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自己做到才是度众生


   日期:2010/3/2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自己做到才是度众生  1998/9/12早餐开示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20-13-0912

  最近我们读《地藏经》,每读一遍都有一次很深的感触,从经典教诲当中,我们更深刻体会到万法无常。我们平常观察一些小动物,乃至於像蚊虫、蚂蚁,仔细观察它们的生活,再回头想想我们自己一生跟它们有什么两样?这些也都是佛法,我们所幸运得人身,遇到佛法,如果不得人身、不闻佛法,跟它们实在讲没有两样。这使我们联想到世尊在经中所说,蚂蚁死了以后还投胎作蚂蚁,生生世世永远不觉悟,所以它不能够摆脱蚂蚁身,这是说畜生道的愚痴。它为什么不能摆脱?根本的原因还是妄想、分别、执著。我们的妄想、分别、执著比它轻一点,其实还是非常严重,因为比它轻一点才得人身。

  我们的妄想分别执著,会不会还有更深、更重的时候?有。妄想分别执著确实有高低、有起伏,因此六道里头才有升沈;当我们程度低一点,在六道里面你就往上面升,所以升沈的原因在此地。这才了解六道里面都是无常的,真正明白才知道生命总在刹那之间,这个事理我们都要清楚、都要明白。《金刚经》上告诉我们的话是真的,「如露亦如电」,这是说生命相续的现象。这句经文如果我们细心去观察,就是佛在经论上常讲「不生不灭」。不生不灭是什么?是涅盘、大涅盘。生死即涅盘,是一不是二。并不是说了生死你就得到涅盘,不是这么回事情。明白觉悟之后,生死就是大涅盘;对於生死现象不了解、不明白,大涅盘就叫生死,是一不是二。所以佛法是不二法,六祖惠能大师讲得一点都不错,二就迷了,就不是佛法,世出世间一切诸法都是不二法。

  今天我们在此地大家在一块共修,修的是什么?学的是什么?一定要很清楚、很明白。我们跟随本师释迦牟尼佛目的是要学佛,要学得跟佛一样。世尊慈悲为我们指点一条明路,「末法时期净土成就」,这是世尊为我们指点的。这个意思就是教我们跟阿弥陀佛学,这一部《无量寿经》,这一部《净土五经》就是阿弥陀佛。你把这里面的道理都搞明白,佛在经典上教导我们,哪些叫我们要做的,我们老老实实都做到,哪些不可以做的,我们决定不敢违犯,这样的修学就是学佛,学作阿弥陀佛,你能学得跟阿弥陀佛一模一样,你就成佛了。真诚学佛,往生才有把握。

  现在我们这个道场有解门、有行门。念佛堂里面的念佛目的何在?目的是把我们的妄想、分别、执著打掉,用这一句佛号,恢复我们的清净、平等、觉,念佛堂目的在此地,这叫行。行之后是证,什么叫做证?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也没有妄想、分别、执著,念念都与清净、平等、觉相应,这就是证。换句话说,把《无量寿经》落实到我们的生活上,我们的生活就是《无量寿经》,这就叫证果,这时候就是佛家所讲的「心净则佛土净」,取西方净土有如反掌那么样的容易。如果要契入这个境界还是一句老话,非得放下不可,所以念佛堂就是训练放下;放下妄想分别执著,放下身心世界,放下世出世间一切法,你就恢复自性,你就恢复本来面目。

  这些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其实这句话说得不正确,真正的事实是什么?说出来不容易,做起来容易。做起来就是念头一转就成功,凡圣实在讲只是一念之差,这是「知难行易」。凡夫颠倒,认为「知易行难」,其实你并没有真正知道,道听途说而已,没真觉悟,没有真行。换句话说,还是样样都放不下,样样都还在分别计较,念念还是为自私自利,这样的思想、这样的言行与佛道不相应,佛告诉我们与三恶道相应。其实佛在经论上跟我们讲得很清楚,十法界依正庄严从哪里来的?是自心变现出来的,「唯识所现」。学佛没有别的,就是把这桩事情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然后你就「转识成智」,转就是一念;一念明白了就是智,一念迷就是识,识就变十法界,智就现一真法界。

