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要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鬼神的关系


   日期:2015/5/23 13:4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要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鬼神的关系

  尊敬的恩师 老法师,尊敬的净宗学院的各位大德:阿弥陀佛!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太上感应篇》的总纲领。

  中国自夏、商、周三代以来,一直到清朝末年,教育宗旨没有改变过。宗旨只是三桩事情:第一桩事情,教你明白人与人的关系,你应该怎样做人;第二,教给你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第三个,教你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你能够通达明了你就是圣人。

  佛家的教育也是这三桩事情,佛家不管是大小乘、不管是哪个宗派,教育的宗旨也是三条:

  第一条,转恶为善,在五乘佛法里面是人天佛法,你不会堕三恶道。

  第二条,转迷为悟,你就能够超越六道轮回,超越三界之外,作罗汉、作辟支佛、作菩萨、作佛。

  第三个,目标转凡成圣,那就是超越十法界,《华严经》上讲的法身大士。

  《了凡四训》是教我们认识因果的道理与事实真相;《感应篇》帮助我们辨别是非邪正,使我们有一个断恶修善的标准,先教给我们立足于人天道,不至于堕落三途。这是印光大师特别提倡的,是对于一切众生真实慈悲的教诲;然后再进一步帮助我们破迷开悟,《安士全书》。

  学了《太上感应篇》,知道自己的命都是自己造作,“举头三尺有神明”。所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作为一名佛弟子,应该做到一下十点:

  第一个是“与人为善”。起心动念总得以善心待人,以善心来处世,世出世间圣人都是守住这个原则。

  第二“爱敬存心”。特别是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常常发生误会隔阂,造成许多不如意。原因是对待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族群,爱敬的心就没有了。

  第三“成人之美”。必须要晓得自他不二,众生有分别心、有执着心,佛菩萨没有,觉悟的人没有。

  第四“劝人为善”。不但口劝,还要以身劝。口劝是言语,写成书本、做成文字也算是口劝。一定要身体力行,要做出好榜样,身劝。

  第五“救人危急”。这里面所讲的每一条,意思都无尽的深广,灾难现前了,救援已经来不及,所以救人危急要懂得防患于未然。危急是从什么地方产生的?都是从造作恶业产生的。救人危急真正要紧的事情就是要教导他断恶修善,转迷为悟,危急才能真正消除。

  第六“兴建大利”。凡是有益于社会的、有利益于众生的,这都是真实的利益。

  第七是“舍财作福”。世间人没有不喜欢财富的,对于财富这桩事情总是觉得愈多愈好,没有厌足之时。财积在那个地方,要不知道去用它,那就造业,就是罪过。

  第八条是“护持正法”。正跟邪是对立的,在佛法里的标准,要是跟宇宙人生真相相应就叫正法,与事实真相相违背就是邪法。

  第九是“敬重尊长”。为什么要敬重?尊长是让我们学习敬重的一个对象,而实在佛的意思是要我们一切尊敬,为什么?因为尊敬是性德

  第十“爱惜物命”。佛教人要随缘而不攀缘,佛菩萨自己圆圆满满的做到,做出一个样子给我们看。

  具体落实到自己的生活中:

  1、从善护口业做起。以前不明理,不知道祸从口出的道理,学习了以后尽量少说话,说也是说好话。少说话多念佛。再一个,自己的妒忌心强,好显示自己,学习了以后尽量不显摆自己,做阴德。别人做得好了,多赞叹,多随喜。慢慢把自己放下来,找周围人的好处,长处和自己的断处比较,慢慢地感觉周围的人都比我修得好。

  2、念头也经常观照。以前都是妄念纷飞,学习了以后尽量观照,多向念佛人的好榜样学习。

  3、断恶修善。每天晚上尽量回忆一下自己的一天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找自己的不是,改正自己。

  4、忏悔业障,改正自己做学佛人的好样子。以前自己好保护自己做错了事情,先给自己找理由,自私自利,虚荣好面子。学习了以后,明白一些道理了,自己做错的事情,勇于承担。那天一位同事嘱咐我的事情,给忘了一干二净,等到人家落实的时候,知道自己错了,承认错误,道歉。结果同事还一个劲地给表扬了,说,知道自己错了也是好同志了,现在这个年代这样的人不多了。和我先生在一起的时候也是,人家本身修行的很好,经常监督我、提醒我,大事小事都听他的,他也高兴,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他,所以关系越来越融洽。

  通过跟着净宗学院的网络共修系统的学习,自己感觉比以前轻松些了、快乐些了、烦恼少些了。当然自己做的还是很不够,很不好,还要继续学习,继续努力,学到一点,尽量做一点;看破一点,放下一点,把所学应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影响更多的有缘人加入到这个学习中来。

  感恩尊敬的恩师 老法师!

