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雪漠:热爱人类是慈悲,出离人群是选择


   日期:2015/6/17 22:2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问:佛陀若无最终成就,是否会背负对父不孝、对妻不爱、对子不仁的罪恶感?

  ●雪漠:这是一种人生选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轨迹,释迦牟尼对亲人和世界最大的贡献,也源于他的选择。

  ◎问:记得您在《无死的金刚心》中写过,主人公和朋友赶着羊群前进,却遇上了一群饿狼。友人为活命将羊送入狼口,主人公也没阻止。当时我觉得这很残忍。请问,假如我们遇到类似的情况,该如何抉择?

  ●雪漠:因为,那主人公到这世上来,不是为了喂狼的。所以,一些大德为了实践他们的使命,总是会忍辱负重地活着。

  ◎问:如何在世出世间作出取舍?毫无疑问,无论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您的青少年时期便大都献给了出世间。那么,获得初步觉悟的人又该如何取舍?

  ●雪漠:这要看每个人的选择。选择不同,取舍就不同。

  ◎问:亲人或许是最容易让每个人生起执著的对象,执著也无疑是修行中最难缠的障碍。但我们又要将一切众生视为父母,发愿度化一切众生,永不舍弃。这一矛盾,应如何解决?

  ●雪漠:菩提心是热爱人类,出离心是远离人群。没定力智慧时,先出离修心;成就之后,再谈度人。

  ◎问:有些人听说“世界是虚妄的”,就会堕入顽空,认为一切都不存在。其实,是不是该理解为:世界是存在的,但它是一种流动的、稍瞬即逝的、抓不住的、虚妄的存在?

  ●雪漠:世界是存在的,但它不是永恒的存在,时时变化,没有永恒不变的本体,所以虚妄。

  ◎问:以前读《心经》,发现里面有些话非常难懂,例如“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等等。烦请您点拨一下。

  ●雪漠:没有永恒,虚幻无常,没有自性,故称“无”。缘起遂假“有”,性空故真“无”。

  ◎问:大手印文化是否研究过“有无”?有和无,到底走向了何处?

  ●雪漠:以殊胜之眼看来,有就是无,无就是有,二者并无不同。有是缘起,无是性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慈悲       出离)(五明学佛网:慈悲       出离)  

 郑石岩教授:禅语空人心 第四讲 慈悲纵横处处彰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其它法师:我自幼至长因「观音菩萨」慈悲引渡而念佛、学佛, 

 其它:慈悲与爱的比较研究(陈星桥) 

 洪启嵩居士:智慧年‧慈悲年 

 王雷泉教授:观音信仰与佛教慈悲精神——在普陀山观音文化论 

 妙莲法师:转凡心修佛行 二、忍辱慈悲菩萨心 

 证严法师:人间菩萨 慈悲心喜舍行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四、戒杀素食慈悲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