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恒传法师:慎带佛像佩章


   日期:2015/7/14 16:4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一个问题:“四谛心”和“小乘四果”。弟子今日在看《印光大师全集净土法要》时有句话不理解,望师父开示:第二个问题:“慎带佛像佩章”谢谢师父!

  恒传法师:阿弥陀佛!这位善士,四谛心又叫四圣谛,分为苦集灭道。

  第一,苦谛:是三界内的苦果,苦有三涂、八苦、无量诸苦。

  第二,集谛:是三界内的苦因,集意谓集聚,把见惑八十八使,和思惑八十一品的烦恼,统统集聚起来而成业因,随业感报,所以招感苦谛三苦,八苦,无量诸苦的苦果。见惑就是由知见方面所产生业因。见惑是以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的五利使为主体。

  第三、灭谛:是出世的果。灭是寂灭,就是罗汉所证的寂灭涅槃。他们在因地之中修行三十七助道品,断除了见思烦恼之惑,灭除了分段生死之苦,所以证入不生不灭的有余依和无余依涅槃乐果,这叫灭谛。

  第四、道谛:是出世的因,道是道品,就是三十七助道品。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这个三十七助道品,是大乘、小乘共修法门,不但小乘阿罗汉可依止修行,就是大乘菩萨也要依止道品修行。但是修法不同,理论不同,观点不同。以四谛为例,就有生灭四谛,无生四谛,无作四谛,无量四谛,渐次增进,步步高深。《智度论》说:“三十七品、无所不摄,就是无量道品,亦在其中”。《涅槃经》说:“若人能观八正道,即是佛性,名得醍醐”。

  其次,再谈一谈小乘佛教:即生断除自己的烦恼,以追求个人的自我解脱为主。小乘四果是指修行小乘佛法进入的四个次第果位,可得小乘四果。但西方无小乘,所谓四果是由断证功夫说的,听到佛菩萨说法,众鸟行树也说法。断了八十八品见惑,等于这个世界的须陀洹,又称“入流”,但是他是菩萨,一年级菩萨。如果断了欲界九地思惑中前六品等于斯陀含,又称“一来”。再断欲界思惑后面三品即证三果阿那含。阿那含在我们这个世界叫“不来”,不再到欲界来,他生到四禅天。四禅天是凡圣同居士,其中有五不还天,三果阿那含居住修道之所,他在那里把色界无色界七十二品思惑断尽,就证得阿罗汉果,又名“不生”,超出三界。就是从断证比喻上说的。

  最后,慎佩戴佛像佩章,是因为佩戴佛像去拜佛不合宜,若佩戴佛像去拜人则彼此折福,然现在世人皆以佩戴佛像可以得佛菩萨保佑,殊不知要得到佛法之实意需从恭敬中来。末法时期众生福薄业重,能有心结缘佛像佩戴也算有善根。但切记佩戴佛像不能暴露在外,还有沐浴,睡觉及不洁净处须将佛像取下来找一净处放置。印祖常讲:“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富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若无恭敬而致亵慢,则罪业愈增,而福慧愈减矣”。愿你精进修习不退菩提,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恒传法师       佛像)(五明学佛网:恒传法师       佛像)  

 蔡惠明居士:僧佑对建经藏、造佛像的贡献 

 陈星桥居士:佛像被盗 

 药师山·紫虚居士:佛像开光的意义与原理 

 佛像开光方法,以后再也不会被骗钱了 

 月悟法师:佛教反对偶像崇拜,为何又说塑造、礼敬佛像功德甚 

 济群法师:佛像不是偶像 

 恒传法师:去寺院或法会立个牌位,是不是就能消除所有业障? 

 恒传法师:人生最可怜的事是什么? 

 净土法门法师:常常把佛像、佛号供养给一切大众 

 呷绒多吉上师:念珠、法本、佛像、转经轮等,平时应如何对待 

 呷绒多吉上师:念珠、法本、佛像、转经轮等,平时应如何对待 

 奇迹!澳大利亚山火中佛教寺院幸存,里面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