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宣化上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十一)善见比丘寄第一欢喜行


   日期:2015/5/22 9:2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

  唐于阗国沙门实叉难陀译

  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

  (十一)善见比丘寄第一欢喜行

  尔时善财童子。思惟菩萨所住行甚深。思惟菩萨所证法甚深。思惟菩萨所入处甚深。思惟众生微细智住甚深。思惟世间依想住甚深。思惟众生所作行甚深。思惟众生心流注甚深。思惟众生如光影甚深。思惟众生名号甚深。思惟众生言说甚深。思惟庄严法界甚深。思惟种植业行甚深。思惟业庄饰世间甚深。

  这时候,善财童子思惟想念,菩萨所住的行门,非常深奥。思惟研究菩萨所证得的道法,也是非常深奥。思惟研究菩萨所证入的地位,也是非常深奥。思惟研究众生微细的智慧,也是非常深奥。思惟世间的众生依妄想而住,也是非常深奥。思惟众生所作的行为,也是非常深奥。思惟研究众生一切心所流注的行为念念迁流,也是非常深奥。思惟研究众生如光如影,若内若外,没有实体,也是非常深奥。思惟研究众生有种种不同的名号,也是非常深奥。思惟研究众生诸语言,人与人之间谈话交流这种学问,也是非常深奥。思惟研究庄严法界的法门,也是非常深奥。思惟研究众生种善因结善果,种恶因结恶果的种种业行,也是非常深奥。又思惟研究一切业报各自庄饰染净世间,果报无失,也是非常深奥。

  渐次游行至三眼国。于城邑聚落村邻市肆。川原山谷。一切诸处周徧求觅善见比丘。

  善财童子一步一步的向南游行,抵至三眼国。这个国家的人民大概都生三只眼睛,故名三眼。他到城市、邑郡、聚落、乡村、邻效、市场、川流、平原和山谷等一切诸处,来周徧求觅善见比丘。

  这是第一行——欢喜行。善见比丘以布施为行首,又能开导自他,如目领导余根,故名为眼。财施无着,成于慧眼;无畏之施,成于慈眼,法施开于法眼,故称为三眼。三眼,是见无不善,又施行内成,胜报外现,见者皆善,故名善见。

  见在林中经行往返。壮年美貌端正可喜。其发绀青。右旋不乱。顶有肉髻。皮肤金色。颈文三道。额广平正。眼目修广如青莲华。唇口丹洁如频婆果。胸摽卍字。七处平满。其臂纤长。其指网缦。手足掌中有金刚轮。其身殊妙如净居天。上下端直如尼拘陀树。诸相随好悉皆圆满。如雪山王种种严饰。目视不瞬。圆光一寻。

  善财童子看见善见比丘在树林中,来回散步经行。其岁当壮年,精神充沛,健康美貌。面相端正严好,令人看了生欢喜心。他的头发是绀青色,向右旋绕不杂乱,有条不紊。顶上有肉髻,这是最尊贵的出世福相。皮肤是金色的,脖子上有三道纹。额头宽广平正,表现出超群的智慧。其眼目修长宽广,好像青莲华一样。唇色丹红,犹如频婆果那么鲜红,其齿色洁白光亮。在他胸前标有卍字,其七处(两手、两足、两肩、劲项)皆平均丰满。他的手臂纤长,双手过膝,这是三十二好相之一。他的手指间有一层微细的皮肤连接着,好像网缦一样。在他的手足和脚掌中,有金刚轮。他的身体特殊妙好,犹如净居天上的天人。其上身和下身皆非常的圆满端直,犹如尼拘陀树一样。尼拘陀者,其枝横布,与上耸相称。诸三十二相和八十种随形好,悉皆圆满,犹如雪山王似的。他又有种种严饰。目视不瞬,有专注的凝视,不曾霎眼。他周身的光圈大概有一寻(七尺)那么大,这是福相,是菩萨心相。

  智慧广博犹如大海。于诸境界心无所动。若沉若举。若智非智。动转戏论。一切皆息。得佛所行平等境界。大悲教化一切众生。心无暂舍。为欲利乐一切众生。为欲开示如来法眼。为践如来所行之道。不迟不速。审谛经行。