  感恩各位学院老师的付出、劳动,让我们能够通过网络学习到这么好的宝贝!

  阿弥陀佛!


  “三皈依”、“和尚”的真正含义

  尊敬的恩师 老法师、各位同修大德、各位大菩萨们:阿弥陀佛!

  感恩阿弥陀佛!

  感恩佛菩萨不舍一人!

  感恩一切!

  净土释疑网的微信关注一段时间,对于网站安排的学习次第很是认同,只是一直没有机缘注册学习。在这以前的一年中,一直跟随五明佛学院、索达吉堪布的“菩提学会”在学习,也是学习的净土。只是藏传佛教的净土与汉传佛教还是有不同,总觉得不是我想要的修学路线,于是今年过了新年,毅然决定退出学会(特此声明一下,末学并没有说藏传佛教不好,只是与自己不相应而已),学习“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一向专念”,注册了佛陀教育网的共修系统,我们有几个同修一起共修,每周共修一次。

  大家一起在一个师兄的佛堂共修,我们每次先给西方三圣磕头,接着发愿忏悔,念诵十遍“南无阿弥陀佛”,然后开始按照网站提供的课程内容学习,或者将所学的内容打印出来,一起诵读讨论,或者一起观看视频,然后提问、讨论,最后回向。每次共修都能有所收获,总是感觉到法喜充满。

  学佛入门的课程学完了,下面就来谈谈我们有哪些收获:

  入门课程,纠正大家已往对佛教的一些不正确的认识。例如:

  佛教是教育,并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根本老师,我们是学生。

  佛教经典就是我们的教科书,我们按照老师教的去做,就能开智慧,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最终能跟我们的老师一样成为伟大的佛陀,帮助更多的苦难众生离苦得乐。

  “和尚”这个称呼其实是个特别尊敬的称呼,一个寺庙里只有住持才能称为“和尚”,意思是“亲教师”,亲自安排指导我们学习的人,相当于一个学校中的校长。其他协助和尚讲经教学的法师可以称为“阿闍黎”,意思是“轨范师”,他的言语行为等能做我们的轨范。

  还有“三皈依”,皈依佛、归依法、皈依僧,其实就是皈依觉、正、净,并不是具体皈依某一个法师、某一个寺庙。如果你说你皈依了某一个法师,那就是破和合僧、破坏佛教,是要入地狱的。只有我们真正做到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生命才真的有了依靠,才是真正的皈依。

  佛教是高等的艺术化的教育。我们不得不佩服释迦牟尼佛,他创立了这样一套高度艺术化的教育,来帮助我们这些愚痴的众生。

  比如,佛菩萨的名号,都有表法的意义,是用来提醒当时的众生需要怎样做。

  佛前供水则是提醒我们应该心清净,清净才能照见万物、才能生智慧。

  供花、供果,是提醒我们重视因果。

  磕头是为了降服我们的傲慢。

  诵经、念佛是修戒定慧,使心归一不散乱。

  等等一切的方式方法都是为了让我们这些妄念纷飞的众生,能恢复我们的本性,回归清净平等觉。

  学佛的基础是《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

  《弟子规》教我们“孝亲尊师”,在世间做个好人。

  《太上感应篇》教我们重视因果,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要与善相应。

  《十善业道》经教我们: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YIN欲,四不妄言,五不绮语,六不恶口,七不两舌,八不贪,九不嗔,十不痴。

  有了这些基础,才能真正做到万缘放下,一心念佛,往生极乐,不退成佛。

  末法时代,净土成就。我们一定要精进勇猛,此生一定要往生极乐,绝不辜负恩师的谆谆教导,绝不辜负佛菩萨们的殷切希望。

  最后祈愿恩师 老法师:法体安康,长久住世!

  并愿法界众生同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弟子 a00350 等敬呈

 


  人家来坑我们、占我们的便宜,都是过去生我们欠人家的

  尊敬的共修系统的各位老师、大德同修:您们好!

