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故事

 孙思邈奇人奇事


   日期:2010/2/2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估计大家从历史课本上都知道孙思邈是个名医,但其他的不甚了了, 下面来介绍仙医孙思邈的生平和与龙有关的一些记载。

  孙思邈是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公元541年-682年。他七岁开始读书,每天能记诵一千多字。在二十岁左右时,就很善论庄子、老子和诸子各家学说,同时也喜欢佛道经典。当时的洛阳总管见了孙思邈后感叹地说:“这真是圣童啊。但可惜他的才器过于宏大,在他自己生活圈子中的低小位置上是很难发挥作用的”。

  在周宣帝时(公元579年),正是王室内部的多事之秋,孙思邈到太白山隐居。在隋文帝辅政之时,征聘他去作当时最高学府国子学中的教授之官“国子博士”,他声称有病而不去出任该官职。他对自己周围比较亲近的人说:“五十年后,就有圣人出现,我才会出来帮助他作一些济世救人的事情。”

  果然,到了唐太宗李世民即位时(公元627年),便把他召到京都长安去。他的容貌看上去如此年轻,唐太宗禁不住大为赞叹的说:“我本来就知道,有道之人是值得尊重的。至于羡门和广成子这些仙人的事迹,绝不是人们虚妄之言啊!”

  唐太宗又要授予他爵位,他坚决推辞了。(公元659年)唐高宗召见他,授他“谏议大夫”的官,他又推辞而没有接受。

  因他自己小时候得过“风冷”病,经常看医生,以至于耗尽家资。所以在十八岁时就立志学医,孙思邈在太白山隐居修道时,“炼气养神,求度世之术”。他对医药有长时期的精心研究,且常怀仁慈之心,亲自采制药物,为人治病,以医药助人。作为修道人,他奉行“凡所举动,务行阴德,济物为功”的原则。

  当时的知名人士多曾拜他为师,甘当他的学生。“初唐四杰”之一的著名诗人卢照邻在他的《病梨树赋序》中称孙思邈“道合古今,学殚数术”,“推步甲乙,度量乾坤”。他又向孙思邈请教名医治病的道理。孙思邈回答,“善谈天地之变化者,必须参证于人之道;善言人身之病变者,也必须以天地的变化为根据。”又说,“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但必须“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他还进一步谈到做人的道理,认为要“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并且具体的解释说:“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就是说胆大;“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是说小心;“见机而作,不俟终日”是智之圆;“不为利回,不为义疚”是说行之方。

  在卢照邻写《病梨树赋序》时,孙思邈已经九十多岁了。但他的眼耳一点也没有衰退的迹象;形体壮盛,神色清朗。当初魏征受皇上诏书编修齐、梁、陈、周、隋五代史的时候,担心会有遗漏,便多次访问孙思邈。孙思邈以口传授,就像眼前亲自看到一样的清楚。

  当时的东台侍郎名叫孙处约,把他的五个儿子带来拜见孙思邈。孙思邈对他们的未来祸福一一预言,后来这些预言都兑现了。甚至还没出生的人,孙思邈也预先知道他的一生中必经的大事。孙思邈这一类奇异事迹非常多。

  永淳元年(公元 682)二月十五日,孙思邈早晨起来沐浴身体,衣冠整齐的端正拱手而坐。他对子孙说:“我为世人所逼,隐于洞府修炼,将升无何之乡,臣于金阙,不能应召往来。”一会儿便辞世而去。他在遗嘱中指示“薄葬”,不用任何殉葬器物,不用猪牛羊牲。孙思邈去世后一个多月,容貌没有改变。把他的尸体放入木棺中去时,轻得就像只有衣服一样,当时的人们都感到奇怪,修道之人则称其“已'尸解'矣”。宋徽宗崇宁二年(公元1103),孙思邈被追封为“妙应真人”,因此后世又称他是“孙真人”。

  说了那么多无关的话题,下面来介绍关于孙思邈与龙的一些记载。

  有一次在行路时,孙思邈看见一个牧童在杀一条小蛇,那蛇已经受伤出血了。孙思邈恳求牧童不要杀它,并脱下自己的衣服来送给牧童,赎救了小蛇。然后又用药物把蛇封裹起来,把它放回到草丛中去。

  一个多月后,孙思邈又外出行走,看见一个白衣少年,仆人和马匹都很壮实,下马来拜见他,并感谢他说:小弟承蒙道者救了一命。孙思邈听后没有介意。少年又再次拜他,并请他骑上另一匹马。两马驰行如飞,到了一处城郭的地方。那里花木繁盛,春景和媚,门庭灿然显赫,人物繁杂,简直就像是君王的住处。原来孙思邈救的小蛇是龙王的儿子,那里就是龙宫的所在“泾阳水府”。

  龙王为报孙思邈救子之恩,临行时要送他许多金珠宝物,但都被孙思邈坚决的推辞了。龙王见他不爱富贵,便叫儿子取出龙宫药方三十首来赠送给他,并告诉他说:“这是真方,可以济世救人”。孙思邈回家后把每一个药方都试用了,发现都有神效。后来孙思邈在撰写自己的方书《千金方》三十卷时,便把龙宫药方分散放在里面。

  迄今为止的后世方剂学家们,在研究《千金方》时都注意到一个事实:《千金方》中的有些方剂,无法用中医已有的理论通过辩证论治的精神去衡量和理解。这一类“奇崛”的方剂中,有些是配伍方法奇怪,与方剂配伍的通常理论不吻合(比如“神丹”);有些则不仅配伍方法超常,而且用药多而繁杂,一方之中寒热温凉气血攻补兼备,简直无法用医理作方剂分析。其实,这些“奇崛”的方剂可能正是龙宫药方,以及孙思邈根据自己对龙宫药方的体悟而仿制的一些方剂。它们与“正常”方剂完全不同,正好鲜明的体现了“儒医”与“道医”在方剂学上的不同源流和认识上的层次差别。