  他的智慧广博,好像大海一样。对于一切善境界或恶境界,心里都无所动摇。或者昏沉,或者掉举,或者用智慧,或者不用智慧,动转、嬉戏、谈论等等一切,都完全停息了。因为止观双运,必须要互相配合,才能收到功效。止过则沉,观过则举。不沉不举,正受方现前。不智不愚,则双契中道。这时起念止观,皆成动转。双非再遣,未离嬉戏。虽止观双运,而无心寂照,则一切皆息,所以他能「如如不动,了了常明」。他已得到如来所行互融平等的境界。以拔苦的大悲心,来教化十方一切众生,而心里没有一时一刻暂时舍弃的想法。他为了利乐一切众生,为了要开示如来法眼的宝藏,为了实践如来所行的道路,所以修行菩萨道。因此他不迟慢,也不迅速的经行,来审谛观察其中的道理。

  无量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释梵护世。人与非人。前后围绕。主方之神。随方回转引导其前。足行诸神。持宝莲华以承其足。无尽光神。舒光破闇。阎浮幢林神。雨众杂华。不动藏地神。现诸宝藏。普光明虚空神。庄严虚空。成就德海神。雨摩尼宝。无垢藏须弥山神。头顶礼敬。曲躬合掌。无碍力风神。雨妙香华。春和主夜神。庄严其身举体投地。常觉主昼神执普照诸方摩尼幢住在虚空放大光明。

  有无量天人、龙、夜叉(速疾鬼)、干闼婆(乐神)、阿修罗(无端正)、迦楼罗(大鹏金翅鸟)、紧那罗(另外一种乐神)、摩睺罗伽(大蟒蛇)、帝释天、大梵天、护世四天王天、人与非人等,前后围绕着善见比丘。有主方之神,随着他而回转,在他前面引导。又有足行诸神,各手持宝莲华,以持承善见比丘之足。又有无量的光神,放光明以破除黑暗。又有阎浮幢林神,雨种种杂华,以为供养。又有不动藏地神,显现出地下所蕴藏的种种珍贵宝藏。譬如金矿、银矿、煤矿、石油等等,皆由主藏神来管理。又有普光明虚空神,来庄严虚空。又有成就德海神,雨摩尼宝。又有无垢藏须弥山神,头顶礼敬,曲躬合掌,向善见比丘表示恭敬。又有无碍力风神,雨微妙的香华。又有春和主夜神,庄严他们的身体,然后举身投地,表示尊敬。又有常觉主昼神,执持普照诸方的摩尼幢,住在虚空中,放大光明。

  时善财童子诣比丘所。顶礼其足。曲躬合掌。白言。圣者。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求菩萨行。我闻圣者善能开示诸菩萨道。愿为我说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云何修菩萨道。

  这时候,善财童子往诣善见比丘的处所,顶礼其足,曲躬合掌,而说道:「大圣者啊!我已经先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心,来求菩萨所修的行门。我听慈行童女为我介绍,说您圣者善能开示菩萨道。希望您为我演说,菩萨怎样学习菩萨行?怎样修行菩萨道?」

  善见答言。善男子。我年既少。出家又近。我此生中于三十八恒河沙佛所净修梵行。

  善见比丘回答说:「善男子啊!我年纪既轻,出家又不久。我这一生中,在三十八恒河沙那么多佛的道场中,自净其意来修行清净行。」

  这一段是欢喜行,善见比丘初入行位,故自谦「年少」。又创离十住之家,故云「出家又近」。

  「此生」者,有两种意义:①表示念劫圆融。②显入解行生,非见闻生故。

  在前边慈行童女于三十六恒河沙佛所,求得般若法门。这里善见比丘于三十八恒河沙佛所,净修梵行,是表示超过前位。

  或有佛所一日一夜净修梵行。或有佛所七日七夜净修梵行。或有佛所半月一月。一岁百岁。万岁亿岁。那由他岁。乃至不可说不可说岁。或一小劫。或半大劫。或一大劫。或百大劫。乃至不可说不可说大劫。听闻妙法。

  或者在有佛的道场中,我于一日一夜,清净修行梵行。或者在有佛的道场中,我于七日七夜,清净修行梵行。或者在有佛的道场中,我于半月、一月、一岁、百岁、万岁、亿岁、那由他岁,乃至不可说不可说那么多的岁,或者一个小劫,或者半个大劫,或者一个大劫,或者百个大劫,乃至不可说不可说那么多的大劫,我皆在佛的道场中听闻微妙无上的佛法。

  受行其教。庄严诸愿入所证处。净修诸行。满足六种波罗蜜海。亦见彼佛成道说法。各各差别无有杂乱。住持遗教乃至灭尽。亦知彼佛本所兴愿。以三昧愿力。严净一切诸佛国土。以入一切行三昧力。净修一切诸菩萨行。以普贤乘出离力。清净一切佛波罗蜜。