  阿弥陀佛!

  非常感恩老师们为我们精心编排的修学内容,给我有机会再进一步在系统共修学习。

  胡小林老师讲的《弟子规》的修学内容,我虽然在三年之前有些视频也看过,但是自已业障深重,没有恭敬心,没有深刻领会里面所说的内容,因此自已在学佛过程中碰到相同的境界时,不会回光反照、感恩、改过,自认为我就听净空老法师讲经说法,老实念佛就可以了。

  经过三年的听经,自已并没有听懂。因为老法师是用清净心讲出来的,我是用妄心去听的,因此不能理解如来真实意;又不老实听话,念佛功夫自然不得力。

  通过近两个月来再次学习,观看胡小林大德力行、落实《弟子规》。现将自已近两个月学习的心得体会向大家汇报,并且忏悔。

  一、“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孝养父母我没有做到。

  我有一个不幸的童年,出生在六十年代初,当时中国正处在三年最困难时期。我从小与外婆相依为命,直到六岁才与父亲相识、与父母相处。我七岁那年弟弟出生,父母重男轻女观念很重,我从小就没有感受到父爱、母爱。我爱外婆胜过爱父母,甚至一直怨恨父母。

  通过三年的学佛,明白了因果,因为自已的德行不够,所以父母才不爱我。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已感招来的,天下无父母之过。一个不爱父母,不会感恩生养自已父母的人,连畜生都不如啊!唯有孝行,能解除定业。

  《弟子规》曰:“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我要向胡小林老师学习,要常回到母亲身边,尽一个女儿应有的义务,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智。

  父亲已经不在世,他老人家在世时,我没能好好孝敬,留下遗憾。真诚向他老人家忏悔。如今,还有一个80岁瘫痪老母亲在世,我一定好好孝养,照顾母亲。

  古大德曰:“养母之身,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久为难。久可能也,卒为难。”无论多难,我都要尽心尽力去做到最好,我相信“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父母都是菩萨示现。老母亲现在的病苦示现,是来帮我的。我一定好好修行,知恩报恩。要想让妈妈好,自己得好。

  第二、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我前几天听了胡小林老师讲《中国传统文化带动企业走向成功的启示》第二集的一个故事,胡小林老师在讲他有一个合同项目,总合同额是一百二十一万,但是对方只给了他二十三、四万,还差他九十八万。刚开始很生气,他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听老法师的教诲,明理了,不但放下了对欠款的怨恨,还感恩他,太难得了。我也要向胡小林老师学习,我也有类似的经过。

  七年前,我们夫妇俩平时省吃俭用,好不容易存了三十万块钱准备用来交单位集资建房款。先生有一个至好的朋友,当时就向我们借,说是急用,很快就能还回来,我们没多想就借给他了,借钱给他后,他在第一,二个月分别还了一万,以后就以各种借口不还了,到现在借款的人都不知道躲藏到哪去了。那可是我夫妇多年来所有储蓄,全部家产啊,一夜之间说没就没了。

  我们当时很难接受,我常以泪洗脸。学佛后虽然明了一些理,但还是放不下、看不破、气不过。我几天前通过再次听胡小林老师讲座,彻底明理了、看破了、放下了。

  我和先生说:“人家来坑我们,能来占我们的便宜,都是过去生当中我们欠人家的,他要就给他。前世无债,今世不来。给他完了,就完了,从此就画了句号,下次见面还是朋友,不再冤冤相报没完没了。”先生也答应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了。感恩阿弥陀佛!

  非常感恩佛陀教育共修系统,让我们能按次第修学佛法,不断提升自己!

  我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拿出成绩来,带动身边的人,带动身边的力量,随分随力、自度度他,真正的给社会大众做好样子。

  阿弥陀佛!

  末学常惭愧A00483呈报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祸福无门       惟人自召)(五明学佛网:祸福无门       惟人自召)  

 太上感应篇: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邪YIN对家庭幸福的破坏 

 太上感应篇: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福祸无门,惟人自召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央视:不可思议的一幕还是发生了 

 要懂得这个世界上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太上感应篇图说》09: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读懂古今第一善书《太上感应篇》: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蔡礼旭:《太上感应篇图说》09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宏圆法师:祸福无门,唯人自召 

 祸福无门 惟人自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