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钟茂森:大乘佛法的科学宇宙观对和谐世界的启示


   日期:2015/8/25 18:0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来源: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前言

  大乘佛法不仅包含高等哲学,而且包含高等科学。本文尝试把大乘佛法中关于宇宙由来的描述,结合现代科学做一次分析,从佛教所阐述的“清浄圆明体”的宇宙本来面目,来体会“和谐世界”的真实意义;从“性起繁兴[1]”,揽真而成妙有的世界,来体会“众缘和合”之妙用。希望对建立正确的科学宇宙观,和促进和谐世界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宇宙由震动产生

  科学家所观测到的宇宙,大至星系,小至尘埃,只要是物质,都由一些基本粒子组成。众所周知,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而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又由夸克组成。科学家认为,夸克和电子不能再分了,是没有内部结构的点粒子,因此称为基本粒子,它们是一切物质的基本单位。

  那么不同种类的粒子是如何联系在一起而构成宇宙中的各种星系、物质和生命的呢?科学家们认为,这是由于四种类型的基本力,将散沙般的基本粒子结合在一起,而组成了各种物质,并形成了宇宙间的秩序,它们是:引力、电磁力、强力和弱力[2]。整个宇宙中所有的物质,小至原子,大至星球、天体,不外乎是这四种基本力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现代物理学是建立在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基础上,可是这两大理论在解释这四种基本力的时候,却产生了矛盾。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是关于引力的理论,但却解释不了其它三种力:电磁力、强力和弱力[3]。爱因斯坦又发明了量子力学,这个理论专门用于解释微观世界里的基本粒子的运动,却无法解释引力[4]。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物理学家们通过努力的探索,提出并逐渐完善了一个新理论––弦理论(String Theory)。这个理论有希望解答物理学中的这些难题,也被称为是最具权威的描述宇宙现象的理论。弦理论认为,在每一个基本粒子内部,都有一根细细的一维曲线在震动,就像吉他琴弦的震动一样,这根细线被科学家称为“弦”。它实际上并不是我们现代科学仪器所能观测到的实体,而“弦”只是震动或波动的代名词而已。

  震动产生粒子,震动愈剧烈,粒子的能量、质量就愈大,震动得愈轻柔,它的能量和质量就愈小。科学家证明了宇宙完全是震动而产生的,根本没有实在的物质存在,这就是弦理论的核心。

  这种结论跟释迦牟尼佛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经》)中所说的:“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 ,“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 ,真是异曲同工。所谓小至微尘,大至世界,原来没有实体!物质研究到最后,是波动或震动而已。正是《金刚经》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心经》)一语道破:“色即是空” 。

  从科学的探索上升到理性世界观,可以认识到宇宙本体的空性。那么随顺宇宙空性的法则,应当是没有矛盾,没有冲突,没有对立,没有控制,没有占有。因为宇宙的万事万物都是不可得、毕竟空的。这使我们人类化解冲突,找到了理性的依据。

  而科学家“弦”震动之说,又指出不同粒子的性质是由不同震动而形成,电子是一种方式的震动,而夸克又是另一种方式的震动等等,相上千差万别。于是宇宙就像一首伟大的交响乐,由无数的“弦”震动组合而形成了。

  这证明了《心经》所说:“空即是色。”真空即是自性,能现妙有;而这妙有非有,并无实体。佛在《金刚经》中说:“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这里“一”是指自性,不可分之为二,一切相皆由自性所现,而相的基本构成则纯是震动而已;“合”是指和合,由此震动的不同方式,渐次组合成千差万别的相,故世界是众缘和合而成。

  上升到理性世界观,人类应该认识到,我们是彼此相依而共存的,是相聚在自性所现的同一个世界里,我们都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正如中国儒家的基础教育课本《弟子规》中所说的:“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这是随顺宇宙法则的和睦相处、平等对待、互相关怀,互助合作,是众缘和合之妙用。

  日本江本胜博士用十余年的时间做水结晶试验,一本《生命的答案水知道》记录了他的心血研究。他发现用爱心、感恩的心,对试验水祝福,或贴上“爱”字,“感谢,”“和平”的字在试验瓶上,经过一段时间,水的结晶特别美丽;用“战争,”“仇恨”的字贴上,水的结晶特别丑陋。屡试不爽。于是他得出结论:爱与感恩是宇宙的真谛。

  水属矿物,是人类的依报。它也是众缘和合之物(水分子H2O),它也需要爱与和谐,才能呈现妙有,况人类乎?

  二、震动起于心

  现代科学的“弦”理论给我们很深的启示,宇宙原来就是由震动而来的。那么震动又是由什么产生的呢?