  我接受修行诸佛的教化,来庄严所发的一切大愿,而深入每位佛所证得的道理。我清净修行一切诸行,来满足六种到彼岸的波罗蜜海(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我同时也看见每位佛成就道业,为众生说法。虽然我到过很多位佛的道场中,接受各各不同的教化,但我一点也不感到混杂或迷乱。我住持诸佛的遗教,直到诸佛入涅盘。我也知道彼诸佛本来所发的大誓愿,和往昔所修的法门。我亦以三昧的愿力,来庄严清净一切诸佛的国土。我又以进入一切行的三昧力,来净修一切诸菩萨行。我以普贤菩萨所发的大乘大愿,这种出离三界的力量,来清净一切诸佛的波罗蜜法门。

  又善男子。我经行时。一念中一切十方皆悉现前。智慧清净故。一念中一切世界皆悉现前。经过不可说不可说世界故。一念中不可说不可说佛刹皆悉严净。成就大愿力故。

  又善男子啊!我在经行的时候,于一念中,所有一切十方的事物,皆悉示现在我眼前。为什么呢?因为我的智慧完全清净,没有障碍的缘故。又于一念中,所有一切世界皆悉现在我面前,这是因为我经过不可说不可说那么多世界的缘故。又于一念中,有不可说不可说那么多的佛刹,皆悉庄严清净,这是因为我已成就往昔所发勇猛的大愿。

  一念中不可说不可说众生差别行皆悉现前。满足十力智故。一念中不可说不可说诸佛清净身皆悉现前。成就普贤行愿力故。一念中恭敬供养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如来。成就柔软心供养如来愿力故。

  又于一念中,有不可说不可说那么多众生的差别行,皆悉现于我面前,这是因为我已经满足佛十力智的缘故。又于一念中,有不可说不可说那么多诸佛的清净身,皆悉现于我面前,这是因为我已成就普贤菩萨所修行的大行大愿力之法门的缘故。又于一念中,我恭敬供养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那么多的佛,这是因为我已成就慈悲柔软的心,来供养诸佛的愿力。

  一念中领受不可说不可说如来法。得证阿僧祇差别法。住持法轮陀罗尼力故。一念中不可说不可说菩萨行海皆悉现前。得能净一切行如因陀罗网愿力故。一念中不可说不可说诸三昧海皆悉现前。得于一三昧门入一切三昧门。皆令清净愿力故。

  我又于一念中,领受不可说不可说那么多的佛法,这是因为我已得证阿僧祇(无量数)那么多的差别法,住持于法轮陀罗尼力的缘故。又于一念中,有不可说不可说那么多的菩萨行海,皆悉现于我面前,这是因为我已得到能清净一切行,好像帝释天宫前的因陀罗网孔孔相照、珠光辉映的愿力缘故。又于一念中,有不可说不可说的诸三昧海,皆悉现在我面前,这是因为我已得到于一三昧门,能入一切三昧门,即所谓「一通一切通」,并且皆令一切愿力清净的缘故。

  一念中不可说不可说诸根海皆悉现前。得了知诸根际。于一根中见一切根愿力故。一念中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时皆悉现前。得于一切时转法轮。众生界尽法轮无尽愿力故。一念中不可说不可说一切三世海皆悉现前。得了知一切世界中。一切三世分位智光明愿力故。

  又于一念中,有不可说不可说一切众生的诸根海和种性,皆悉现在我面前,因为我已得到了知一切众生的诸根际,能了解所有众生种种不同的根性;又因为我能于一根中,见到一切根,这种愿力的缘故,即所谓「一为无量,无量为一;一不碍多,多不碍一」。又于一念中,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那么多的时刻,皆悉现在我面前,因为我已得到于一切时转法轮,教化众生,纵使众生界有完尽的时候,而我转法轮这种大愿力无有穷尽的缘故。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之第六愿,即是「请转法轮」。在普贤行愿品中云:「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常劝请一切诸佛,转正法轮,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又于一念中,有不可说不可说那么多一切三世海——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皆悉现在我面前,这是因为我已得到了知一切世界中、一切三世的每一时分的特性和极微小的分位,这种智慧光明愿力的缘故。

  这一段是描写善见比丘于一念中所示现的境界,皆由种种愿力所成就。一念者,以得到无依无念智慧的缘故,而无法不现。所谓「一念不生全体现」。这一念心,是心包太虚,周徧法界。