  什么时候我们转过来,这是功夫。夏莲居老居士说「要真干」,真实的功夫真干,真干知道一切法都是假的。佛教我们随缘不攀缘,我们今天对什么叫随缘?什么叫攀缘?还是没搞清楚。什么人搞清楚?搞清楚的人一定做到。我们今天做不到,起心动念还是攀缘,这错了。佛法应该怎么学?知道一分做一分,知道二分做二分,功夫才会得力。你说等我统统都知道我再来做,没有这个道理,没这回事情。像爬楼梯一样,看到一层踏上去一层,又看到一层再踏上第二层,你不爬到上面一层,再上一层你见不到。说到做到,做到你就有更进一步的说到。古大德讲经说法能够感人至深,原因就是他做到之后再说,所以他能感动人。现在我们登台讲经,不能够摄受大众,是因为我们自己没有做到;自己没有做到所说的不是自己的,都是从别人那里看来听来,自己真正做到,那是从自性里面流出来的真言,就真心话,自然能够感动人,能够摄受大众。

  现在这个世间不学佛的人我们就不论,学佛的同修,出家、在家四众弟子,几个人真正发心学佛度众生?学佛挂在口头上没有用处,度众生喊口号也没用处,一定要脚踏实地去做,我们才能真正的度自己。能度自己而后才能度别人,这一生当中才真正没有空过,这一生的生活有意义、有价值。务必要在这一生当中完成永脱轮回,我们的佛就没有白学,如果还要搞六道轮回,这一生又空过。一生空过,下一次再遇到佛法,再遇到这个机会,不晓得要到哪一劫?开经偈大家天天念,「百千万劫难遭遇」。所以这个机会失掉之后,等到下一次机会再出现,当中不知道有多么长的时间;这么长的时间就是我们所谓退转。

  学佛要无量劫才能成就,这话都是真的,老实话。说成佛三大阿僧只劫,不是对我们讲,对法身大士说;圆教初住到十地果位,叫法云地的果位,时间是三大阿僧只劫,对他们讲;对我们讲无量劫。我们在经上也读到,阿闍王子他们那一帮人,过去生中曾经供养四百亿佛,你说那是多长的时间?而他们现实的状况,居然跟我们一样。由此可知,我们过去生中也很有可能供养四百亿佛,今天依旧落得这样的地步,这是应该要警惕的,应该要觉悟的。只要不能往生,供养再多诸佛如来,情况跟我们今天差不多。六道的升沈就是你修福造业,修一点善福就往上升,造作罪业往下堕。一个人在一生当中自己可以冷静细心的思惟,我们从早到晚,一年到头起心动念是恶念多,还是善念多?为自己的念头多,还是为众生的念头多?为自己是恶,为众生是善,这么一对比自己就晓得将来往哪里去?不必去问别人,自己就会很清楚、很明白,三恶道的机会多,三善道的机会少,这正是古人所谓「袈裟之下失人身」,多可惜!

  所以我们要不辜负我们这一生的缘分,不辜负佛陀的教诲,一定要认真努力去修学,务必要在这一生当中得一个结果,这个结果就是往生不退成佛;要得这个结果,一定要万缘放下。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讲的标准,是真的不是假的,参禅要依它,我们念佛也不能够离开它,「本来无一物」,这句话真话。本来无一物,你就决定不可以在上再添加一物。本来无一物是什么意思?本来没有妄想分别执著,本来没有是非人我,本来没有贪瞋痴慢,你心里面有这些东西错了。再告诉你本来也没有佛法,所以你心里头有个佛法也错了,连佛法都没有,那才叫真的佛法。如果说你心里还有佛法,那个佛法是缘生之法,佛给我们讲「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所以自己真心本性就是圆圆满满的佛法,不能再加佛法进去,再加就错了。希望大家细心体会,我们好好的努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念佛       净土法门)(五明学佛网:念佛       净土法门)  

 傅味琴居士:纪念佛成道,从清净中修成琉璃世界(释迦牟尼佛 

 会性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录 

 洪启嵩居士:念佛三昧初探﹝下﹞ 

 洪启嵩居士:念佛三昧初探﹝上﹞ 

 果煜法师:涟珠甘露 念佛与十方净土 

 杨云唐居士:观音耳根法门与运心念佛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妙莲法师:灵岩甘露第二集 壹、念佛法义 

 妙莲法师:灵岩甘灵第一集 壹、念佛法义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圣严法师:念佛生净土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心地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