  唐朝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当年来到法性寺(今广州光孝寺),听印宗法师讲《涅槃经》,座下有两名僧人看到堂外风吹幡动,一僧说:“是风动!”另一僧说:“不是,是幡动!” 二人争执不下。惠能大师走上前去跟他们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这才一语道破一切现象的根源:万法源于心动。

  《华严经》[5]中明确地告诉我们,宇宙万有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的。

  1、唯心所现

  此处的“心”是我们本有之真心,人皆有之,在圣体而不增,处凡身而不减。虽有隐显之殊,而无差别之异。烦恼覆之则隐,智慧了之则显。它是宇宙的本体,在佛法中也叫本性、真如、自性、清浄圆明体、灵知心等名词。

  佛教浄土宗第九代祖师蕅益大师在《阿弥陀经要解》中对“心”有一段精辟的描述:“我现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团,亦非缘影,竖无初后,横绝边涯,终日随缘,终日不变。十方虚空微尘国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现物。”

  我们找到了宇宙的本体,万物的源头 –– 自己的一念真心,它不是身体内的肉团心,它也不是能思虑攀缘的意识心,它广大、圆满、周遍,能摄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我们终于明白了,在真心之中是众生平等,因为我们拥有同一个源头,同一个本体,唐朝贤首国师称之为“自性清浄圆明体。”我们找到了和谐世界的最高理论依据:和谐相处、平等对待,是随顺真心本性的性德,是随顺宇宙人生的真相。

  2、唯识所变

  识是众生妄想分别执着的念头。由于念头的震动,而有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幻相产生。在佛教中,早已有这种科学的阐述:在《菩萨从兜率天降神母胎说广普经》里面,我们看到一段佛跟弥勒菩萨的问答:“佛即问弥勒:心有所念,几念几相识耶?弥勒言:举手弹指之顷,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识,念极微细,不可执持。”

  佛与弥勒菩萨的对话揭示出,人的心念是不停的波动,在举手弹指之间,就有320万亿个念头,惊人的数字!凡人自己根本不能觉察出来,到了八地以上的菩萨,才能见到这种心念的微细震动。而且每一念头都会形成宇宙中的物质世界(“念念成形”)和精神世界(“形皆有识”),生灭速度之快,无法抓住,不能执持。《楞严经》[6]上讲“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因为念头相续,所以有宇宙的相在相续。因此,我们的世界的好坏,全由我们念头决定的。如果我们自私自利、人我是非、贪嗔痴慢的念头相续,那么我们的识所变现的世界便是尔虞我诈、对立冲突的五浊恶世。如果我们真诚、清浄、平等、正觉、慈悲的念头相续,那么我们的识所变现的世界便是人心和善、家庭和乐、人际和顺、社会和睦、文明和谐、世界和平。

  三、对和谐世界的启示

  由上述可知,宇宙和世界本来是和谐的,因为一切众生本来是一体的。老子亦曰:“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然而,为何目前世界上国家之间、政党之间、宗教之间、族群之间的冲突与日俱增?是因为人们不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迷失了本心,才会妄起对立和角斗,从心的迷惑产生错觉和冲突,进而导致外面的对立冲突。

  譬如我们戴着有色眼镜看外面的世界。戴红色眼镜的人说世界是红的;戴蓝色眼镜的人说世界是蓝的……于是互相争吵不休。明白人知道我们必须摘下有色眼镜,才能看清世界的真相。这些有色眼镜就是我们心中的迷惑:妄想、分别、执着。

  当年释迦牟尼佛舍弃王位,出家修道,遍学名师,而最后放下一切学识知见,入深禅定,在菩提树下证道后说:“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顚倒执着而不证得[7]”。释尊这句话道尽了宇宙的玄妙,是十方如来的心髓。一切经典、一切修行法门,莫不从此语流出,一切也莫不流归此语。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摘下我们心头的妄想执着的有色眼镜,先化解自己内心的矛盾冲突,正如中国第一届世界佛教论坛的主题辞“和谐世界,从心开始” ,那么我们的宇宙就永远在和谐之中了。

  中华传统的童蒙教育课本《三字经》有千古常新的佳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茍不教,性乃迁。”这句话指出三点:一是人人皆有纯善的本性,二是因受社会环境贪欲等染污而形成后天的习气(即是释尊所说的“妄想执着”),三是必须用教育才能使人回归本性,保持纯善。

  正如儒家经典《礼记》中所提倡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因此促进世界和谐化解冲突的下手处,在团结宗教,推动伦理、道德、因果、宗教的教育,使全民皆能化恶为善,转迷为悟。

  日本高僧中村康隆法师在一百零三岁辞世前,他以百岁的修行阅历在和浄空老法师会谈时,说出一句令全场人惊叹的话:“所有宗教的创始人,都是观世音菩萨。”这与浄老在世界宗教和平会议中所说的同出一辙。浄老说:“宇宙只有一个真神(真如本性),它在佛教中示现为释迦牟尼佛,在基督教中示现为耶稣,在伊斯兰教中示现为穆罕默德……现种种妙有,应以什么身得度者,即现什么身而为说法”。原来各宗教都出自一个源头,都是一家人,体同而相异,如黄金做器,器器皆金,真空妙有原来不二。