  善男子。我唯知此菩萨随顺灯解脱门。

  善男子啊!我只有知道这个菩萨随顺灯解脱的法门而已。

  随顺灯者,是用无念之真智,顺法顺机,而无所不照。可是灯照未必常久,故善见比丘向善财童子推荐菩萨的金刚智灯。

  如诸菩萨摩诃萨。如金刚灯。于如来家真正受生。具足成就不死命根。常然智灯无有尽灭。其身坚固不可沮坏。现于如幻色相之身。如缘起法无量差别。随众生心各各示现。形貌色相世无伦匹。毒刄火灾所不能害。如金刚山无能坏者。降伏一切诸魔外道。其身妙好如真金山。于天人中最为殊特。名称广大靡不闻知。观诸世间咸对目前。演深法藏如海无尽。放大光明普照十方。

  如果像那些菩萨中的大菩萨,他们的智慧像金刚灯一家。真正生在佛家,亲证真如,成为法王子。他们具足不死的命根,报命殊胜,常燃有智慧之灯,对于所证的法没有尽灭的时候。他们的身体非常坚固,法性成身,相不迁流,没有其他物质所能破坏。他们示现如幻如化的色相之身,虽然有身,但犹如幻化一样。就好像因缘所生起的法,没有自体,有无量那么多的差别,所谓「诸法从缘生,诸法从缘灭」,随顺众生心中所乐,而各各示现于其面前。他们所示现的形貌色相,世间上无与伦匹。他们能免除一切毒刄火灾,而不为其所伤害。譬如永嘉大师的证道歌上说:「纵遇锋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他们的身心犹如金刚山一样,无法破坏,而能降伏一切诸魔外道。他们的身体妙好,就好像真金山一样,在天人中,最为殊胜特别。他们的名称广大,所有一切众生没有不听闻他们的德行。他们观察一切世界,就好像在眼前似的。他们演说甚深微妙的法藏,犹如大海一样,滔滔不绝,没有穷尽的时候。他们放大光明,普徧照耀十方一切众生。

  若有见者必破一切障碍大山。必拔一切不善根本。必令种植广大善根。如是之人难可得见。难可出世。而我云何能知能说彼功德行。

  若有众生见到这些大菩萨,必定能破除一切障碍的大山,必定能拔除一切不善的根本,必定能种植广大的善根。像这样的大菩萨,百千万劫也难遇见,很难值遇他们出现于世,而我又怎能演说,怎能知道他们的功德行呢?

  善男子。于此南方有一国土。名曰名闻。于河渚中有一童子名自在主。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善男子啊!从此向南行去,有一个国土,名字叫名闻。在河沿岸中,有一位童子,名为自在主。你可以到他那儿请问:「菩萨是怎样学习菩萨行?怎样修行菩萨道?」

  时善财童子。为欲究竟菩萨勇猛清净之行。欲得菩萨大力光明。欲修菩萨无胜无尽诸功德行。欲满菩萨坚固大愿。欲成菩萨广大深心。欲持菩萨无量胜行。于菩萨法心无厌足。愿入一切菩萨功德。欲常摄御一切众生。欲超生死稠林旷野。于善知识常乐见闻。承事供养无有厌倦。顶礼其足绕无量帀。殷勤瞻仰。辞退而去。

  这时候善财童子,为了想要究竟菩萨勇猛清净之行,为了想要得到菩萨的大力光明,为了要修行菩萨无胜无尽的种种诸功德行,为了要圆满菩萨坚固的大愿,为了要成就菩萨广大的深心,为了要修持菩萨无量殊胜的行门。善财童子对于菩萨所修的法,心里也不感到厌倦或满足,总觉得不够。他发愿要入一切菩萨的功德,愿意常常摄御一切众生,愿意超脱生死轮回的稠林旷野。对于善知识,他常乐于见闻,承事供养,而没有厌倦的时候,善财童子向善见比丘叩头顶礼,向右绕无数帀,恋慕仰望,殷勤瞻仰,目不暂舍。然后他向善见比丘告辞而退,向南行去,再去寻访另外一位善知识。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华严经       善财童子)(五明学佛网:华严经       善财童子)  

 会性法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录 

 普献法师:读华严经的方法 

 惟觉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十大愿王 

 梦参法师:华严经梵行品新讲 第三讲 

 梦参法师:华严经梵行品新讲 第二讲 

 梦参法师:华严经梵行品新讲 第一讲 

 魏道儒教授:从华严经学到华严宗学 

 潘桂明教授:李通玄的东方智慧论──《新华严经论》札记 

 明一法师:《华严经》中“不可说” 

 杨维中教授:论《华严经·十地品》的佛学思想及其对中国佛学 

 杨维中教授:《华严经·入法界品》的思想内容及其对中国佛教 

 杨维中教授:《华严经》的形成、汉译、基本思想及其修行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