  《太平广记》中还收录了另一个故事,和前文中高僧让龙众降雨的事迹颇为雷同,其实龙鬼灵妖听经求法的事迹很多,不过估计很多人不会相信,大可不必为此争论计较,大家不妨就当作玄异故事听吧 :

  玄照和尚在嵩山白鹊谷修道,操行精严,在出家人中推为首位。他发愿讲授一千遍《法华经》,以利众生。在山中开讲之后,虽然寒暑无常,山路险恶,但是来听讲的总是坐无虚席。

  当时有三个老头,眉毛胡须全白,相貌与众不同,在那虔诚地听讲。如此听了多日,玄照感到奇怪。忽然有一天,三个老头一大早就来拜谒玄照。他们说:“我们三个弟子,其实是龙,有各自的职务,也很劳苦,已经好几千年了。能听到您的精妙说法,没有什么报答的,也许您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去做,我们愿意效微薄之力。”

  玄照:“现在阴阳失调,干旱少雨,国内闹饥荒,你们可以下些雨来拯救天下百姓。这就是贫道的愿望。”

  三个老头说:“聚云下雨,本来是一桩小事。只是关于下雨的禁令绝对严重,不奉上天之命擅自行雨之罪不小,有性命之忧呢!我们试说一个办法,差不多可以成功,不知长老能不能去做?”

  玄照说:“那就说给我听听吧!”

  三个老头道:“少室山的孙思邈处士道高德重,一定能使弟子的灾祸解脱。那就可以马上下雨了。”

  玄照:“贫道知道孙处士在山中,但是不知道他的道行,又怎么能如此呢?”

  三老头:“孙公的仁义,不可估量。仁义之心附着于济世的药方,造福于万代。他的名望已经在天宫里登记入册,实在是个世外高人。如果他能说话相救,保证没有问题。只要长老先与他约好,如果他答应了,立即就依你的话去做。”

  于是他们就把救护的办法告诉了玄照。玄照到孙思邈的住处去,诚恳地拜谒,人情礼数特别谨慎,坐定许久才说:“孙处士以贤德明哲的气度,把济助于苍生为己任,现在极旱,寸苗不长,百姓叫苦不迭,焦渴干枯如此,施用仁哲的时候到了。希望你开恩,救一救天下百姓。”

  孙思邈答:“我没能耐才遁入山野,凭什么功力有助于人呢?如果有什么可以施与百姓,保证不会吝惜。”

  玄照:“贫道昨天遇到三条龙,让他们 下点雨,他们都说,不奉天帝的命令擅自行雨,杀头之罪不轻,只有孙处士德高功大,能把他们救下来。我特意来表示心愿,请处士斟酌。”

  孙思邈:“只要可以办到,我没什么顾惜的。”

  玄照:“下雨之后,三条龙逃避罪责,投到处士居所后边的池子里隐蔽。当有异人来捕捉他们的时候,处士向来人说明白,把他打发走,三条龙就会免罪。”

  孙思邈答应下来。玄照回山,在路上遇到三个老头,玄照就把孙思邈的意思告诉了他们。他们约好一天一夜,如期下雨,淋淋洒洒,滋润千里。第二天玄照来谒见孙思邈,说话之间,有一个样子奇特的人,直接来到后边的池畔,嘟嘟囔囔地念起咒语,一会儿,池水结冰,立刻有二苍一白三只水獭从池中出来。那人就用赤色绳索把三只水獭捆绑起来,要带走。孙思邈上前招呼道:“这三个东西的罪,就是处死也是应该的。但是他们昨天擅自下雨,是我让他们干的,希望饶过他们,并请代我向天帝求请,不要责罚他们了。”

  那人听了这些话,便解开绳索把他们放了,自己提着绳索离去。过了一会儿,三个老头向孙思邈致谢,不知如何酬谢他。孙思邈说:“我住在山谷之中,用不着什么东西,不需要报答。”

  三个老头回身又拜见玄照,要为他效力。玄照答:“住在山中,一个是吃,一个是穿,此外什么也不需要,不用什么报酬。”经不住三个老头再三要求,玄照便说:“前山挡路,来往很不方便,你们可以把它搬走吗?”三个老头说:“这是一件小事,只要别怪怨风雷太大就行,马上就可以办。这天晚上,雷霆大作,狂风四起,到了早晨才风停雨住。寺前的小土山没了,豁然开朗,数里平坦。三个老头又来,叩谢而去。

  孙思邈的德行最高,不图他们报答,尤其令人敬佩。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孙思邈       龙王)(五明学佛网:孙思邈       龙王)  

 药师山·紫雲居士:龙王兄弟经白话批注 

 仁清法师:诵持大悲神咒善神龙王金刚密迹长随卫护 

 神医孙思邈奇遇的善行,巨龙救起一命 

 龙王坛城:见闻长精气增财运七世解脱 

 龙王献宝 

 孙思邈:夜饭饱,损一日之寿 

 佛为海龙王说法印经 有四殊胜法,若有受持、读诵,解了其义 

 一切法功德庄严王经功德巨大:在忉利天宫和海龙王宫普遍流行 

 唐太宗采纳药王孙思邈的劝谏受持《华严经》 

 有大乘佛经在的地方都是天龙八部、梵王帝释、龙王也来护持 

 蔡礼旭:孙思邈养生十三法 

 达真堪布:为什么我们看不到天界的龙王和大鹏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