  澳洲浄宗学院在浄老的领导下,多年来积极地为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各宗教、各族群团结而努力,取得喜人的成效。浄老多次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大力提倡宗教教育,用仁慈博爱的宗教教育开启人心的本善,这种努力是基于浄老五十多年来弘扬大乘佛法,特别是近十一年来宣讲《华严经》使我们对宇宙真相明了之后建立起信心:宗教是完全可以团结的,人民是可以教好的。

  宗教团结之后的第二步工作就是联合各宗教一起推动“共同伦理道德价值观教育”。浄老最近从十大宗教[8]的经典中节录出关于伦理道德因果的金句,汇集成一册,题为《世界宗教是一家》, 在布里斯班举行的国际宗教和平会议上发表流通[9]。所有宗教的教理教义中关于做人的教导都是相同的,都是真善美的教育。这种汇集工作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希望深入和扩大。我们深信和祝愿以所有宗教美好的教育,共同教化世人,必能使各国国泰民安,世界和谐安定!

  结束语

  和谐世界,众缘和合。和谐的旋律有赖于我们每一个人去合奏!我们每一个言行、每一个心念,每一个家庭、每一个族群、每一个宗教、每一个国家都是这个世界里不同的“琴弦”,让我们共同演奏出一首伟大的和谐交响乐!

  注释:

  [1]语出《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唐朝大荐福寺翻经沙门贤首国师法藏述。大意是:由自性而现世界万物之妙有。

  [2]“引力”源于物体质量的相互吸引,物体的质量越大,引力就越大。“电磁力”是由粒子的电荷产生的,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 “强力”主要是把夸克结合在一起的力,所以也叫核力,强力像电磁力一样,也起源于电荷,不过只是夸克间的电荷。“弱力”的作用是改变粒子而不对粒子产生推和拉的效应,像核聚变和核裂变这两个过程都是受弱力支配的。这四种强弱悬殊、性质各异的基本力完全控制了宇宙。

  [3]广义相对论认为:空间本身是有形状的,没有任何物质或能量存在时,空间应该是平直光滑的。当一个大质量的物体进入空间以后,平直的空间就发生了弯曲凹陷,所谓引力就是因为这样的空间弯曲而导致的。比如地球在绕着太阳的轨道上运行,是因为地球滚入了太阳周边弯曲空间的一道“沟谷”,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作用。然而在微观世界里,空间根本就不是平滑的,而是有无数的粒子在剧烈且永不停息地运动,因此空间的几何形变解释不了其它三种力:电磁力、强力和弱力。

  [4]量子力学认为:基本力是由粒子的交换而来的,例如,电磁力是由光子交换而来,两个带电粒子通过交换小小的光子而相互作用,如同两人通过传球而相互影响各自的运动状态。强力和弱力相互作用也是如此。在微观世界里,粒子的自身质量不仅小到几乎没有,还总是在杂乱无章地运动,因此量子理论显然无法涵盖引力。

  [5]《华严经》(《大方广佛华严经》)是释迦牟尼佛成道以后,在菩提树下定中宣讲的。佛法传入中国之后,《华严经》在东晋和唐朝期间经过三次翻译,分别有六十卷、八十卷和四十卷的版本,中文版的《华严经》是现今世界上唯一最完备的版本。《华严经》自古在大乘佛教中公认为“根本法轮”,有“经中之王”的美誉,是佛门一乘了义的经典,它对宇宙人生真相有圆满的讲述。专家们认为它不仅是高等哲学概论,也是一部高等科学概论。

  [6]《楞严经》的全题是《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7] 语出《华严经》如来出现品第三十七。

  [8]此十大宗教为:巴哈伊教(Baha’i),佛教(Buddhism),天主教(Catholicism),基督教(Christianity),儒教(Confucianism),印度教(Hinduism)、伊斯兰教(Islam),犹太教(Judaism),锡克教(Sikhism),道教(Taoism)。

  [9]2009年2月18-20日,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和浄宗学院共同在布里斯班举办了“世界宗教是一家”的国际宗教和平会议,澳大利亚和亚太地区170多个团体的三百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邀请浄空老法师做主题发言。中国人民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和中国宗教和平委员会派出联合代表团参加了会议。

  (作者系澳洲浄宗学院副院长)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大乘佛法       和谐世界)(五明学佛网:大乘佛法       和谐世界)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 

 黄夏年教授:抓住历史机遇 构建和谐世界 促进世界和平—— 

 楼宇烈教授:大乘佛法的悲智精神与人间佛教 

 徐文明教授:和谐世界从口开始 

 大乘佛法与人文道德界说 

 梦参法师:和谐世界 众缘和合 

 陈坚教授:和谐世界,从何开始?——《普陀山宣言》、《全球 

 黄国达居士:大乘佛法对五欲的态度 

 月溪法师:大乘佛法简易解 

 月溪法师:世界各国大乘佛法用功概论 

 圣凯法师:“和谐世界,从心开始” 诠释——以“三心”的思 

 传喜法师:大乘佛法度厄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