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劝善格言,看完后就知道行善不能等


   日期:2015/8/18 12:4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1、一毫之善,与人方便。一毫之恶,劝人莫做。衣食随缘,自然快乐。算什么命?问什么卜? 欺人是祸,饶人是福。天网恢恢,报应甚速。谛听吾言,神钦鬼伏。

  2、终身行善,善犹不足;一日行恶,恶自有余。 ---(东汉)马援

  3、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 ---司马光

  4、须知欲子女贤善,非积德积功,利人利物不可。且勿谓我无钱财,不能积德利人。须知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遇父言慈,遇子言孝,遇兄言友,遇弟言恭,凡遇一切人,令各尽己职。令彼一切人勿造杀业,心存慈善。利人利物,即是利己。害人害物,甚于害己。如此种种,岂要钱财方能办乎。然家若丰裕,亦宜以钱财作功德。

  ——摘自《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复李慰农居士书七》

  5、东岳圣帝垂训:天地无私,神明鉴察。不为享祭而降福,不为失礼而降祸。凡人有势不可倚尽,有福不可享尽,贫困不可欺尽。此三者,乃天地循环,周而复始。故一日行善,福虽未至,祸自远矣。一日行恶,祸虽未至,福自远矣。行善之人,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行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损人安己,切宜戒之!!

  6、 行藏虚实自家知,祸福因由更问谁?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7、平生作善天加善,若是愚顽受祸秧。善恶到头终有报,高飞远走也难藏。

  8、徐神翁曰:积善逢善,积恶逢恶。仔细思量,天地不错。

  9、《尚书》云:“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10、子曰:“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

  11、布施,看起来是利人,实际上是利己的。持戒,看起来是束缚,实际上是自由的。忍辱,看起来是吃亏,实际上是受益的。精进,看起来是辛苦,实际上是安乐的。禅定,看起来是刻板,实际上是活泼的。智慧,看起来是放下,实际上是拥有全世界。

  12、善人不怨人,怨人是恶人。贤人不生气,生气是愚人。富人不占便宜,占便宜是贫人。贵人不耍脾气,耍脾气是贱人。 ——王凤仪善人

  13、孔子行忠恕,耶稣行博爱,穆罕默德行仁恕,老子用感应,佛行慈悲。五教教主,全是用善心,行天道。他们都知道身体是个臭皮囊,早晚是要坏的,只有天性,能存万古。所以孔子主张“杀身成仁”;耶稣说:“为义而死的,能回天国”;穆圣说:“真回教徒处逆境,常抱乐天知命之念”;老子说:“及吾无身,吾有何患?”;佛被哥利王割截身体还说:“我成佛,先度你。”他们全知道身体是暂时的躯壳,性灵才是万古长存的。为了借假修真,才肯牺牲肉体,完成大道。---王凤仪善人

  14、一、存心不善,风水无益 二、不孝父母,奉神无益三、兄弟不和,交友无益 四、行止不端,读书无益 五、作事乖张,聪明无益六、心高气傲,博学无益 七、时运不济,妄求无益 八、妄取人财,布施无益 九、不惜元气,医药无益十、YIN恶肆欲,阴骘无益。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行善       劝善)(五明学佛网:行善       劝善)  

 法界法师:《金刚经》释义 第二十三品、净心行善分 

 仁焕法师:断恶行善念佛才有用 

 仁焕法师:行善积德之微妙 

 衍慈法师:护生行善 

 大安法师:《西方确指》不念获罪无量、守此四法、终身及行善 

 卢志丹居士:行善改苦命,好命是修来的 

 杨曾文教授:慧能的劝善止恶伦理思想试析 

 药师山·紫虚居士:发爱心行善与佛教不能画等号 

 蔡礼旭老师:行善要敬重尊长 

 蔡礼旭老师:行善要爱敬存心 

 蔡礼旭老师:未论行善先须改过 

 只有做对了这件事,行善才有功德,可惜许多人却都不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