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放下心结,把得失看淡


   日期:2015/5/20 11:4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人的一生,其实就是在得与失相互转化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走向成熟的。有的人,从不为功名利禄处心积虑,也不会因得而喜、因失而悲,他失去的可能要多于得到的,但他失去的是身外之物,得到的是生活的充实。有的人,每天沉湎于患得患失的苦闷中,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失去了多少、得到了多少上,而不关心失去的是什么,从不思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看起来他没有失去什么,事实上往往因得到的东西而迷失了自我,正如16世纪法国一位思想家所说:什么都来一点的人,什么都得不到。

  人生一世,荣与辱、得与失在所难免。只有具有包容心的人才能把这一切看淡。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次,一个运粮的官员,由于发生粮船沉没的事故而受到处罚,卢承庆在考功时给这位官员评定为“中下”等级。那位官员得知后,既没有提出意见,也没有任何疑惧的表情。卢承庆继而一想,“粮船沉没,不是他个人的责任,也不是他个人力量所能挽救的”,因此决定改评为“中中”等级。那个官员依然没有发表意见,既不说一句虚伪的感谢话,也没有感动的神色。卢承庆见他这样非常赞赏,脱口称赞:“好,宠辱不惊,难得!难得!”当即又把他的功绩改为“中上”等级。

  有的人将得失荣辱深藏于心,有的人则因受宠而得意忘形,因受辱而愁眉不展。而具有包容心的人,心宽得能够容纳一切,自然嫩能做到宠辱不惊。宠辱不惊是包容心的高层次境界,它不是消极的回避,也不是看破红尘,而是远离名利、远离喧嚣的一种坦然,一种从容。

  “比海更宽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人的心灵。”生活不论如何磨人,如何将你压缩在一个四方的小盒子里,但思维的空间是不受限制的,心灵的视野没有藩篱,无比宽广,任你驰骋。来去自如,生命的迷人之处就在这里!

  站得高,你就看得远。红橙黄绿青蓝紫,七彩人生,各色不同;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各有所好;喜怒哀乐悲恐惊,七种情感,品之不尽。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如果一生无挫折,未免太单调、太无趣、太乏味。没有失败的尴尬和忍辱哪来成功的喜悦?也许你就是忍受不了人情的冷暖和失败的打击,抱头哀叹,早已说过“不如意事常八九”,你自己还会遇到,那就当它是横亘于面前的一块石头吧。摆正它,蹬上去!也许视野会更开阔、心胸会更豁达呢!

  《老子》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因而得到了不一定就是好事,失去了也不见得就是件坏事。认识人,认识事物,都应该是认识其根本,得也应得到真的东西,不要为虚幻的假象所迷惑。失去固然可惜,但也要看失去的是什么,如果是自身的缺点、虚幻不实的东西,这样的失又有什么值得惋惜的呢?

  如能将个人的得失置之度外,便可宽心自如地对待周遭的人与事,时时从大局着眼,从长远利益考虑问题――这就是智者的选择。

  曾经有人用“加减法”来诠释生命:10岁,失去童真,获得了青春;20岁,失去了青春,获得了理智;30岁,失去了活力,获得了成熟……这就是得与失繁荣一生,又有谁不曾经历,或者说不会经历这样的生命历程?

  人有同情心,见别人伤心——除了敌人和仇家——自己也不会快乐,总要上前劝一劝。劝告是出于善心,言语也很有哲理,然而听的人未必都能听得进去,听进去了也未必照此行事,因为剧痛使人麻木。有位女作家说:“我不劝任何人任何事。解铃还需系铃人,自己心上的疙瘩只有自己亲自动手方可解开,朋友的话,善良人的话都只是催化剂。自己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人生得失参半,才能把人生渲染得多姿多彩。人生偶有失意,在所难免,一向得意容易让人忘形;为失败哀怨,对现实不满也是无用之举,一切当以“心宽”化解之。不要过分感叹失去,因为走过的路不能倒退;不要过分庆幸获得,因为前面的路还要面对。而我们应该做的就是珍惜每一次得失,并满怀热情地去面对下一次!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得失       看淡)(五明学佛网:得失       看淡)  

 明一法师:得失大其心 

 卢志丹居士:得失从缘,心无增减 

 纯祥法师:《选择本愿念佛集》第五讲:二行章,正杂得失 

 净土法门法师:世出世间一切法看淡了,你才能真正放下 

 寿康宝鉴福善案十六,不计得失,成人之美的高父 

 智者不为得失所动 

 净土法门法师:得失的现象是什么?缘生缘灭 

 净土法门法师:得失心没有了,烦恼至少去除百分之八十 

 看破得失,生命就会增加力量 

 心宽是福看淡是乐 

 净土法门法师:人没有得失心,烦恼就去掉百分之九十了 

 净土法门法师:在一切法里头没有得失、真假、善恶、是非、利