以有限光阴,兼营世事,又期即生定了生死者,则光不妨以闻于古人者,转以告阁下也。梦东云,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此十六字为念佛法门一大纲宗,此一段开示,精切之极,当熟读之。而《梦东语录》,通皆词理周到,的为净宗指南。再进而求之,则蕅益老人《弥陀要解》,实为千古绝无而仅有之良导。倘能于此二书,死心依从,则即无暇研究一切经论,但常阅《净土三经》,及十要等。仰信佛祖诚言,的生真信、发切愿,以至诚恭敬,持佛名号。虽在暗室屋漏,如对佛天。克己复礼,慎独存诚,不效近世通人,了无拘束,肆无忌惮之派。光虽生死凡夫,敢为阁下保任即生便可俯谢娑婆,高预海会,亲为弥陀弟子、大士良朋矣。如于净土一法,不能死尽偷心,决志修持,于主敬存诚,克己复礼等,犹欲以不执著,为疏散放逸作遮护之巧符,则其所得之利益,固非光劣知劣见所得而知也。余则光芜钞中已备言之,故不多渎。(《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第294页 复尤弘如居士书)

  第四章 所有修持,回向西方

  290、回向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回向净土为唯一不二之最妙法?

  回向有三种义:一、回向真如实际,心心契合。二、回向佛果菩提,念念圆满。三、回向法界众生,同生净土。回向之法虽不一,然必以回向净土,为唯一不二之最妙法。

  回向者,以己所修念诵种种各功德,若任所作,则随得各种之人天福报。今将所作功德得人天福报之因,回转归向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作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以至将来究竟成佛之果,不使直得人天之福而已。用一回字,便见其有决定不随世情之意。用一向字,便见其有决定冀望出世之方。所谓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自向他也。所作功德,人天因也,回而向涅槃之果。所作功德,生灭事也,回而向不生不灭之实相妙理。所作功德,原属自行,回而向法界一切众生。即发愿立誓,决定所趋之名词耳。

  有三种义:一、回向真如实际,心心契合。此即回事向理之义。二、回向佛果菩提,念念圆满。此即回因向果之义。三、回向法界众生,同生净土。此即回自向他之义。回向之义,大矣哉!回向之法虽不一,然必以回向净土,为唯一不二之最妙法。以其余大愿,不生净土,每难成就,若生净土,无愿不成。以此之故,凡一切所作功德,即别有所期,亦必须又复回向净土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七第837页 复愚僧居士书)

  每日功课回向,一一当与法界众生。若此功课为此,彼功课为彼,亦非不可。然必又有普回向之愿,方为与三种回向相合。三种回向者,一回向真如实际,心心契合。二、回向佛果菩提,念念圆满。三、回向法界众生,同生净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第392页 复永嘉某居士书九)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印光法师       障深慧浅)(五明学佛网:印光法师       障深慧浅)  

 张秉全居士:学习《净土决疑论》摘记——印光法师殊胜开示之 

 陈永革博士:论印光法师的佛教修持及其弘法取向 

 余池明居士:为《印光法师文钞》题词的文化名流 

 余池明居士:略述《印光法师文钞》学习方法 

 印光法师答念佛600问新白话版11 

 印光法师答念佛600问新白话版10 

 印光法师答念佛600问新白话版9 

 传印法师:印光法师悟道年时考 

 印光法师:修净业者,均当预讲临终助念之益 

 印光法师:答念佛600问 新白话版6 

 印光法师:瘟疫水火诸灾横事,戒杀放生者绝少遭逢 

 印光法师:人虽至愚,无不怕死,念观世音可保不染此恶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